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专用)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四单元 元明清前期(1271—1840年)课时10 元明清前期的经济课件 新人教版

上传人:Sc****h 文档编号:194343938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PPTX 页数:32 大小:2.90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天津专用)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四单元 元明清前期(1271—1840年)课时10 元明清前期的经济课件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天津专用)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四单元 元明清前期(1271—1840年)课时10 元明清前期的经济课件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天津专用)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四单元 元明清前期(1271—1840年)课时10 元明清前期的经济课件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资源描述:

《(天津专用)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四单元 元明清前期(1271—1840年)课时10 元明清前期的经济课件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专用)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四单元 元明清前期(1271—1840年)课时10 元明清前期的经济课件 新人教版(3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课时课时1010元明清前期的经济元明清前期的经济-2-知识点一知识点二农耕经济的发展农耕经济的发展(一)农业1.农耕技术:生产技术水平明显提高,双季稻得到大面积种植,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被引进和推广。2.灌溉工具:明清时期出现了风力水车。3.农业著作: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反映了当时农业科技水平。4.人口的大量增加:由于国家统一、政局稳定,大量荒地的开垦,耕作技术的进步,高产作物的推广以及赋税制度的改革,明清时期人口急剧增长。(二)手工业1.生产规模:明中叶以后,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全社会手工业生产的主导地位。-3-知识点一知识点二2.成就(1)制瓷业:明代烧制带有阿拉伯文和梵文装饰图案的

2、瓷器;清代根据欧洲商人的订单,专门烧制西餐用具和鱼缸等;明清时期,瓷器种类丰富,青花瓷、彩瓷、珐琅彩争奇斗艳。(2)纺织业丝织业:明清时,南方丝织业进入鼎盛时期,苏州、杭州和南京成为著名的丝织业中心;明清中央或地方官府设在苏杭等地的织造局,生产的丝织品超过前代,特别是细密精致的缎成为清朝丝织品的代表。棉织业:元朝时,民间棉纺能手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棉纺织品产量增多,改变了丝、麻、棉的纺织品比例。棉纺织业在明代已从南方推向北方,南北方都涌现出一批棉纺织业基地;清代棉花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棉织业有很大发展。-4-知识点一知识点二(三)商业1.商业繁荣(1)元朝交通发达,有利于商业的繁荣。大都

3、成为国际性的商业大都会,国内外各种商品汇聚于此。(2)明清时期,城镇商业依然呈现繁荣景象,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成为商品,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货币的作用越来越大。一些地方出现了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商帮”,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是徽商和晋商。2.商业市镇的发展:明清时期,汉口镇、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发展成为著名的四大商业名镇。-5-知识点一知识点二(四)资本主义萌芽产生1.条件: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商品经济的发展。2.出现(1)时间:明朝中后期。(2)地点:江南。(3)标志: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计工受值”式的雇佣和被雇佣关系。(4)性质:是一种新的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3.特点:地区

4、性和不平衡性突出;发展缓慢。4.缓慢原因:政府采取加强控制和掠夺的手段予以压制;势力强大的传统经济的压制;根本原因是落后的封建制度的阻碍。-6-知识点一知识点二明清时期的重要经济政策明清时期的重要经济政策1.明朝政府丈量全国土地,按照人丁和田亩的多寡收取赋税。2.明清时期,工商业空前兴盛,但封建政府依然固守“重农抑商”政策,继续实行专卖制度,垄断盐、茶等重要商品的经营,对民营商业加征商税,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7-知识点一知识点二3.“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8-知识点一知识点二微点拨1.明朝的朝贡贸易朝贡贸易就是中国政府与海外诸国官方的朝贡和赏赐关系。其特点有:由官府控制,私人和民间

5、组织禁止参与;通过朝贡与赏赐完成交易占重要地位。政府建立和维护朝贡贸易的目的不是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而是要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2.“海禁”、“闭关锁国”政策与“重农抑商”政策的关系-9-知识点一知识点二3.广州十三行广州十三行是清政府指定专营对外贸易的垄断机构,又叫“洋行”或“洋货行”。广州十三行反映了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的对外政策,对外国的侵略起到了一定的自卫作用,但也阻碍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及经济往来,使中国逐渐在世界上落伍了。-10-主题一主题二明清时期的商业发展明清时期的商业发展材料解读材料一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江北则推山右。新安大贾

