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照明智能控制系统毕业论文

上传人:jin****ng 文档编号:194225734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496.4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教室照明智能控制系统毕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教室照明智能控制系统毕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教室照明智能控制系统毕业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资源描述:

《教室照明智能控制系统毕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室照明智能控制系统毕业论文(4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教室照明智能控制系统二、设计要求:设计一个教室照明智能控制系统,通过多种传感器采集室内光线、 人数分布等信息,利用控制电路调节照明强度,实现节能控制。三、设计任务1. 画出电路原理图。2. 编写设计说明书,1 万 5 千字以上,包括:(1)设计任务书(2)前言(3)目录(4)正文,包括: 设计思想、电路工作原理、元器件选择、电路元器件参数、总结、参考 资料等3. B5 版面,正文 5 号或小 4 字号,章标题小 2 加粗,节标题小四加粗。前言本设计针对教室灯光的控制方法,尤其是教室灯光的智能控制方面 的发展现状,分析了教室灯光智能控制的原理和实现方法,提出了基于 单片机

2、的教室灯光智能控制系统的设计思路,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了智能 控制系统的硬件装置和相应软件,以达到学校教室用电设备的合理使用, 节约电能以及改善教学管理的目的。设计应用了先进的电子技术、网络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以及实用的 软件平台,成功地设计了一套功能完善的智能教室照明动控制系统。由 传感探测单元、通讯网络RS-232、控制单元构成了整个系统。智能教室 照明控制系统核心器件采用 AT89S51 单片机采集数据,并由控制系统实 现对教室光照度、学生人数、教室使用状态等的监控与显示,并对教室 内部用电设备进行合理控制和管理,达到教学楼教室照明控制的智能化 和节约化的目标。本系统将单片机控制系统与网络技术

3、结合起来,各组成部分包括硬 件和软件设计的结构、功能与实现方法。最后通过RS-232方式实现与上 位机通信,实现数据的远程传输及上位机对教室照明状态的控制,完成 一个智能教室照明控制系统。关键词:智能控制;热释电效应;光照检测;AT89S51ForewordThis design control method aiming at classroom light, particularly the development present condition that the intelligence of classroom light controls, analyzed the princi

4、ple of the classroom light intelligence control and carry out a method, design way of thinking put forward intelligence to control system according to the classroom light of the list slice machine, and developed the hardware device of intelligence control system and correspond software on this found

5、ation.With attain classroom in the school is used to give or get an electric shock an equipments of reasonable use, the purpose of economy electric power and improvement teaching management.Designed to apply the forerunners electronics technique, network technique and automatic control technique and

6、 practical software platform, successfully designed a set of intelligence with perfect function classroom lighting to move to control system.From spread feeling to probe into unit, the communication network RS-232 and controled unit to constitute the whole system.The intelligence classroom illuminat

7、es to control system core a spare part adoption AT89 S51 list slice the machine collect a data, and use to give or get an electric shock an equipments to carry on reasonable control and management to the classroom inner part, attain teaching building the classroom illuminates a control of the intell

8、igence turn and economize the target for turning.This system list slice the machine control system and network technique knot to put together, each constitute the part includes a hardware and software design of structure, function and carry out a method.Finally pass method RS-232 realization and pla

9、ce of honor machine correspondence, carry out the long range of data to deliver and the place of honor machine illuminate the control of status to the classroom and complete lighting in an intelligence classroom control system. Keyword :the intelligence controls;is hot to release to give or get an e

10、lectric shock an effect;only shine on an examination;AT89S51目录设计任务书I前 言 II一、设计思想 11.1 课题背景11.2 设计主要目的1二、系统总体方案2总述 22.1 系统总体构成22.2 系统实现功能3三、教室控制与检测单元设计4总述:43.1 教室控制单元的设计与通信53.1.1控制单元的核心器件53.1.2现场人机交互模块73.1.3 RS-232 串 口通信93.2 教室检测单元数据采集与处理103.2.1光照信号采集与处理103. 2. 2光照检测接口电路123.2.3红外数据采集与处理133.2.4开关控制电路设

11、计14四、教室节能系统软件设计16总述 164.1 光照度采样及模数转换子程序164.2 显示子程序174.3串行通讯程序设计184.4 主程序设计20五、系统整体工作流程215.1 教室内光信号采集处理215.2 教室内人数分布信息处理215.3 显示与通信21总结22致谢23参考文献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录24附录A主程序24附录B设计原理电路图32一、设计思想1.1 课题背景随着计算机网络、通信、控制等技术的发展,智能建筑的发展越来越迅 猛。目前,国内大多数智能建筑存在效率低、能耗高的现象。就智能建筑 的照明系统来说,许多地方的灯经常是从早到晚开着的,不管这些房间或 楼道是否有人,也不管有

