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砂法测定压实度实验规程.doc

上传人:lis****210 文档编号:193976556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28.5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灌砂法测定压实度实验规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灌砂法测定压实度实验规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灌砂法测定压实度实验规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资源描述:

《灌砂法测定压实度实验规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灌砂法测定压实度实验规程.doc(1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挖坑灌砂法测定压实度实验规程1目的和适用范围本试验法适用于在现场测定基层(或底基层)、砂石路面及路 基土的各种材料压实层的密度和压实度检测,但不适用于填石路堤 等有大孔洞或大孔隙的材料压实层的压实度检测。用挖坑灌砂法测定密度和压实度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 当集料的最大粒径小于、测定层的厚度不超过150mm时, 宜采用6100mm的小型灌砂筒测试。(2) 当集料的最大粒径等于或大于,但不大于,测定层的厚度 不超过200mm时,应用6150mm的大型灌砂筒测试。2仪具与材料技术要求本试验需要下列仪具与材料:(1) 灌砂筒:有大小两种,根据需要采用。型式和主要尺寸见 图1及表1。当尺寸与表中不一

2、致,但不影响使用时,亦可使用。储 砂筒筒底中心有一个圆孔,下部装一倒置的圆锥形漏斗,漏斗上端 面开口,直径与储砂筒底中心有一个圆孔,漏斗焊接在一块铁板上, 铁板中心有一圆孔与漏斗上开口相接。在储砂筒筒底与漏斗顶端铁 板之间设有开关。开关为一薄铁板,一端与筒底及漏斗铁板铰接在 一起,另一端伸出筒身外,开关铁板上也有一个相同直径的圆孔。图1灌砂筒和标定罐(尺寸单位:mm )(2 )金属标定罐:用薄铁板制作的金属罐,上端周围有一罐缘。(3) 基板:用薄铁板制作的金属方盘,盘的中心有一圆孔。(4) 玻璃板:边长约500-600mm的方形板。(5) 试样盘:小筒挖出的试样可用饭盒存放。大筒挖出的试样 可

3、用300mm X500mm X400mm的搪瓷盘存放。(6 )天平或台秤:称量10-15kg,感量不大于1g。用于含水量测 定的天平精度,对细粒土、中粒土、粗粒土宜分别为0.01g、0.1g、1.0g。(7)含水量测定器具:如铝盒、烘箱等。(8 )量砂:粒径清洁干燥的砂,约20 40kg,使用前须洗净、烘干,并放置足够的时间,使其与空气的湿度达到平衡。(9)盛砂的容器:塑料桶等。(10)其它:凿子、螺丝刀、铁锤、长把勺、长把小簸箕、毛 刷等。表1灌砂仪的主要尺寸要求结构小型灌砂筒大型灌砂筒储砂筒直径100150容积21204600流砂孔直径1015金属标定罐内径100150外径150200金属

4、方盘基板边长350400深4050中孔直径(mm)100150注:如集料的最大粒径超过,则应相应地增大灌砂筒和标定罐的 尺寸。如集料的最大粒径超过53mm,灌砂筒和现场试洞的直径应为 200mm。3 方法与步骤按现行试验方法对检测对象试样用同一种材料进行击实试验,得到最大干密度(c)及最佳含水量。按的规定选用适宜的灌砂筒。按下列步骤标定灌砂筒下部圆锥体内砂的质量:(1)在灌砂筒筒口高度上,向灌砂筒内装砂至距筒顶15mm左右 为止,称取装入筒内砂的质量ml,准确至1g。以后每次标定及试验都 应该维持持装砂高度与质量不变。(2)将开关打开,使灌砂筒筒底的流砂孔、圆锥形漏斗上端开 口圆孔及形状铁板中