6、,鱼盐为业,藏镪有至百万者,其它二三十万,则中买耳。山右或盐,或丝,或转贩,或窖粟,其富甚于新安。新安奢而山右俭也。(明)谢肇淛五杂俎材料二明清时期,出现了不少著名的产棉区,如山东东昌府所产棉花,“商人贸于四方”;江苏松江府一些地区种棉花的占百分之七八十。福建漳州府和汀州府是烟草专业户集中的地区。北京丰台草桥一带各村庄都种花卉,被誉为“花乡”。明清商业继续繁荣,国内市场扩大,农工产品种类多达两百余种。商品经济向农村延伸,江浙地区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蓬勃兴起。-11-主题一主题二解读(1)材料一表明明代商品经济发展,货币流通数量巨大,商人地位提高,社会拜金风气盛行。(2)材料二说明明清时期商品经

7、济繁荣,生产性、专业性、商业性市镇出现;小农经济与市场的联系日益密切,城镇经济空前繁荣。-12-主题一主题二材料运用(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商帮出现的原因和影响。(2)综合上述材料,说明明清工商业发展呈现出怎样的新气象。提示: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传统重土亲乡观念的影响;商人借助群体的力量维护商业利益和自身安全。影响: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提示:出现了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商帮;地域性的专业性商业市镇大量出现。-13-主题一主题二史论归纳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1)城市经济功能不断增强。自先秦至唐代,城市主要是政治中心或军事重镇,宋代以后城市经济功能增强,明

8、清时期出现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如苏州、景德镇等。(2)城市规模不断扩大。随着农村人口不断涌向城市,城市人口增多,规模不断扩大。(3)城市市场不断繁荣。汉唐时期,对“市”有严格的时间、空间限制,唐长安的市已发展为常设的商业区。到宋代,打破了坊、市的界限,都市商业繁盛。明清时期,都市中的商业区相当繁华。(4)对外贸易发达。明朝以前以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为主要渠道的对外贸易发达,是古代商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促进了沿海港口城市的兴盛。-14-主题一主题二(5)货币种类不断丰富。在货币流通领域,北宋时期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明朝时形成了以白银为主、以钱为辅的钱、银并行的货币流通制度。-1

9、5-主题一主题二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材料解读材料一(明清时期)在史籍中不乏有关从商致富的记载,但几乎毫无例外,过去几个世纪以来,商人最后总是倾向于把累积得来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一代有闲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行列,即使有人终生以商贾为业,仍会要求其下一代尽可能转向科举。因此,我们可以说,引发人们营商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陈其南明清徽州商人的职业观与家族主义材料二既禁以后,百货不通,民生日蹙。居者苦艺能之罔用,行者叹致远之无方,故有以四五千金所造之洋艘,击维朽蠹于断港荒岸之间。但能使沿海居民,富者贫,贫者困,驱工

10、商为游手,驱游手为盗贼耳。论南洋事宜书-16-主题一主题二解读(1)材料一主要反映了“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材料“但几乎毫无例外,过去几个世纪以来,商人最后总是倾向于投资于购买土地转向科举”说明商人投资方向为买田置地和供应下一代读书。材料“引发人们营商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说明了阻碍商业发展的原因。(2)材料二反映了“海禁”政策产生的危害。注意省略号在研读材料中的作用:省略号前的内容反映出“海禁”政策限制了海外市场的开拓;省略号后的内容反映出“海禁”政策导致沿海居民贫困化等严重的社会问题的出现。-17-主题一主题二材料运用(1)概括指出材料一中描述的社会现象。结

11、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上述现象出现的经济政策因素。(2)根据材料二,回答“海禁”政策产生的消极影响。提示:现象:商人积累的财富主要用于购田置地和供应子女读书。政策因素:“重农抑商”政策。提示:“海禁”政策不仅使沿海人民生活困苦,也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海外市场的开拓,还造成了社会的动荡不安。-18-主题一主题二史论归纳比较“重农抑商”政策和“海禁”政策-19-主题一主题二-20-古代中国货币的发展历程(1)由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的演变。商朝以贝作为货币。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货币需求量越来越大,商朝人开始用铜仿制海贝。随着人工铸币的大量使用,海贝这种自然货币便慢慢退出了中国的货币舞台。(2)由杂乱形

