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册复习题根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94016749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2.6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上册复习题根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上册复习题根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上册复习题根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资源描述:

《上册复习题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册复习题根(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上册复习题根上册复习题根根部分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 定根和 不定根 2 直根系和须根系 3 木质部 脊 4 平周分裂 和垂周分裂 5 初生生长、初生组织和初生结构 6 凯氏带 7 通道细胞 8 内起源 9 根瘤与菌根 10 动中心 11 共质体 二、判断与改错 1 直根系多为深根系须根系多为浅根系 ( ) 2 在作物的间作和套种中往往将具须根系作物和具直根系的作物搭配。 ( ) 3 根的初生结构中皮层发达,次生结构中仍有皮层存在。 ( ) 4 不定根是由中柱 鞘 细胞恢复分裂产生的。 ( ) 5 初生根、次生根在植物学上与农业上有不同的含义。 ( ) 6 主根和 侧根属初生根 , 不定根屑

2、次生根 。 ( ) 7 根毛分布在根尖的伸长区和成熟区。 ( ) 8 成熟区 ( 根毛区 ) 的每部分都具有很强的吸收力。 ( ) 9 根尖在生长过程中其四个部分逐渐长长。 ( ) 10 在初生根的横切面上,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各三束,故为“六原型”。 ( ) 11 根的中柱 鞘 细胞具有 凯氏带 。 ( ) 12 根中木质部 发育方式为 内始式 ,而韧皮部则为 外始式 。 ( ) 13 根毛与侧根的来源是一致的。 ( ) 14 侧根为定根,起源于根毛区内 中柱鞘的一定 部位, 即总是 发生于原生木质部与原生韧皮部之间的地方。 ( ) 15 侧根的发生与根的顶端 分生组织 无关。 ( ) 1

3、6 根的初生木质部在次生木质部 的内方 。 ( ) 17 根的木栓形成层最早起源于中柱 鞘 细胞。 ( ) 18 木栓形成层只能来自中柱鞘。 ( ) 19 水稻、 小麦根无次生 生长, ( ) 20 根瘤是根瘤菌在植物根内寄生所形成的复合体。 ( ) 21 、子植物的根一旦产生了菌根,其原有的根毛会逐渐消失。 ( ) 22 根瘤只见于豆科植物根部。 ( ) 23 菌根是细菌与种子植物共生的根。 ( ) 三、填空 1 根系即 。 2 主根是由 发育而来,侧根起源于 。 3 根的主要功能是 , 根还有 和 、 、 和 的功能。 4 直根系为有明显的 和 区别的根系。 5 根尖可分为 、 、 和 四

4、个部分。 6 根尖的初生分 生组织 初步分化为 、 和 三部分,以后分别发育成 、 和 。 7 根的长度生长是 和 共同活动的结果。 8 根尖的根毛区又叫 ,其内部结构的主要特征是 _ 已分化完成。由外向内包括 、和一部分。 9 根瘤是 和 的共生结构。 10 皮层的最外一层或数层细胞排列紧密而 整齐称 。 11 禾本科植物的内皮层在发育后期其细胞常 面增厚, 横切面上增厚的部分呈 形。 12 根的初生韧皮部发育成熟的方式是 _ 三。 _ 在 i ;专, _ 在内方。 13 根的维管组织内由导管, 官胞 ,筛管,伴胞,纤维系统,由维管射线组成 系统。 14 根的维管柱包括 、 、 和薄壁细胞。

5、 15 侧根起源于 。属 起源:在三原型、四原型等的根上,侧根是正对着 发生的。 16 根的次生结构中有一些 径向捧列的 薄壁细胞群。称 ,包括 和 ,其功能是 17 根的次生结构包括由 活动产生的 和由 活动产生的 。 18 根毛是由 细胞发生的,根毛和发生它的细胞之间 细胞壁隔开,最短的根毛在根毛区部位。 19 在海边营造防风林应选择具有 根系的树种。 四、选择填空 1 扦插、压条是利用枝条、叶、地下茎等能产生 的特性。 A 初生根 B 不定根 C 次生根 D 三生根 2 玉米近地面的节上产生的 根属于 。 A 主根 B 侧根 C 不定根 D 气生根 3 下列哪一结构 是根所特有的 ? A

6、 分生区 B 根冠 C 伸长区 D 成熟区 4 利于植物形成较深根系的环境条件是 。 A 地下水位较高 B 通气良好 巴土壤肥力较差 n 光照弱 5 根的吸收作用主要在 。 A 根冠 B 分生区 C 根毛区 D ,伸长区 6 伸长区细胞显著延长 。 A 细胞分裂逐渐停止 B 分化 出环纹 导管 C 、分化出筛管 D A 、 B 和 C 。 7 根冠的外层细胞不断死亡、脱落和解体,同时由于 ,根冠得到补充。 A 根冠细胞进行有丝分裂 B 根冠细胞进行无丝分裂 。 C 分生区 的细胞不断进行 有丝分裂分生区 的细胞不断进行无丝分裂 。 8 在植物系统演化中,最先产生的器官为 。 A 根 B 茎 C

