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点火系统的控制思路

上传人:ta****u 文档编号:194379415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27.8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发动机点火系统的控制思路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发动机点火系统的控制思路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发动机点火系统的控制思路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发动机点火系统的控制思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动机点火系统的控制思路(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发动机点火系统的控制思路一、点火提前角控制(1)点火提前角的控制方法(a)点火提前角控制方法概述ECU根据汽油机的各种工况信号对点火时刻控制.根据发动机的转速和进气压力信号从存贮器数据找到相应的基本点火提前角,根据有关 传感器信号值加于修正,得出实际点火提前角。初始点火提前角是指汽油机在各种工况可能具有的最小提前角。 点火定时控制方法的两种基本类型:启动期间的点火时刻控制;以及 正常运行期间的点火时刻控制。修正点火提前角实际点火时基本点火提刖角初始点火提前角(b)启动点火定时控制备用电路控制 在启动期间,当汽油机转速在规定转速(500转/分)以下时,由于进气歧管压力或进 气量信号不稳定,点火时

2、刻固定为初始点火提前角这一提前角由ECU中的备用电路控制, 不需计算处理.根据水温控制冷却水温度(度)如日产汽车的ECCS系统当发动机转速 在100转/分以下超低速运行时,把从点火至 活塞到达上止点的时间定为常量;转速大于 一百时,根据水温选择最佳点火提前角。其 中,在零摄氏度以下时应特别加大点火提前 角。(c)正常运行期间的点火时刻控制发动机在正常运行时,ECU根据进气歧管压力和转速确定基本点火提前角,然后根据 其它相关信号来修正。基本点火提前角怠速触点断开:ECU接收如下信号:进气歧管压力 或进 气量 信号;汽油机转速信 号;节气门位置 信号;燃油选择开关;爆 震信号。怠速触点断开,发动机

3、处于正常工况运行,ECU根据存储器的数据确定基本点火提前 角。具有爆震控制功能的系统,在ECU中装有专门用于爆震控制的点火时刻控制数据.怠速触点闭合:EC U接收的信号有:节门位置信号;汽油机转速;空调信号。怠速触点闭 合,怠速工况运转,ECU根据汽油机与空调开关的接通确定基本点火提前角;空调开关接 通,由于怠速旁通气量和喷油增加,点火提前角增大。怠速工况基本点火提前角如图接通空调发动机转谨影响点火提前角的主要因素1、发动机转速发动机转速提高后,在给定的时间内曲轴转过的角度会更大,而燃烧速度在相对低的 转速下是不会跟随变化的,如果想使燃烧在上止点后(ATDC) 1015。左右完成,那么 必须使

4、点火时刻提前。如发动机在850r/min的怠速时,点火提前角为612,而转速 增加到4000r / min时,点火提前角增大到28。但当转速继续增加时,由于混合气压力与 温度的提高及进气扰流的增强,会使燃烧速度加快,为避免发生爆燃,最佳点火提前角的 增加速度就要适当减慢。2、发动机负荷在轻载和节气门部分开度时,进气管内的真空度较高,吸进进气管和汽缸内的空燃混 合气的数量少。这些稀薄的混合气在压缩终了的压力较低,燃烧速度较慢,为了在上止点 后(ATDC)10 15左右完成燃烧,点火时刻必须提前。在大负荷时,节气门全开,大量的空燃混合气被吸入汽缸,并且进气管的真空度低, 这就会导致燃烧压力增高,燃

5、烧速度加快在这样的情况下,必须推迟点火提前角,以防止 气体在上止点后(ATDC)10。15。以前全部燃烧完毕。3、辛烷值汽油的辛烷值越高,抗爆性越好,点火提前角可适当增大;辛烷值越低,抗爆性越差, 点火提前角则应相应减小,否则容易产生爆燃。修正点火提前角1、暖机修正发动机冷机起动后,冷却液温度较低且汽油雾化不良,此时应增大点火提前角。在暖 机过程中,随冷却液温度的升高,点火提前角修正值逐渐减小。修正值的变化规律及大小随发动机暖机修正的主要控制信号如:冷却液温度信号、空气流量信号、节气门位置信号等 有关。2、怠速稳定性修正 发动机在怠速工况运行时,由于负荷变化使发动机转速发生变化,电控单元要调整

