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美国联邦基金利率对宏观经济的作用

上传人:冷*** 文档编号:19382961 上传时间:2021-01-0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4.4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调整美国联邦基金利率对宏观经济的作用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调整美国联邦基金利率对宏观经济的作用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调整美国联邦基金利率对宏观经济的作用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调整美国联邦基金利率对宏观经济的作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调整美国联邦基金利率对宏观经济的作用(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调整美国联邦基金利率对宏观经济的作用 文/邹璇尔 美联储一年降息多次的时期,恰好与消费者信心指数向下波动的周期大体一致,反之亦然。本文基于对这两项数据进行对比,并以总统任期为节点,分析美联储升息降息与宏观经济的关系。美国联邦基金利率(Federal Funds Rate)是指美国同业拆借市场的利率,其最主要的是隔夜拆借利率。这种利率的变动能够敏感地反映银行之间资金的余缺,美联储瞄准并调节同业拆借利率就能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资金成本,并且将同业拆借市场的资金余缺传递给工商企业,进而影响消费、投资和国民经济。消费者信心指数(Consumer Confidence Index,CCI)是反映消费者信心

2、强弱的指标,是综合反映并量化消费者对当前经济形势评价和对经济前景、收入水平、收入预期以及消费心理状态的主观感受,是预测经济走势和消费趋向的一个先行指标,是监测经济周期变化不可缺少的依据。本文以该指数来象征宏观经济状况。笔者发现,美联储一年降息多次的时期,恰好与消费者信心指数向下波动的周期大体一致,反之亦然。本文正是基于对这两项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而找出其运行规律,并对美国21世纪初的经济进行回顾与理解。图1中的数据是对某一年每一个月的消费者指数进行加总平均所得(sum/12),大致可以窥见当年的消费者对经济形势的评价和对经济前景等的主观感受。图2是取某一年年初的联邦基金率与该年年末的基金率作为该

3、年的变动趋势。笔者发现每年的联邦基金率变动方向较为一致(一直升或者一直降),故只需年初与年末的数据就可代表该年的基金率变动。由于每次升息与降息变动都为25或50个基本点,故若某一年变化趋势明显,则说明该年多次升息或者降息。通过找两个图表数据的共同节点,笔者发现曲线变动趋势的开始和终结恰好与执政总统任期有关联。如1990—1993年,消费者信息指数与联邦基金率共同下跌,正好对应布什总统执政时期。在克林顿总统执政时期,1994年起两个数据同时开始上升,尤其是消费者信心指数在2000年达到巅值。虽然在1994—2000年间联邦基金率有升有降,但大体维持在5.5左右,可见经济处

4、于旺盛增长时期。而2001年,美联储多次降息,消费者信心也急转直下。小布什就任总统后,2002—2007年利率处于前期平稳后期较快增长状态,消费者信心逐渐回升达到小高峰。而2007—2008 年,消费者信心以及利率双双急速下滑,消费者信心2008年触底(自1952年来最低),2009年反弹,而利率却保持零息15年。考虑到不同的总统执政时期所面临的经济环境与宏观经济政策有所不同,故将该动向归为三个时期:(一)布什总统时期(*—1993)布什总统执政时期,海湾危机与海湾战争相继上演。从经济上来说,1990年大量的军费投入以及1991年短短几十天的对峙及最后一百个

5、小时的地面战争,美国消耗的财力是巨大的。1990—1993年美国财政赤字由*年的1530亿美元增加到1990年的2210亿美元(海湾危机),1991年为2690亿美元(海湾战争),1993年为2900亿美元。其次,海湾战争使得石油价格上涨,进一步打击了美国企业家与消费者的信心,消费者信心指数1990—1993年持续下跌,由81.6跌至77.25,加剧了经济困难局面。1990年联邦基金利率下调五次,1991年下调十次,1992年下调三次。由1990年初的8个百分点变为1992年年末的3个百分点。如此剧烈的下调体现了国内消费者以及投资者信心低下,银行间缺乏流动性,故美联储决