12、多少人。或者,当自然光照度很好时,灯不能及 时关闭;反之,当自然光照度难以满足人的需求时,又不能及时打开灯光。 这种照明方式,不仅造成能源的浪费,而且不能满足人对照明的基本需求, 同时也给人的视力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各类大、中专院校不断扩招,教室不断扩建,教室的用电负荷不断加 大,教室用电管理不善,造成学校电能浪费,经济损失,这种的浪费与当 今的节约能源理念相违背。再者,现代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计算机技术 的普及,灯光的管理也在朝着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的自动控制等等。 所有这些使得教室灯光控制也应该朝着智能的方向发展。于是,开发简便、 实用的教室灯光自动控制系统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部分学校

13、也意识到了教室照明中存在的巨大浪费,采取了各种各样的 管理方式,企图来杜绝这种浪费。如:费用包干制、任课教师负责制、组 织勤工俭学学生或聘用专职人员进行专门管理,拉闸限电等等。许多学校 都采取过这些方法,但始终没能长久坚持下去,也就没有取得理想效果。 其次,学生对教学楼教室的利用状况的未知往往造成有些教室人满为患, 有些教室无人问津的状况。从而由于管理不当而影响教学资源分配等种种 问题。1.2 设计主要目的针对目前学校教学楼用电设备控制和教学管理不足的现状,以提高教 室用电设备控制的自动化和教学管理的效率为目的,开发了一套功能较完 善的基于总线的智能教室照明控制系统。本系统应用先进的电子技术、

14、网 络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以及实用的软件平台。智能教室控制系统采用单片 机实现对教室光照、自习学生人数等的数据采集,并由RS-232和上位机 (计算机)的通讯,实现教室使用状态监控与显示,并对教室内部用电设 备进行合理控制和管理,达到高校教学楼教室控制的智能化和节约化的目 标。二、系统总体方案总述教室节能系统采用单片机和上位机组成的系统对学校教室照明设备 进行控制和管理,教室亮度的检测、教室学生人数的统计、教室室使用状 态的监控。整个系统由教室检测单元、控制单元、通信单元等组成。单片 机可以实现对教室内的教室检测控制元所采集到的信息的接收、处理,并 且由LCD显示教室状态,从而可以很轻松的对教室

15、用电设备开关状况、照 强度、自习学生人数,教室使用状态等进行实时监控和统计。对于通讯网 络部分,教室信号通过 RS-232 串行方式与上位机通信。检测控制单元: 照明强度采集是采用 AD0809 与单片机构建的数据采集网络,教室是否有 人和人数是用热释电传感器通过检测电路与单片机相连进行数据采集。 2.1 系统总体构成a: 传感探测单元热释电红外探测传感器组件,该组件由三个部分组成:热释电传感器, 匹配低噪放大器,菲涅尔光学系统。该组件本身不发任何类型的辐射,器 件功耗很小、隐蔽性好、价格低廉。可见光探测组件,可见光探测组件由 一些常用光敏器件和晶体管组成。特别说明:这个组件必须置于本照明控

16、制器控制照明的范围之外,用于探测自然光的有无及强弱(可根据需要进 行调整),为控制器提供控制灯具亮、灭的依据。b:微控制与通信单元控制器单元主要对该教室检测控制单元进行集中操作管理、状态显 示、通讯控制和维护该每间教室的用电对象,并协调各检测控制单元之间 的数据传送,提高整个智能教室控制系统的可靠性。通讯网络是保证整个智能教室控制系统远程控制正常运转的关键,所 有的教室检测的数据和教室使用状态都连接在通讯网络的平台上,最终与 计算机单元相连,实现远程的监控与显示。本系统利用计算机的串行口和 单片机的串行通讯的功能,采用 RS-232 向上位机完成信息传输实现教室 控制单元显示和集中管理。上位机

17、通过 RS-232 串行通讯线来读取教室中 的基本信息,同时每个教室控制单元中所采集的相关数据信息,并对所采 集到的信息做基本显示的功能。c: 软件实现对教室人数进行进行实时计数,同时对光照度进行采样,并通过程序 由单片机控制,并在 LCD 上显示当前人数和教室照明灯开关状态。当光 照度低于设定值范围内时,再根据教室人数自动打开照明灯经串口 RS-232 传到上位机。例如:当光照度高于设定值在单片机控制下自动关闭照明灯。2.2 系统实现功能智能教室控制系统的设计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教室用电设备的合理 使用,节约能源以及改善教学管理,提高教室使用效率。在设计过程中, 作者将整个系统分为了上述的三个

18、部分,系统可以实现的功能则可以概括 为以下几个方面: a: 教室检测控制单元数据采集系统的底层设备教室检测控制单元具有自动采集和命令采集两种模 式。自动定时采集就是教室检测控制单元可以根据内部时钟设置对教室进 行循环采集数据,由控制器通过 RS-232 通讯信道将根据需要采集相应的 数据信息传送到上位机,上位机再经 RS-232 通讯信道传送把命令传输到 教室检测与控制单元。b: 教室远程端控制功能在远程控制中,往往都要使用远程控制软件。而这样的软件一般分为 两部分,一部分在本地主机上安装,使上位机成为控制端,另一部分在现 场控制器上安装,使现场控制器为服务端,也就是被控制端。通过网络, 在计

