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测温仪工作原理及应用(一)

上传人:shug****ng1 文档编号:194277929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2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红外测温仪工作原理及应用(一)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红外测温仪工作原理及应用(一)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红外测温仪工作原理及应用(一)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红外测温仪工作原理及应用(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红外测温仪工作原理及应用(一)(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红外测温仪工作原理及应用(一)摘要:本文结合国内外红外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简绍了红外技术的基础理论,阐述了红外热 像仪的工作原理、发展和分类。1. 概述红外测温技术在生产过程中,在产品质量控制和监测,设备在线故障诊断和安全保护以及节 约能源等方面发挥了着重要作用。近20年来,非接触红外测温仪在技术上得到迅速发展, 性能不断完善,功能不断增强,品种不断增多,适用范围也不断扩大,市场占有率逐年增长。 比起接触式测温方法,红外测温有着响应时间快、非接触、使用安全及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非接触红外测温仪包括便携式、在线式和扫描式三大系列,并备有各种选件和计算机软件, 每一系列中又有各种型号及规格。在不同规

2、格的各种型号测温仪中,正确选择红外测温仪型 号对用户来说是十分重要的。红外检测技术是九五”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项目,红外检测是一种在线监测(不停电)式高 科技检测技术,它集光电成像技术、计算机技术、图像处理技术于一身,通过接收物体发出 的红外线(红外辐射),将其热像显示在荧光屏上,从而准确判断物体表面的温度分布情况, 具有准确、实时、快速等优点。任何物体由于其自身分子的运动,不停地向外辐射红外热能, 从而在物体表面形成一定的温度场,俗称热像”。红外诊断技术正是通过吸收这种红外辐射 能量,测出设备表面的温度及温度场的分布,从而判断设备发热情况。目前应用红外诊技术 的测试设备比较多,如红外测温仪、

3、红外热电视、红外热像仪等等。像红外热电视、红外热 像仪等设备利用热成像技术将这种看不见的热像”转变成可见光图像,使测试效果直观,灵 敏度高,能检测出设备细微的热状态变化,准确反映设备内部、外部的发热情况,可靠性高, 对发现设备隐患非常有效。红外诊断技术对电气设备的早期故障缺陷及绝缘性能做出可靠的预测,使传统电气设备的预 防性试验维修(预防试验是50年代引进前苏联的标准)提高到预知状态检修,这也是现代电 力企业发展的方向。特别是现在大机组、超高电压的发展,对电力系统的可靠运行,关系到 电网的稳定,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随着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成熟与日益完善,利用红 外状态监测和诊断技术具有远距离

4、、不接触、不取样、不解体,又具有准确、快速、直观等 特点,实时地在线监测和诊断电气设备大多数故障(几乎可以覆盖所有电气设备各种故障的 检测)。它备受国内外电力行业的重视(国外70年代后期普遍应用的一种先进状态检修体制), 并得到快速发展。红外检测技术的应用,对提高电气设备的可靠性与有效性,提高运行经济 效益,降低维修成本都有很重要的意义。是目前在预知检修领域中普遍推广的一种很好手段, 又能使维修水平和设备的健康水平上一个台阶。采用红外成像检测技术可以对正在运行的设备进行非接触检测,拍摄其温度场的分布、测量 任何部位的温度值,据此对各种外部及内部故障进行诊断,具有实时、遥测、直观和定量测 温等优

5、点,用来检测发电厂、变电所和输电线路的运转设备和带电设备非常方便、有效。 利用热像仪检测在线电气设备的方法是红外温度记录法。红外温度记录法是工业上用来无损 探测,检测设备性能和掌握其运行状态的一项新技术。与传统的测温方式(如热电偶、不同 熔点的蜡片等放置在被测物表面或体内)相比,热像仪可在一定距离内实时、定量、在线检 测发热点的温度,通过扫描,还可以绘出设备在运行中的温度梯度热像图,而且灵敏度高, 不受电磁场干扰,便于现场使用。它可以在-20图2000图的宽量程内以0.05图的高分辨率检测 电气设备的热致故障,揭示出如导线接头或线夹发热,以及电气设备中的局部过热点等等。 带电设备的红外诊断技术

