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淀池设计及计算

上传人:d**** 文档编号:193943019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3.6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沉淀池设计及计算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沉淀池设计及计算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沉淀池设计及计算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沉淀池设计及计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沉淀池设计及计算(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六节、普通沉淀池沉淀池可分为普通沉淀池和浅层沉淀池两大类。按照水在池内的总体流向,普通沉淀池 又有平流式、竖流式和辐流式三种型式。普通沉淀池可分为入流区、沉降区、出流区、污泥区和缓冲区5个功能区。入流区和出 流区的作用是进行配水和集水,使水流均匀地分布在各个过流断面上,为提高容积利用、系 数和固体颗粒的沉降提供尽可能稳定的水力条件。沉降区是可沉颗粒与水分离的区域。污泥 区是泥渣贮存、浓缩和排放的区域。缓冲层是分隔沉降区和污泥区的水层,防止泥渣受水流 冲刷而重新浮起。以上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以达到设计要求的处理能力和 沉降效率。一、平流沉淀池在平流沉淀池内,水是按水平方向流过沉降

2、区并完成沉降过程的。图3-16是没有链带 式刮泥机的平流沉淀池。废水由进水槽经淹没孔口进入池内。在孔口后面设有挡板或穿孔整 流墙,用来消能稳流,使进水沿过流断面均匀分布。在沉淀池末端没有溢流堰或淹没孔口) 和集水槽,澄清水溢过堰口,经集水槽排出。在溢流堰前也设有挡板,用以阻隔浮渣,浮渣 通过可转动的排演管收集和排除。池体下部靠进水端有泥斗,斗壁倾角为5060,池 底以0.010.02的坡度坡向泥斗。当刮泥机的链带由电机驱动缓慢转动时,嵌在链带上的刮 泥板就将池底的沉泥向前推入泥斗,而位于水面的刮板则将浮渣推向池尾的排渣管。泥斗内 设有排泥管,开启排泥阀时,泥渣便在静水压力作用下由排泥管排出池外

3、。显示图片1链带式刮泥机的缺点是链带的支承和驱动件都浸没于水中,易锈蚀,难保养。为此, 可改用桥式行车刮泥机,这种刮泥机不但运行灵活,而且保养维修都比较方便。对于较小的 平流沉淀池,也可以不设刮泥设备,而在沿池的长度方向设置多个泥斗,每个泥斗各自单独 排泥,既不相互干扰,也有利于保证污泥浓度。沉淀池的设计包括功能构造设计和结构尺寸设计。前者是指确定各功能分区构件的结构 形式,以满足各自功能的实现;后者是指确定沉淀池的整体尺寸和各构件的相对位置。设计 良好的沉淀池应满足以下三个基本要求;有足够的沉降分离面积:有结构合理的人流相出流 放置能均匀布水和集水;有尺寸适宝、性能良好的污泥和浮渣的收集和排

4、放设备。进行沉淀池设计的基本依据是废水流量、水中悬浮固体浓度和性质以及处理后的水质 要求。因此,必须确定有关设计参数,其中包括沉降效率、沉降速度或表面负荷)、沉降时 间、水在池内的平均流速以及泥渣容重和含水率等。这些参数一般需要通过试验取得;若无 条件,也可根据相似的运行资料,因地制宜地选用经验数据。以-萨按功能分区介绍设计和 计算方法。1. 入流区和出流区的设计入流和出流区设计的基本要求,是使废水尽可能均匀地分布在沉降区的各个过流断面, 既有利于沉降,也使出水中不挟带过多的悬浮物。常用的配水方式如图3-17。紧靠池壁内侧是一条横向配水槽,其后的人流装置可以有 三种不同组合。溢流堰的堰口要确保

5、水平;底孔应沿池宽等距离分布且大小相等;为了减弱 射流对沉降的干扰,整流墙的开孔率应在1020%,孔口的边长或直径应为50150mm, 最上一排孔口的上缘应在水面以下0.120.15m处,最下一排的下缘应在泥层以上0.3 O.5m处;挡板需高出水面0.150.2m,淹没深度不小于O.2m,距离进水口 0.51.0m。显 示图片1集水槽的布置有图3-18所示的三种基本方式。其中以(a)最为简单,但因长度短,流速 大,容易挟带较多的悬浮物;(b)种加设了一组纵向支渠,水力条件最好,但结构较复杂。 目前,也有在沉淀池中、后部加设横向中途集水槽的。出流口常采用溢流堰和淹没潜孔。前 者可为自由堰,也可为

