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实验舱测试条件及测试性能研究0001

上传人:lis****211 文档编号:193968985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4.3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环境实验舱测试条件及测试性能研究0001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环境实验舱测试条件及测试性能研究0001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环境实验舱测试条件及测试性能研究0001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环境实验舱测试条件及测试性能研究000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实验舱测试条件及测试性能研究0001(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1引言据统计,一个健康成年人每天呼吸的空气量约为12kg,远大于对食物和水的摄入量,故室 内空气品质对人类的健康具有重要影响。目前,越来越多的空气品质实验都在自制的环境实 验舱中进行。环境实验舱是测定室内材料和用品中VOC释放量以及释放和污染特性的基本 设备,它是把被环境检测的物品放在舱内,在舱内模拟的环境条件下测定各种参数和释放量。 相比于实际的室内环境,环境舱的舱内温湿度、换气次数更容易进行人为的控制,并且在密 封条件下能够确保舱内实验过程不受室外环境污染影响1。因此在空气品质测试中,许多 标准都规定环境舱实验为仲裁方法。然而,各种标准和实验中的环境实验舱材料不同,大小 不一,参数各异,始

2、终没有统一的标准来规范环境舱的结构和相关测试参数,我们希望通过 相关文献的研究和总结,建立一个更接近现实环境、更实用的环境实验舱,作为行业标准制 定的基础。2环境实验舱的类型环境舱按体积大小可分为大型环境实验舱和小型环境实验舱。习惯上称体积在1m以下的为 小型实验舱,体积在5m,以上的为大型实验舱。大型舱能够模拟真实生活条件,进行大件样 品和设备的测试,环境状态稳定,但通常不能进行平行测定,而且需要大量洁净空气供应2。 小型舱价格便宜,温湿度易于控制,缺点是与真实生活条件有差别,舱内不易稳定,易受环 境等因素的影响3。按舱体材质种类,环境舱还可分为有机玻璃环境舱和不锈钢环境舱, 虽然不锈钢价格

3、高于有机玻璃,但不锈钢对化学污染物的吸附性比有机玻璃小,故性能更好。 3环境实验舱构造环境实验舱舱体内壁全部采用电抛光不锈钢材料,各部分是通过在结合部采用连续焊接法固 定在一起以及在承重框架处采用点焊焊死4。整个环境舱采用聚四氟乙烯等无吸附、低散 发的密封条,并且采用聚亚胺酯泡沫绝缘保温。舱内保持正压以防止外部空气通过渗流等作 用进入。环境舱的进气口和出气口均设置在顶部,空气均由一个散流器引入舱内,并且通过 设置在舱内部顶上的风扇充分混合,保证采样点有害物的浓度能够实时代表舱内有害物浓度 5。采样装置是将采样管伸进舱体中央进行采样,采样管的外层材质一般与舱体相同,大 多为不锈钢,内衬聚四氟乙烯

4、管以避免采样过程中气体样本收到污染或发生某些反应影响结 果。舱外安装空调机组,其中有化学过滤器和中、高效空气过滤器净化舱内空气,空调系统 控制舱内温湿度,可以模拟实际的室内空气环境。图1为环境测试舱系统的示意图: 4 环境实验舱性能参数及其检测方法4.1 环境实验舱内实验条件无论大型环境实验舱还是小型环境实验舱,舱内实验条件通常为:空气温度设定在23C2C, 空气相对湿度为50%10%,空气交换率为0.03次/h左右,空气流速为0.10.3m/s6。对 于小型环境实验舱,打开空气压缩机,通过调节空气流量控制空气交换率,通过空调和加温 装置调节环境舱温度,通过调节进入起泡瓶的空气流量调节舱内相对

5、湿度,使环境舱内各参 数达到实验要求。对于大型环境实验舱,利用空调盘管控制送入舱内空气的温度,通过向空 气系统加入一定温度的去离子水蒸气来控制相对湿度,并且在舱内放置一台温湿度测试仪以 监测保证在实验期间的温湿度在设定的范围内;换气次数的控制是通过调节送风风机转速来 实现的,并且利用示踪气体法核对校准。4.2环境实验舱的清洗小型环境实验舱由于体积小巧,故通常采用溶液洗涤。清洗洗方法如下:用碱性清洗剂清洗 内壁,再用去离子水或蒸馏水擦洗两次,然后进行干燥净化。在试验条件下向舱内通入净化 处理后的清洁空气,清除舱内本底浓度7。大型环境实验舱由于体积较大,故应采用空气 法洗涤。清洗方法如下:在实验之

6、前,先用送风机把通过了化学过滤器和中、高效空气过滤 器的空气送入环境舱内,空气量约为舱体积的六倍为止,直至单个气体污染物浓度降低至5 ug/m3,挥发性有机物总浓度低于 25ug/m3。http:/www.w-4.3环境舱密闭性验证环境实验舱密闭性对于舱内的实验研究影响重大,因此进行密封性验证至关重要。检测气密 性,最直接的是打压试验或抽压试验,漏气量应小于0.9 m3/h8。另外,还可在试验舱的 进气口和出气口处分别连接流量计,关闭舱门同时测量出口和入口空气流量,在稳定情况下 测得出气口的空气流量都等于入口设定流量时,表明系统没有漏气、密闭性良好。此外,为 避免通过环境空气侵入,而无法控制空

