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触头材料的侵蚀机理研究进展

上传人:shug****ng1 文档编号:194297792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0.5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电触头材料的侵蚀机理研究进展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电触头材料的侵蚀机理研究进展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资源描述:

《电触头材料的侵蚀机理研究进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触头材料的侵蚀机理研究进展(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电触头材料的侵蚀机理研究进展摘要:本文叙述了电触头的电弧侵蚀机理,介绍了影响电侵蚀的主要因素,主 要包括:触头原材料、电路参数、机械参数和环境因素等,综述前人所建立的电 弧侵蚀的相关模型,分析指出了各模型的优缺点,为以后电触头材料的研发奠定 了基础。关键词:电触头,侵蚀机理,数值模拟,有限元分析引言电触头材料是各种高低压开关的主要元件,担负着接通和分断电流的任务, 一般的电触头材料必须满足物理性能、力学性能、电接触性能、化学性能、加工 制造性能等多方面的要求。其中,电接触是指两个导体之间相互接触并通过接触 界面实现电流传递或信号传输的一种物理、化学现象1。侵蚀现象会造成触头接 触电阻升高、分断

2、能力下降、温升增高等电性能恶化,因此研究触头电侵蚀机理 对保障高低压电器可靠工作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电接触过程中熔核形成、电 弧等的产生不可见性以及瞬时性给人们研究电侵蚀带来很大的困难,为了解决这 一问题,国内外许多学者尝试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电接触材料的电侵蚀机理, 建立了许多模型。本文就电触头材料使用过程中电侵蚀机理,影响因素及相关电 弧侵蚀模型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1电触头材料的电弧侵蚀机理研究电触头材料受到电侵蚀的严重后果之一是材料转移,其中包括熔桥转移和电 弧转移。20世纪4050年代许多学者研究了熔桥转移2,熔桥的形成是在触头分 断时,接触压力逐渐减小,承载电流的接触斑点减少,电

3、流收缩引起的欧姆热使 收缩点附近的电极材料熔化,熔化的金属最终形成液态的熔桥。熔桥转移机理的 解释大多是基于金属的热电效应理论,主要有Thomson效应、Kohler效应和 Pltier效应,但是这些观点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有关熔桥转移机理并没有形成 共识。2电触头材料的电侵蚀影响因素2.1触头原材料材料性质决定了材料抗侵蚀的能力,研究表明3,高的热传导性,可以使电 弧或焦耳热产生的热量尽快传输到触头底座,高的比热,较大的熔化、汽化和分 解潜热,较高的熔点、沸点可降低燃弧的趋势,较高的化学电位使材料具有稳定 的化学性质,可以抵抗腐蚀气体对材料损耗。对于银基电触头材料,为了减小侵 蚀,改善Ag

4、的润湿能力,人们经常向AgMeO材料中加入添加物。2.2电路参数电路参数对侵蚀性的影响主要包括触头两端的电压、通过电流的电流和负载 类型(阻性、感性或灯载等)4。文献3中讲到,在小电流作用下,触头表面材 料因电弧作用而气化的体积与电弧放电期间通过触头的电量成正比,由此可写出 触头分合一次引起电弧磨损质量的经验公式为:其中Q为单位体积产生的焦耳热。该模型采用焓法处理了相变,在计算中还考虑了蒸发 引起的触头材料表面边界的变化,因此该模型对电极加热过程的处理相对精确。4结论触头电侵蚀是严重影响开关电器寿命及工作可靠性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重要就综述了 电触头的侵蚀机理,影响因素以及电侵蚀的相关模型。到

5、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能反映喷溅 侵蚀量与电弧量材料性能参数关联的综合电弧侵蚀模型。在今后的研究中,必须考虑多方面 的影响因素,从新触头材料的开发,电接触设备的研制,电路参数的设置以及新的结合力、热、电等多方面的模型的建立,结合理论和实验研究,研发出抗电侵蚀性能更好的触头材料。基金项目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8JY0423;四川省教育厅项目,项目编号:15ZB0426参考文献:1 荣命哲编著.电接触理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2 Chen Zhuan-Ke, Koichiro Sawa.Effect of arc behavior on material transfe

6、r: a reviewJ.IEEE Trans.and Packaging, Manufacture Technology, 1998, 21: 310321.3 郭迎春,耿永红,陈松等电触头直流电侵蚀研究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7, 36(3): 264-2684 吴细秀,邵可然,李震彪.开关电器触头材料喷溅侵蚀模型研究及其试验D2005, 3.5 Nakagana Y.Theoretical Calculation of The Process of Contact Using One DimensionalContact Model J.8th ICECP.Tokyo.1976: 216-220.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