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儿童就是尊重人类——当代儿童观解析2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94125581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7.05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尊重儿童就是尊重人类——当代儿童观解析2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尊重儿童就是尊重人类——当代儿童观解析2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尊重儿童就是尊重人类——当代儿童观解析2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资源描述:

《尊重儿童就是尊重人类——当代儿童观解析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尊重儿童就是尊重人类——当代儿童观解析2(3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尊重儿童就是尊重人类本身尊重儿童就是尊重人类本身当代儿童观解析当代儿童观解析主讲人:马梦晓工作单位:焦作师专学前教育学院联系方式:13949656960 宝宝的世界 选自泰戈尔新月集 我希望能在我宝宝的世界里占据清净的一角。我希望能在我宝宝的世界里占据清净的一角。我知道在那里星星和他说话,而天空会带着憨憨的云朵和道道我知道在那里星星和他说话,而天空会带着憨憨的云朵和道道彩虹,俯身到他的脸蛋上与他嬉戏。彩虹,俯身到他的脸蛋上与他嬉戏。那些大家都认为是不会说话的,和那些看起来从不能行走的,那些大家都认为是不会说话的,和那些看起来从不能行走的,带着他们的故事和满捧五颜六色的玩具悄悄来到他的窗前。带着

2、他们的故事和满捧五颜六色的玩具悄悄来到他的窗前。我希望能在穿越宝宝心灵的道路上旅行,超出一切藩篱。我希望能在穿越宝宝心灵的道路上旅行,超出一切藩篱。一、什么是儿童观(一)什么是儿童观:是人们如何看待、评价儿童的基本理念或基本态度。(二)学习目的及意义 1.是儿童教育理论必须回答的一个前提性问题,也是儿童教育实践不可回避的核心问题。2.一个人的儿童观进一步影响其教育理念、教育方式和实践行动,尤其是教师和家长二、当今的儿童生存状态 自由缺失、快乐出局、天性淹没、人性失真、生命淡漠、情感缺失 童年的“幸福”天然消逝,“童年”的边界日益地缩小,多重负荷的童年时空中却多了一种疏离、无奈、伤感与孤独。快乐

3、、自由、诗意地生存是童年的真谛,儿童本应是完整、具体、丰富、生成的个人,应获得人的尊严与价值。三、三大质问 一、社会的急剧变革冲击着儿童正常的生活一、社会的急剧变革冲击着儿童正常的生活 “现在,儿童就像一个流放在世的人,孤立无助并受到奴役,没有一个人想为他创设一个适宜的环境或考虑他的工作和活动的需要”蒙台梭利 孩子不得不驶入到一个固有的、预设的、功利化制度化的路途。二、家长教育观念的落后扼杀孩子的幸福生二、家长教育观念的落后扼杀孩子的幸福生活活 为了一个遥不可及的、不确定的将来而不惜牺牲现在。“为了成人生活的造诣,而不管儿童的能力与需要,是一种自杀的政策。”杜威 三、缺乏对儿童完整的认知干扰孩

4、子丰富三、缺乏对儿童完整的认知干扰孩子丰富完整的人生完整的人生 怎样完整、理性地认识儿童?教育视野中的儿童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生存体?我们的目标是要把儿童培养成哪种人?如何在未来发展上对儿童的一生负责?如何科学地认识儿童的整个发展进程?儿童的成长发展怎样才算是成功的?教育视野中的儿童应是一个发展的、完整的、独特的、多元的的生命个体,是终要走向独立的社会人,是自己成长的主人。儿童成长有其自身的规律与运行逻辑,有其独特的思维、观察和感知方式,有成为他自己的精神渴望与自由追求。儿童的生活应是好奇的、探索的、艺术的、梦想的、游戏的,应与大自然、大社会真实地相接触,和谐地相发展。四、尊重儿童就是尊重人类(

