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绿地调查报告

上传人:daj****de2 文档编号:193950272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9.7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泰安绿地调查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泰安绿地调查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泰安绿地调查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泰安绿地调查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泰安绿地调查报告(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泰安市绿地规划调查报告一、调研目的:通过现场对城市各类绿地的调查研究,熟悉城市各类绿地的 分类,深化对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认识。学习运用合理的调查方式,收集规 划设计所需信息,通过分析整理,准确而便捷的用图纸,表格,文字等形式 将调查内容表达出来。二、调研地点:泰安市城市规划馆及湖公园三、调研时间:2016年3月11号-3月12号四、调查对象:泰安市城市规划馆工作人员、泰安市湖公园周边居民五、调研方法:1.通过网络查询的方法明确城市绿地的分类标准,了解泰安 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采用公园现场调查、规划馆参观等手段获得泰安的绿地应 用的基本状况,并初步了解绿地应用的现状,系统的分析 城市绿地在城市

2、中存在的优点和不足,更好的把绿地应用 到城市中,充分发挥绿地综合功能,为城市居民创造舒适 的生活环境。六、结果与分析:1. 2002年建设部颁布文件城市绿地分类标准的城市用地 分类标准采用大类、中类和小类3个层次的分类体系,将城市建设用地分为10 大类,46中类,73小类,绿地分类标准也采用这样的分类体系将城市绿地分为 5大类、13中类、11小类(见表1-1);特别是将“公共绿地”更改为“公园绿 地”,同时强调了公园绿地的概念,即城市中向公众开放的、以游憩为主要功能, 有一定的游憩设施和服务设施,同时兼有健全生态、美化景观、防灾减灾等综合 作用的绿化用地;公园绿地是城市建设用地、城市绿地系统和

3、城市市政公用设施 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表示城市整体环境水平和居民生活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表1-1城市绿地分类表类 别 代 码 Category Co de类 别 名称 Category Name类 别 代 码 Category Co de类 别 名称 Category Name类 别 代 码 Category Co de类 别 名称 Category NameG1公园绿地G2生产绿地G44仓储绿地G11综合公园G3防护绿地G45对外交通绿地G12社区公园G4附属绿地G46道路绿地G13专类公园G41居住绿地G47市政设施绿地G14带状公园G42公共设施绿地G48特殊绿地G15街旁绿地G43工业绿

4、地G5其他绿地不同的学者对城市绿地的分类也有不同的看法。朱钧珍认为将城市绿地分为公园绿地、一般绿地(或附属 绿地、环境绿地)、特种绿地(包括生产性与防护性绿地)、郊区绿地等4类。最大优点是突出公园绿地, 但对郊区公园而言,是属公园绿地,还是归郊区绿地,似乎难以结论。李敏(1999)将城市人居环境绿地 分为农业绿地、林业绿地、游憩绿地、环保绿地和水域绿地5类,基本包括了城市各类绿地内容,其优点 是突出了大农业(含林业)绿地和城市大环境绿地系统的生态性。马锦义(2002)认为可将城市绿地分为 园林绿地和农林生产绿地2大类,园林绿地包括公园绿地(包含城市综合性公园、专类公园、主题公园、 居住区公园、

5、街头小游园、花园广场、古迹公园、纪念公园、旅游观光公园、森林公园等)防护绿地、风 景名胜与自然保护区绿地、庭园绿地和交通绿地,农林生产绿地包括农地和林地。按照国家城市绿地系统分类标准和泰安市区绿地实际情况,根据研究目的, 将绿地分为公园绿地(包括城市广场)、附属绿地(单位附属绿地、居住区附属绿地)、廊道绿地(道路绿地和河道堤岸绿地)、林地和其他绿地。表2-1泰安城市绿地主要特征绿地类型主要特征公园绿地向公众开放,以游憩为主,兼具生态、美化、防护等作用的绿地。包括各级城市公园、街头游园和城市广场等。附属绿地城市建设用地中绿地之外的各种用地中的绿地。主要包括居住用地和单位用地的绿地廊道绿地包括道路