12、状向统一形状的演变。从商朝铜币出现后到战国时期,我国的货币形状很多。战国时期,不仅各诸侯国各自铸货币,而且在同一个诸侯国内的各个地区也都自铸货币。秦统一中国后,规定在全国范围内通行秦国圆形方孔的半两钱,结束了我国古代货币形状各异、重量悬殊的杂乱状态。秦半两钱确定下来的这种圆形方孔的形制,一直延续到民国初期。-21-(3)由地方铸币向中央铸币的演变。汉初,听任郡国自由铸钱,这既造成了货币的混乱,又使富商大贾操纵铸币权,富比天子。公元前113年,汉武帝收回了郡国铸币权,由上林三官统一铸造五铢钱。五铢钱成为当时唯一合法货币。此后,历代铸币皆由中央直接经管,这对稳定各朝的政局和促进经济发展起了重要的作

13、用。(4)由文书重量向通宝、元宝的演变。秦汉以来所铸的钱币,通常在钱文中都明确标明钱的重量,如“半两”“五铢”等(二十四铢为一两)。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李渊改革币制,取“开辟新纪元”之意,统一铸造“开元通宝”钱。此后我国铜钱不再用钱文标重量,都以通宝、元宝相称,它一直沿用到辛亥革命后的“民国通宝”。(5)由金属货币向纸币的演变。北宋时,随着交换的发达,货币流通额增加,但铁钱的使用极为不便,纸币交子就在四川地区应运而生。交子不但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此后,历代政府也大都发行纸币,影响至今。-22-23416751.(2018北京文综,15)明中叶以来,松江府(今上海一带)所辖市镇数

14、量如下表所示。据此表可以得出()市镇数量增长体现出商人地位上升明清时期松江地区工商业发展较快市镇增多与近代开放通商口岸有关清政府与民国政府都重视商业发展A.B.C.D.答案解析解析关闭江南地区市镇数量的增多反映了明代江南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与商人地位提高无直接关系,故错误,正确;根据图表数据可以看出18621911年市镇数量明显增多,这与近代列强侵略、开放通商口岸有关,故正确;材料中时间是1911年,这时并未建立民国政府,故错误。故B项符合题意。答案解析关闭B-23-23416752.(2018课标全国,27)右图中的动物是郑和下西洋时外国使臣随船向明政府贡献的奇珍异兽。明朝君臣认为,这就是中

15、国传说中的“麒麟”,明成祖遂厚赐外国使臣。这表明当时()A.对外交流促使中国传统绘画出现新的类型B.朝廷用中国文化对朝贡贸易贡品加以解读C.“海禁”政策的解除促进了对外文化交流D.外来物品的传入推动了传统观念更新 答案解析解析关闭材料图片仍是中国传统绘画,图片内容反映了对外交流,但无法判断绘画形式是否受其影响,故A项错误;明朝君臣将外国使臣进贡的奇珍异兽解释为中国传说中的祥瑞“麒麟”,表明了朝廷用中国文化解读朝贡贸易贡品,故B项正确;明成祖虽派郑和下西洋,但并未解除“海禁”政策,故C项错误;外国使臣进贡的奇珍异兽虽为外来物品,但却被明朝君臣用中国传统文化解读,并没有形成新的观念,故D项错误。答

16、案解析关闭B-24-23416753.(2018海南单科,5)明中后期,有人议论,“商亦无害,但学者不当自为之,或命子弟,或托亲戚皆可”,否则一家老小都没有办法养活。这一议论反映了()A.农本思想被否定B.重商主义盛行C.传统义利观废弛D.抑商观念削弱 答案解析解析关闭根据材料“学者不当自为之”,可知抑商观念仍然存在,农本思想没有被否定,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学者不当自为之”,可知抑商观念仍然存在,重商主义并未盛行,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学者不当自为之”,可知传统重义轻利的观念仍然存在,没有废弛,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商亦无害”,可知传统抑商观念有所削弱,故D项正确。答案解析关闭D-25-23

17、416754.(2017课标全国,27)明前中期,朝廷在饮食器具使用上有一套严格规定,例如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到明后期,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这一变化反映了()A.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B.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C.市民兴起瓦解传统伦理D.低级官员易染奢靡风气 答案解析解析关闭本题考查明代经济发展的影响。题干材料强调了明后期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都使用玉制器皿,这破坏了明前中期的等级规定。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经济发展冲击了等级秩序,故B项正确。根据材料信息无法得出君主专制逐渐加强,故排除A项。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是朝廷的规定,并非传统的伦理,且材料信息没有

