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环式瓦斯抽采泵的工作原理

上传人:ba****u 文档编号:193912102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5.2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水环式瓦斯抽采泵的工作原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水环式瓦斯抽采泵的工作原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水环式瓦斯抽采泵的工作原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水环式瓦斯抽采泵的工作原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环式瓦斯抽采泵的工作原理(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工作原理水环式真空泵在泵体中装有适量的水作为工作液。当叶轮顺时针方向旋转时,水 被叶轮抛向四周,由于离心力的作用,水形成了一个决定于泵腔形状的近似于等 厚度的封闭圆环。叶轮轮毂与水环之间形成一个月牙形空间,而这一空间又被叶 轮分成和叶片数目相等的若干个小腔。在吸气阶段,水环逐渐远离轮毂,小腔的 容积由小变大,当小腔与吸气口相通时,气体被吸入。在排气阶段,水环逐渐逼 近轮毂,小腔由大变小,使气体被压缩,当小腔与排气口相通时,气体便被排出 泵外。随着叶轮的稳定转动,吸、排气过程连续不断地进行,因此可以连续不断 地抽吸气体。水环式真空泵是靠泵腔容积的变化来实现吸气、压缩和排气的。水环泵和 其它类型的

2、机械真空泵相比有如下优点:1) .结构简单,制造精度要求不高,容易加工。2) .结构紧凑,泵的转数较高,一般可与电动机直联,无须减速装置。 故用小的结尺寸,可以获得大的排气量,占地面积也小。3) .压缩气体基本上是等温的,即压缩气体过程温度变化很小。4) .由于泵腔没有金属磨擦表面,无须对泵进行润滑,而且磨损很小。 转动件和固定件之间的密封可直接由水封来完成。5) .吸气均匀,工作平稳可靠,操作简单,维修方便。水环式真空泵也有其缺点,就是效率相对低,所以采用变频控制,既提高了效率又能为煤矿大幅节能。矿井给排水资料煤矿给水设计的基本任务是满足矿井建设生产对水量、水压和水质的要求。主要包括矿井工

3、业广场的生产、生活及消防用水;各类工业设备的冷却循环用水;矿井住宅区的生活及消防用 水;矿井井下给水。煤矿排水设计的基本任务是将矿井工业广场及居住区产生的各类生产废水、生活污水及 雨水有组织的、符合环境保护要求排入地面水体。煤矿给排水设计与城市给排水设计相比较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又有其特殊性。一方面生产 生活需要大量用水,另一方面煤矿开采又大大破坏地下水资源。在煤矿建设过程中,怎样才 能符合市场经济规律,进行商业化、城市化给排水设计,怎样合理利用水资源,保护地面水 环境,是煤矿给排水设计工作者必须重视的问题。本文结合多年从事煤矿设计的实践,对煤 矿建设给排水设计存在的若干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1给水

4、设计1.1水源的选择目前大多数矿井工业场地及居住区供水以取水源井地下水为主要供水水源、矿井水净化 后回用作为辅助供水水源。1.1.1存在问题以上供水方式存在下列问题: 为保证矿井生产、生活用水,必须建许多水源井,以矿区为例,三、桥煤矿均建有 10多座水源井,这些水源井的泵房及设备投入大,且每座水源井还得征地保护。水源井输 水管路较长。另外水源井取水能耗高,以地区为例,一般成井深度超过80m,需要1522kw 的深井泵将地下水提升送至工业场地及居住区水池。 工业场地及居住区供水设施分散,重复建设较多。特别是工业场地矿井水供水为非饮 用水系统与水源井供水系统必须分开设置,连管道亦单独建设。因此,供

