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蛙生态种养技术模式研究与展望

上传人:daj****de2 文档编号:193750702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8.6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稻—蛙生态种养技术模式研究与展望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稻—蛙生态种养技术模式研究与展望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稻—蛙生态种养技术模式研究与展望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稻—蛙生态种养技术模式研究与展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稻—蛙生态种养技术模式研究与展望(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稻一蛙生态种养技术模式研究与展望鲁艳红;廖育林;聂军;周兴;傅湘绮;黄伶【摘要】稻一蛙生态种养是种植业和水产养殖业结合的一种生产模式,该模式利用 水稻和蛙类共生关系,使稻田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利用更充分物质循环和能量 转换更合理.介绍了稻一蛙种养模式的生态学原理,技术要点,以及稻一蛙种养生态、 经济和社会效益,总结了稻一蛙种养模式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提出今后应 推进稻一蛙生态种养规模化发展,促进农民增产和增收.Rice-frog cultivation and breeding was an ecological production mode which combines crop

2、 farming and aquaculture. The mode used symbio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rice and frogs to in paddy field ecosystem, made material and energy more fully use, material recycling and energy conversion was more reasonable. In order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promoting the large-scale development of rice

3、frog ecological breeding in the future, and to open up a new way to increase farmers income, the author made introduction from ecological principle and key points of rice-frog breeding model, rice-frog breeding ecology, economic and social benefits, and made a summary from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

4、es in the development prospect of ricefrog breeding model.【期刊名称】湖南农业科学【年(卷),期】2017(000)003 【总页数】4页(P74-76,80)【关键词】水稻;青蛙;生态种养;技术模式 【作者】鲁艳红;廖育林;聂军;周兴;傅湘绮;黄伶【作者单位】湖南省土壤肥料研究所,湖南长沙410125;农业部湖南耕地保育科学 观测实验站,湖南长沙410125;湖南省土壤肥料研究所,湖南长沙410125;农业部 湖南耕地保育科学观测实验站,湖南长沙410125;湖南省土壤肥料研究所,湖南长 沙410125;农业部湖南耕地保育科学观测实验

5、站,湖南长沙410125;湖南省土壤肥 料研究所,湖南长沙410125;农业部湖南耕地保育科学观测实验站,湖南长沙 410125;长沙县农业和林业局,湖南长沙410100;湖南省土壤肥料研究所,湖南长沙 41012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181稻田生态种养是利用稻田的生态空间,采用共生或轮作方式在稻田中养殖鱼、虾、 鳅、瞥、蛙等水产或两栖动物的生产模式1。集约化养殖兴起于20世纪80、90 年代,但稻田养殖鱼、虾、蛙等水产动物曾被认为是低端和落后的生产方式。近年 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态意识的提升,稻田养殖又重新得到重视。稻一蛙 生态种养作为稻田生态综合种养模式的一种重要形式2,在

6、我国长江流域及南方 稻区大规模兴起和快速发展。我国大部分地区居民都有食蛙的习惯,蛙肉味美且营养丰富,市场需求量大。在传 统稻田种植体系中,人们通过滥捕自然生长的稻田青蛙让蛙肉进入餐桌,这导致稻 田生态系统中青蛙数量急剧减少,造成稻田害虫数量增加,农民为了防治病虫害滥 用滥施农药,进一步削减了稻田系统内自然生长的青蛙数量,对稻田系统生态平衡 造成破坏。因此进行青蛙人工养殖是解决供需矛盾、保护青蛙资源的必由之路。稻 一蛙生态种养通过充分利用稻田生态空间,同时进行水稻种植和青蛙养殖,养殖 的蛙类不仅能在稻田中灭虫除草,其排出的粪便还可以给水稻生长提供营养物质, 使稻田生态系统内能源和物质转换与循环更

7、加合理3。稻田养蛙一方面保护了青 蛙物种,维护了稻田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提高稻米和蛙肉的 品质,帮助农民取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因此,发展稻一蛙生态综合种养技术对于 保障粮食和水产品质量安全、降低农业面源污染风险、保护生态环境和实现农业增 效、农民增收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现代农业的发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粮食和农产品需要同时,也由于一味追求高产 而大量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及各种添加剂等化学品,日益显现出一些问题和弊 端,如环境污染、农产品质量安全、农药残留、土壤生产力降低、自然生态破坏和 人类健康风险增加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使人们必须重新考虑农业发展的出路, 有机农业、生态农

