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的社会功能与作用

上传人:daj****de2 文档编号:194069722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4.8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茶文化的社会功能与作用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茶文化的社会功能与作用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茶文化的社会功能与作用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茶文化的社会功能与作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茶文化的社会功能与作用(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茶文化的社会功能与作用作者/出处:中国艺术品日期:1970-01-01 程启坤著国华茶文化是中华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对社会 文明进步与经济发展作用很大。在即将进入二十一世纪的时候,如何进一步弘扬 茶文化,发挥茶文化在大茶业中的积极作用,也是值得考虑的重要问题。一、历史的回顾1、说起茶的发现,人们会自然地想到神农尝百草的传说,然而把茶作为饮料、 作为一种精神享受,真正有历史记载的还应该从西汉算起,王褒僮约中“烹 茶尽具”、武阳买茶和记载,充分证明了当时饮茶风俗的形成和茶叶市场的存在。 东晋常璩在华阳国志.巴志中记述了巴蜀地共的很多共梧甚至把茶作为贡品。 魏晋南北朝时一些有

2、识之士“以茶养谦”巳成风气,如晋吴兴太守陆纳已养成只招 待茶水的习惯,客来敬茶这也许是最好的例证。2、唐代是历史上比较兴旺的朝代,陆羽茶径系统总结了唐代及其发前的茶 叶生产、饮用的经验,也提出了精行俭德的茶道精神。陆羽及其同时代的一些 文人,都非常重视饮茶的精神享受和道德规范,而且非常讲究饮茶用具和煮茶的 艺术,可发说中国的茶道、茶艺从此产生。当时比屋皆饮的民间茶俗,乃至豪华 隆重的皇室宫廷茶宴,以及文人的茶诗词与茶书画,都是茶文化形成与发展的集 中表现。3、到了宋代,茶叶生产进一步发展,饮茶更加普及,作为贡品的建州龙团凤饼 更是花样翻新。宋徽宗皇帝赵舍著大观茶论,这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亲

3、自写茶书的皇帝。跟随其后的不少文人雅士也纷纷写诗作茶画。同时饮茶艺术也 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点茶”技艺进一步规范,“斗茶”之风盛行,佛门茶事兴旺, 饮茶技艺也随着佛教的传播而迅速走也国门传至海内外。4、明清时代散叶茶迅速发展,多茶类的结构逐步形成,饮茶方法也从点茶发展 成泡茶,而且泡茶用具也越来越讲究,工艺精巧的紫砂壶、盖碗瓷器茶具等也应 运而生。客来敬茶、以茶待客风气更为普及,都市茶馆林立,利用茶馆休闲、谈 生意已是平常事,茶馆文化教育得到发展。二、中华茶文化的内涵、形式和社会功能1、中华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改造自然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创造了 光辉灿烂的文化,为世界人类的进步和发展作出

4、了巨大的贡献,意义十分深远。 茶文化是中华文化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内涵极其丰富,包含着茶叶生 产消费及其对人的精神生活产生影响的各个方面,简而言之,茶文化教育是泄夭璧淖匀豢蒲B肷缁峥蒲山妥芎汀R蛇耍口推淠退荻裕口口 u璧睦口贩(17)埂(11) 八缀筒璧啦枰铡2.枋椴机口枋实任幕逃口帐酢2.栌肷硇慕】档戎瞳喾矫妗?2、茶文化教育的表现及存形式,既有物质形态的,也有精神形态的。表现为物 质形态的,诸如茶的历史文物、遗迹、茶书、茶画、各种名优茶、茶馆、茶具、 茶歌舞和茶艺表演等等。表现为精神形态的,诸如茶德、茶道精神、以茶待客、 以茶养廉、以茶养性等等。3、由于茶文化的内涵极其丰富,既是物