18、指向市民阶层,故C项错误。由题干材料不足以说明低级官员易染奢靡风气,D项错误。答案解析关闭B-26-23416755.(2016课标全国,27)明末有人描述江南农村的变化时说,百年前的雇工“戴星出入,俗柔顺而主令尊”,如今“骄惰成风,非酒食不能劝”“夏必加下点心,冬必与早粥”。这一变化反映了()A.市镇经济与手工业的发展B.政府积极推行重农政策C.社会矛盾日益尖锐D.农业中人身依附关系强化 答案解析解析关闭本题考查明代租佃关系的变化。题干材料说明江南农村的佃农由百年前的柔顺到明末的骄惰,反映了农业中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而这种松弛则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直接表现为明朝市镇经济和手工业的发展,故A

19、项正确。题干现象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与政府的重农政策没有必然的关系,故B项错误。题干现象反映了雇工有更多的人身自由,有利于社会矛盾的缓和,故C项错误。题干现象反映了农业中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故D项错误。答案解析关闭A-27-23416756.(2015课标全国,27)明成祖朱棣认为,北京“山川形胜,足以控四夷,制天下”,将都城从南京迁至北京。这一举措客观上()A.推动了国家政治统一进程B.促进了跨区域贸易的繁荣C.抑制了区域性商帮的形成D.改变了南北经济文化格局 答案解析解析关闭本题考查朱棣迁都这一历史事件的影响,问题的切入点是“客观”影响。本题需要对四个选项逐一分析。明代的国家统一早在朱元

20、璋时期已经完成,A项不符合历史事实;南宋以后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明成祖将都城从南京迁到北京,使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分离,这促进了跨区域贸易繁荣,属于定都北京带来的客观影响,B项正确;商帮是明清时期形成的,其发展没有因定都北京而受到限制,C项错误;南北经济文化格局的改变是随着经济重心南移而出现的,经济重心南移在南宋时期完成,D项错误。答案解析关闭B-28-23416757.(2018天津文综,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从上图可以看出,汉代粮食亩产已达到一定水平。明和清前期,随着稻田复种指数增加,玉米、甘薯种植推广,亩产又有一定的提高。但从汉代到清中叶的两千年中,粮食亩产只增长了39%。摘编自

21、吴慧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29-2341675(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怎样的发展概况?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和清前期粮食亩产提高的外来因素。参考答案:粮食亩产总体呈增长趋势,但增速较缓。新航路开辟后,玉米、甘薯等高产农作物的传入。-30-2341675材料二在中国,小农经济一锄一镰,一个主要劳动力加上一些辅助劳力,一旦和土地结合,就可以到处组织起简单再生产,虽然脆弱,但破坏后极易复活和再生,又非常顽强。小农经济这种顽强的再生机制所造成的结果便是中国传统农业经济的水平位移横向发展。摘编自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小农经济既脆弱又顽强的原因。举例说明“中国传统农业经

22、济的水平位移”的具体表现。参考答案:生产规模小,封建剥削沉重,自然灾害等,都使小农经济易于破产;而小农经济下的农民具有生产积极性,当简单生产工具、个体劳动力和土地结合,就能使其再生。宋朝以后,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到江浙地区。-31-2341675材料三中国传统农业是在国家全力倡导、监督下得以发展成为一种进步的形态。但是,“农为国本”这话的反面,农业受到特别“照顾”的同时,也意味着国家的一切都得靠它滋养支撑。正是高度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国家对农业的强控制,使农业本身受到重压,更使农业发展的成果无法扩散、转化、辐射到其他的经济领域,整个经济结构缺乏自身运行的独立机制,变得非常僵硬,难以变革。摘编自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3)概括材料三中“农为国本”的两面性。从经济角度分析农业发展的成果“无法扩散、转化、辐射到其他的经济领域”的原因。参考答案:一方面重视农业,促其发展,另一方面过度依赖,严控重压,使其难以变革。自然经济的封闭性;对农业的重压,使农民缺乏剩余和积累;对工商业的抑制,使农业资源难以进入工商领域。-32-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