6、锯齿形三角堰,堰前设置挡板,用以稳流和阻挡浮渣,挡板淹没深度 为0.3O.4m,距溢流堰O.25O.5m。出水溢流堰不仅控制着池内水面的高崖,而且对水 流的与勺分布和出入水质古重要影M向,由此堰白必匆严格水平,以征证堰负荷即单位堰 长在单位时间的排水量)适中且各处相等。在采用淹没潜孔时,要求孔径相等,并应沿池子 宽度上均匀分布,淹没深度征0.15-0.2m。显示图片12. 沉降区的设计沉降区设计的主要内容是确定沉降区的长、览、浇尺寸和沉淀池座数或分格数,其主要 内容如下:(1) 由设计流量Q(m3 / h)和表面负荷q(m3 / m2.h),按A=Q / q计算沉降区表面积A(m2)。(2)

7、由与Q对应的水平流速v(mm/ s)和沉降时间t,按L2=3.6vt计算沉降区长L2(m)。一般取 vM5mm/s; t 取 l.52.0h。(3)按B2=A /L2计算池宽B2(m),并按L2 / b=45的要求得单池或单格宽b(m)的近似尺寸。 由n=B2/b确定沉淀池座数或分格数n。显然,由于n只能为正整数,而n、B2和b又 互相关联,因此在确定n值后,需对b或82作必要调整,但仍需满足L2 / b4的要求。此 外,在采用机械刮泥时,b值还必须与刮泥机的衍架宽度相匹配。为了便于检修倒换,n值 不应小于2,但也不宜过大,以免增大造价。3. 污泥区的设计污泥斗的容积可由排泥周期内沉降的泥渣量

8、确定。泥渣体积V (m3)按下式计算: w 尸Ci.lW击-rfioo- io3(3-22)式中Q-废水设计流量,m3/h;C和C-分别为进水和出水的SS浓度,mg / L;P-泥渣含水率(%);Y-泥渣容重,kg/m3,当泥渣主要为有机物且含水率在95%以上时,可取1000kg / m3;T-排泥周期,一般取12d。对倒正棱台形泥斗,其容积Vd(m3)按下式计算:匕二三为(以;十畴+ *1探病(3-23)式中a1和a2-分别为泥斗上、下底边长,m;h4-泥斗高度,m; ,a为泥斗壁烦角,按污泥滑动性取450600。设m为沉淀池的泥斗数,如mVdVw,则能满足要求,否则应增加泥斗数或缩短排泥

9、周期。4 .沉淀池的整体尺寸设前、后挡板与进、出水口的距离分别为L1和L3,则沉淀池总长L(m)为:(3-24)设缓冲层高度为h3,当没有刮泥机时,h3 = (hm+0.3),hm为刮泥板高度;不设刮泥机时, h3取O.5m。为了适应冲击负荷的水位变化,有效水深以上应有保护高度h1,常取0.3m。故沉淀池总高H(m) 为:(3-25)二、竖流沉淀池竖流沉淀池多用于小流量废水中絮凝性悬浮固体的分离,池面多呈圆形或正多边形。图 3-19为圆形竖流沉淀池的结构示意图,其上部圆筒形部分为沉降区,下部倒圆台部分为污 泥区,二者之间有0.3O.5m的缓冲层。沉淀池运行时,废水经进水管进入中心管,由管口 出

10、流后,借助反射板的阻挡向四周分布,并沿沉降区断面缓慢竖直上升。沉速大于水速的颗 粒下沉到污泥区,澄清水则由周边的溢流堰溢入集水槽排出。溢流堰内侧设有半浸没式挡板 来阻止浮渣被水带出。显示图片竖流沉淀池的直径一般在48m,最大不超过10m,以1.52.0m的静水压力排泥。为 保证水流的竖向运动,池径与沉降区深度之比不宜大于3。如池径大于8m,应增设径向集 水槽。竖流沉淀池内,水流水平分速为零,在静水中沉速为us的颗粒在池内的实际沉速为us 与水上升流速v的矢量和(us-v),颗粒被分离的条件为usv:而usv的颗粒始终不能沉底: 因而其沉降效率与具有相同表面负荷的平流沉淀池相比减小了 ;即ET=

11、(1-p0) 100(%)。竖流沉淀池的设计参数如下:(1)表面负荷,按公式(3-20)计算,当无资料时,可按v = (O.5s0.8)mm/s,即q (2.03.O)m3 / m2.h取用。(2)沉降时间按公式(3-20)求取;当无资料 时,可取 t=(1.02.0)ha。管口不设反射板时,取中心管内流速v0O.O3m/s;设反射板时,v0u0。的颗粒所占分率(1-p0)和uu0扩大到uu / n,沉速uu0的颗粒中能被除去的分率也由u/u0 增大到nu/u0,从而使公值大幅度提高;反之,在Et值不变,即沉速为u0的颗粒在下沉了 距离h后恰好运动到浅层的右下端点,那末由u0/v=h/L和h=