6、点 火提前角,使发动机在规定的怠速转速内稳定运转.发动机处于怠速工况时,电控单元不 断地计算发动机的平均转速,当发动机的转速低于规定的怠速转速时,电控单元根据实际 转速与目标转速差值的大小相应地增大点火提前角;当发动机转速高于目标转速时,则减 小点火提前角。调节范围一般在20r/min.怠速稳定性修正的控制信号主要有:发动机转 速信号、节气门位置信号、车速信号和空调信号等。3、空燃比反馈修正现在的发动机都装有氧传感器,ECU根据氧传感器的反馈出来的电信号对空燃比进行 修正。随着修正喷油量的增加或减少,发动机转速在一定范围内波动。为了提高怠速的稳 定性,在反馈修正油量减少时,点火提前角会适当地增

7、加。空燃比反馈修正的控制信号主 要有:氧传感器信号、节气门位置信号、冷却液温度信号、车速信号等。4、过热修正发动机处于正常运行工况时(怠速触点断开),如果冷却液温度过高,很可能造成发 动机爆燃,此时应将点火提前角适当推迟。而在发动机处于怠速工况时(怠速触点闭合), 若冷却液温度过高,为了避免发动机长时间过热,应将点火提前角增大(提高发动机的转 速)。过热时修正的主要控制信号有:冷却液温度信号、节气门位置信号等。点火导通角的控制思路点火线圈的通电时间是以建立磁场形式蓄积点火能量的时间,对应的曲轴转角为闭合 角;通电时间控制的原则是在不影响火花放电的前提下,在保证点火线圈有足够时间蓄 积能量下而不

8、造成过热损失和破坏;蓄电池电压变化影响点火线圈磁场建立.电压下降,通电时间加长,关系如图。通电时间爆震的控制思路爆震控制系统的任务发动机如较长时间工作在爆燃状态下 ,会导致严重损坏。爆 震控制可防止因爆震导致的损坏,即使在不利的条件下 尽可能利用低等级燃油并考 虑发动机的各个工况来提高经济性 鉴于燃油可利用性的逻辑优点 在整个大负荷区 , 具有低消耗、高扭矩输出。爆震控制系统的功能当出现爆震,点火滞后会持续几个工作循环,然 后再逐渐恢复到原来的点火时刻。可以对各气缸组独立地进行点火滞后调整 (有 选择性地气缸组调整 )。1、爆震定义 汽油发动机利用火花塞提供电火花将混合气点燃,火焰在混合气不断

9、传播完成燃烧过程; 期间如果某种原因导致压力升高,一些部位混合气(末端混合气)不等火焰传到,就 自行燃烧,造成瞬时爆发燃烧。2、爆震危害 破坏燃烧室壁的激冷层,导致散热量增加,发动机各部分温度上升,结果功率下降,严重时活塞烧结,活塞环粘着,轴承破坏,气门烧蚀。1爆震区域 2有爆震控制 3无爆震控制 4安全余量5最大扭矩提前角(MBT)3、爆振传感器爆震传感器:安装在缸体上专门检测发动机的爆燃状况,提供给ECU根据信号调整点火 提前角.压力传感器主要用于检测气缸负压、大气压、涡轮发动机的升压比、气缸内压、 油压等.吸气负压式传感器主要用于吸气压、负压、油压检测。汽车用压力传感器应用较 多的有电容

10、式、压阻式、差动变压器式(LVDT)、表面弹性波式(SAW)。温度传感器主要用于检测发动机温度、吸入气体温度、冷却水温度、燃油温度以及催 化温度等。温度用传感器有线绕电阻式、热敏电阻式和热偶电阻式三种主要类型三种类 型传感器各有特点,其应用场合也略有区别。线绕电阻式温度传感器的精度高,但响应特 性差;热敏电阻式温度传感器灵敏度高,响应特性较好,但线性差,适应温度较低;热偶电 阻式温度传感器的精度高,测量温度范围宽,但需要配合放大器和冷端处理一起使用。爆振传感器的作用是对发动机的气缸压力或其他能对发动机爆振做出判断的相关参 数进行检测,并将信号送入发动机ECU.常见的爆振传感器有两种,磁致伸缩式