5、心的圆上下对准,让砂自由流出,并使流出砂的体积与工地所挖坑内的体积相当(或等于标定罐的容积),然后关 上开关。(3)不晃动储砂筒的砂,轻轻地将罐砂筒移至玻璃板上,将开 关打开,让砂流出,直到筒内砂不再下流时,将开关关上,并细心 地取走灌砂筒。(4)收集并称量留在玻璃板上的砂或称量筒内的砂,准确至1g。 玻璃板上的砂就是填满筒下部圆锥体的砂(m2)。(5)重复上述测量三次,取其平均值。按下列标定量砂的松方密度 s( g/cm3 );(1)用水确定标定罐的容积V,准确至1mL。(2)在储砂筒中装入质量为m1的砂,并将灌砂筒放在标定罐 上,将开关打开,让砂流出。在整个流砂过程中,不要碰动灌砂筒, 直

6、到储砂筒内的砂不再下流时,将开关关闭。取下灌砂筒,称取筒内 剩余的质量(m3 ),准确至1g。(3)按式(1)计算填满标定罐所需砂的质量ma (g):mam1m2式中:ma 标定罐中砂的质量(g);ml 装入灌砂筒内的砂的总质量(g);m2 灌砂筒下部圆锥体内砂的质量(g);m3 灌砂入标定罐后,筒内剩余砂的质量(g);(4)重复上述测量三次,取其平均值。(5)按式(2)计算量砂的单位质量(2)式中:s量砂的单位质量(g/cm3)V标定罐的体积(cm3)试验步骤(1)在试验地点,选一块平坦表面,并将其清扫干净,其面积 不得小于基板面积。(2)将基板放在平坦表面上,当表面的粗糙度较大时,则将盛

7、有量砂(m5)的灌砂筒放在基板中间的圆孔上,将灌砂筒的开关打 开,让砂流入基板的中孔内,直到储砂筒内的砂不再下流时关闭开 关。取下灌砂筒,并称量筒内砂的质量(m6),准确至1g。(3)取走基板,并将留在试验地点的量砂收回,重新将表面清 扫干净。(4) 将基板放回清扫干净的表面上(尽量放在原处),沿基板 中孔凿洞(洞的直径与灌砂筒一致)。在凿洞过程中,应注意不使凿 出的材料丢失,并随时将凿松的材料取出装入塑料袋中,不使水分蒸 发。也可放在大试样盒内。试洞的深度应等于测试层厚度,但不得有 下层材料混入,最后将洞内的全部凿松材料取出。对土基或基层,为 防止试样盘内材料的水分蒸发,可分几次称取材料的质

8、量。全部取出 材料的总质量为mw,准确至1g。注:当需要检测厚度时,应先测量厚度后再进行这一步骤。(5)从挖出的全部材料中取有代表性的样品,放在铝盒或洁净的 搪瓷盘中,测定其含水量(3,以%计)。样品的数量如下:用小灌砂 筒测定时,对于细粒土,不少于100g ;对于各种中粒土,不少于 500g。用大灌砂筒测定时,对于细粒土,不少于200g ;对于各种中粒 土,不少于1000g ;对于粗粒土或水泥、石灰、粉煤灰等无机结合料 稳定材料,宜将取出的全部材料烘干,且不少于2000g,称其质量(md ),准确至1g。(6)将基板安放在试坑上,将灌砂筒安放在基板中间(储砂筒 内放满砂到要求质量m1 ),使

9、灌砂筒的下口对准基板的中孔及试 洞,打开灌砂筒的开关,让砂流入试坑内,在此期间,应注意勿碰动 灌砂筒。直到储砂筒内的砂不再下流时,关闭开关,仔细取走灌砂 筒,并称量筒内剩余砂的质量(m4 ),准确至1g。(7 )如清扫干净的平坦表面的粗糙度不大,也可省去(2 )和 (3 )的操作。在试洞挖好后,将灌砂筒直接对准放在试坑上,中间不需要放基板。打开筒的开关,让砂流入试坑内。在此期间,应注意勿碰动灌砂筒。直到储砂筒内的砂不再下流时,关闭开关。仔细 取走灌砂筒,并称量剩余砂的质量(m 4),准确至1g。(8)仔细取出试筒内的量砂,以备下次试验时再用。若量砂的 湿度已发生变化或量砂中混有杂质,则应该重新