5、水系统投资较高。 矿井水利用率低,水资源浪费严重。1.1.2解决办法因此,在进行煤矿给水设计时应解放思想,打破惯用的供水模式,充分利用矿井排水资 源,在矿井工业场地建一座集中式的净化水厂,将矿井排水处理为生活饮用水,负责向矿井 工业场地和居住区供水。以省两淮地区的矿井排水为例,矿井排水中除悬浮物和细菌外,其 余理化及毒理指标都符合生活饮用水的标准。大多数矿井排水经处理后全部回用足以保证矿 井工业场地和居住区的生产、生活用水。部分水量充足的矿井满足自己用水外还有富余,净 化水厂可在收取一定的水增容费和管网建设费后,向附近居民供水。矿井水净化处理流程如 图2所示。UM*+*旷井遥4 升亍疝 1at

6、l 心 网ajij-L1-4jLi日希网北 #AJQ 2 事并率#陌就彝1.1.3采用净化水的优势采取净化矿井水供水模式的优点主要有: 充分利用了地下水资源,由于气候条件、地理、地质环境不同,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 布极不均匀。煤矿建设一方面大量矿井排水污染环境另一方面由于地下水资源被破坏导致 矿区供水严重短缺;矿井水净化回用,大大减少地下水的开采量,避免水资源紧缺矛盾,有 利于矿井周围工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因而环境和社会效益显著。 大大减少了煤矿给排水设施重复建设,节省大量建设资金。矿井水充分回用,工业场 地的供水管网、给水构筑物及设备单一化,投资大大节省;同时减少了新建水源井、输水管 路、道路、

7、征地费用以及若干年后由于煤矿开采引起地表沉降而导致的水源井、输水管路及 道路的重建费用;减少了矿井排水的处理费用。 管理、运行费用降低; 供水成本降低。1.2井下供水设计问题探讨随着采掘工艺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的提高,为满足生产安全和防尘的要求,煤矿井下 供水的围越趋广泛,其主要供水对象归纳起来有:采掘工艺防尘用水、生产用水、消防用水。 对于井下各用水点用水设备的用水量及水压要求,在煤矿设计规中已有规定,本文不再赘述, 下面主要就井下消防洒水设计存在的问题作一些探讨。1.2.1水源选择目前大多数矿井设计中都将地面生产生活供水水源作为井下供水水源。由地面用管道将 水引至井下,采用集中供水方式。其

8、优点为水质可以保证,不需增加管理人员,对于用立井 及斜井开发的矿井,井下水压较大,能满足采掘设备以及洒水器的水压要求,一般不需加压。 缺点是井筒管道长,部分矿井垂直向下高达1000m,井底大巷水压过大,使用不安全,特 别对井筒深、井巷长者尤甚。其实,井下供水水源还有其他方案可供选择:如利用井下深部 底板水源、利用井下排水。 利用井下深部底板水源。若井底大巷底板下有较好的含水层,可采取向下钻水源孔取水, 借用地下水的承压水头满足井下采掘设备、洒水器及消防用水的水压要求。采取深部底板钻孔分散供水的优点:井下供水管道短,不耗电,节能,管道承压低,使用安全。缺点是必须 做较多的水文地质工作,因为并非在

9、井下所有地点打钻孔均可取到水。 利用井下排水。当井下排水量较大,而且大部分为疏干底板水时,由于水量大,水较 清,可在井下建水仓,稍作沉淀后,用泵送至井下供水管网。综上所述,我们在进行矿井井下供水设计时,应认真分析水文地质资料,视各矿井的实 际情况因地制宜。当井下有疏干水或底板含水层近且水量大时,宜优先选择井下疏干水或井 下钻孔取水做水源。当井下水质很差或不具备取水条件时,应从地面供水。?1.2.2井下防尘洒水及其自动化问题井下防尘洒水主要为消除岩尘及煤尘,尽量使井下风流中的岩尘浓度控制在2mg/m3 以下,煤尘浓度控制在10mg/m3以下,保证煤矿生产安全及工人身体健康。但实际情况是 许多矿井