7、气交换,测试舱宜保持在内外压差为10Pa左右的情 况下进行操作。4.4环境舱吸附性检测虽然舱体内壁均选用无吸附性或吸附性很小的材料制成,但由于其上可能粘附杂质,故应对 其吸附性进行检测。以甲醛作为代表性污染物,用甲醛发生器发生一定量甲醛,待浓度稳定 后多次测定舱内的甲醛浓度,按照甲醛回收率来验证试验舱有无吸附性和稳定性,若浓度无 明显变化,证明舱体无吸附性或吸附性很小9。若浓度变化很大,则实验时,应排设法除 吸附性的干扰。4.5 本底浓度环境试验舱由于吸附性可能会粘附一些杂质,故在测试前,应测定被测污染物的本底浓 度,以排除其吸附性的影响。测量时,将舱门关闭,使舱内气体稳定12h,然后采样测定

8、。 4.6自衰减效应在环境试验舱内,由于自然发生的沉降、附聚、表面沉积、吸附、聚合、分解和泄漏等现象, 会导致空气中污染物浓度的降低,即自衰减效应10。在评价某种空气净化设备时,需排除 自衰减效率的影响,因此,环境舱在投入使用前,要进行自衰减效应的测试。在舱中用一定 量分析纯化学试剂(液体或气体)发生污染物浓度为10S1S,S为标准规定的限值11。封 闭舱门,用风扇使舱内污染物浓度分布均匀。当污染物浓度相对稳定后(浓度相对变化小于 5%,可通过在线监测仪器观察),即可开始衰减试验,测定舱内空气污染物浓度的变化。每 个时间点的浓度同时重复测定2次,取平均值。最后计算此时间段内,某一种污染物在实验

9、 舱内的自然衰减 n。 式中在t=0时,某一种气体污染物在试验舱内的浓度,mg/m3;在时间t时,某一种气体污染物在试验舱内的浓度,mg/m3;t时间,h。5自制环境舱的实验结果本环境实验舱是结合欧盟环境测试舱方法标准和美国AHAMAC-1-2006标准建立, 具体结构、测试参数以及性能测试方法均如前面所写,这里不再赘述。下面介绍一下以甲醛、 氨和TVOC为测试气体,测定该实验舱的本底浓度和自衰减效应的实验结果。实验仪器:升降式甲醛发生器;大气恒流采样仪;便携式甲醛测试仪;分光光度计;温湿度 自记仪;气泡吸收管;比色管;Tenax采样管在刚刚完工的30m3大型环境舱中进行本底浓度测试。测试前,

10、先不用清洁空气对舱内进行 清洗,在30m3环境舱不同位置放入三个温湿度自记仪,编号1、2、3 (1号放在风扇旁的 地面上;2号挂在墙壁上;3号放在舱门旁的地面上);关上舱门,保持密闭1h;用TVOC 采样管在30m3环境试验舱中采样;采样完毕后,用大气恒流采样仪和含有甲醛吸收液的吸 收管吸收舱内气体,采样10min,气体流速为1L/min;用大气恒流采样仪和含有氨吸收液的 吸收管吸收舱内气体,采样10min,气体流速为1L/min;采样完毕后,将吸收管中的液体倒 入比色管中。采样结束后,再对环境舱按照标准用大量洁净空气进行清洗,控制实验条件不 变,重复采样。将两次采得样品带回实验室分别用分光光

11、度计分析,对比两次采样数据,见表 1: 表1 30m3环境舱各污染物本底浓度值物质名称浓度/(ug/m3)甲醛苯甲苯乙苯乙酸丁 酯对(间)二甲苯苯乙烯氨清洗前17/10/26/9清洗后2/2/6/3由表1可知,未进行空气清洗时,舱内的甲醛、甲苯、对(间)二甲苯和氨的本底浓度偏高, 其他污染物本底浓度很低。开启空调机组,用空气清洗完毕后,本底浓度基本可以达到测试 要求。说明环境舱的清洗工作是十分必要的。进行自衰减测试时,在环境舱不同位置放入三个温湿度自记仪,分布同上;向甲醛发生器的 挥发盒中移入0.5ml甲醛溶液,将发生器放入舱内,开启风扇后关闭舱门;遥控发生器使甲 醛开始挥发;期间用便携式甲醛

12、测试仪不断测量舱内甲醛浓度;当舱内甲醛的浓度稳定后, 关闭甲醛发生器。保持风扇开启状态,约20min后,关闭风扇,稳定5min后,开始测量, 此时的浓度即为自衰减实验的初始浓度。此后每隔30min采样一次,持续3h,实验数据如 表2所示,自衰减趋势如图2所示。表2甲醛自衰减测试采样时间0h0.5h1h1.5h2h2.5h3h自衰减ppm读数0.330.340.320.320.310.300.309.09%由表2及图2可知,舱内自衰减效应与预测值接近,说明此环境实验舱各项指标运行良 好,可以满足实验室研究要求。6结语近年来,环境实验舱被广泛应用着,对于实验台的实际测试效果,专业人士一直都在密切关 注。但是,环境舱应用性能的好坏始终缺乏统一的衡量标准。目前所控制的舱体材料、温湿 度、空气流速、换气次数是否科学,还有待进一步的实验论证。严密的检测方法也急需确定。 所以我们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座30m3的实验舱进行进一步实验研究,从初步运 行结果看,实验舱的各项运行指标与标准中一致,我们还将继续对环境实验舱的实验条件进 行大量测试工作,努力制定出更为科学、合理、实用的环境试验舱及其性能检测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