关于大学生艰苦奋斗意识的调查与分析

上传人:功*** 文档编号:194463747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40.7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关于大学生艰苦奋斗意识的调查与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关于大学生艰苦奋斗意识的调查与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关于大学生艰苦奋斗意识的调查与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关于大学生艰苦奋斗意识的调查与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大学生艰苦奋斗意识的调查与分析(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关于大学生艰苦奋斗意识的调查与分析关于大学生艰苦奋斗意识的调查与分析 艰苦奋斗精神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为凝聚民族智慧和力量、创造民族辉煌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战争年代,中国人民凭着艰苦奋斗的精神,克服种种困难,实现了民族的独立;而在经济发展阶段,中国人民又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实现了中国经济的腾飞。 常言道:人生在世,苦难在所难免。苦难一般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个人不可抗拒的天灾人祸,如遭遇乱世或灾荒、患重病乃至绝症、挚爱亲人的死亡等;另一个是个人生存环境的恶劣、在社会生活中遭受重大的挫折等。人生中有顺境,也有困境、逆境。困境、逆境固然有些残酷,却是人生最真实的组成部分,往往促人奋进,启迪

2、智慧,引人彻悟。艰苦奋斗精神是逆境成才的重要法宝。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这句话道出一个普遍真理:大凡有成就者,无不历经苦难而奋起。因为人类历史上所取得的每一项进步都是在战胜各种艰难险阻的基础上取得的,都是人类在不懈地艰苦奋斗中获取的。尽管时代在变,但人类文明的成果艰苦奋斗精神是永恒的。而,培育和弘扬大学生的艰苦奋斗精神,是大学生塑造健全人格、成长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人才的重要途径。 为了了解当代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认识的现状,进行了“关于大学生艰苦奋斗意识的调差与分析”的社会调查。 在对“你是否认为大学生应该具备艰苦奋斗精神”的回答中,9

3、5.2%的同学认为应该具有;而有4.8%的同学认为现在生活好了已经没必要了。在问及“你认为自己是否具有艰苦奋斗精神”时,60.9%的同学认为自己有;而还有39.1%的同学认为自己没有。对“自己将怎样度过暑假”的回答中,78%选择参加社会实践,做兼职,解决家庭负担;9.8%选择学习;3.5%选择上网聊天;还有8.7%的选择其他。再被问到“现在安阳市正在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班级卫生大扫除你会主动参加吗”65.2%的选择会,而34.8%的选择不会。当被问到“自己是否会独立完成作业,即使写到很晚”时,59.8%的回答是,而竟有高达40.2%的同学选择不会。在问及“大学毕业后回到什么地方就业”时,19.5

4、%的选择“繁华都市,即使那里没有适合自己的位置”,39.7%的选择“服从就业形势,到需要自己的地方去,但如果是落后的地方就不去”,40.8%的选择“服从就业形势,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位置,不及当地条件好坏”。 总体看来,较多同学还是有艰苦奋斗的意识的,但也有不少同学缺乏这种意识。但当真正落实到实际的时候,大部分就比较茫然了,知与行不统一。因此,培养大学生的艰苦奋斗精神也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不仅关系到他们自身的发展,关系到他们是否能成为合格接班人的问题,更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伟大复兴。 当代大学生成长于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的“太平盛世”。一方面,他们的生活环境比祖辈、父辈们要安逸得多,他们

5、大多数人没有经受过艰苦生活的磨练,缺乏新旧生活,治乱安危的对比感受,很容易产生怕苦怕累,贪图享受,好逸恶劳的错误思想与行为另一方面,他们正处于青少年时期,在生活方式上追求时髦化、奢华化,不良的生活方式也容易使他们产生好逸恶劳、贪图享乐的思想。 当代大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观念很强烈,自我期望值都比较高,不少学生自我价值的高位追求与缺乏艰苦奋斗精神形成了强烈反差。我国迫切需要大学生艰苦奋斗,勇挑重担,但一些大学生缺乏深层次的心理准备和高层次的理想追求。与前辈相比,现在的学生聪明、知识面宽、思维活跃,但他们个性强,献身精神较差,只要到那些比较艰苦的岗位就立即打起了“退堂鼓”,少数人甚至胸无大志,贪图安