10、井下煤尘浓度超标,而防尘洒水设备却闲置不用,分析其原因,有生产管理与思想 认识不足,不够重视问题,亦有设计不能使洒水器自动化工作,管理不便的问题。由于井下 运输中煤流不均匀,尤其是装车点或翻笼都是间歇工作的,洒水器时开时停,人工操作不方 便也不及时。无煤时也洒水,导致水到处漫流或影响皮带运行等。结果是工人干脆不开洒水 器。设计上可采取下列措施达到洒水器自动启闭:在洒水器前管道上加电磁阀及在煤流控制 点设置光感器。当有煤流通过或矿车到达装车点及罐笼,光线被挡,光电器作用打开电磁阀, 洒水器喷水,反之立即关闭。这样不但方便管理,又节约用水,更主要保证生产安全。因此, 在井下防尘洒水的系统设计时,应

11、力现自动化。1.2.3井下给水管道防腐及管材选择井下管道防腐一直是井下供水设计的难题,由于井下环境条件较差,空气湿度大,管道 极易腐蚀。而且因为承压较高,往往使用无缝钢管或镀锌钢管。目前,民用建筑用来取代镀 锌钢管的pp-r管,其公称压力已达2.5 mpa,该管不存在防腐问题,在以后的井下供水设 计中,当管道工作压力不大于1.6mp。时,可做一些试用研究工作。1.3工业广场循环冷却水系统设计由于煤矿通风、瓦斯抽放、井下灭火的需要,在矿井工业广场一般建有空压机站、瓦斯 抽放站及制氮站。而空压机、瓦斯抽排机、制氮机等设备均需用水冷却。因需水量较大,采 用循环冷却水。其供水流程如图3所示。S 3 煤

12、献排环洛将水席蛛1.3.1循环水系统重复设置问题目前大多数矿井循环水设计均采用空压机站、制氮站、瓦斯抽放站等各自配套循环冷却 水系统。采用这种分散设置存在以下弊端: 冷却循环水系统的水池、泵房等构筑物及水泵、冷却塔、软化水等设备重复建设,占 地大,投资高; 冷却水池、冷却设备布置在被冷却设备车间附近,导致车间卫生环境较差 分散设置能耗高,运行费用高; 操作、管理人员较多,且技术力量分散。空压机站、制氮站、瓦斯抽放站对冷却用 水的水质要求均为软化水,冷却进水温度均要求小于35C,设备出水温度39421。因此, 矿井建设设计应综合考虑,在矿井工业场地适当位置设计一座循环水中心站,通过管道向各 被冷

13、却设备供水,设备冷却出水通过管道自流至循环水中心站。这样设置不但可克服上述分 散设置的许多缺点,而且设备的维修、更换对生产影响小;节能降耗明显;便于对循环供水出 现的技术问题组织力量攻关。1.3.2冷却设备的合理配置问题从已投入运行的循环冷却水系统的使用效果来看,循环冷却水设备与被冷却设备配置不 合理,导致冷却效果不佳或节能效果很差,以煤矿的三、桥矿井空压机站循环冷却水系统配 置为例,空压机站一般有35台空压机,根据井下通风情况,可合理调节空压机启闭台数, 而循环水系统水泵配置采用一台冷水泵、一台热水泵、一台互为备用泵。冷、热水泵流量按 空压机组最大通风时所需冷却水量选型,这样配置的结果,不论

14、空压机组开启几台,冷却水 泵均按最大流量在运行,而且空压机开启台数转换频繁时,冷却水量调节只能靠频繁调节冷、 热水泵出口管道阀门的开启度,很难控制,有时导致空压机冒水现象,为便于调节,又不得 不在出水管上增加旁路回水。这种运行方式对水泵使用寿命影响大,能耗高。因此,在循环 水系统设计时,一定要根据被冷却设备运行时需水量的变化情况合理配置冷却设备,如冷、 热水泵、冷却塔、软化水装置的台数及流量搭配等。若从节能的角度出发,还可以考虑在循 环水系统的冷、热水泵上增加变频调节功能,使流量调节随被冷却设备需水量变化更合理。 虽然增加变频调节功能一次性投资有所增大,但45。的节能费用就可收回增加的投资。2