11、爆振传感器,压电式爆振传感器。a.磁致伸缩式爆震传感器:利用磁致伸缩效应的加速度计爆震使传感器在特定的频率产 生异常高输出电压,把这个异常信号分离出来作为爆震信号.磁致伸缩式爆振传感器的外形与结构磁致伸缩式爆振传感成b、压电式爆震传感器:利用结晶和陶瓷多晶体的压电效应,或利用掺硅压敏电阻效应 等原理。分为共振型和非共振型。共振型是自振频率与爆震频率相同的振子和能够检测振 子振动压力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压电元件构成。非共振爆震传感器利用压电元件直接检测 爆震信号。压电式爆震传感器如图所示,匚1、6-电气接头2-配重;3压电元件4外壳5、8-安装部螺纹7-压电元件4、爆震控制原理点火过早时,由于上止

12、点附近的压力升高率迅速增大,使末端混合气的压力显著上升, 因而爆震容易发生;相反,推迟点火则可以减轻甚至避免爆震。爆震控制的目的就是根据 爆震传感器的信号调整点火时刻使汽油发动机工作在临界爆震状态。爆振控制系统组成如图爆振控制系统组成硬件调整的三种方法(a) 缓慢推迟,缓慢提前:每当判定发生爆震时,慢慢推迟点火,一步步减少修正量; 利弊:爆震会持续一段时间.(b) 急速推迟,缓慢提前:一收到爆震的判断信号,迅速大幅度推迟点火,再慢慢 恢复到原来的点火时间;利弊:立刻制止爆燃的优点,推迟点火持续时间较长,会导致油耗增加。(c) 急速推迟,急速提前:每当判定发生爆震时,大幅度推迟点火,而且快速恢复

13、。 利弊:立刻制止爆燃,因点火时间的变动大,有时会引起扭矩波动.硬件调整的三种方法如图所示,其中:1爆震判断信号;2点火提前角延迟量。1-软件调整利用控制点火时刻公式中的一个修正项.检测到爆震,把点火时刻修正项变为滞后值 并以固定的角度逐步推迟点火;当爆震信号削除,以一固定的角度使点火时刻增加;当再 出现爆震,点火提前角再次推迟;点火提前角实行爆震反馈控制,这种调整过程反复进行 直到稳定为止。5、造成爆震的原因一般的爆震是因为燃烧室内油气点火后,火焰波尚未完全扩散,远程未燃的油气即因为 高温或高压而自燃,其火焰波与正规燃烧的火焰波撞击而产生极大压力,使得引擎产生不正 常的敲击声.造成爆震最主要

14、有以下几点原因:一、点火角过于提前:为了使活塞在压缩上死点结束后,一进入动力冲程能立即 获得动力,通常都会在活塞达到上死点前提前点火(因为从点火到完全燃烧需要一段时间). 而过于提早的点火会使得活塞还在压缩行程时,大部分油气已经燃烧,此时未燃烧的油气会 承受极大的压力自燃,而造成爆震。 二、引擎过度积碳:引擎于燃烧室内过度积碳,除 了会使压缩比增大(产生高压),也会在积碳表面产生高温热点,使引擎爆震。 三、引擎温 度过高:引擎在太热的环境使得进气温度过高,或是引擎冷却水循环不良,都会造成引擎高 温而爆震.四、空燃比不正确:过于稀的燃料空气混合比,会使得燃烧温度提升,而燃烧温 度提高会造成引擎温

15、度提升,当然容易爆震。五、燃油辛烷值过低:辛烷值是燃油抗爆震 的指标,辛烷值越高,抗爆震性越强。压缩比高的引擎,燃烧室的压力较高,若是使用抗 爆震性低的燃油,则容易发生爆震。6、爆震的判断爆震强度的两种表示方法(1)用一个燃烧循环爆震传感器输出信号的最大幅值 表示。幅值越大,爆震越强。(2)用爆震循环的百分比表示。在 一定数量的工作循环中,发生爆震的循环所占的 百分比越高,爆震越强 。爆震检测原理 爆震传感器的输出信号经过放大,滤波处理,由峰值检测电路将爆震传感器信号的最 大幅值记录下来,与爆震检测基准信号VR比较,如峰值信号大于基准信号说明发生爆震.为防止点火杂波的干扰而产生错误的判断 ,所

