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的生长环境决定茶的品质

上传人:d****1 文档编号:194069720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9.8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茶树的生长环境决定茶的品质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茶树的生长环境决定茶的品质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资源描述:

《茶树的生长环境决定茶的品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茶树的生长环境决定茶的品质(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茶树的生长环境决定茶的品质茶树远望茶树林属山茶科山茶属,为多年生常绿木本植物。一般为灌木,在热带地区也有乔 木型茶树高达1530米,基部树围1.5米以上,树龄可达数百年至上千年。栽培茶树往往通 过修剪来抑制纵向生长,所以树高多在0.81.2米间。茶树经济学树龄一般在5060年间。 茶树的叶子呈椭圆形,边缘有锯齿,叶间开五瓣白花,果实扁圆,呈三角形,果实开列后露 出种子。春、秋季时可采茶树的嫩叶制茶,种子可以榨油,茶树材质细密,其木可用于雕刻。 有许多茶树的变种用于生产茶叶,主要有印度阿萨姆,中国,柬埔寨几种。宋要李石在续 博物志一书中就曾记载:“革登山有茶王树,较众茶独高大,土人当采茶时,先具

2、酒礼祭于此。”“清朝道光普洱府志中记载,莽芝有茶王树,较五茶山茶树独大,相传为武侯遗种, 今夷民犹祀之。”“相传今普洱县的黎明、普义和勐先三个乡交界处板山的原始森林中,有一标茶神树, 其树干要三人才能环抱过来。在茶神树旁,前人曾砌蔡台,不知何时,为何民族开始祭奠, 当地少数民族年年祭之拜之,代代相传。”直到1957年以前,远至勤腊县的瑶、傣民族,近至当地农民,年年挑鸡、鸭、肉、果、 香等祭品,不异长途跋涉到普洱板山祭奠心中所崇敬的茶神树。而乞今为止最老的野生茶树为云南思茅镇沅千家寨2700年野生大茶树,另一棵最具代表 性的野生茶树是勐海大黑山巴达野生大茶树,高32米,树龄为1700年。而茶树的

3、生长环境对茶叶的品质有很大的影响,茶叶的味道也会随着生长地的土质、 水、气候、光线等条件的改变而发生变化。茶树原产于我国西南部湿润多雨的原始森林中,在长期的生长发育进化过程中,茶树 形成了喜温、喜湿、耐荫的生活习性。凡是在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湿度较大,光照适中,土壤肥沃的地方采制的茶叶,品 质都比较好。为此,也有人采用人工模拟茶树天然生态环境的方式去提高茶叶的品质。如种 植遮荫树,建立人造防护林,实行茶园铺草,采用人工灌溉等等,这些都有利于改善茶叶品质。土壤土壤是茶树生长的自然基地,茶树所需要的养分和水分,都是从土壤中取得的,因此, 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与茶树生长紧密相关。茶树一般生长于酸性土壤

4、的中低山区;土壤多为花岗岩石分化的砂质壤土,页岩分化的紫色土等。陆羽茶经谈到:“其地,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下者生黄土。”土壤的石砾较 多,通透性好,而且有机质和各种矿质营养元素和各种微量元素一应俱全,能使茶树生长健壮,其保健营养物质丰富。气候茶树生长要求是湿润气候;雨量充沛、多云雾、少日照。温度决定着茶树酶的活性,进而又影响到茶叶营养物质的转化和积累,不同气温条件 下的茶叶原料,即鲜叶中的茶多酚、儿茶素、氨基酸等茶叶品质营养成分的含量也不一样。此外,茶树在水分充足的情况下,光合作用形成的糖类化合物缩合会发生困难,纤维 素不易形成,这样,可使茶叶原料鲜叶在较长时期内保持鲜嫩而不粗老。同时,充

5、沛的雨水 还能促进茶树的氮代谢,使鲜叶中的全氮量和氨基酸提高。所有这些,对保持茶叶嫩度和提高茶叶滋味都是有利的。光线茶树虽然需要一定光照,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质,但以弱光照为宜,尤其需要有 较多的漫射光。茶树在漫射光多的条件下生育,从而给有机体的生化变化带来影响,特别是 使含氮化合物增加,这对改善茶叶的品质十分有利。高山产好茶古往今来,我国的历代贡茶,传统名茶,直至当代新创制的名茶、优质茶等等,大多出 自高山。更有许多名茶,干脆以高山云雾命名,如浙江华顶云雾、江西庐山云雾、江苏花果山云雾、湖南南岳云雾等等,都是如此。当然,平地茶园,如果能造就适宜茶树生长的生态 环境,照样也能生产出优质茶。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