6、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是利用带电设备的致热效应,采用专用设备 获取从设备表面发出的红外辐射信息,进而判断设备状况和缺陷性质的一门综合技术。2. 红外基础理论1672年,人们发现太阳光(白光)是由各种颜色的光复合而成,同时,牛顿做出了单色光 在性质上比白色光更简单的著名结论。使用分光棱镜就把太阳光(白光)分解为红、橙、黄、 绿、青、蓝、紫等各色单色光。1800年,英国物理学家F.W赫胥尔从热的观点来研究各种 色光时,发现了红外线。他在研究各种色光的热量时,有意地把暗室的唯一的窗户用暗板堵 住,并在板上开了一个矩形孔,孔内装一个分光棱镜。当太阳光通过棱镜时,便被分解为彩 色光带,并用温度计去测量光带

7、中不同颜色所含的热量。为了与环境温度进行比较,赫胥尔 用在彩色光带附近放几支作为比较用的温度计来测定周围环境温度。试验中,他偶然发现一 个奇怪的现象:放在光带红光外的一支温度计,比室内其他温度的批示数值高。经过反复试 验,这个所谓热量最多的高温区,总是位于光带最边缘处红光的外面。于是他宣布太阳发出 的辐射中除可见光线外,还有一种人眼看不见的热线”,这种看不见的热线”位于红色光外 侧,叫做红外线。红外线是一种电磁波,具有与无线电波及可见光一样的本质,红外线的发 现是人类对自然认识的一次飞跃,对研究、利用和发展红外技术领域开辟了一条全新的广阔 道路。红外线的波长在0.76100Rm之间,按波长的范

8、围可分为近红外、中红外、远红外、极远 红外四类,它在电磁波连续频谱中的位置是处于无线电波与可见光之间的区域。红外线辐射 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种最为广泛的电磁波辐射,它是基于任何物体在常规环境下都会产生自身 的分子和原子无规则的运动,并不停地辐射出热红外能量,分子和原子的运动愈剧烈,辐射 的能量愈大,反之,辐射的能量愈小。温度在绝对零度以上的物体,都会因自身的分子运动而辐射出红外线。通过红外探测器将物 体辐射的功率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后,成像装置的输出信号就可以完全一一对应地模拟扫描物 体表面温度的空间分布,经电子系统处理,传至显示屏上,得到与物体表面热分布相应的热 像图。运用这一方法,便能实现对目标进

9、行远距离热状态图像成像和测温并进行分析判断。 2.1热像仪原理红外热像仪是利用红外探测器、光学成像物镜和光机扫描系统(目前先进的焦平面技术则省 去了光机扫描系统)接受被测目标的红外辐射能量分布图形反映到红外探测器的光敏元上, 在光学系统和红外探测器之间,有一个光机扫描机构(焦平面热像仪无此机构)对被测物体 的红外热像进行扫描,并聚焦在单元或分光探测器上,由探测器将红外辐射能转换成电信号, 经放大处理、转换或标准视频信号通过电视屏或监测器显示红外热像图。这种热像图与物体 表面的热分布场相对应;实质上是被测目标物体各部分红外辐射的热像分布图由于信号非常 弱,与可见光图像相比,缺少层次和立体感,因此

10、,在实际动作过程中为更有效地判断被测 目标的红外热分布场,常采用一些辅助措施来增加仪器的实用功能,如图像亮度、对比度的 控制,实标校正,伪色彩描绘等技术 2.2热像仪的发展1800年,英国物理学家F.W赫胥尔发现了红外线,从此开辟了人类应用红外技术的广阔道 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人用红外变像管作为光电转换器件,研制出了主动式夜视仪 和红外通信设备,为红外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二次世界大战后,首先由美国德克萨兰仪器公司经过近一年的探索,开发研制的第一代用于 军事领域的红外成像装置,称之为红外寻视系统(FLIR),它是利用光学机械系统对被测目 标的红外辐射扫描。由光子探测器接收两维红外辐射迹