19、算机与控制器之间建立起一条数据交换的通道,从而使得控制端可以 向服务端发送指令,操纵服务端完成特定的工作。在此时,现场控制器负 责发送指令和显示远程计算机执行程序的结果,而运行程序所需的系统资 源均由上位机机负责。系统采用了原有的教室内部用电设备控制系统,在 此基础上的教室远程监控系统可以根据采集到的数据对教室实施相应的 命令,使得教室的用电设备能够及时地开或关,实现节能目的。c: 数据与教室状态的显示在这里显示任务包括整个智能教室控制系统各采样点数据:光照度、 人数、照明灯的状态。由于教室控制系统的设计了自动 -手动按键,有特 殊情况管理人员可不必去现场只需单击此按键即可从上位机界面直接进

20、行调整,并随时能获知各个教室实际的总体情况。这里使用 LCD1602 完 成显示任务。三、教室控制与检测单元设计总述:(1)教室检测控制单元是智能教室控制系统中重要的部分之一,一方 面,教室检测控制单元具有对教室内数据的采集、处理、存储等功能,并 响应楼层显示控制单元通讯查询的命令,另一方面,教室检测控制单元根 据楼层显示控制单元和中央计算机单元的具体要求控制照明灯等用电设 备。教室检测控制单元硬件接口电路如图 3.1 所示。(2)教室检测控制单元采用模块化设计,其主要部分为数据采集模块、 继电器开关模块、现场人机交互模块、串口通讯模块、现场设备控制模块、 电源模块等。系统的电源采用专用芯片将

21、220V交流电转换成+5V,从而给 控制节点中的 ADC0809 及单片机和继电器供电。教室检测控制单元组成框图 3.1 智能教室控制系统整体组成框图 本系统中教室检测控制单元具体主要功能有:1 、教室检测控制单元实现对教室内光照强度、进入教室的学生人数 的数据采集,通过数据的转换和处理,可送入到楼层显示控制单元和计算 机单元。2 、教室检测控制单元中光照传感器将采集到的电压值和设定电压相 比较从而自动完成对教室内是否开启/关闭照明灯组的操作,实现系统中节 约电能的目的。3 、通过手动控制教室检测控制单元中的按键可对教室内照明灯的现 场开启/关闭操作。4 、教室检测控制单元中 LCD 显示教室

22、内用电设备的开关状态。5 、通过 RS-232 总线完成单片机与上位机控制单元的通讯。6 、可接收计算机的命令并实现相应的控制信号的传输。3.1 教室控制单元的设计与通信3.1.1 控制单元的核心器件(1)单片机 AT89S51AT89S51是一个低功耗,高性能CMOS 8位单片机,它具有如下特 点:40个引脚,4k Bytes Flash片内程序存储器,128 bytes的随机存取数 据存储器(RAM),32个外部双向输入/输出(I/O) 口,5个中断优先级2 层中断嵌套中断, 2个16位可编程定时计数器,2个全双工串行通信口,片 内时钟振荡器。主要特性: 8031 CPU 与 MCS-51

23、 兼容4K字节可编程FLASH存储器(寿命:1000写/擦循环) 全静态工作: 0Hz-24KHz 三级程序存储器保密锁定 128*8 位内部 RAM 32 条可编程 I/O 线 两个 16 位定时器/计数器 6 个中断源 可编程串行通道, 其管脚分布如图3.2所示。P32fMTaP33fINTJP34.TDEA.VPPRD?P57WR/P3i5ALDPKDG psejTpppppppp3 4 3 6 Toppopo2 o p2345678门2 -13 二 斗-巧?89p p p p p3 d- XI- ti 7 o o o on- ppp p p图 3.2 AT89S51 引脚图复位电路:R

24、ST 引脚对地电阻为 40-220 千欧姆,因此在 RST 引脚和电源 VCC 之 间接一容量为 10-22 微法的电容后,即可构成最简单的 RC 复位电路。如 图 3.3 复位电路所示。 3Jt ( J4 7uFSW45K图 3.3 复位电路(2)模数转换器件 A/D0809A/D0809 是 8 路模拟信号的分时采集,片内有 8 路模拟选通开关, 以及相应的通道地址锁存用译码电路,其转换时间为100“左右。ADCO8O9 引脚图如图 3.4 所示。二O二JI.11匸11图 3.4 ADC0809 引脚图A/D 转换后得到的数据应及时传送给单片机进行处理。数据传送的关键 问题是如何确认 A/