6、绿地,道路广场用地内的绿地;河流堤岸绿地。林地城市中具有良好生态效益的以树林为主的绿地,游憩性稍差。其他绿地对城市生态环境、居民生活、城市景观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有直接影响的绿地。泰安市城市绿化管理办法中所称城市绿地,包括:(一)公共绿地,是指向公众开放的各类公园、道路绿地和广场绿地等;(二)单位附属绿地,是指机关、团体、部队、企事业单位管辖内的环境绿化用地;(三)居住区绿地,是指居住区、居住小区内的公共绿地、宅旁绿地、公共建筑附设绿地、别墅庭院绿地 和道路绿地等;(四)生产绿地,是指为城市绿化提供苗木、花草、种子的苗圃地;(五)防护绿地,是指以隔离、卫生、安全为目的的林带和块状绿化用地;(六)风

7、景林地,是指依托自然地貌、美化和改善城市环境的林地和风景区。2. 泰安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泰安为具有“山城一体”特色的旅游城市,山城结合的关键在绿 化,应逐步形成生态环境一流的山水型园林城市。大环境绿化由“两山、六带、四片加一环” 组成。两山是泰山、徂徕山;六带是指源于泰山流经泰城,汇入汶河的六条自然河流(分别 是。泰安市绿地建设概况泰安在城市大环境中规划为“两山一河、五大绿楔”的城市生态空间结构,“两山一河”即 泰山、徂徕山和大汶河;“五大绿楔”指西北的天平湖、西南的金牛山、东南的泮河、东北 的碧霞湖和南部的龙泉湖五大片绿地,楔入泰城,为城市注入生机和活力。泰安现有的城市绿地类型以公园绿地为主

8、,道路附属绿地为辅。其中建成区内园林绿地面积 18.13 km2,其中公园绿地1.77 km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3.16 m2,绿地率28%,绿化覆盖率 35.57 %。市级综合性公园数量少,分布不均匀,集中在城市东北部及西部,中部及南部较 少,服务半径覆盖面积占城市建成区面积比例小;常绿树种所占比例较大;设施内容少而单 一;植物景观较单调,“小青松”偏多;用地被侵占现象严重。生产绿地,总面积为0.86 km2, 仅占建成区用地总面积的1.32 %;苗圃用地分散,难以形成规模经营;苗圃、花圃用地被 侵占的状况严重;培育树种种类单调,经营管理缺乏科学性,无特色。防护绿地,主要分布 在铁路及高速路

9、周围,防护作用甚微;过境铁路现有防护绿地仅占铁路总长度的30%;城 市现有主干道的防护绿带仅占道路总长度的20%;受污染地区、过境高压走廊与城市之间 无防护绿地隔离带。附属绿地,道路附属绿地中有2/3的道路绿地率达不到国家标准;大多 数道路红线和建筑红线之间缺少绿线;多数道路缺少行道树,绿量少;行道树种类单一,灌 木和草坪比率偏低;树种选择不适宜,如现作为行道树的女贞不适宜作为城市主要干道的行 道树,而适宜在居住区或较窄的道路两旁种植或作为景观树种;重点街道绿化街景急需改善, 如通天街等。居住区附属绿地在新建城区中约占全市居住区总数的2/3,其中3/4的居住区 绿地指标达不到国家建设标准,人均

10、绿地小于0.6 m2;旧城区的居住附属绿地绝大部分不达 标,人均绿地面积指标较低;楼间绿地被大量侵占,绿地中缺少活动设施和场地。其他绿地 的面积很大,广泛分布于城乡交接带地区,种类繁杂,权属多样,管理混乱,主要为荒芜弃 地,其次为城中村、单位或个人开辟的菜地、农田、果园。城市绿化现可应用的树种有407种,其中乔木226种,灌木154种,藤本20种,竹类7种, 另有若干地被植物和草类。城市建成区内常用的园林绿化树种有132种。常绿乔、灌木数量 占城市绿化植物总数量的2/3以上,阔叶树所占比例偏小,影响城市整体绿化生态效益的发 挥;植物搭配结构以乔木和草坪为主,缺少多层次的乔、灌、草相结合的自然生