11、象,经光电转换及一系列仪器处理, 形成视频图像信号。这种系统、原始的形式是一种非实时的自动温度分布记录仪,后来随着 五十年代锑化铟和锗掺汞光子探测器的发展,才开始出现高速扫描及实时显示目标热图像的 系统。六十年代早期,瑞典AGA公司研制成功第二代红外成像装置,它是在红外寻视系统的基础 上以增加了测温的功能,称之为红外热像仪。开始由于保密的原因,在发达的国家中也仅限于军用,投入应用的热成像装置可的黑夜或浓 厚幕云雾中探测对方的目标,探测伪装的目标和高速运动的目标。由于有国家经费的支撑, 投入的研制开发费用很大,仪器的成本也很高。以后考虑到在工业生产发展中的实用性,结 合工业红外探测的特点,采取压

12、缩仪器造价。降低生产成本并根据民用的要求,通过减小扫 描速度来提高图像分辨率等措施逐渐发展到民用领域。六十年代中期,AGA公司研制出第一套工业用的实时成像系统(THV),该系统由液氮致冷, 110V电源电压供电,重约35公斤,因此使用中便携性很差,经过对仪器的几代改进,1986 年研制的红外热像仪已无需液氮或高压气,而以热电方式致冷,可用电池供电;1988年推 出的全功能热像仪,将温度的测量、修改、分析、图像采集、存储合于一体,重量小于7 公斤,仪器的功能、精度和可靠性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九十年代中期,美国FSI公司首先研制成功由军用技术(FPA)转民用并商品化的新一红外 热像仪(CCD)属焦

13、平面阵列式结构的一种凝成像装置,技术功能更加先进,现场测温时只 需对准目标摄取图像,并将上述信息存储到机内的PC卡上,即完成全部操作,各种参数的 设定可回到室内用软件进行修改和分析数据,最后直接得出检测报告,由于技术的改进和结 构的改变,取代了复杂的机械扫描,仪器重量已小于二公斤,使用中如同手持摄像机一样, 单手即可方便地操作。如今,红外热成像系统已经在电力、消防、石化以及医疗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红外热 像仪在世界经济的发展中正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3热像仪分类红外热像仪一般分光机扫描成像系统和非扫描成像系统。光机扫描成像系统采用单元或多元 (元数有8、10、16、23、48、55、6

14、0、120、180甚至更多)光电导或光伏红外探测器, 用单元探测器时速度慢,主要是帧幅响应的时间不够快,多元阵列探测器可做成高速实时热 像仪。非扫描成像的热像仪,如近几年推出的阵列式凝视成像的焦平面热像仪,属新一代的 热成像装置,在性能上大大优于光机扫描式热像仪,有逐步取代光机扫描式热像仪的趋势。 其关键技术是探测器由单片集成电路组成,被测目标的整个视野都聚焦在上面,并且图像更 加清晰,使用更加方便,仪器非常小巧轻便,同时具有自动调焦图像冻结,连续放大,点温、 线温、等温和语音注释图像等功能,仪器采用PC卡,存储容量可高达500幅图像。红外热电视是红外热像仪的一种。红外热电视是通过热释电摄像管

15、(PEV)接受被测目标物 体的表面红外辐射,并把目标内热辐射分布的不可见热图像转变成视频信号,因此,热释电 摄像管是红外热电视的光键器件,它是一种实时成像,宽谱成像(对35叩及814叩 有较好的频率响应)具有中等分辨率的热成像器件,主要由透镜、靶面和电子枪三部分组成。 其技术功能是将被测目标的红外辐射线通过透镜聚焦成像到热释电摄像管,采用常温热电视 探测器和电子束扫描及靶面成像技术来实现的。热像仪的主要参数有:2.3.1工作波段;工作波段是指红外热像仪中所选择的红外探测器的响应波长区域,一般是 35叩 或 812叩。2.3.2探测器类型;探测器类型是指使用的一种红外器件。是采用单元或多元(元数

16、8、10、 16、23、48、55、60、120、180等)光电导或光伏红外探测器,其采用的元素有硫化铅(PbS)、 硒化铅(PnSe)、碲化铟(InSb)、碲镉汞(HgCdTe)、碲锡铅(PbSnTe)、锗掺杂(Ge: X) 和硅掺杂(Si: X)等。2.3.3扫描制式;一般为我国标准电视制式,PAL制式。2.3.4显示方式;指屏幕显示是黑白显示还是伪彩显示。2.3.5温度测定范围;指测定温度的最低限与最高限的温度值的范围。2.3.6测温准确度;指红外热像仪测温的最大误差与仪器量程之比的百分数。2.3.7最大工作时间;红外热像仪允许连续的工作时间。3. 红外测温3.1红外测温仪器的种类红外测