25、D 转换的完成,因为只有确认完成后,才能进行传送。(1)ADC0809 内部带有输出锁存器,可以与 AT89S51 单片机直接相 连。(2)初始化时,使 ST 和 OE 信号全为低电平。(3)送要转换的哪一通道的地址到 A, B, C 端口上。(4)在 ST 端给出一个至少有 100ns 宽的正脉冲信号。(5)是否转换完毕,我们根据 EOC 信号来判断。(6)当 EOC 变为高电平时,这时给 OE 为高电平,转换的数据就输 出给单片机。3.1.2 现场人机交互模块人机交互模块包括按键、LCD显示(图中没有画出)。人机交互部件 可以实现在教室内对教室检测控制单元进行手动操作控制,并通过 LCD

26、显示观察到当前教室用电设备开关状态。这里采用字符型液晶显示模块, 它是一种专门用于显示字母、数字、符号等点阵式LCD,目前常用16*1, 16*2, 20*2 和 40*2 行等的模块。下面以长 LCD1602 字符型液晶显示器为 例做介绍。一般 1602 字符型液晶显示器实物如图 3.5:U2U1-pnnr图 3.5 LCD1602 字符型液晶显示器实物图1602LCD 主要技术参数: 显示容量:16x2个字符 芯片工作电压:4.5 5.5V工作电流:2.0mA(5.0V)模块最佳工作电压:5.0V字符尺寸:2.95x4.35(WxH)mm引脚功能说明1602LCD 采用标准的 14 脚(无

27、背光)或 16 脚(带背光)接口,各引 脚接口说明如表 3.1 所示:表3.1引脚接口说明表编号符号引脚说明编号符号引脚说明1VSS电源地9D2数据2VDD电源正极10D3数据3VL液晶显示偏压11D4数据4RS数据/命令选择12D5数据5R/W读/写选择13D6数据6E使能信号14D7数据7D0数据15BLA背光源正极8D1数据16BLK背光源负极第1脚:VSS为地电源。第 2 脚: VDD 接 5V 正电源。第 5 脚: R/W 为读写信号线,高电平时进行读操作,低电平时进行写操作第714脚:D0D7为8位双向数据线。第 15 脚:背光源正极。第16脚:背光源负极。人机交互模块中使用两个按

28、键,这两个按键都采用微动开关,此开关 一端通过与门接单片机的INT1脚,另一端接地;即通过单片机的外部中 断来执行手动操作,它也可做为一般的按键使用。按键接口电路图如图3.6所示。两个按键分别是:自动-手动键、全开- 全关键。通过控制模块上的开关按键并由第二排LCD显示(显示0 关/Cv 开)教室照明灯的开关状态。图3.6 按键接口电路3.1.3 RS-232 串 口通信串口是计算机上一种非常通用设备通信的协议。在进行串行通信接口 设计时,主要考虑的问题是接口方法、传输介质及电平转换等。大多数计 算机包含两个基于 RS-232 的串口。串口同时也是仪器仪表设备通用的通 信协议;很多GPIB兼容

29、的设备也带有RS-232 口。同时,串口通信协议也 可以用于获取远程采集设备的数据。(1) RS-232 是实现单片机和计算机通信的接口,相当于一个桥梁作 用,P3.0和P3.1是STC89S51的两根全双工串行通信传输线,其中RXD (P3.0)为输入线、TXD(P3.1 )为输出线。从理论上讲,它是可以实现 全双工工作的,但 CPU 是不可能同时执行“接收”和“发送”两种指令 的,因此该“全双工”的定义只是对串行接口有独立的接收通道和发送通 道而言。发送缓冲器只能写入发送数据,但不能读出;接收缓冲器只能读 出接收的数据,但不能写入。当然也可以用其它口模拟串口协议实现串口 通信,但没有使用A

30、T89S51自己提供的串口方便。接口如3.7图:15n94s3771146LvccVEEGNDf R2INR20UTR1INR1OUTT20UTT2INT10UTT1IN C2-C2tVCCCl-VDDC1.+图3.7 RS-232通讯接口(2) MAX232CPEMAX232CPE是用于完成计算机232端口数据电平转换,连接CMOS 电路的,换言之,如果离开它,我们就无法用软件监控电源状态了 (需 要串口返回信号)。MAX232CPE完成232电平与TTL电平转换,提供 一个本地接口,为调试和维护提供方便。TXD接SX52的RA2脚,RXD 接SX52的RA3脚,RS-RXD和RS-TXD是

31、RS232电平,为标准串口电平。 数据可以从串口输入到单片机 SX52,SX52再把数据送到RTL8019AS 传出去。32教室检测单元数据采集与处理3.2.1 光照信号采集与处理教室检测控制单元数据采集模块对教室内光照强度、教室的学生人 数,教室内的灯状态,主要通过光照传感器、红外传感器来完成,各器件 将检测到的非电量转化成各自对应的电量进而传送给单片机进行处理,单 片机可实现对各传感器的定时采集并根据设定值进行比较处理。同时通过 通讯接口将处理后的数据向上位机控制单元传送。也可通过该通讯接口, 上位机单元发出的控制指令,现场控制单元实现相应的控制命令操作。(1)光电检测器件选择目前,在光电