16、以规定爆震检测区域为点火上止点后 1090度CA (曲轴转角)。基准信号大小计算理想的基准信号VR是发动机在爆震临界状态下爆震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峰值.V = K X VM + VOSVR爆震检测基准信号,VM -爆震传感器信号在检测区间的平均,K-放大倍数, VOS基准信号的阈值爆震强度越大,传感器的输出信号越大,所以传感器信号的峰值与基准信号的差越大 说明爆震的强度越大。爆震检测方法存在的问题(1) 高速时,不易从背景噪音信号中区分出爆震;(2) 发动机存在着制造误差,因而不同发动机存在着不同的检测基准。上面的检测方 法确定爆震检测基准VR是大量发动机实验的一个平均.(3) 若确定理想的检测基

17、准,就需对每一台发动机做实验,这是十分困难和昂贵. 自动修正检测基准爆震检测方法ECU爆震传感器爆震判定区间信号峰值检出比较基准计算微处理器滤 波 电 路四、恒流控制1.基本功能1)发动机工作时,分电器轴带动霍尔信号发生器的触发叶轮旋转。当触发叶轮的叶 片进入空气隙时,信号发生器输出高电压信号1112V,使点火控制器集成电路中末级大 功率三极管导通VT,点火系初级电路接通:电源“ + ”一点火线圈W1-点火控制器(三极 管VT)-搭铁.2)当触发叶轮的叶片离开空气隙时,信号发生器输出0。30.4V的低电压信号,使 点火器大功率三极管截止,初级电路切断,次级产生高压.霍尔电子点火系工作过程f叶片

18、位置f霍尔电压f信号发生器输出信号f点火器大功率 管-点火线圈初级回路f进入空气隙f不产生f高电位f适时导通f接通f离开空气隙 f产生 低电位f截止f切断f次级绕组产生高压.hi片是否化吃rttt中1777O- F丁(图5-13霍尔信号发生器完成功能时的波形a)磁感应强度B b)霍尔电压UHc)信号发生器输出电压Ug2. 限流控制(恒流控制)为保证发动机在各种工况下稳定点火,采用高能点火线圈,其初级电路电阻小,电感 小,初级电流增长快,电流大,若不控制,点火线圈和点火器会因过热而损坏。初级电流 上升特性见图437。图4-35 般型和恒流控制型点火线圈初级电流上升特性控制电路原理图见图438.图

19、中VT为点火器末级大功率管,Rs为采样电阻,IC为点 火集成块。当采样电阻值一定时,采样电阻两端的电压值与通过点火线圈的初级电流成正 比,工作中,采样电阻压降值反馈到点火集成块中的限流控制电路,使限流控制电路工作, 从而保持流过点火线圈的初级电流恒定不变。图4-38限流控制原理电路基本工作情况:当大功率管饱和导通时,如果初级电流V限流值时,初级电流逐渐增大; 当初级电流限流值时,Rs反馈电压使放大器F输出端电压升高,使VT1更加导通,集电 极电位下降,VT向截止区偏移,初级电流下降;当初级电流略低于限流值时,Rs反馈电压 使放大器F输出端电压下降,使VT1趋于截止,集电极电位上升,VT趋于导通

20、,初级电流 上升。3. 闭合角控制闭合角是指点火控制器的末级大功率开关管导通期间,分电器轴转过的角度,也称导 通角。由于点火线圈采用了高能点火线圈,即初级绕组W1的电阻很小0。520。76Q, 这样点火系初级电路的饱和电流可达20A以上,为防止初级电流过大烧坏点火线圈,点火 控制器必须控制末级大功率开关管的导通时间,使初级电流控制在额定电流值,保证点火 系可靠工作。装与未装闭合角控制时的初级电流波形见图439。当转速变化时,闭合角控制电路在低速时使VT延迟导通,高速时使VT提前导通,从而 使VT导通时间基本不变,如图4-39所示。低速图4-49装与未装闭合角控制时的初级电流波形a)霍尔信号发生器输入电b)初级电流(只有线圈限流功能时)c)初级电流(有线圈限流和闭合角控制功能时)各种转速下的闭合角见表45。表4一5转速 r/min)300750100012001600闭合角 ( )2032434963当电源电压变化时,使初级电流上升率也跟着变化,即电压高时上升,电压低时上升 慢 为保证限流时间不变,闭和角控制电路使VT导通时间随电源电压的增高而减小,反之增 加,见图440。图4-40电源电压变化时对闭合时间的影响电源电压变化时的闭合角见表45。表4-5电源电压(V)1114161820闭合角 ()5539332926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