8、业和生物农业等农业生产模式重新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水稻作 为国内播种面积最大、总产量最多的粮食品种,在粮食生产和消费中占据主体地位。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有机稻米需求 量日益增加,市场上主要依赖化肥和农药生产出来的稻米已不受欢迎。稻一蛙种 养生态农业模式不但为大众提供绿色、有机稻米,养殖的青蛙也可进一步丰富居民 膳食种类和满足多元营养需求。稻一蛙种养体系是应用生态学原理和现代科学技术,运用生态学中物种共生、物 种相克、物质循环再生等生态原理,利用稻、蛙共生互利关系,将蛙类养殖和水稻 种植耦合在同一个农田生态系统内。稻田是一种典型的人工生态系统,水稻最大的

9、 特点是与水伴生,土壤长期处于渍水环境,稻田系统中水稻、杂草、光合细菌和藻 类共同构成系统内的主要生产者4。稻一蛙种养生态系统充分利用水田的立体空 间,结合田间浅水面和稻田系统的空间和生物环境,水稻种植的同时进行蛙类养殖。 该模式中除了水稻、杂草、藻类和菌类等生产者,还有蛙类作为消费者,共同构成 一个更为复杂的和谐生态系统4。稻一蛙生态种养模式中,水稻植株形成的遮阴 浅水层田块为蛙类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生长和栖息场所,蛙类是稻田害虫的天敌,而 害虫是蛙类的天然饵料,蛙类粪便还为水稻提供丰厚的有机肥料。稻、蛙共生生态 系统中,稻田的昆虫和水生生物为蛙提供食物,蛙捕食害虫代替农药,蛙的跳跃活 动可以除

10、草,蛙排泄的粪便为水稻生长提供营养物质;水稻生长为蛙类生长提供良 好的栖息环境。二者互助互利,相辅相成,从而达到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发挥了生 物最佳群体组织功能。稻一蛙生态种养主要包括稻田工程、水稻种植、蛙苗放养和田间管理等环节。2.1稻田工程选择靠近水源的稻田,平整田块,将田埂夯实加固,保持田埂高度高出稻田平面 0.30.5 m,埂宽0.30.5 m,要求不漏水、不渗水。搞好坑沟开挖,一般采用 四周挖养殖沟,田中间挖十”字或“井”字型沟,沟宽0.40.8 m,沟深0.3 0.5 m,四周的围沟上设置46个喂食台,喂食台高出蛙沟35 cm。田块 四周建好围网,用10-20目的网片,围网埋入田中约

11、20 cm,地面上保留1 1.5 m高,每隔1-1.5 m用桩支撑固定,上方搭好天网,天网每隔5-8 m设置 1根支架,天网支架高为1.8-2.0 m。做好防范蛙外逃和天敌进入的措施。2.2水稻种植种植单季晚稻或中稻,选择优质水稻品种(组合),如玉针香、湘晚籼17号、 玉柱香、农香18、农香32、黄华占和湘晚籼12号等主推品种,或选用抗病抗 虫性强、农艺性状好、生育期适中的优质粳稻品种,如苏香粳1号” 花优 14”“秋优金丰”等。播种前进行水稻种子处理,主要是晒种和盐水选种,然后 用1%的生石灰浸种消毒,避免把病菌带入大田。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种植习惯可 采用抛秧、直播、插秧。2.3蛙苗放养在秧

12、苗返青后进行青蛙幼苗投放。投放品种有本地青蛙、虎纹蛙、黑斑蛙、美国青 蛙等。水稻秧苗返青扎根后10-20 d,选晴天早晨或傍晚放养幼蛙,选体质健壮、 无病无残、大小一致,个体体重约20 g的幼蛙,投放1 500头/667m2。投放后 先圈养约1周时间,以有利于蛙适应稻田环境,提高存活率;或根据水稻与蛙的 生殖周期的衔接情况,在水稻种植后约1周时间,放置规格整齐的蝌蚪幼苗5 000 -10 000 头 /667m2。2.4田间管理投放饵料做到定点、定质、定量,饵料主要为蝇蛆、蚯蚓、黄粉虫和饲料等,根据 水稻病虫害的情况进行饵料的增减,根据水稻生长情况合理进行水稻追肥的施用, 保证水稻生长的同时,

13、不产生对蛙类生长有害的物质。一般采用基肥加追肥多次施 用,施用商品有机肥300 500 kg/667m2或施用猪粪、牛粪等农家肥3 000 kg/667m2、沼渣 2 000 kg/667m2、腐熟的菜籽饼 200-400 kg/667m2。经 常检查围网是否牢靠,田埂是否有漏洞,及时防范鸟(白鹭)、黄鼠狼、蛇等蛙类 天敌。下雨天注意做好防洪、防逃工作。3.1生态环境效益改善稻田生态环境。现代农业由于化肥、农药、生长素等的广泛应用,在带来粮食 增产的同时也带来农产品品质下降和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减少等一系列问题,造成 稻田农业生态体系的不持续性和不稳定性。稻一蛙系统中通过田面种稻,浅水养 蛙,蛙