11、态配置方式, 缺少色叶树、花灌木,植物景观较单调。泰安市现有古树名木288株,其中古树247株名木 41株,集中在岱庙、树木园和蒿里山。按照国家标准确定的一、二级古树38株,树龄在200 年以上。古树生长情况调查结果为:良好约占28%,一般约占55%,较差约占8%。少数因 管理不善和生长环境恶劣而濒于死亡的古树约占4%,已经死亡的古树约占3%,因各种情 况被砍伐的古树占2%。3. 绿地应用现状:城市绿地使用状况分析:泰安市城市绿地,包括:3个市级综合性公园: 南湖公园、东湖公园和虎山公园,2个城市广场:天地广场(龙潭公园)和泰山广场(龙泽 公园)。城市绿地非使用价值评价研究:泰安市城市绿地(同

12、上);居住小区绿地:山东农大居住小 区和华新小区。东湖公园:位于泰安老城区中心偏东处,南靠灵山大街,北接东湖路,西邻虎山路, 周围居住区较密集,占地面积约12 hm2。全园根据功能不同划分了文化娱乐区、安静休息 区、儿童活动区、老年健身区、水上活动区等五大功能区和山高水长、疏林漫步、春湖水暖、 水溪竹径、水华流韵、荷风四面、无暑清凉、霜叶映霞、水芳岩秀、鱼戏碧莲、松林听风等 十二大景观区,并有湖山真意亭、芳渚临流亭等景点。南湖公园:北靠灵山大街,南接南湖大街,西临奈河,东临青年路,占地约17 hm2, 是一处融生态性、文化性、娱乐性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园。南湖公园工程于2004年6月正式 开工,充

13、分体现了 “以人为本,贴近群众;生态为本,遵循自然;地域为本,体现泰山”的 指导思想。全园分为主入口区、青年活动区、游览活动区、儿童活动区、密林区、水上活动 区六大区域,以及春、夏、秋、冬四个植物景区,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十二莲桥、望岳亭、 湖心舫等景点穿插其间,构成了杏林春晓、秋霞似火、碧水泛舟等特色景观,充分体现了人 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虎山公园:位于王母庙北,原为小蓬莱,涧深景幽,1956年建虎山水库,遂成山麓 平湖。1960年在湖西畔建双束碑亭。湖东有虎山,清乾隆皇帝曾在此射虎而名。清人赵国 麟云月砚轩日记载:“乾隆十三年三月初一,皇上下岱至东眼光殿前行围杀虎。”山巅原 有眼光殿,祀眼光

14、奶奶,民国年间毁。1988年以湖为中心创建虎山公园,1989年竣工开放。 园内有王母池和虎山水库,新建的有游泳池及长廊、虎山阁及长廊、望岳亭、牡丹亭,湖西 南是儿童游乐园,有石雕十二属相;北为游泳池,由长廊相隔;东为动物园,山巅建高阁与 西北侧的梳洗亭相对,东北角望岳亭与西南隅鸳鸯亭相望。公园依山傍城,青山碧水,阁桥 廊亭相称,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是泰城市民和游人避暑休息的胜地。泰山广场:坐落在泰山傲徕峰脚下,广场和游园总占地面积约30 hm2,绿化面积 19 hm2。北靠市政大厦,南临英华和易初莲花地下超市,西与公园联为一体。泰山广场依山 就势,北高南低,南北落差8 m,整个广场成板块状,

15、以泰安市市政府大楼中轴线为轴两侧 对称布景,中轴线由观演区、迎客松、音乐喷泉、叠水瀑布等组成,两侧置奇松怪石体现了 泰山的文化底蕴,南部为下沉式广场,以泰山文化长廊与广场过度衔接。西部御碑楼依地势而建,植以青松,建以小湖,加上绿地小桥,与大山相接,具有丰富的文 化内涵。广场分为儿童活动区、老年活动区、体育健身区和休闲区,布局合理,统一协调, 满足不同年龄层次人们的需要。适宜的“广场尺度”确保泰山广场有一种广场的场所感,同 时广场内的各种体育运动器械及音乐喷泉给游人以休憩、健身的优良场所。天外村广场:位于大众桥西侧,为西路登山之始。这里既是山城结合部,也是环山 公路与西路游览公路的交汇点和游客集