5、质的,也是精神的,因此中华茶文化 在发展的过程中所发挥的社会功能和作用也必然是多方面的。传统的茶文化与人 们社会生活的关系,向来就是非常密切的,无论是历史文人生活中的“琴棋书画 洒诗茶”,还是平民百姓生活中的“柴米油盐酱醋茶”,茶都是不可缺少的。茶文化 发展至现代,茶的社会功能更加突出,归纳其重要方面大致有21顶:以茶会友、 以茶联谊、以茶示礼、以茶代酒、以茶倡廉、以茶表德、以茶为模、以茶养性、 以茶为媒、以茶祭祀、以茶作禅、以茶作诗、以茶作画、以茶歌舞、以茶献艺、 以茶旅游、以茶做菜、以茶为食、以茶设宴、以茶健身、以茶制药。以茶会友:客来敬茶向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朋友相见,饮茶叙事,新切

6、 祥和。以茶联谊:各种联谊活动,采用茶话会的形式,既庄重又生动活泼。以茶示礼:亲友相见、人际交往,无论是多么庄重的高级会谈或是重要会议, 每人清茶一杯,显示了一种尊敬的礼仪。现代社会以工为礼品者显得高尚。以茶代酒:从古至今,以茶代酒者不乏其人,现代人际交往,提倡以茶代酒, 实在是高尚之举。以茶倡廉:清茶一杯,以示清正廉洁,是反对铺张浪费,提倡清廉的重要举措。以茶表德:日本千利休茶道精神是“和敬清寂”,中国当代茶人著名茶学专家庄 晚芳先生提倡的中国茶德是“廉美和敬”。以茶为模:以茶的奉献精神为模,倡导做一个正直清廉的“茶人”。以茶养性:从古至今不少文人雅士都提倡以茶修心养性,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准。

7、以茶为媒:中国历史上茶与婚姻关系密切,以茶联姻、婚嫁用茶的传统流传全 今已成习俗。以茶祭祀:中国民间的丧祭活动,很多仍流传用茶作祭品的习惯。以茶作禅:自古就有“茶禅一味”之说,寺院茶道的禅茶、普茶、施茶等都是以 茶悟道的重要仪式。以茶作诗:历代诗人作茶诗者很多,内容广泛,形式多样。以茶作画:历代描绘茶会、烹茶、饮茶等内容的书画较多,艺术价值较高。以茶歌舞:以采茶、饮茶等内容的歌舞较多,生动活泼。以茶献艺:各种流派的茶艺表演具有欣赏价值,不少茶类、地区、民族的饮茶 习俗,艺术化以后,具有较强的感染力。以茶旅游:茶乡旅游是现代旅游业中的特色旅游项目,游名山、观名寺、饮名 茶三位一体,很受欢迎。以茶

8、做菜:很多少数民族地区都有以鲜茶做菜的习俗,茶文化活动频繁之地, 以茶作菜的菜谱也是丰富多彩的。以茶为食:将茶添加于食品饮料中食用,逐渐流行起来,茶叶口香糖、茶叶蛋 糕、茶叶面条、茶酒等都已被人们接受。以茶设宴:各地的早茶、夜茶,以饮茶与吃小点心结合的方式,受到普遍欢迎。以茶健身:已知茶对人体健康具有多种功效,饮茶健身是很多饮茶爱好者的切 身体会。以茶制药:将茶叶中具有药效功能的物质分离提取出来,制成防病治病的药物, 这是茶对人类健康的新贡献。综合上述茶的主要社会功能,可以认为,茶对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是很 大的其影响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点:1、以茶会友,以茶联谊,客来敬茶,以茶示礼,提倡“和

9、主贵阳市”,双月刊 一步增进友谊,调节社会人际关系。2、以茶代洒、以茶倡廉,提倡茶德和茶人精神,以茶养性,能担提高人们的 思想水平,促进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3、经茶主媒、以茶祭祀、茶禅结合,发挥茶的媒介作用和精神寄托作用。4、以茶作诗作画,以茶歌舞,经茶献艺,茶乡旅游,倡导高雅的艺术享受, 美化人们和生活。5、经茶做菜,以茶曾食,以茶设宴,提倡茶为国饮,丰富人们的饮食生活。6、饮苛健身,以茶制药,发挥茶的保健功效,提高人们匠健康水平。7、弘扬茶文化,促进社会进步和21世纪茶业的发展。弘扬茶文化的总体目的是为人类社会的文明与进步作出作出贡献。具体到茶行业 本身,弘扬茶文化应该是促进茶业事业的发展