15、煤矿排水设计存在问题煤矿排水设计的难点是生活污水处理设计,煤炭系统新建矿井非常重视环保建设,并投 入了大量的环保建设资金。煤炭设计部门也对生活污水处理进行了多工艺、多方案比较与探 索。如地区,二矿的生物曝气工艺、三矿的生物转盘工艺、桥矿的表面曝气工艺、新集矿的 氧化沟工艺。但从投入使用的实际效果及资金利用率来看均不理想。下面对煤矿生活污水处 理作一些分析与探讨。2.1煤矿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重复建设现象普遍目前部分煤矿矿井工业场地和居住区各建一座污水处理厂,这样两处征地,重复建设, 投资大大增加,运行能耗高,管理费用高,技术力量分散,吨水处理成本高。一般来说,矿 井工业场地和居住区相距不是很远,合

16、建一座污水处理厂更合理,考虑从居住区向工业场地 排水,管道埋设太深,可在中间设置污水提升泵站,或者在工业场地与居住区中间地段征地 建设污水处理厂。采取合建方式,不但可节省投资,更主要可大大降低运行成本。2.2污水处理设计参数选择不合理进行煤矿生活污水处理厂设计时,对污水中污染物指标bod5、codcr、ss取值,不是 按实测,也不是用类比,而是套用城市生活污水污染物指标为设计依据,以bod5为例, 城市生活污水为200 mg/l,而实际煤矿bod5值一般只有7080mg/l。由于生活污水中 有机物含量太低,致使原来设计的不少活性污泥法处理工艺,在运转过程中微生物得不到最 低限度的营养物质,而被

17、“饿死”、分解、矿化,形不成活性污泥。为此不少处理厂停止了 回流活性污泥,保持了原来设计中的曝气环节,使原来的设计失去了核心环节-活性污泥及 其工艺过程,变成了简单的一级强化处理。即使氧化沟污水处理工艺,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往往设计流程中的回流活性污泥回流不起来,致使原氧化沟系统变成了附加曝气的带状平流 沉淀池;原设计中的不少配套设施成为多余,如消泡池、污泥集中处理池和污泥晾晒场等, 造成了大量资金的浪费5。古交矿区的许多矿井采用二级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煤矿生活污水,效果很好。此工艺的 特点是能适应矿区低浓度、变化大的污水,同时投资省,操作维护也比活性污泥法简单。它 的原理是利用固体滤料表面所形

18、成的生物膜净化废水。可利用的滤料是多种多样的,如炉渣、 玻璃钢或塑料蜂窝状材料、半软性纤维球等6。因此,在进行煤矿污水设计时,一定要分析进水污染物指标,选择适用性强、耐冲击负 荷高的污水处理方案,提交环境保护部门专家组审查后确定最终处理工艺。3结语总之,煤矿建设的水资源化,煤矿给水系统,循环水系统的合理配置,煤矿污水治理与 环境保护等问题,值得煤矿给排水设计工作者深入研究与探讨。管道管径规格一般来说,管子的直径可分为外径、径、公称直径。管材为无缝钢管的管子 的外径用字母D来表示,其后附加外直径的尺寸和壁厚,例如外径为108的无 缝钢管,壁厚为5MM,用D108*5表示,塑料管也用外径表示,如D

19、e63,其他 如钢筋混凝土管、铸铁管、镀锌钢管等采用DN表示,在设计图纸中一般采用公称直径来表示,公称直径是为了设计制造和维修的方便人为地规定的一种标准, 也较公称通径,是管子(或者管件)的规格名称。管子的公称直径和其径、外径 都不相等,例如:公称直径为100MM的无缝钢管邮102*5、108*5等好几种, 108为管子的外径,5表示管子的壁厚,因此,该钢管的径为(108*5-5)=98MM, 但是它不完全等于钢管外径减两倍壁厚之差,也可以说,公称直径是接近于径, 但是又不等于径的一种管子直径的规格名称,在设计图纸中所以要用公称直径, 目的是为了根据公称直径可以确定管子、管件、阀门、法兰、垫片