10、烘干、过筛,并放 置一段时间,使其与空气的湿度达到平衡再用。4计算按式(3 )或(4 )计算填满试坑所用的砂的质量mb (g): 灌砂时,试坑上放有基板时:mb m 1 m4 ( m 5 m6 )灌砂时,试坑上不放基板时:mbmi m4 m2(4)式中:m、4(m m )合计质量(g );mb填满试坑的砂的质量(g);m灌砂前灌砂筒内砂的质量(g);m2 灌砂筒下部圆锥体内砂的质量(g);m4灌砂后,灌砂筒内剩余的质量(g);灌砂筒下部圆锥体内及基板和粗糙表面间砂的按式(5 )计算试杭材料的湿密度(g/cm3 ):mww mb s式中:mw 试坑中取出的全部材料的质量(g)一一量砂的单位质量(

11、g/cm3 ) s按式(6 )计算试杭材料的干密度d (g/cm3 ):wd10.01w(6)式中:3试坑材料的含水量(% )。当为水泥、石灰、粉煤等无机结合料稳定土的场合,可按式(7 )计算干密度d ( g/cm3 ):mddsmb(7 )式中:m b 试坑中取出的稳定土的烘干质量(g)。按式(8)计算施工压实度:K=d / c X100(8式中:K测试地点的施工压实度(% );d试样的干密度(g/cm3 );由击实试验得到的试样的最大干密度(g/cm3 )。 c注:当试坑材料组成与击实试验的材料有较大差异时,可以试坑材料作标准击实,求取实的最大干密度。5报告各种材料的干密度均应准确至0.0

12、1g/cm3。压实度检验报告记录格式见下表。灌砂法测定路基压实度试验记录表工程名称: XXXXXXXXXXXXXXXXXXXXXXX程合同号:XXXXXXX编号:试表7-7任务单号/试验环境试验日期/试验设备灌砂,试验规程JTG E60-2008(T 0921-2008)试验人员评定标准JTG F80/1-2004复核人员施工单位XXXXXXX工程部位原地面处理现场桩号K7+K7+350 (右幅)试样描述5%石灰土设计灰剂量5%最大干密度:cm3压实度标准:90%极值要求:85%石灰剂量测定方法 :EDTA滴定法取样桩号K7+190K7+255K7+295K7+灰剂量试验盒号/量砂的单位重gP

13、 s灌入试洞前桶内砂质量gm1800080008000800灌砂入试洞后桶内剩余砂质量gm4、m4340030543145321灌砂桶下部圆锥体内及基板和地面粗糙表面间砂的合计质量gm5-m677977978878填满试洞所需砂质量,试洞上放板时:mb=m1-m4-(m5-m6)不放板时: mb=m1-m4-m2gmb38214167406740C土或稳定土湿质量gmw498953645236515土或稳定土湿密度g/cm3*P w=mw*P s/mb土或稳定土含水量%w土或稳定土干密度g/cm3p d= p w/(1+水泥或石灰稳定土中水泥或石灰剂量的测定 (EDTA滴定法)记录表工程名称:

14、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合同号: XXXXXXXX编号: XXXXXXXX试表4-5任务单号/试验环境温度25 C湿度79试验日期/试验设备滴定管、电子天平、试验规程JTG E51-2009试验人员评定标准设计要求复核人员试样名称5%石灰土取样段落K7+K7+350 (右幅工程部位原地面处理试样描述均匀、无杂质设计剂量(%)5龄期(d)/取样位置瓶号试样质量(g)EDTA溶液消耗量(mL)标准曲线对应灰剂量(%)灰剂量测定值(%)修正后灰剂量K7+1903002300K7+25533004300K7+29553006300K7+33073008300备注结论:该试验执行 JTG E51-2009试验规程,该试样试验结果符合设计文件的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