32、检测技术中常用的一些光电检测器件有光敏电阻、光电 池、光电二极管、光电三极管等,选择光照传感器可根据参考表 3.3 来进 行比较选择。表 3.2 各种光电器件特性比较、特性 器件 、光谱和光电特性线性度伏安特性电特性 输出电流噪声特性光谱响应灵敏度光敏电阻可见光至红外高差电阻型大低光电池可见光至红外低一般光伏型最大低光电二极管可见光至红外一般好光伏型和 饱和型小高光电三极管可见光至近红 外高差饱和型大高光敏电阻和其它光电检测器件相比具有以下特点:a) 灵敏度高,光电导增益大于 1。b) 工作电流大,可达数毫安。c) 所测光强范围宽度,既可检测强光也可检测弱光。(2)光敏电阻的工作原理光敏电阻的

33、工作原理是:在其两极加上一定的电压后,当光照射在光 电导体时,由光照产生的光生载流子在外加电场作用下沿一定方向运动。 在电路中产生电流,达到光电转换的目的。光敏电阻的工作原理如图 3.8 所示:图 3.8 光敏电阻的工作原理光敏电阻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起导电性能变好,既光敏电阻的电导率增 加,流过其内的光电流增加,其本身的电阻值减小,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起 导电性能变差,既光敏电阻的电导率减小,流过其内的光电流增加,其本 身的电阻值增加。3.2.2 光照检测接口电路a: 光敏电阻与电阻 R 构成反向比例放大电路。由于光敏电阻是敏感性 元件,对光照强度、距离等有一定的敏感性,以及电源的噪声等引起的各 种

34、干扰都会随设备进入到单片机控制系统中,系统的干扰影响了需要采集 的真实信号,给光敏电阻检测判断和进一步数据分析处理带来了不利因 素,从而影响其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对光敏电阻的前端供电加上稳压管, 以避免电源的噪声的影响获取更接近真实的信号,单片机的模拟信号输入 端 GM 口。b:当光敏电阻的阻值发生变化时,GM端上的应发生变化,该信号被 单片机的模拟通道 GM 采集,采集的是光敏电阻上的暗时,光敏电阻上的 电压值接近5V,光强时,大约0V,模数转换为数字量后0255。图 3.9 光电测量电路原理图利用光敏电阻对教室内光照强度进行探测,其工作方法是:(1) 教室无人时,不管照度如何,所有照明灯均熄

35、灭。(2) 当教室有人时,分成三种情况:a. 若室内照度小于设定值时照明灯全部打开。b. 若室内照度介于设定值很小范围时,根据教室人数打开排照明 灯。c. 若室内照度大于设定值,则所有照明灯均熄灭。3.2.3 红外数据采集与处理使用红外传感器的作用是通过其内部接收端接收由障碍物反射或发 射回来的红外光,来判断是否有障碍物(有障碍物时,检测电路输出高电平, 否则,电路输出低电平)。这里使用两组红外传感器(分别安装在教室门内 外两侧)用来计数当前教室内的学生人数。两组红外传感器依据接收有障碍 物(人体)反射回来的红外光并根据对其接收的先后顺序来判断是否有进入 /出去的人(进“+”,出“-”),进而

36、实现对教室学生人数的记数。(1) 热释电传感器检测原理a: 热释电效应:当一些晶体受热时,在晶体两端将会产生数量相等 而符号相反的电荷,这种由于热变化产生的电极化现象,被称为热释电效 应。图 3.10 表示了热释电效应形成的原理。童寿111苗电腥瞬化册膻槪化丁+占岸扁 3 9(9 G日0曰曰日 图 3.10 热释电效应的形成原理b: 热释电传感器利用的正是热释电效应,是一种温度敏感传感器。 当人体进入检测区时,因人体温度与环境温度有差别,产生AT,则有信 号输出;若人体进入检测区后不动,则温度没有变化,传感器也没有输出, 所以这种传感器能检测人体或者动物的活动。c :为了只对人体的红外辐射敏感

37、,在它的辐射照面通常覆盖有特殊的 菲涅耳滤光片,使环境的干扰受到明显的抑制作用。叭世耳透述LenTTOK图 3.11 菲涅耳透镜d: 菲涅耳透镜(图 3.11)把红外光线分成可见区和盲区,同时又有 聚焦的作用,使热释电人体红外传感器 (PIR) 灵敏度大大增加。(2) 人体红外传感器电路 人体红外传感器用于检测人体发出的特定波长的红外线,进行非接触 式距离较远的检测,其内部结构与外形如3.12图所示:输出+U地图 3.12 红外传感器实物图与原理图 传感器外部有一白色半球形菲涅尔透镜,能有效聚集人体发出的红外 线,提高传感器的灵敏度。其工作电压为315V。当人体进入传感器感测 区域时,传感器接

