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生理单项选择答案

上传人:lis****210 文档编号:193730870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6.0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病理生理单项选择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病理生理单项选择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病理生理单项选择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病理生理单项选择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理生理单项选择答案(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病理生理单选题汇总一. 1 .能够促进疾病发生发展的因素称为(D疾病的诱因)2. 疾病的发展方向取决于(D损伤与抗损伤力量的对比)3. 死亡的概念是指(C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永久性的停止)4. 全脑功能的永久性停止称为(C脑死亡)5. 体液是指(B体内的水与溶解在其中的物质)6. 高渗性脱水患者尿量减少的主要机制是(B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ADH分泌)7. 下列哪一类水与电解质代谢紊乱早期易发生休克(A低渗性脱水)8. 判断不同类型脱水的分型依据是(C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变化)9. 给严重低渗性脱水患者输入大量水分而未补钠盐可引起(C水中毒)10. 水肿时造成全身钠、水潴留的基本机制是(C肾小

2、球一肾小管失平衡)11. 下列哪一项不是低钾血症的原因(B代谢性酸中毒)12. 低钾血症时,心电图表现为(AT波低平)13. 下列何种情况最易引起高钾血症(D急性肾衰少尿期)14. 高钾血症和低钾血症均可引起(。心律失常)15. 对固定酸进行缓冲的最主要系统是(A碳酸氢盐缓冲系统)16. 血液pH的高低取决于血浆中(DHCO/H2CO3的比值)17. 血浆HCO3-浓度原发性增高可见于(B代谢性碱中毒)18. 代谢性碱中毒常可引起低血钾,其主要原因是(C细胞内H+与细胞外K+交换增加)19. 某病人血pH 7. 25, PaCO2 9. 3kPa(70mmHg), HCO3- 33mmol/L

3、,其酸碱平衡紊乱的类型是(B呼吸性 酸中毒)20. 严重失代偿性呼吸性酸中毒时,下述哪个系统的功能障碍最明显(A中枢神经系统)二. .1.影响血氧饱和度的最主要因素是(D血氧分压)2. 静脉血分流入动脉可造成(B乏氧性缺氧)3. 下列何种物质可使2价铁血红蛋白变成高铁血红蛋白(C亚硝酸盐)4. 血液性缺氧时(D血氧容量、血氧含量均降低)5. 血氧容量正常,动脉血氧分压和氧含量正常,而动一静脉血氧含量差变小见于(D氰化 物中毒)6. 缺氧引起冠状血管扩张主要与哪一代谢产物有关(E腺苷)7. 下述哪种情况的体温升高属于发热(E伤寒)8 .外致热原的作用部位是(A产EP细胞)9. 体温上升期的热代谢

4、特点是(A散热减少,产热增加,体温上升)10高热持续期的热代谢特点是(D产热与散热在较高水平上保持相对平衡,体温保持高水平)11. 发热时(C交感神经兴奋,消化液分泌减少,胃肠蠕动减弱)12. 高热病人较易发生(D高渗性脱水)13. 应激时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加的作用是(D稳定溶酶体膜高渗性脱水)14. 热休克蛋白是(A在热应激时新合成或合成增加的一组蛋白质)15. 关于应激性溃疡的发生机制,错误的是(D碱中毒)16. DIC的最主要特征是(D凝血功能紊乱)17. 内皮细胞受损,启动内源性凝血系统是通过活化(B XII因子)18. 大量组织因子入血的后果是(B激活外源性凝血系统)19. DIC时血

5、液凝固障碍表现为(D凝血物质大量消耗)20. DIC晚期病人出血的原因是(E纤溶系统活性凝血系统活性)三1 .休克的最主要特征是(C组织微循环灌流量锐减)2. 休克早期引起微循环变化的最主要的体液因子是(A儿茶酚胺)3. 休克早期微循环灌流的特点是(A少灌少流)4. “自身输血”作用主要是指(A容量血管收缩,回心血量增加)5. “自身输液”作用主要是指(D组织液回流多于生成)6. 休克期微循环灌流的特点是(A多灌少流)7. 休克晚期微循环灌流的特点是(E不灌不流)8. 较易发生DIC的休克类型是(D感染性休克)9. 休克时细胞最早受损的部位是(A细胞膜)10. 在低血容量性休克的早期最易受损害