7、 、叶 D 花 9 裸子植物根的中柱 鞘 细胞为 。 A 层 B 层 C 多层 D 如 10 下列哪些部分与根的伸长生长有直接关系 。 A 根冠和生长点 B 生长点和伸长区 C 伸长区和根毛区 D 只有生长点 11 中柱 鞘 细胞可产生 。 A 部分维管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 B 不定芽和不定根 C 侧根 D A 、 B 和 C 12 原表皮、基本 分生组织 和原形成层属于 。 A 居间 分生组织 B 原分 生组织 C 初生分 生组织 D 伸长区 13 根初生维管组织中,木质部与韧皮部的排列是 。 A 内外排列 B 、生 C 相间排列 14 植物根初生结构的中央部分是 。 A 后生木质部 B 髓

8、C 后生木质部或髓 D 、生韧皮部或髓 15 .根毛是 。 A 表皮毛 B 根表皮细胞分裂产生的突起 C 状的不定根 D 表皮细胞外壁突起伸长的结果 16 禾本科植物根的内皮层细胞在发育后期常五面增厚只有 是薄的。 A 横壁 B 径向壁 C 内切向壁 D 外切向壁 17 根毛区表皮细胞 蛇主要 作用是 、 A 吸收 B 保护 C 通气 D ,分泌 18 具 凯氏带 的内皮层细胞 不 带状增厚的部分是 。 A 左、右径向壁 B 上 磺 壁 C 下横壁 D 内外切向壁 19 凯氏带 是 的带状, 厚 。 A 木质化和 栓质 化 B 木质化和角质化 C , 栓 质化和角质化 D 木质化和矿质化 20

9、 细胞 与根轴的 横切面平行的壁称为 。 A 切向壁 D 径向壁 C 横向壁 D , 弦向壁 21 使器官加厚 A 平周分裂 B 、横向分裂 C 、径向分裂 D 、 垂周分裂 22 形成层通过径向分裂 。 A 产生次生木质部 B 、产生次生韧皮部 C 、产生次生微管结构 D 。使周 径扩大 形成 23 根部形成层产生之初 A 条状 B 、环状 C 波状 D 圆环 24 植物根和茎中 生的压力之下遭受破坏,但 例外。 A 初生木质部 B 七兰芝 支部 C 表皮 D 皮层 25 根的木栓形成层 最 钌 细胞恢复分裂而形成。 A 、皮 B 外豆丢 C 内皮层 D 中柱 鞘 26 根部形成层产生过程中

10、言三 始于 A 初生 韧皮部内方的薄壁笺抱 B 初生 木质部脊处的 中柱 鞘 细胞。 C 初生韧皮部外方的薄壁细胞 D 京生木质部细胞。 27 根瘤细菌与豆科植物根的关系是 。 A 共生 B 寄生 C 腐生 D 竞争 28 根瘤呈红色,因为根瘤细胞含有 。 A 铁蛋白 B 钼一 铁蛋白 C 豆血红蛋白 D 花色素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定根和 不定根 生的侧根以外的部分,如茎、叶、老根或胚轴上生出的根,因 其着 生位置不固定,故称不定根。 2 直根系和须根系 有明显的主根和侧根区别的根系称直根系,如松、棉、油菜等植物的根系。无明显的主根和侧根区分的根系,或根系全部由不定根和它的分枝组成,

11、粗细相近,无主次之分,而 呈须状 、根系,称须根 糸 ,如禾本科植物稻、麦的根系。 3 木质部 脊 在根的横切面上,初生木质部整个轮廓呈辐射状,原生木质部构成辐射状的棱角,即木质脊。每种植物 的根中 , 木质部脊是相对 稳定的。植物解剖学上 依根内木质部脊数 的不同,把 根分别 划为二型,三原型等。 4 平周分裂 和垂周分裂 平周分裂即切向分裂,是细胞分裂产生的 新壁与 器官表面最近处切线相平行,子细胞的 新壁为 切向壁。平周分裂使器官加厚。 垂周分裂 指细胞分裂时,新形成的壁垂直于器官的表面。狭义 的垂周分裂 一般指径向分裂, 新壁为 径向壁。分裂的结果使器官增粗。广义 的垂周分裂 还包括横

12、向分裂。向分裂产生的 新壁为 横向壁,分裂的结果使器官伸长。 5 初生生长、初生组织和初生结构 项端分生组织 经过分裂、生长、分化三个阶段产生各种成熟组织。这整个生长过程称为初生生长。初生生长过程中产生的各处成熟组织属于初生组织,由初生组织共同组成的结构即初生结构,如根的初生结构由表皮、皮层和维管柱三部分组成。 6 凯氏带 裸于 植物和 双子叶植物根内皮层 细胞的部分初生壁上,常有 栓 质化和木质化增厚成带状的 壁结构 ,环绕在细胞的径向壁和横向壁上,成一整圈,称 凯氏带 。 凯 氏 带在根内是 一个对水分和溶质运输有着重要作用的结构。 凯氏带 是凯斯伯里于 1865 年发现的。 7 通道细胞