38、收到频率为0.18Hz的人体红外信号,2脚即输出微弱 的交流信号,经放大后可由 CPU 进行处理。信号处理电路如3.13图所示:传感器2脚的输出信号经两极放大后,从LM324输出,信号幅度为 0.55V,直流分量为 3V。DL1、DL2、R12、R13、R14、R15 组成双门 6 电压比较器。若LM324无信号输出,则J2为3.3V, J3为2.7V,ALARM 指示灯不亮,J1输出为低电平。当LM324输出大于4V或小于2V时, ALARM 指示灯点亮, VOUT 端输出高电平。3.2.4 开关控制电路设计(1)继电器原理简介 继电器主要由一个线包和若干个触点对组成,当线包两端加上合适的

39、电压时,线包上的电流产生磁场,控制每一组触点的闭合与断开,一组触 点包括常开、常闭与中间三个触点。其结构图如3.14图:3门G15K4图 3.14 继电器结构图其中,触点1为中间点,触点2为常闭点,触点3为常开点,K为线包。 (2)电灯开关控制电路继电器开关控制电路图如图 3.15,设计中使用继电器中 5V 的两组,因为开发板输出电压是3.3V,必须加驱动电路,模块中只有5V继电器设图 3.15 继电器应用电路图四、教室节能系统软件设计总述对教室人数进行进行实时计数,同时对光照度进行采样,并在 LCD 上显示当前人数和教室照明灯开关状态。当光照度低于设定值范围内时, 再根据教室人数自动打开照明

40、灯经串口 RS-232 传到上位机。当光照度高 于设定值自动关闭照明灯。当光照度超过设定的限制时,将发送报警信号 并发送到上位机。当有自动-手动键按下时变成手动处理。此时人为的对教 室照明灯进行全开或者全关,等待恢复自动检测教室状态时再继续当前检 测,整体流程图如图 4.1。初始化并开中断“等待计人数同时 等待光照度采样及ADC转换根据比较结果和人数执 行照明灯的开关状态采集两路数据与 设定值比较是否有手动键按下检测开关键开或者关 并执行照明灯的开关送LCD显示送串行口图 4.1 系统整体实现流程图 4.1光照度采样及模数转换子程序A/D转换器是采集教室光照度的一个重要器件。A/D转换器应能确

41、保 模拟信号在数字位流中被准确地表示,并提供一个具有任何必需的数字信 号处理功能的平滑接口。A/D转换器将光敏电阻采集的光照度的模拟信号变换成数字位流以进行处理、传输及其他操作,并根据人数执行继电器吸、 合动作。单片机把它实时监控检测采集的两路数据分别与设定值进行比 较,然后根据比较结果和教室人数启动继电器。光照检测程序流程图见图 4.2 所示。图 4.2 ADC 采样及转换流程图4.2 显示子程序1602 液晶模块内部的控制器共有 11 条控制指令,如表 3.4所示表4.1控制命令表序号指令RSR/WD7D6D5D4D3D2D1D01清显示00000000012光标返回000000001*3

42、置输入模式00000001I/DS4显示开/关控制0000001DCB5光标或字符移位000001S/CR/L*6置功能00001DLNF*7置字符发生存贮器地 址0001字符发生存贮器地址8置数据存贮器地址001显示数据存贮器地址9读忙标志或地址01BF计数器地址10写数到CGRAM或DDRAM)10要写的数据内容11从CGRA M或DDRA M读数11读出的数据内容1602 液晶模块的读写操作、屏幕和光标的操作都是通过指令编程 来实现的。(说明:1 为高电平、0 为低电平) 主要的显示子程序流程图如下:图 4.3 显示子程序流程图4.3 串行通讯程序设计(1) 上位机与单片机之间的通讯一般

43、分为四个过程:联机,发送数据, 接收。单片机控制器可以实时监测现场和控制系统的各项工作参数,可以 接受远端监控中心的查询、控制,并可以向中心上报工作状态。(2) 在所设计的串行接口中,要求通信速率为4800 波特,实现单片 机与主机之间进行通信。同时,设单片机的时钟频率是 12MHZ。在此选用串行口工作方式 1。在方式1 的情况下,串行口的通信速 率与定时计数器 T1 的溢出速率和电源控制器 PCON 中的波特率控制位 SMOD 有关。(3) 本系统利用 STC89C51 自备的串行接口,其控制程序非常简单。 串行通信的初始化在主程序初始化部分已经完成。因为本系统要传送的数 据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44、,所以没有采用通用的仪器仪表的串行通信协议,而 是自定义了一套串行通信协议,以提高下位机与上位机间的通信效率。单 片机发送数据包的格式如表 4.2 所示:表 4.2 单片机发送数据包格式两字节三字节两字节FFFF教室人数、三排灯的态AAAA该数据包中前两个字节 FF 是包头,其后是八个字节的数据字节,分别传送数据,最后以两个 AA 作为包尾。定义用串口发送一个字节的函数为:void send_char_com(unsigned char ch)SBUF=ch; /将要发送的字节送到发送缓冲区。while(TI=0); /等待发送完毕。TI=0; /复位。 这样当要发送一个数据包时只需按照协议按