6、的器官是(E肾)11. 下列哪种因素不会影响缺血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D低钠灌注液)12. 自由基损伤细胞的早期表现是(A膜损伤)13. 再灌注期细胞内钙超载的主要原因是(A钙内流增加)14. 钙超载引起再灌注损伤中不包括(E引起血管阻塞)15. 最易发生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是皿心)16. 最常见的再灌注心律失常是(D室性心动过速)17. 下列哪种再灌注条件可加重再灌注损伤(A高钠)18. 关于心脏后负荷,不正确的叙述是(B决定心肌收缩的初长度)19. 心力衰竭时最常出现的酸碱平衡紊乱是(A代谢性酸中毒)20. 心功能降低时最早出现的变化是。心力贮备降低)四1 .阻塞性通气不足可见于(E慢性支气管

7、炎)2. 胸内中央气道阻塞可发生(A呼气性呼吸困难)3. 一般情况下,弥散障碍主要导致动脉血中(E氧分压降低、二氧化碳分压不变)4. ARDS的基本发病环节是(D弥漫性肺泡-毛细血管膜损伤)5. 对有通气障碍致使血中二氧化碳潴留的病人,给氧治疗可(E持续给低浓度低流量氧)6. 肝功能衰竭出现凝血障碍与下列哪项因素无关(D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减少)7. 肝病时肠源性内毒素血症与下列哪项因素无关(A肠腔内胆盐量增加)8. 肝性脑病时血氨生成过多的最常见来源是(A肠道产氨增多)9. 假性神经递质的毒性作用是(E干扰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的功能)10. 肝性脑病患者血中支链氨基酸浓度降低的机制是(E骨骼肌对

8、支链氨基酸的摄取和分解增强)11. 下述诱发肝性脑病的因素中最为常见的是(A消化道出血)12.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易发生出血的主要原因是(C血小板数量减少)13. 引起肾前性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因是(C休克)14. 引起肾后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因是(D输尿管结石)15. 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水代谢紊乱的主要表现是(E水中毒)16. 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病人常见的电解质紊乱是(B高钾血症)17. 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病人最常见的酸碱平衡紊乱类型是(A代谢性酸中毒)18. 哪项不是急性肾功能衰竭多尿期出现多尿的机制(C代谢性酸中毒).19.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较早出现的症状是(B夜尿)20. 慢性

9、肾功能衰竭患者常出现(B血磷升高,血钙降低)五、1.有关健康的正确定义是(E健康是指没有疾病或病痛,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全 良好状态)2. 下列哪项不宜作为脑死亡的判断标准(A心跳停止)4. 急性重症水中毒对机体的主要危害是(B脑水肿、颅内高压)5. 代谢性酸中毒时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与下列哪项因素有关(D脑内7 一氨基丁酸增多)6. 碱中毒时出现手足搐搦的主要原因是(D血钙降低)9. 在全身适应综合征的抵抗期起主要作用的激素是(。糖皮质激素)10. 引起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最常见的病因是(A感染性疾病)11. 休克是(C组织血液灌流不足导致重要生命器官功能代谢严重障碍的病理过程)12. 休

10、克早期引起外周阻力增高最主要的体液因子是(人儿茶酚胺)13. 无复流现象产生的病理生理学基础是(A中性粒细胞激活)14. 充血性心力衰竭是指(E以血容量、组织间液增多为主要特征的心力衰竭)15. 右心衰竭不可能出现下列哪项变化(E心源性哮喘)16. 下列哪一项因素不会引起功能性分流(D肺动脉栓塞)17假性神经递质的作用部位是(E脑干网状结构)18. 肝性脑病患者血浆氨基酸失衡表现为(B支链氨基酸减少,芳香族氨基酸增多)19. 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输入大量水分可导致年水中毒)20. 下列哪种细胞因子与胰岛素抵抗的发生无关(B干扰素)六.1.下列哪项不属于基本病理过程(A肺炎)3. 高烧患者出汗多

11、、呼吸增快易出现(A高渗性脱水)4. 下列何种情况可引起低钾血症(D消化液大量丢失)5. 慢性呼吸性酸中毒时,机体的主要代偿方式是(肾重吸收HCO3+增加)6. 酸中毒可使心肌收缩力(C减弱)8 .发热激活物的作用部位是(C产致热原细胞)9. 急性期反应蛋白不具有下列哪一项功能(E抑制凝血)10. 严重创伤引起DIC的主要机制是(B组织因子大量入血)11. 下列哪一项不是休克早期微循环变化的特点(B动一静脉短路关闭)12. 引起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最常见的病因是(E自身免疫性疾病)13. 钙超载引起的再灌注损伤不包括(A激活磷脂酶使膜结构损伤)14. 心脏向心性肥大常见于(D高血压病)15. 左心衰竭引起的主要临床表现是(B呼吸困难)16. 下列哪-项因素不会引起死腔样通气(C阻塞性肺气肿)17. 抑制肠道内氨吸收的主要因素是(E肠道内pH小于5. 0)19.下列哪项不是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的临床表现(A高钠血症)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