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因素及其对健康的影响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93765738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0.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物理因素及其对健康的影响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物理因素及其对健康的影响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物理因素及其对健康的影响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物理因素及其对健康的影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因素及其对健康的影响(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六章 物理因素及其对健康的影响A1型题1.高温车间是指A. 夏季室内气温超过30 B. 夏季室内气温超过35C.车间内气温超过室外夏季设计通风计算温度2以上 D.车间内热源散热量每小时每m2大于50kcal E.未明确规定2.车间内空气温度升高的原因是A. 热源辐射线的直接辐射作用使空气温度升高B.热源表面的高温通过传导加温周围空气C.热源周围被加热的空气通过对流使全车间气温升高 D. 热源通过热辐射加热周围物体成二次辐射源,由之经空气对流使全车间气温升高E.除室内热源影响外,还受外界气温左右3.影响人体体温的环境气象因素中起关键作用的是A. 气流 B. 气温 C. 气湿 D. 气压 E.

2、空气离子4.当外界环境中气温高于皮肤温度时人体散热主要靠A. 对流 B. 传导 C. 辐射 D. 蒸发 E. 降低产热5.下列体内各种改变不属于热适应表现的是A. 劳动时代谢率降低 B. 排汗和蒸发散热能力增强 C. 心血管系统紧张性下降 D. 热应激蛋白合成量减少 E. 体温保持稳定6.体温仍处于正常状态的中暑病是A. 热射病 B. 日射病 C. 热痉挛 D. 热衰竭 E. 中暑先兆7.在炼钢炉前操作,防热辐射对人体作用的最有效的措施是A. 送风 B. 机械通风 C. 隔热 D. 缩短工作时间 E. 医疗保健8.潜涵作业人员骨坏死的致病原因是A. 劳动中慢性损伤B. 湿冷致骨关节病 C. 营

3、养不良性骨坏死 D. 由气体栓塞缺血性骨坏死 E. 原因不明性骨坏死9.预防减压病的关键措施是A. 减轻劳动强度 B. 保暖 C.合理减压 D. 加强营养 E. 医疗保健10.在高原低氧环境下一般人能较快适应的最高限度是A. 海拔2000m B. 海拔3000m C.海拔3500m D. 海拔4000m E. 海拔5000m11.普遍认为噪声是指A. 震耳欲聋的声音 B.干扰谈话的声音 C.除音乐以外的声音 D. 使人不喜欢或不需要的声音 E. 声级超过国家标准的声音12.声频范围为A. 1010000Hz B. 2010000Hz C.1020000Hz D. 2020000Hz E. 50

4、20000Hz 13.1000Hz纯音听阈声压为A. 5uPa B.10uPa C.20uPa D. 40uPa E. 50uPa14.卫生学评价中表示声音强度大小的单位最常用的为A.声强级 B. 声功率级 C.声压级 D. 声频大小 E. 声频带宽窄15.一声波在室内反射过程中在某些地方出现声音忽大忽小,该现象可解释为声波的A. 反射现象 B. 折射现象C.衍射现象 D. 驻波现象 E. 散射现象16.根据40 等响曲线在测声仪器中设计的计权网络所测出的声级属于A. A声级 B. B声级 C.C声级 D. D声级 E. 以上都不是17.噪声聋在病变性质上属哪种类型A. 神经性耳聋 B. 传导

5、性耳聋 C. 感音性耳聋 D. 混合性耳聋 E. 过敏性耳聋18.一位10年工龄的纺织女工,主诉失眠、耳鸣、听力下降,下列哪项检查没有A. 询问详细职业史 B. 听力检查 C. 脑血流图检查 D. 血压检查 E. 血常规检查19.诊断职业性噪声聋最终的依据是A. 职业史 B.噪声强度及性质 C.测听结果 D. 排出干扰因素后 E. 诊断标准20.影响噪声对机体作用的因素中最重要的是A. 声压级大小 B. 频谱特征 C.接触时间 D. 接触方式 E. 个体敏感性21.降低工作场所流体动力性噪声源的噪声强度的主要技术措施是A. 隔声 B. 吸声 C. 消声 D. 技术改造 E. 声源移出室外22.

6、振动的基本物理参量中最重要的物理参量是A. 频率 B. 位移 C.振幅 D. 速度 E. 加速度23.计算加速度有效值的公式为A.V2月调平均值 B.V月调峰值 C.1.11x平均值D.0.7 J7x峰值 E.以上都可用24.人体可感振动的频率范围为A.1500Hz以下 B.2020000Hz C.120Hz D.201000Hz E.任一频率25.研究局部振动物体振动的参量是A. 固体振动 B. 液体振动 C.气体振动 D. 分子谐振 E. 固体、液体、气体振动均应研究26.局部振动病是指长期使用振动工具而引起的A. 前庭器官障碍B. 视觉紊乱 C. 以末梢循环障碍为主的疾病 D. 骨骼肌肉

7、损伤 E. 免疫功能低下27.冷水诱发白指试验应慎用的疾病或症状A. 手痛、手麻 B. 冠心病 C. 肾脏疾患 D. 肺炎 E. 雷诺综合征28.冷水试验复温时间以超过多少时间为异常A. 3分钟 B.30分钟 C.10分钟 D. 20分钟 E. 5分钟29.接触3GHZ电磁场作业属A. 超短波作业 B. 甚高频作业 C. 分米波作业 D. 毫米波作业 E. 厘米波作业30.微波的生物学作用机理世界公认的学说为A. 热效应 B. 神经一内分泌紊乱 C.钙稳态紊乱 D. 非热效应 E. 应激31.对微波可否引起白内障的回答是A. 仅见于动物试验模型 B. 仅见于个别病例 C.只能加速晶状体老化 D