45、顺序发送相应的字节即 可完成下位机向上位机传递数据的工作。(4)在利用 MSComm 控件进行串口通信之前必须对串口进行初始化, 通过打开主程序时对 MSComm 控件的属性进行设置来完成此工作。因此 在 Form_Load() 函数中加入下列语句:With MSComm1.CommPort=1 /将通信端口设为串口 1。.Settings=“9600,n,8,1” /波特率设为 9600,无奇偶校验位,8 位 数据位,一位停止位。.InBufferSize=1024 /设置接收缓冲区为1024 字节。 .OutBufferSize=512 /设置发送缓冲区为 512 字节。 .InputMo

46、de=comInputModeBinary /设置接收数据类型为二进制。 .InputLen=1 /一次从接收缓冲区读取 1 字节。.SThreshold=0 /发送时不产生 ONComm 事件。.RThreshold=1 /接收到 1 字节时产生 ONComm 事件。On Error Resume Next47If.PortOpen=False Then .PortOpen=True /如果串口没打开则打开串口。If Err Thenmsg=MsgBox(串口 COMI&无效!,vbOKOnly,警告) /如果串口打开错误则显示串口通信失败。Exit SubEnd IfEnd IfEnd W

47、ith4.4 主程序设计整个程序设计中用到两个外部中断,即外中断源INTO、外中断源INT1void extO(void) interrupt O; 外中断源 INTO 的中断服务程序void extl(void) interrupt 2;外中断源INT1的中断服务程序 在教室检测控制单元主程序中,首先应对系统进行初始化,然后再等待外 部中断,红外传感器和按键用或门连接到外中断源INT1,当有人进出教室 或者有按键按下就分别进行相应的中断处理。ADC0809的EOC引脚通过 非门连接到外中断源INT0,当每一路光照采集的数据转换完后就进入此 中断服务程序。采集后的数据送入串行口和 LCD, L

48、CD 为本地显示,同 时上位机也显示相应的数据。教室节能系统软件设计主流程图如图 4.4所 示。初始化并定义各变量图 4.4 系统软件设计主流程图五、系统整体工作流程5.1教室内光信号采集处理光照强度采集主要是通过光敏电阻构成光照传感器,利用光照传感器 采集教室内的光照强度(自然光和教室内灯光),并将光信号变成电信号, 并通过 ADC0809 将模拟信号转化成数字信号和单片机实现通信,将采集 到的电平和单片机内设定电平相比较,从而在单片机内部程序控制下自动 完成对教室内是否开启/(I)教室无人时,不管照度如何,所有照明灯均熄灭。当教室有人时,分成三种情况:a. 若室内光照度小于设定值时照明灯全

49、部打开。b. 若室内光照度介于设定值很小范围时,根据教室人数打开排照 明灯。c. 若室内光照度大于设定值,则所有照明灯均熄灭。 5.2教室内人数分布信息处理使用红外传感器的作用是通过其内部接收端接收由障碍物反射或发 射回来的红外光,来判断是否有障碍物(有障碍物时,检测电路输出高电平, 否则,电路输出低电平)。这里使用两组红外传感器(分别安装在教室门内 外两侧)用来计数当前教室内的学生人数。两组红外传感器依据接收有障碍 物(人体)反射回来的红外光并根据对其接收的先后顺序来判断是否有进入 /出去的人(进“+”,出“-”),进而实现对教室学生人数的记数当人体进入 传感器感测区域时,传感器接收到频率为

50、 0.18Hz 的人体红外信号, 2 脚 即输出微弱的交流信号,经放大后可由单片机进行处理。5.3 显示与通信利用 LCD1602 和单片机连接,利用 1602 的按键和显示功能以实现 在教室内对教室检测控制单元进行手动操作控制,并通过 LCD 显示观察 到当前教室用电设备开关状态。利用 RS-232 把单片机直接和计算机相连接,利用计算机的串行口和 单片机的串行通讯的功能,采用 RS-232 向上位机完成信息传输实现教室 控制单元显示和集中管理。计算机通过 RS-232 串行通讯线来读取教室中 的基本信息,并对所采集到的信息进行显示和处理。总结本课题对智能教室照明控制系统的控制部分进行了研究