10、。因此在即将进入21世纪的时候, 弘扬中华茶文化,其目标是:促进茶叶消费增长,有益人类心身健康,推动精神 文明建设。围绕这个目标,当前及下个世纪初应该开展的工作主要是下列几个方 面:1、挖掘和整理茶叶史料,建立中华茶文化宝库几千年的茶叶发展史,历代茶人著书立说,积累下来的茶叶历史资料是很多的, 包括茶书、茶诗词、茶书法、茶画、茶歌茶舞、茶的历史文献、地方志中有关茶 的记载等,内容非常广泛。如能下力气花工夫把它们整理出来,这将是中华茶文 化教育的重要宝库,也是弘扬茶文化必需做好的一项重要工作。2、发现和保护中华茶文化教育的历史遗迹,发展茶文化旅游事业我国茶区辽阔、历史悠久,各地有待挖掘和保护的与

11、茶有关的历史遗迹很多, 如摩崖石刻、建筑、古墓、器具、碑、亭、井、园、树等,凡有保存价值的,都 应力求保护好、管理好。而且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配套发展茶文化旅游事业,既可 扩大宣传,又可增加经济收入。3、充分发挥各种媒体的宣传作用,普及茶文化知识弘扬茶文化,不应只局限于茶界与文化界的小圈子,而应该利用各种媒体广为 宣传,使玩多的饮茶爱好者和消费者者不断增长茶文化的知识更新,从而促进茶 叶消费。4、倡导茶人茶德精神,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中国的茶人精神和茶德精神,究竟应归纳为那必个字或那几句话,还没有统一 的说法。陆羽提出的“精行俭德”,庄晚芳提倡的“廉美和敬”,笔者曾建议和“理敬 清融”。虽然提法各有侧

12、重,但基本精神是一致的。我们应该发扬这些茶人、茶 德精神,净化人们的思想意识,提高道德水准,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5、恢复和发展历史名茶,丰富茶叶产品市场恢复和发展历史名茶的工作,各地已经广泛开展,这项工作必须依据市场经济 的规律,不要片面追求高精尖,不要一律只采单芽茶,而是要面向大众消费,创 立名牌,把高质量高效益作为追求的目标。6、培训和规范茶艺茶道,引导茶艺馆健康发展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不同,各地饮茶技艺不尽相同。 目前各地涌现出来的各种茶馆和茶艺馆如雨后春笋,档次虽有差别,但都应该以 满足各种消费群体的正当需求为目标,因此引导消费者如何科学地泡好一壶(杯) 茶,如

13、何欣赏饮用它,充分发挥茶的饮用价值,这是我们工作的重点。至于茶道 茶艺表演,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可以规范可以保留,但不要提倡都得这样慢吞吞 地去饮茶。中国老百姓长期沿用匠随和的饮茶方式仍然是属于老百姓自己的最好 方式。7、扩大国际茶文化交流活动,增进友谊,促进茶叶贸易的发展中华茶文化不仅是中国人的传统文化,而且已经对世界茶文化产生了积极的影 响。进一步扩大国际茶文化教育交流活动,有利于增进友谊、促进和平事业的发 展,也有利于更多的国际友人了解中国多种多样的茶叶产品,促进国际茶叶贸易 的发展。 8、加强茶与健康的科学研究,促进茶叶消费饮茶有利于健康,这是人们的共知。但是茶的保健功能究竟有多大,如何正确、 科学地饮用才能达到吩的效果,不同消费者,身体状况不同,如何选用茶叶等等, 都有待于加强科学研究。只有把这些通过研究获得的科学知识,通过各种渠道普 及到普通消费者,才能真正促进茶叶消费。中华茶文化博大精深,充分发挥它的功能与作用,必将促进茶业事业的发展, 促进人类的文明与进步,对社会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