6、逸,无所追求。基层是人才成长的摇篮,艰苦岗位往往是人才紧缺的地方,很多出类拔萃的人才正是从那里成长起来的,然而正是由于缺乏艰苦奋斗精神,阻碍了这些大学生成就一番事业。历史和现实表明,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进步的。同样,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的人是难以奋发有为、为国家民族做出贡献的。 一些发达国家非常注重培养后代艰苦奋斗的精神。他们认为一个勤劳奋进的民族才能很好地把握未来,学校也非常重视这方面的教育。英国贵族学校和中国的“贵族学校”有很大差别。英国贵族学校学费昂贵,强调品学兼优。但是学校的富家子弟却过着极其艰苦的生活,学校常

7、常故意将伙食弄得很差,不仅缺少取暖设备,还要求每个学生必须在恶劣天气里穿短裤到操场、课堂上锻炼,坚持冷水浴,不准盖过暖的被子,冬天也要开窗就寝。学校的良苦用心在于通过这一生活环境的磨砺,以增强学生在艰苦环境下生活的能力,养成坚韧的性格。坚韧的性格有助于成就伟大的事业,这就是英国人普遍所持的看法。 现在,有人把改革开放与艰苦奋斗相对立起来,认为艰苦奋斗过时了;与此同时,在一些人中间讲排场、比阔气、高消费等享乐主义生活方式盛行;加之挥霍国家财产等腐败现象蔓延,这都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和一些青年对艰苦奋斗精神的正确认识。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当代一些大学生面对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

8、,在现实中明显缺乏艰苦奋斗的教育,缺乏艰苦环境的锻炼,缺乏吃苦耐劳的创业精神。呈现出怕苦怕累,贪图享受,急功近利,大有毕业后不愿意到艰苦的地方去等等思想。其实,艰苦奋斗不仅蕴含着勤劳节俭的美德,同时也是一种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精神,从这两个意义上讲,在当代大学生中进行艰苦奋斗教育具有重大的现实和历史意义。 长期以来,一些作为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被家长疼着、爱着、宠着,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这样的大学生一方面容易养成依赖思想。另一方面可能造成满足现状、不求上进,形成一种危害较大的社会因素。 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让他们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国家的

9、前途命运,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有助于他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信念,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在当代社会以综合国力为主的国际竞争中,人才和人的因素将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谁拥有雄厚的人才资源,谁就能在竞争中占据主动。汇聚和培养高素质。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特别是思想道德教育,必须紧紧围绕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 在一部分大学生身上艰苦奋斗精神被淡忘,重要原因还在于艰苦奋斗教育的力度不够。培养他们树立崇高理想和远大抱负,树立艰苦创业、勤俭节约、自力更生、发奋图强的精神,使大学生鄙视那些贪图享受、好逸恶劳、挥霍公产、奢侈浪费的人和事。 加强对大学生的艰苦奋斗精神的教育有很多方法:如进行艰苦奋斗的革

10、命传统教育,组织青年大学生到艰苦地区、落后地区进行社会调查,开展访贫问苦的活动,进行科技文化服务,参加抢险救灾,以及对失学儿童和贫困大学生献一份爱心等都是艰苦奋斗教育的有效方法。通过这些教育方法,可以使大学生看到我们取得的成功和存在的差距,了解群众的疾苦和困难,了解祖国和人民对他们的期望从而自觉继承、弘扬艰苦奋斗精神。 肩负着重任的大学生,对此应有清醒的认识,是否应有危机感、使命感和责任感,是否该牢固树立艰苦创业、勤俭建国、勤俭办一切事业的思想。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厉行节约,杜绝铺张浪费。现在,一些大学生丢掉了艰苦奋斗的作风,贪图享乐,不愿意再做艰苦的工作,不愿意到艰苦的地方去,更谈不上创业

11、创新。时间长了也会在性格或心理上产生一定缺陷,会导致自我保护、自我自制、自我生存能力差等现象。 培养大学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必须优化大学生成长的社会环境以及校园风气。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与社会和校园环境有密切关系。要在社会和校园生活中形成勤劳节俭、适度消费、奋发向上的良好风气,形成一个具有现代的良好的政治环境和校园氛围,以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 因此我们大学生要努力培养自己的艰苦奋斗精神,人的艰苦奋斗精神并非与生俱来,而是靠后天培养的。艰苦奋斗贵在长期坚持,重在刻苦实践。当代大学生惟有励精图治、艰苦奋斗,成长为无愧于伟大时代、无愧于先辈和民族的、富于创新的优秀人才。才能成为祖国事业合格的接班人。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