12、H/n可得v=nv,即n 个浅层的处理水量Q=HBnv=nQ,比原来增大了 n倍。显然,分隔的浅层数愈多:Et值提 高愈多或Q值增加愈多。显示图片此外,沉淀池的分隔还能大大改善沉降过程的水力条件,当水以速度v流过当量直径为 de的断面时,雷诺数Re=devp/p,de=4R(R为水力半径)。若原沉淀池内水流的雷诺数为 Re,则分隔为n个浅层后的雷诺数Re = (B+H)Re/(nB+H)。如果再沿纵向将池宽B也分为 n格,即相当于n2个管形沉降单元,那末其雷诺数Re=Re/n。显然,只ReRd/3时称为斜板,而Rd/3时则 称为斜管。三、斜板、斜管沉淀池的设计计算异向流斜板、斜管沉淀池及同向流

13、斜板沉淀池的设计参数如表3-7。表3-7斜板、斜管沉淀池的设计参数设计表面 负荷 q(m3/m2.h)安装倾角(0)斜板斜管长度l(m)斜板斜管断 面高度d(mm)入流区高度 h4(m)出流区高度 h2(m)斜板斜管利 用系数k异向流斜板4650 600.8 1.280 1000.6 1.20.5 1.00.90 0.95异向流斜管4650 600.8 1.050 800.5 1.00.5 1.00.85 0.9同向流斜板10 15上段30 401.5 2.050 800.6 1.20.5 1.00.8 0.9下段50 600.5 0.8图3-25为固体颗粒在异向流、同向流和横向流斜板沉降单元

14、内的沉降规律图尔。没斜 板长为1,宽为w,倾角为0,板间净距为d,单元内的水速为v,颗粒沉速为u0,则颗粒的 运动由v和u0合成。按图3-25(a)中的几何关系,可得:显示图片泗召匚就日=,如日口g召+d必. dim 6因通过每个沉降单元的流量,即q*dw,即v=q/dw。将其代入上式,则可得:(3-31)上式中的lwcos0为一个沉降单元的斜板在水平方向上的投影面积,用af表示;dw/sinO 为沉降单元的水平底面积,用a表示。af+a即为一个沉降单元的总沉降面积。若沉降单元数 为n,斜板利用系数为k,则有:尊 0 二二珞3由Afk(3-32)式中Q-沉淀池设计流量;Af-所有沉降单元的斜板

15、的总水平投影面积;A-所有沉降单元的水平底面积。同理可以证明,对同向流斜板沉淀池有:=7(3-33)nak对横向流沉淀池有:0To =(3-34)由公式(3-32)(3-34)可以看出:(1)斜板、斜管沉淀池的沉降面积远大于相同尺寸的普 通沉淀池的表面积,因而可以大幅度提高沉降效率和单位池容的处理能力;(2)在颗救沉速 u0、沉降单元数n和倾角O 一定时,以异向流的处理能力最大,同向流居中,横向流最小。 而在类型和尺寸满足设计参数允许值的条件下,n值愈大(即单元高度d愈小),倾角O愈小, 则Af值愈大;(3)流量Q、沉降面积Af和A与颗粒沉速u0之间仍保持着u=Q/A的关系。 因此,在进行设计

16、计算时,仍可先由沉降曲线上查到u0,再根据选定的其它设计参数计算 af和a的值,便可利用公式(3-32)、(3-33)和(3-34)确定所需的沉降单元数n,并进而确定沉降 区的整体尺寸;(4)沉降单元数为n2或n-m的斜管的沉降面积与沉降单元数为n的斜板基本 相等,因而仍可按斜板沉淀池的方法计算,只是设计参数有所不同.例3-3现拟用异向流斜板沉淀池处理流量Q=300m3/h的某种废水。已知斜板长l = 1.0m,宽w=2.0m, 厚 8 = 5mm,安装倾角0取600。,板间净距d取80mm,斜板利用 系数k取0.9,并查得颗粒沉速u0为1.5mm/so试确定该沉淀池沉降区的整体尺寸。解取池宽等于斜板宽2.0m,并作沉降单元断面图。按公式(3-32)得:显示图片匝 + 匹0% = 3 岩 5 = 55.5瓠妒)而幻cos ? = 1.0 x2.0 x cos 60 =1.。3?)a = /sin= 0.08x2.0/sin 60 = 0.185p)故有以L0 + 0.您)罚.9二55.56、沉降单元数n=55.6/1.185*0.9=52.10 (个),取53个。斜板数n=n+1=54 (块)这样, 沉降区整体尺寸为;宽度 B=w=2.0m高度 屁T血庭in 60=0.溜6(欧)长度 匚二 3+1)+ 形+*日二5.3伽)sin 6 sin 8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