51、,以环境光、 人体存在状况等外界环境为控制器的输入参数,比单纯的人员管理教室灯 光更合理,更有效的降低教室用电的浪费;同时还加入了时间控制参数,使 教室灯光的控制更加符合学校的作息时间。本控制系统的设计对于各类 大、中专院校的教室灯光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也适用于各类办公室的灯 光控制。设计中应用了学过的数字电子、模拟电子、单片机、传感器等课程, 不仅丰富了已学知识,而且理论联系实际,是我的实践能力有了很大的提 高。该教室灯光系统的控制是以 AT89S51 单片机为主控单元为核心,通过 相关电路的驱动,完成对系统设备(电灯)的控制,采用一个二极管闪烁显 示整个系统的工作状态,实现了对教室灯光的自

52、动开灯、关灯控制。系统 设计在实现智能化控制的同时,还设置了手动-自动控制键,这样在系统智 能控制偶尔出现故障时,可采用手动操纵,不至于影响教室灯光的正常应 用。在保证装置能稳定可靠工作的前提下,硬件设计上尽量采用性价比高 的元器件,以降低成本。软件设计上采用多任务形式对信号的采集、处理, 达到最终控制灯光的目的。致谢本论文的工作是在马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马老师严谨的治学态 度和科学的工作方法给了我极大的感染和影响,使我受益匪浅,马老师给 我的设计工作和论文都提出了许多的宝贵意见,电路设计上遇到了好多麻 烦,通过上网查阅资料并马老师和同学的耐心帮助下,我不但完成了这次 毕业设计而且使我的模

53、拟电子电路和数字电子电路、单片机等有了很大的 提高,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感谢母校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辛勤培育之恩!感谢电子工程 系给我提供的良好学习及实践环境,使我学到了许多新的知识,掌握了一 定的操作技能,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大学即将毕业,人生最美好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感谢学校,感谢这 一路走过来的所有人。在撰写论文期间,同学们对我论文的研究工作给予了热情帮助,在 此向他表达我的感激之情。最后,非常荣幸能在母校三年的学习,使我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 最重要的是认识了我的良师益友,感谢这一切的一切。附录附录 A 主程序#include #include #define uchar unsi

54、gned char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sbit RS=P2人0;sbit LCD_EN=P2A1;sbit EOC=P3A2;sbit ADDR=P2A5;sbit baojing=P2A6; sbit ST=P2A7;bit flag=0;sbit LED_1=P2A2;sbit LED_2=P2A3;sbit LED_3=P2A4;sbit KEY1=P3A4;sbit KEY2=P3A5;sbit KEY3=P3A6;sbit KEY4=P3A7; bit A_M;bit QK_QG;uchar renshu; uchar set_gz=0x78;uch

55、ar ad_data1,ad_data2;uchar bai_1,shi_1,ge_1,bai_2,shi_2,ge_2;uchar code table=renshu:;uchar code table1=D1:;uchar code table2=D2:;uchar code table3=D3:; void delay(uint z)uint x,y; for(x=z;x0;x-) for(y=1;y0;y-);void adc_0809()EA=0;if(flag=0)ADDR=0;elseADDR=1;ST=0;ST=1;ST=0;delay(10);EA=1;void ext0(v

56、oid) interrupt 0if(flag=0)flag=1;ad_data1=P1;bai_1=ad_data1/100;shi_1=(ad_data1%100)/10;ge_1=ad_data1%10;elseflag=0;ad_data2=P1;bai_2=ad_data2/100;shi_2=(ad_data2%100)/10;ge_2=ad_data2%10;void kongzhi()if(A_M=0)if(ad_data1set_gz) & (ad_data20 & renshu4 & renshu8 & renshu=12) LED_1=1;LED_2=1;LED_3=1;

57、elseLED_1=0;LED_2=0;LED_3=0;if(ad_data1set_gz)/亮处接近暗*/if(ad_data2-set_gz10)if(renshu0)LED_1=1;LED_2=0;LED_3=0;elseLED_1=0;LED_2=0;LED_3=0;/暗处没有接近暗时*/ elseif(renshu0 & renshu4 & renshu8 & renshuset_gz) & (ad_data2set_gz)LED_1=0;LED_2=0;LED_3=0;elseif(QK_QG=0)LED_1=0;LED_2=0;LED_3=0;elseLED_1=1;LED_2=

58、1;LED_3=1;void ext1(void) interrupt 2if(KEY1=0)delay(10); if(KEY1=0) if(renshu=255) baojing=1; renshu=255;elsebaojing=0; renshu+;if(KEY2=0)delay(10); if(KEY2=0)if(renshu=0) renshu=0; baojing=1;elserenshu-;baojing=0;if(KEY3=0)delay(10); if(KEY3=0) if(QK_QG=0) QK_QG=1; else QK_QG=0;if(KEY4=0)delay(10); if(KEY4=0) if(A_M=0) A_M=1;elseA_M=0;void write_com(uchar com)P0=0xFF;delay(5);RS=0;LCD_EN=0;P0=com;delay(5);LCD_EN=1;delay(5);LCD_EN=0;void write_date(uchar dis_data)P0=0xFF;delay(5);RS=1;LCD_EN=0; P0=dis_data; delay(5);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