6、定买券放出货币以促进国内经济发展。(二)克林顿总统时期(1993—2001)克林顿总统执政时期有两个重要的经济政策:其一是削减财政赤字,其二是迎来了新经济时代。从1994—1995年,美联储不断加息以收回货币市场上的美元,呼应紧缩性财政政策,使得财政赤字不断下降,由1993年的2550亿美元的赤字缩减为1995年1640亿美元。1995—2000 年联邦基金利率在4.756.5 之间波动,美国财政赤字在之后由负转正,一直持续到2000年。克林顿政府通过新市场化;改革,发挥市场作用,注重对信息等新兴产业的扶植,使得硅谷为代表的信息产业飞速发展,人们纷纷投资一些

7、价值被高估的互联网公司,并因此孕育了2001年的互联网泡沫。这一段时期(互联网泡沫破碎前期),美国经济实现了高速发展,低通胀,低失业率,消费者信心与日俱增,并于2000年攀升至巅峰值。2001年,互联网泡沫破碎之后,联邦基金利率连降11次,由年初的6.0降至年末的1.75;与此同时,消费者信心也狂缩了近20个百分点,由巅峰直坠而下。在非理性繁荣;破碎之后,投资者大受打击,信心萎靡。美联储因此对萧条的经济做出反应,通过宽松的货币政策来为市场提供更多的流动性,刺激经济发展。(三)小布什总统时期(2001—2009)第一阶段,2001—2006年房市泡沫的形成与破碎1999&

8、mdash;2005年间,房价疯狂上涨,人们纷纷通过银行贷款投资买房。当时银行放贷门槛低,不管对有无偿债能力的人来说,购房难度都很低。而同时房价一路飙升,意味着仅仅只是买房然后再卖掉,投资者都可从中赚取一笔利润。购房狂潮由此兴起,但是消费者信心指数算是维持在合理水平,并没有像新经济时期那样扶摇直上。由此可推测人们从互联网泡沫的伤痛中吸取了经验教训,投机的同时也对市场充满警惕。好景不长,房价从2006年开始下跌。在截至2006年6月的两年时间里,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连续17次提息,将联邦基金利率从1%提升到525%。美联储通过提高联邦基金率,减少市场中的美元,而房市中的货币需求不断增加,从而提高了

9、利率,使得无偿债能力的购房者只能抛售房屋,进而拉低房价。而这些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的借款人无法按期偿还借款,次级抵押贷款危机开始显现并呈愈演愈烈之势。第二阶段,2007—2008年次贷危机与金融危机2007年,消费者信心从94.94降至85.67,美联储降息3次。2008年消费者信心由85.67骤降至63.73,达到1952年后的最低水平;美联储连续降息7次,最终降至0—0.25。这两年美联储降息的力度和速度都前所未有,消费者对于经济前景的绝望感也是前所未有的。由于金融危机的加深,银行之间不再相互信任,货币市场冻结。在这样的情况下,美联储通过大力度的宽松性货币政策为市场注入

10、流动性,从而降低资金成本,稳定金融市场。由上述数据的比较与分析可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央行在很多情况下都是做出反应(react),而非采取行动(act)。在房市出现泡沫后,美联储不断加息以抑制房市过热,但同时又加重了房贷者的偿债负担,加速了次贷危机的爆发。当泡沫已经破碎,危机已经浮出水面时,美联储就开始进行降息。这样的货币政策本身并不能防止危机的发生。第二,消费者信心(宏观经济好坏)与美联储升降息同向移动。当经济环境向好,消费者与投资者活跃的时候,美联储通过加息,即实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来阻止经济过热。当经济环境恶劣,消费者与投资者没有钱,或者不愿投资的时候,美联储通过减息,即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而当经济环境实在很恶劣,减息也无法带动投资或者市场活动的时候,美联储则采取量化宽松,即零利率政策,以及直接向市场注入资金来促进市场复苏。(作者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