5、一)人性的探讨(一)人性的探讨1.主体性(好奇主体性(好奇责任)责任)2.明天性(实践明天性(实践反思反思实践)实践)(二)童年的意义(二)童年的意义1.童年的生命最接近自然童年的生命最接近自然2.未泯的童心是生命中最美未泯的童心是生命中最美好的部分好的部分(三)儿童教育的根本(三)儿童教育的根本发展生命潜能、提升生命价发展生命潜能、提升生命价值是教育的终极目标值是教育的终极目标促进生命成长、赋予生命以促进生命成长、赋予生命以意义意义(四)儿童观的构成(四)儿童观的构成1.形态构成形态构成2.内涵要素内涵要素(一)人性的探讨(一)人性的探讨 古往今来,人们对儿童奥秘的探索从未中断,各种儿童观的

6、博弈也从未停息。从苏格拉底开始,“人是什么”的问题成为思想者关注的重要问题,经过中世纪-文艺复兴-资本主义文明对人的本质的探讨,当今人性认识主题:以人为本、和谐发展以人为本、和谐发展1.主体性(好奇主体性(好奇责任)责任)2.明天性(实践明天性(实践反思反思实践)实践)(二)童年的意义(二)童年的意义1.童年的生命最接近自然,最接近生命的本真含义(真善美的化身)2.未泯的童心是生命中最美好的部分1.童年的生命最接近自然,最接近生命的本真童年的生命最接近自然,最接近生命的本真含义含义 在儿童的身上,我们看到了身心的纯洁和道德的纯粹,看到了他们特有的生命特质:纯洁、乐观、富有生命力、拥有未来。无论

7、什么地方,只要有孩子,就会有一个黄金时代。德国诗人诺瓦利斯 儿童是每一个人的温情和爱的感情汇聚的唯一焦点。一谈到儿童,人的内心就会变得温和和愉快。整个人类都享受他所唤起的这一深厚情感。蒙台梭利“现代童年的范例也是现代成人的范例。当我们谈论我们希望孩子成为什么的时候,我们其实是在说我们自己是什么。我们甚至可以大言不惭地说,西方文明中的移情和情感,即单纯的人性,有所成长的话,那么它始终是跟随童年的脚步一起成长起来的。”美国 尼尔.波兹曼 童年的消逝2.未泯的童心是生命中最美好的部分未泯的童心是生命中最美好的部分 人,诗意地安居。海德格尔 如有我有你的锐势和冲劲,即使比不上你那不羁的奔放,但只要能拾

8、回我当年的童心,我就能陪你遨游天上,那时候追上你未必只是梦想。雪莱 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孟子 童年的影响伴随着人的一生,我们需要把童年时代的精神个性保存下去,使之成为人类想着未来健康成长的动力基因。(三)儿童教育的根本(三)儿童教育的根本 发展生命潜能、提升生命价值是教育的终发展生命潜能、提升生命价值是教育的终极目标。促进生命成长、赋予生命以意义。极目标。促进生命成长、赋予生命以意义。1.中世纪(小大人、粗暴)中世纪(小大人、粗暴)2.文艺复兴(自然、宽松、自由、和谐文艺复兴(自然、宽松、自由、和谐 卢卢梭梭爱弥尔爱弥尔自然主义教育)自然主义教育)3.20世纪(独立、自身价值、尊严世纪

9、(独立、自身价值、尊严 儿童的儿童的世纪)世纪)(四)儿童观的构成(四)儿童观的构成1.形态构成(从观念的主体角形态构成(从观念的主体角度划分)度划分)(1)社会法规形态的儿童观)社会法规形态的儿童观(2)思想理论形态的儿童观)思想理论形态的儿童观(3)行为动机形态的儿童观)行为动机形态的儿童观(4)大众观念形态的儿童观)大众观念形态的儿童观2.内涵要素内涵要素 (1)我们要尊重儿童的游戏权)我们要尊重儿童的游戏权 (2)我们要尊重儿童的年龄)我们要尊重儿童的年龄特征特征 (3)我们要尊重儿童的可教育)我们要尊重儿童的可教育性性 (4)我们要尊重儿童的文化)我们要尊重儿童的文化传递作用传递作用