17、温仪器主要有3种类型:红外热像仪、红外热电视、红外测温仪(点温仪。60年代 我国研制成功第一台红外测温仪,1990年以后又陆续生产小目标、远距离、适合电业生产 特点的测温仪器,如西光IRT-1200D型、HCW-0型、HCW-0型;YHCW 9400型;WHD4015 型(双瞄准,目标D40mm,可达15m)、WFHX330型(光学瞄准,目标D50mm,可达30m)。 美国生产的 PM 20、30、40、50、HAS 201 测温仪;瑞典 AGA 公司 TPT20、30、40、50 等也有较广泛的应用DL500E可以应用于110500kV变电设备上,图像清晰,温度准确。 红外热像仪,主要有日本

18、TVS 2000、TVS 100,美国PM 250,瑞典AGATHV510、550、 570。近期,国产红外热像仪在昆明研制成功,实现了国产化。3.2红外测温仪工作原理了解红外测温仪的工作原理、技术指标、环境工作条件及操作和维修等是用户正确地选择和 使用红外测温仪的基础。红外测温仪由光学系统、光电探测器、信号放大器及信号处理、显 示输出等部分组成。光学系统汇集其视场内的目标红外辐射能量,视场的大小由测温仪的光 学零件以及位置决定。红外能量聚焦在光电探测仪上并转变为相应的电信号。该信号经过放 大器和信号处理电路按照仪器内部的算法和目标发射率校正后转变为被测目标的温度值。除 此之外,还应考虑目标和

19、测温仪所在的环境条件,如温度、气氛、污染和干扰等因素对性能 指标的影响及修正方法。一切温度高于绝对零度的物体都在不停地向周围空间发出红外辐射能量。物体的红外辐射能 量的大小及其按波长的分布一一与它的表面温度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因此,通过对物体自 身辐射的红外能量的测量,便能准确地测定它的表面温度,这就是红外辐射测温所依据的客 观基础。黑体辐射定律:黑体是一种理想化的辐射体,它吸收所有波长的辐射能量,没有能量的反射 和透过,其表面的发射率为1。应该指出,自然界中并不存在真正的黑体,但是为了弄清和 获得红外辐射分布规律,在理论研究中必须选择合适的模型,这就是普朗克提出的体腔辐射 的量子化振子模型,

20、从而导出了普朗克黑体辐射的定律,即以波长表示的黑体光谱辐射度, 这是一切红外辐射理论的出发点,故称黑体辐射定律。物体发射率对辐射测温的影响:自然界中存在的实际物体,几乎都不是黑体。所有实际物体 的辐射量除依赖于辐射波长及物体的温度之外,还与构成物体的材料种类、制备方法、热过 程以及表面状态和环境条件等因素有关。因此,为使黑体辐射定律适用于所有实际物体,必 须引入一个与材料性质及表面状态有关的比例系数,即发射率。该系数表示实际物体的热辐 射与黑体辐射的接近程度,其值在零和小于1的数值之间。根据辐射定律,只要知道了材料 的发射率,就知道了任何物体的红外辐射特性。影响发射率的主要因纱在:材料种类、表面粗糙度、理化结构和材料厚度等。当用红外辐射测温仪测量目标的温度时首先要测量出目标在其波段范围内的红外辐射量,然 后由测温仪计算出被测目标的温度。单色测温仪与波段内的辐射量成比例;双色测温仪与两 个波段的辐射量之比成比例。红外系统:红外测温仪由光学系统、光电探测器、信号放大器及信号处理、显示输出等部分 组成。光学系统汇聚其视场内的目标红外辐射能量,视场的大小由测温仪的光学零件及其位 置确定。红外能量聚焦在光电探测器上并转变为相应的电信号。该信号经过放大器和信号处 理电路,并按照仪器内疗的算法和目标发射率校正后转变为被测目标的温度值。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