20、等结构尺寸与 连接尺寸,公称直径采用符号DN表示,如果在设计图纸中采用外径表示,也应 该作出管道规格对照表,表明某种管道的公称直径,壁厚。.管子系列标准压力管道设计及施工,首先考虑压力管道及其元件标准系列的选用。世界各国应 用的标准体系虽然多,大体可分成两大类。压力管道标准见表3。法兰标准见表 4。表3压力管道标准分类大外径系列小外径系列规格DN-公称直径中-外径DN15-22mm, DN20-27mmDN25-34mm, DN32-42mmDN40-48mm, DN50-60mmDN65-76(73)mm, DN80-89mmDN100-114mm, DN125-140mmDN150-8】6

21、8mm, DN200-219mmDN250-273mm, DN300*24mmDN350-360mm, DN400-406mmDN450-457mm, DN500-508mmDN600-*10mm,DN15-18mm, DN20-25mmDN25-32mm, DN32-38mmDN40-45mm, DN50-57mmDN65-73mm, DN80-89mmDN100-108mm, DN125-133mmDN150-8】59mm, DN200-219mmDN250-273mm, DN300-325mmDN350-377mm, DN400-426mmDN450-480mm, DN500-530mm

22、DN600-630mm,公称直径,又叫公称通径,是管材和管件规的主要参数。公称直径是为了设计、制造、安装和维修方便而人为规定的管材、管件规格的标准直径,所以它是一种名义直径(或称呼直径)。制定公称直径的目的,是使管道安装连接时,接 口保持一致,具有通用性和互换性,比如DN20,是指无论管材还是直通、三通、 弯头,或是水阀、龙头,只要是DN20规格的,就应该都能配合上,能安装好。 公称直径在若干情况下与制造接合端的径相似或者相等,但在一般情况下,大多 数制品其公称直径既不等于实际外径也不等于实际径,而是与径相近的一个整 数。据管道元件的公称通径(GB/T1047-2005),公称通径用DN表示,

23、从 1-4000mm 共分 51 个级别,其中 15、20、25、32、40、50、65、80、100、 125、150、200、250、300、400、500、700等18个规格是工程上常用的公 称通径规格。公称通径相同的管子外径相同,但因工作压力不同而选用不同的壁厚,所以其径 可能不同。至于公称通径与外径的对应关系,可查阅具体的给排水手册。机械制造中螺纹连接也讲公称直径,但意义是不同的,机械螺纹连接(例如螺栓 螺母)的公称直径指大径,接近于外螺纹的外径。DG-般用在建筑电气上,表示电线电缆的保护管,如:DG20.指直径20mm的镀 锌铁管.DN-公称直径与管道外径对照表2008-01-23

24、 13:26压力管道标准规格DN-公称直径中-外径大外径系列DN15-22mm, DN20-27mmDN25-34mm, DN32-42mmDN40-48mm, DN50-60mmDN65-W6(73)mm, DN80*9mmDN100-114mm, DN125-140mmDN150-8】68mm, DN200-219mmDN250-273mm, DN300-324mmDN350-360mm, DN400-406mmDN450-457mm, DN500-508mmDN600-610mm,小外径系列DN15-18mm, DN20-25mmDN25-32mm, DN32-38mmDN40-45mm, DN50-57mmDN65-W3mm, DN80*9mmDN100-108mm, DN125-133mmDN150-8】59mm, DN200-219mmDN250-273mm, DN300-325mmDN350-377mm, DN400-426mmDN450-480mm, DN500-530mmDN600-630mm,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