13、 单子叶植物内皮层细胞大多五面增厚,只有少数位于本质 部脊处的 ,内皮层细胞,保持初期发育阶段的结构,即细胞具 凯氏带,但壁 不增厚,这些细胞称为通道细胞。通道细胞起着皮层与维管柱间物质交流的作用。 8 内起源 发生于器官内部组织的方式称为内起源或内生源。如侧根 起源于母根的 中柱鞘。 9 根瘤与菌根 根瘤和菌根是种子植物与微生物间的共生关系现象。根瘤是豆科 ( 或豆目 ) 植物以及其他一些植物 ( 如桤木属、木麻黄属等、根芝 芝唁 状突起:它是由于土壤中根瘤细菌侵入根的皮层,引起细胞分裂和生长而形成的。根瘤细菌具有固氮作用, 与具根瘤 植物有着共生关系。菌根是某些土壤中的真菌与种子植物根形成

14、的共生结合体。由于菌丝侵入的情况不同分为外生菌根 ( 菌丝分布于根细胞的间隙,并 在根表 面形成套状结构 ) 和内生菌根。 茵根句 种子植物的共生关系是:真菌将所吸收的水分、无机盐类和转化的有机物质。供给种子植物。而种子植物把它所制造和储藏的有机养料供给真菌。 10 不活动中心 根的顶端 分生组织 的最前端的 一 细胞分裂活动较弱的区域,称不活动中心。不 括动中心 的细胞中,合成核酸、蛋白质的速率很低,细胞核、核仁、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均较小,线粒体也少。 11 共质体 细胞间通过 胞间连丝将 原生质连接成的整体 二、判断与改错 判断: 1 + 2 + 3 一 4 一 5 + 6 一 7 一 8

15、一 9 一 10 一 11 一 12 一 13 一 14 一 15 + 16 + 17 + 18 一 19 , + 20 一 21 + 22 一 23 一 改错: 3 次生结构中无皮层存在。 4 本句改为 :“不定根是由茎、叶、老根或胚轴上生出的根。不定根的起源可以是外生源,也可以是内生源。” 7 本句可改为 :“植物学上又把主根叫初生根,主根上生出的侧根叫次生根”。 8 删去“伸长区和” 8 本句可改为 :“成熟区具根毛部分吸收力很强,失去根毛的成熟区部分主要是进行输导和支持的功能”。 9 可将“逐渐长长”改为“保持一定长度”。 10 将 ” 故为 六原型”改为“有三个木质部脊,故为三原型”

16、。 11 将“中柱鞘”改为“内皮层”。 12 本句改为 :” 根中初生 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发育成熟的方式均为 外始式” 。 13 本句可改为 :“根毛是根表皮细胞向外的突起,侧根是中柱 鞘 细胞分裂产生的”。 14 将“即总是发生于原生木质部与原生韧皮部之间的地方”改为“如在初生木质部为二原型的根上侧根发生在对着初生韧皮部或初生韧皮部与初生木质部之间,在三原型的根上,侧根是正对着初生木质部发生的” 13 本句可改为 “木栓形成层最早产生于中柱 鞘 部分,以后新木栓形成层逐渐内 移,可深达次生韧皮部的外方。” 20 可将“寄生”改为“与植物共生”。 22 , 本句可改为 “根瘤主要见于豆科植物的

17、根上,桤木、杨梅、苏铁、罗汉松等非豆科植物的根上也具有根瘤”。 23 将“细菌”改为“真菌”。 三、填空 1 一株植物地下部分 所有根 的总体。 2 胚根、中柱 鞘 3 吸收作用,固着、输导、合成、储藏、繁殖 4 主根、侧根 5 根冠、 分生区 、伸长区、成熟区 ( 根毛区 ) 6 ,原表皮、基本 分生组织 、原形成层,表皮、皮层、维管柱。 7 分生区 细胞分裂、伸长区细胞显著 地沿根的 长轴方向延伸 8 成熟区、初生结构、表皮、皮层、维管柱 9 豆科植物根、根瘤菌 10 外皮层 11 ,五、马蹄 12 外始 、原生韧皮部、后生韧皮部 13 轴向、径向 14 中柱鞘、初生木质部、初生韧皮部 15 中柱鞘、内、初生木质部 16 维管射线、木射线、韧皮射线、横向运输 17 形成层、次生维管组织、木栓形成层、周皮 18 根表皮、无下端 19 深 四、选择填空 1 B 2 C 3 B 4 B 5 C 6 D 7 C 8 A 9 、 C 10 B 11 D 12 C 13 C14 C 15 D 16 D17 A 18 D 19 、 A 20 C 21 A 22 D 23 A 24 A 25 D 26 A 27 A28 C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