10、1.形态构成形态构成(1)社会法规形态的儿童观)社会法规形态的儿童观(2)思想理论形态的儿童观)思想理论形态的儿童观(3)行为动机形态的儿童观)行为动机形态的儿童观(4)大众观念形态的儿童观)大众观念形态的儿童观(1)社会法规形态的儿童观)社会法规形态的儿童观一定社会中的政府机构以法律、法规形式所表达的对儿童的看法和认识。主要体现在一定时期内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指导思想等文件中,是一种外显的观念形态。(导向、调控作用;一元的、稳定的)儿童权利公约联合国(1989)不列颠儿童宪章英国儿童福利法日本童年宪章世界学前教育组织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中国第二十九条第二十九条1、缔约国一致认为教育儿

11、童的目的应是:(A)最充分地发展儿童的个性、才智和身心能力;(B)培养对人权和基本自由以及联合国宪章所载各项原则的尊重;(C)培养对儿童的父母、儿童自身的文化认同、语言和价值观、儿童所居住国家的民族价值观、其原籍国以及不同于其本国的文明的尊重;(D)培养儿童本着各国人民、族裔、民族和宗教群体以及原为土若居民的人之间谅解、和平、宽容、男女平等和友好的精神,在自由社会里过有责任感的生活;(E)培养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儿童权利公约(1990签署、1992年生效)童年宪章童年宪章所有的儿童都享有他们所需要的一切来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所有的儿童都享有他们所需要的一切来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从而使从而使他们的头

12、脑、身体和情感得到健康的成长和发展。他们的头脑、身体和情感得到健康的成长和发展。所有的儿重都有权享受一个安全、快乐和健康的重年。所有的儿重都有权享受一个安全、快乐和健康的重年。所有的儿童需要在家庭里成长所有的儿童需要在家庭里成长,在那里有特别亲密的成人在那里有特别亲密的成人,让他们体验让他们体验爱和关怀。爱和关怀。所有的儿童应该在童年体验到和平、安全所有的儿童应该在童年体验到和平、安全,并得到保护并得到保护,不受战乱的伤不受战乱的伤害。害。所有的儿童享有机会学习并理解自己的恰当需要。所有的儿童享有机会学习并理解自己的恰当需要。所有的儿童有权在安全并有激励性的环境里游玩、成长和学习所有的儿童有权

13、在安全并有激励性的环境里游玩、成长和学习,不受不受伤害和烦恼。伤害和烦恼。所有的儿童需要得到机会和支持所有的儿童需要得到机会和支持,逐渐形成对自己和别人宽容、谅解逐渐形成对自己和别人宽容、谅解的态度。的态度。所有的儿童应该为自己的姓名、身份、母语、宗教和文化感到自豪,所有的儿童应该为自己的姓名、身份、母语、宗教和文化感到自豪,受到鼓舞。受到鼓舞。所有的儿童有权享受在保育、教育、健康、住房、法律和娱乐等方所有的儿童有权享受在保育、教育、健康、住房、法律和娱乐等方面所需要的高质量服务和设施面所需要的高质量服务和设施,这些应该由受过训练的、合格的、有这些应该由受过训练的、合格的、有经验的成人为他们提

14、供。经验的成人为他们提供。所有的儿童需要得到机会和支持来懂得并考虑所在社会的规则和期所有的儿童需要得到机会和支持来懂得并考虑所在社会的规则和期望。望。所有的儿童需要有机会做某些选择并学会自律。所有的儿童需要有机会做某些选择并学会自律。所有的儿童都不应受到成人剥削。他们的心、脑和身体是属于他们所有的儿童都不应受到成人剥削。他们的心、脑和身体是属于他们自己的自己的,必须不受侵犯。必须不受侵犯。每一个成年人必须确认并维护儿童的权利和需要。每一个成年人必须确认并维护儿童的权利和需要。任何儿童不应由任何原因包括种族、性别、阶级和伤残受到歧视。任何儿童不应由任何原因包括种族、性别、阶级和伤残受到歧视。所有

15、儿童的公民权利应该得到尊重。所有儿童的公民权利应该得到尊重。一个国家如果投资于儿童就是投资于未来。一个国家如果投资于儿童就是投资于未来。(2)思想理论形态的儿童观)思想理论形态的儿童观 在哲学、社会学、伦理学、人类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学术领域中由理论家和学者阐述的儿童观。集中表达力对儿童的理性认识。系统、全面,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是对儿童和儿童教育的一种价值追求,反应的是一种应然状态,是对实然的一种超越。和思想家个人的思想、信仰、生活经验、家庭背景、所处时代等因素有关。传统教育:赫尔巴特,强调教师权威,忽视儿童主体;现代教育:杜威,强调儿童,教师只是辅助者。(3)行为动机形态的儿童观由教育者所