8、. 不能引起 E. 既可制造出白内障模型又有个案报告32.屏蔽辐射源的材料应是A. 砖 B. 铜、铝 C. 水泥 D. 塑料 E. 玻璃33.微波能量衰减与距离的关系A. 随距离加大的平方衰减 B. 随距离加大的立方衰减 C.2倍衰减 D. 5倍衰减 E. 10倍衰减34.塑料热合是属于A. 介质加热 B. 感应加热 C. 感应及介质加热 D. 传导加热 E. 辐射加热35.高频冶炼是利用哪一波段加热A. 分米波 B. 厘米波 C.毫米波 D. 超短波 E. 中长波36.常用微波理疗机的频段A. 30MHz B. 100kHz C. 100MHz D. 2450MHz E. 30GHz37.世

9、界公认的微波胚胎毒性是A. 热效应结果 B. 非热作用 C. 光化学作用 D. 应激结果 E. 继发作用 39.比吸收率(SAR)适用于哪种生物学作用的定量A.热作用 B.非热作用 C.热及非热作用 D. 与生物学作用无关 E. 用于工业上校准仪器40.我国浙江省建德县生产的RJ- 2型现场仪可做下列哪种辐射源的测定A. 915MHz理疗机 B. 450MHz理疗机 C. 料热合机 D. 电视发射机 E. 通讯雷达41.等效天线的意义是A. 作为负载吸收过多的微波能量 B. 广播天线 C. 天线 D. 通讯雷达天线 E. 军用雷达天线42.根据共振理论,哪一波段对人危害大A. 超短波 B. 厘

10、米波 C. 毫米波 D. 微波 E. 分米波43.微波的防护眼镜最好选用A. 墨镜 B. 茶褐色眼镜 C. 金属网眼镜 D. 蓝色钻玻璃 E. 普通玻璃眼镜44.屏蔽辐射源接地的要求是A. 没要求 B. 单独接地 C. 单独接地,并用短、粗多股铜线或铜条埋在地下2m以下 D. 与其它电源一并接地 E. 只用将导线深埋45.无线电波对皮肤的影响是A. 无影响(除电击伤外) B. 疣状赘生物 C. 电光性皮炎 D. 接触性皮炎 E. 湿疹A4型题某砂轮工冬季因右手手麻、手痛、夜间疼痛加剧。影响睡眠而赴医院诊治。1.你认为确诊是否为局部振动病的依据是A. 检查是否出现白指,白手 B.冷水试验 C.指

11、端甲皱微循环 D.振动觉 E.尿羟脯氨酸2.上题病例若怀疑为局部振动病,应除外A. 腕三角软骨盘损伤 B. 外科病雷诺综合征 C.腱鞘炎 D. 颈椎病 E. 三氯乙烯中毒3.上题病例若已确诊为局部振动病,其处理原则是A. 继续做砂轮工,服用活血通络中药 B. 继续做砂轮工,每年复查一次 C. 调离接触振动工作,每年复查一次D. 调离接触振动工作,做运动疗法 E. 病例不详,无法判断是轻度或重度局部振动病4. 上题砂轮作业工应发放哪种个人防护用品A.防寒手套 B.防震、防寒手套 C.蓝色工作服 D.白色工作服 E.护腕5.上题对该工厂砂轮作业连续记录3天工时,并测量最大轴向加速度得出ahw(m)

12、m人该工人累积操作时间每日平均接振2小时,与我国局部振动安全限值比较A.未超过 B.超过,相当于标准的1.8倍 C.超过,相当于标准的3倍 D.超过,相当于标准的0.5倍 E.需要将上述8m换算成4小时等能量频率计权振动加速度有效值后方可比较6.有人用国产ND2型精密声级计测振动强度,你认为是否正确A. 正确 B. 正确,但需换算成 C. 不能用 D. 无人体振动计时用此仪器代替 E. 此仪器准确度差QUESTION我国制定微波卫生标准时,曾在流行病学调查时得出阳性结果:有眼晶状体空泡、血小板偏低( 10万mf)。白细胞计数偏低(5000/mm3)、心率减慢(60次分、心率加快(90次分)、血

13、压偏高(收缩压130mmHg)或偏低(收缩压100mmHg)以及神经衰弱综合征等,患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 白内障 B.血小板计数及白细胞计数偏低 C.心率减慢 D. 血压偏高或偏低 E. 心率加快7.哪一项超过临床正常值范围8.除C外,哪一项不属于亚临床改变趋势9.上题观察亚临床改变趋势有利于A.一级预防 B. 二级预防 C.三级预防 D. 诊断为微波作用症 E. 定为职业病使微波作业者享受职业病待遇10.上题所作流行病学调查共分为大强度组(200uW/cm2),中强度组(50200uW/cm2 ),及小强度组(50uW/cm2)和对照组,所做结果存在有良好强度-反应关系(“反应”见上题)。最后发现只剩小强度组神经衰弱综合征患者高于对照组(P0.05),遂以50uW/cm2 为微波辐射安全界限,此依据是以A.热效应为基础 B. 非热效应为基础 C. 热及非热效应 D. 微热效应 E. 都不是11.微波慢性实验阈强度是15mW/cm2,以lmW/cm2取20倍安全系数作为安全限值,此依据是以A. 热效应为基础 B. 非热效应为基础 C. 热及非热效应 D. 微热效应 E. 都不是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