14、粪肥田,稻蛙共生,改善了稻田的生态环境。减少化肥农药施用,降低环境污染风险。单一水稻种植模式中,每年因病虫害的影 响至少减产约15%,因此农民为了追求产量往往施用大量农药。大量投入的化肥 农药对环境造成污染风险,同时病虫害发生严重或防治不当时甚至造成绝收。稻 一蛙生态种养利用蛙类捕食害虫的习性,可以控制害虫,减少病虫害,构建了水 稻绿色植保的生物防控模式5-6。蛙类捕食的水稻害虫有稻螟蛉、卷叶螟、稻飞 虱稻叶蝉、稻蝗和食根金花虫等,也能抑制稻田里对人类有害的病原生物,如血 吸虫、丝虫、蚊子幼虫、蝇蛆和蚂蟥等。稻一蛙生态种养系统可以基本不施农药, 不但在农药上节约了成本,同时加强了粮食安全,减少

15、了农药对环境的污染。稻 一蛙共作模式中水稻通过利用蛙的粪便获得所需要的肥料,从而降低对化肥的依 赖,稻一蛙生态种养模式中不施或减施化肥水稻也能获得较高产量,长期保持田 面浅水层环境,能减少水稻植株对重金属的吸收,有利于稻米品质的提高。改善土壤理化质量,促进水稻生长。稻一蛙共作通过疏松土壤,降低土壤容重, 增加土壤孔隙度;打破封固在土壤表面的胶泥层,改善土壤结构;促进水稻根系呼 吸,有利于水稻根系发育并促进水稻对养分的吸收和水稻有效分蘖7。稻田养蛙 通过蛙类活动对水稻茎干和茎基部产生刺激,促进水稻茎干生长更健壮,从而提高 了水稻植株抗病抗虫能力;同时,蛙类活动有利于去除黄叶和老叶,使水稻下部的

16、通风条件得以改善,促进水稻生长。稻蛙共生系统由于具备了更合理的结构,提高 了物质循环和利用效率,大大提高了稻田生产力。3.2经济效益稻一蛙综合生态种养模式在实践上,突破了传统稻田生态系统只局限于水稻种植 单一模式,创新利用了稻田生态空间,实现水稻种植和青蛙养殖的组合开发利用, 可以将稻田中分散的能量和物质回收到稻一蛙生态系统能量循环中,延伸生物链, 降低生产成本,实现一地多用”一地多收”,在有限的田地面积上生产出更多 种类和数量的农产品,同时收获有机稻米和绿色青蛙。由于该生态系统生产的农副 产品品质得到改善,其市场价格和市场需求也很可观,使生产经营户获得更大的种 养利润。同时由于蛙类基本不发生

17、病害,采用该共生模式水稻病虫害也很少,可不 施或减施化肥农药,因此还可节省化肥农药的投入。3.3社会效益稻一蛙共生生态种养模式遵循自然、立体、循环生态学原理,能提高土地利用率, 符合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耕地面积少的国情。稻一蛙生态种养是水稻生态种植和 有机稻米生产紧密结合的典型立体农业模式,具备优质高产、低耗高效的生态学特 点,符合现代循环农业发展趋势。稻一蛙生态种养模式打破了粮食生产的单一方 式,不与农业生产争地、争水,农民接受程度高。发展稻一蛙生态种养模式有利 于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且具有低投入高产能、可 复制性强、规模化发展前景广阔等优点,社会效益显著。4.1稻

18、一蛙种养模式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4.1.1稻一蛙生态种养技术较薄弱目前稻一蛙生态种养实践中大多用粪肥替代化肥 或不施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养分循环利用,但从生态系统养分输入一输出平 衡模型来看,如果在该系统中不额外投入养分或投入的有机养分不足以补足因水稻 和蛙类收获带走的养分,长期下去可能造成养分不平衡或某些养分的过度消耗。因 此,研究如何既采用真正的生态种养,又维持土壤的养分平衡是需要探索的问题。 同时,稻一蛙生态种养中沟垄设计、养殖(稻、蛙)品种、投放时间及数量、放 养模式、饲养驯化、辅助除虫(安装杀虫灯、诱捕器和粘虫板等)和养殖管理技术 都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加强。4.1.2稻一蛙种养的市场