16、散地。天外村广场于2000年开始改造,分“天圆” 和“地方”广场。天圆广场直径为108 m,地方广场边长36 m。广场间立12根高7.2 m,直径0.9 m的龙柱,代表历史上12位帝王来泰山封禅祭祀。还安置了以唐玄宗封禅 泰山为内容的长27 m、宽3 m的浮雕。地方广场用大理石铺砌出“大汶口文化”的代表图 案,四周栏板刻制了历代名人咏泰山佳句。天圆广场内环展示泰山风景图板,建乘车进山售 票亭。天地广场集交通组织、信息展示、售票检票、游客购物和景观效果等多功能为一体的 旅游景点。现已在天外村广场附近建设龙潭公园。4. 绿地规划优点:绿地不仅是城市的净化器,具有生态功能,同时也有着重要的社会功能。

17、 城市绿地的生态功能主要体现在: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吸收CO2,释放02,维持大气成 分稳定;调节气温,增加空气湿度,改善城市小气候;净化空气,吸尘减噪;防灾减灾;维 持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提高其抗干扰能力等。城市绿地的社会功能主要体现在改善城市的 结构和形象,改善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城市公园绿地对人们的心理与生 理健康产生积极的作用;同时能缓解人们的精神压力、增强人们的精神健康、促进人们的社 会交流。5. 满意度调查:城市绿地使用状况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居民日常休憩主要是居住区绿地和小 游园,周末多选择城市公园和广场,节假日则去周边风景区;出游的工具依次是步行、非机 动车和机动

18、车。居民对各类绿地设施的不满意度最高,对各类景观的不满意度较低。在各类 活动空间中,公园中对餐饮空间的不满意度最高(24.4%),在广场中对安静空间的不满意 度最高(15.9%)。6. 城市绿地景观格局评价及改进建议:泰安市区的绿地以附属绿地(居住区绿地和单位附 属绿地)为主,以廊道绿地(道路绿地和河道绿地)为纽带,连接以市区级公园、广场为中 心的公园绿地系统,辅以街头游园,这样的绿地格局。通过对泰安城区绿地景观的综合分析,认为城区绿地景观格局存在如下问题:(1)景观 结构比较单一,绿地空间分布不均衡。公园绿地中市区级公园和街头游园均有分布,其多样 性较高、均匀度较好,优势度明显,但是分布上不

19、均衡,特别是研究区的西南部,没有大型 的市区级公园。(2)绿地廊道分布较不均匀,绿地廊道主要集中在城区主干道、南外环路、铁路沿线以及 部分河道两侧。贯穿市区的南北向道路如龙潭路、温泉路和长城路绿地较好,东西向道路如 东岳大街、南外环路和环山路绿化较好;而灵山大街、泰山大街、财源街部分路段绿地建设 或后期管理较差。总之,在东岳大街以北区域道路绿地建设要好于以南区域。河道绿地中以 奈河绿地建设较好,梳洗河、泮河主要是自然绿地(草地及灌木地),未能将整个河道串联 形成滨水绿地廊道,游览、参与性较差。(3)从景观多样性指数,丰富度密度来看,城市绿地景观分布不均匀,总体多样性程度不 高,丰富度较小。针对

20、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文提出如下改进建议:(1)发展城市公园绿地,注重绿地均衡布局:公园绿地不仅能提高城市绿地建设水平,而 且可以为市民提供休闲游憩场所,在紧急情况下还可以作为临时避难所。(2)降低绿地破碎度,提高其生态效益:在新居住区建设中要注重居住区公园和游园的建 设,对于老居住区可考虑与街头绿地连片结合的方式,发挥绿地应有的生态效益。要加强带 状绿地的建设,形成廊道绿地网络空间布局。林地在城市北部山林地和南部农业林地为主, 市区中零星林地出现,林地的生态效益相对最好,可以考虑适当增加林地,或在大型绿地中 增加林地的分布。(3)加强廊道绿地网络建设,提高景观生态连通性:加强建设泮河廊道绿地,以及城市道 路和部分河道绿地,形成以城市绿地廊道为纽带,以风景区、大型公园为主体,以中、小型 公园绿地、街头游园以及附属绿地为点的城市绿地系统,提高城市景观生态连通性。此外,城市周边绿地为城市周围的林地、农田和灌木丛林,虽分布在城市外围,但其对城市 生态环境也有着重要影响。在城市扩张建设过程中,应适当保留改造灌木丛林和发展都市农 业,将农田引入城市。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