16、持有,主要表现为教育行为动机,是具有实践意义的儿童观,是教师信念教师信念的一部分。A.关于学习者和学习B.关于教学C.关于学科D.关于如何学习教学E.关于自我和教师作用 信念(观念)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个体建构和文化适应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的结果。(4)大众观念形态的儿童观 是指每个社会成员对儿童的认识和看法,它渗透于日常生活中,直接影响着人们对待儿童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和一定的情境、一定的行为相联系,没有上升为真正的观念。儿童观和教育行为之间不一致。社会法规形态思想理论形态教育行为动机形态大众观念形态联系疏离2.内涵要素内涵要素 我们要尊重儿童的游戏权我们要尊重儿童的游戏权 我们要尊重儿童

17、的年龄特征我们要尊重儿童的年龄特征 我们要尊重儿童的可教育性我们要尊重儿童的可教育性 我们要尊重儿童的文化传递作用我们要尊重儿童的文化传递作用我们要尊重儿童的游戏权我们要尊重儿童的游戏权 传统文化:“业精于勤荒于嬉”“生而凝重,少不嬉戏”现代教育观念:游戏是儿童的工作,游戏是儿童的生命,游戏是儿童的权利。以前的孩子亲近的是纯粹的自然,完整的自然,扎入土浸入水的自然。而当今的孩子看到的则只是人工的自然,无根的自然,微型盆景式的自然,充其量只是自然的一个残片。教育策略:u提供环境(时间、空间、材料)u提供相对的自由(选择什么、和谁、怎么玩)u提供相应的支持(规则、方法等)我们要尊重儿童的年龄特征我

18、们要尊重儿童的年龄特征 婴幼儿期是人生之中最美好、最纯真的时期,儿童有权利快乐、充实地过好它,成人不应该为了自己的功利目标而剥夺儿童的欢乐。研究儿童、研究儿童身心特点以及活动特点。学习观察反思总结实践学习 我们要尊重儿童的可教育性我们要尊重儿童的可教育性(不可过高控制,也不可放松导引)儿童具有惊人的探索环境的勇气和兴趣。成人与儿童讲话最好是多用提问式,同时准备接受挑战,而我们成人却常常回避挑战,用发怒对待。面对儿童的提问;以诚实的态度,与儿童一起提问,随时随地向儿童学习并竭诚地为他们服务。尊重儿童实践和体验的权利,让儿童承担一定的生活责任,如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收拾玩具,整理房间和游戏角等

19、;培养儿童从小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对自己的承诺负责,让儿童从小体验到社会规则与自己的关系。我们要尊重儿童的文化传递作用我们要尊重儿童的文化传递作用“要把儿童当做是一个充满资格,有思想的人来对待。”蒙台梭利“如果我们真的渴望在大众中更为广泛地传播文明之光,那么,要想达到这一目标我们必须求助于儿童。”蒙台梭利“每一个特定社会中儿童的地位,是反映社会进步的标志之一。尽管它不是社会进步的原因,但作为社会发展的一个结果在表现着社会的进步程度。”王振宇学前儿童的学习 学习是什么?学习是指学习者因实践经验而引起的行为、能力和心理倾向的比较持久的变化。学什么?(知识、能力、情意)怎么学?(观察模仿、操作、语言理解、交往、游戏等)对这些不知疲倦的孩子们的旺盛非凡的生命力,人们只能表示惊叹。他们从早到晚四处奔跑喊叫,一会打架,一会和好,跳跃着跑向远方。他们夜晚的睡眠,只是为了第二天和太阳一道起床,然后又重做与昨日相同的事情。他们的弱小、未成熟的肉体,本来就是走向未来的成熟的不可抑制的希望。他们丰富地持有所有一切还未拥有的东西。他们居住在深藏着无限可能性的魔法的世界。幻想不仅仅是他们首要的乐趣,也是他们自由的标志,他们对生命的超越。朱自强儿童文学的本质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