19、机制尚不完善多数养殖户还没有形成稻田养蛙特色品牌意 识,目前,稻、蛙产品加工、流通和营销等市场机制尚不完善。稻田生态养殖由于 减少了化肥和农药的施用量,有的甚至不施用化肥和农药,生产的水稻和青蛙为无 公害有机产品,但由于品牌创建意识不强,产品卖不出应有价格,无法实现应有的 效益。需要通过互联网、电视、报纸、农产品展示会和电子商务平台等宣传,针对 中高档消费市场,打造富有特色的蛙和稻米品牌。4.1.3产业化程度较低目前稻田系统养殖青蛙基本是小规模零星放养,缺乏养殖和 加工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链短,产品附加值低,难以形成优势品牌。因此需要培育 一批龙头企业,形成规模经营,实现产业化发展。加强与粮食和

20、水产加工、销售企 业的固定合作,解决种植(养殖)大户每年生产稻米(蛙)的销售问题,做大做强 稻田养蛙特色产业。4.2稻一蛙生态种养模式的发展前景及展望稻田养蛙种养模式的发展满足了当前人们消费需求和市场需要,同时也顺应了现代 农业大力提倡生态农业的发展趋势8。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食品 安全性日益受到重视,人们越来越关注饮食营养、安全和健康。绿色健康、无污染、 安全、优质、营养的农产品具有强大的市场潜力。稻一蛙生态种养模式作为绿色 经济的发展模式,有利于提高农产品品质和促进居民饮食结构优化,具备较大的市 场前景和较强的发展优势。近年来全国各地实行江河禁捕、湖库拆围等措施,必然对传统渔业

21、生产产生挤压, 对渔业发展总体规模产生明显影响。稻田生态种养模式打破了传统产业发展理念和 界限,通过水稻和水产两大产业有机融合,促进了传统农业的改造升级。稻田生态 种养模式通过一水两用,一田双收”,拓展了种植业和养殖业发展空间,实现二 者优势互补,有效提高了农田物质和能量利用效率及产出效益。稻一蛙生态种养 作为生态农业的发展模式,继承、创新和发展了传统稻田养殖技术,改变了传统稻 田耕作模式,在稻田生态系统内同时实现了作物生产和水产品养殖功能,其发展和 推行符合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发展导向,受到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2015年底湖南省出台大力发展稻田综合种养加快贫困农民脱贫致富的指导意 见,

22、提出力争到2020年全省增加稻田综合种养20万hm29。湖南省是全国 最大的水稻生产省份,发展稻田生态综合种养模式具备资源优势,稻一蛙生态综 合种养模式发展潜力巨大。通过加强栽培、植保、土肥、养殖等农业技术部门的紧密合作,不断总结,联手制 定出区域性稻一蛙生态种养模式技术规程和具体的、经认证的蛙稻米生产技术规 程,使之在理论上形成体系,推进稻一蛙生态种养模式产业化、规模化和规范化发展。结合三区人才服务和科技特派员及精准扶贫等项目,加强和开展技术指导, 开展相关科技人员送科技下乡入户,通过现场指导农民改造稻田、投放苗种及生产 管理,推进稻一蛙生态种养标准化发展,提高稻一蛙种养综合效益水平。通过培

23、 育和树立典型,发挥典型引路和带动作用,提高广大种植户和养殖户稻田生态种养 积极性。加强政策扶持和组织引导,争取政府出台鼓励扶持政策,推行政府主导、 部门引导、稳步推进、规模发展”的发展模式。推进稻一蛙生态种养规模化发展。【相关文献】1 郑华斌,贺慧,姚林,等.稻田饲养动物的生态经济效应及其应用前景J.湿地科学,2015, 13(4): 510-517.2 刘伟玮,闵庆文,刘某承,等.不同稻田生态种养模式控制面源污染的效果研究J.中国农学通 报,2014,30(S): 124-129.3 邱木清.稻一蛙”共作生态农业模式对稻田土壤氮素的影响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2, 32(7): 48-

24、51.4 苑圆圆.稻一蛙、瓜一蛙一鱼生态种养及养分平衡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1.5 谢洪科,邹朝晖,刘功朋,等.不同蛙类及其密度对水稻性状和主要害虫的影响J.江西农业学 报,2014,26(6): 21-25.6 俞光荣,袁德明.青蛙放养个体大小对稻蛙共育效益的影响J.中国稻米,2014,20(3):71-72.7 周雪芳,朱晓伟,陈泽恺,等.稻蛙生态种养对土壤微生物及无机磷含量的影响J.核农学报, 2016,30(5): 971-977.8 陈俞,陶赛锋,朱梁.蛙稻生态种养模式的实践和探讨J.上海农业科技,2016,(3): 139-140.9 李书庚.稻田综合种养成为精准扶贫重点产业项目J.湖南农业,2016,(2):9.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