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对性状的控制z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93671002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27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z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z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z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资源描述: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z》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因对性状的控制z(2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12中心法则图解中心法则图解遗传信息的传递规律(流动方向)遗传信息的传递规律(流动方向)转录转录DNADNARNARNA翻译翻译蛋白质蛋白质克里克克里克提出提出一、中心法则的提出及其发展一、中心法则的提出及其发展复制复制3资料分析:资料分析:并写出遗传信息的并写出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向传递方向 1 1、19651965年,科学家在年,科学家在RNARNA肿瘤病毒肿瘤病毒里发现了一种里发现了一种RNARNA复制酶复制酶,像,像DNADNA复复制酶能对制酶能对DNADNA进行复制一样,进行复制一样,RNARNA复复制酶能对制酶能对RNARNA进行复制进行复制。RNA RNA RNA复制酶复制酶4 2

2、2、19701970年,科学家在致癌的年,科学家在致癌的RNARNA病病毒毒中发现中发现逆转录酶逆转录酶,它能以,它能以RNARNA为模为模板板合成合成DNADNA。RNA DNA 逆转录酶逆转录酶53 3、19821982年,科学家发现年,科学家发现疯牛病疯牛病是由一种结是由一种结构异常的构异常的蛋白质蛋白质在脑细胞内在脑细胞内大量增值大量增值引引起的。这种因错误折叠而形成的结构异常起的。这种因错误折叠而形成的结构异常的蛋白质,的蛋白质,可能可能促使与其具有相同氨基酸促使与其具有相同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发生同样的折叠错误,从而序列的蛋白质发生同样的折叠错误,从而导致大量结构异常的蛋白质的形成。

3、导致大量结构异常的蛋白质的形成。蛋白质蛋白质 蛋白质蛋白质 61、你认为上述实验证据是否推翻了传统的中心、你认为上述实验证据是否推翻了传统的中心法则,为什么?法则,为什么?2、作为生物学的核心规律之一,中心法则应该全面、作为生物学的核心规律之一,中心法则应该全面地反映遗传信息的传递规律。根据上述资料,你认为地反映遗传信息的传递规律。根据上述资料,你认为传统的中心法则是否需要修改?如果需要,应该怎样传统的中心法则是否需要修改?如果需要,应该怎样修改?修改?3、请根据讨论结果,修改原中心法则图解,建议、请根据讨论结果,修改原中心法则图解,建议用实线表示确信无疑的结论,用虚线表示可能正确用实线表示确

4、信无疑的结论,用虚线表示可能正确的结论。的结论。没有,实验证据指出了原有的中心法则没包含的遗传没有,实验证据指出了原有的中心法则没包含的遗传信息的可能传递途径,是对中心法则的补充而非否定信息的可能传递途径,是对中心法则的补充而非否定73.中心法则的地位:是生命体系中最核心、中心法则的地位:是生命体系中最核心、最简约、最本质的规律最简约、最本质的规律8 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到底与基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到底与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有什么关系呢?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有什么关系呢?请阅读请阅读P69 P69 P70P70的内容的内容:1 1、豌豆的圆粒与皱粒豌豆的圆粒与皱粒 2 2、人的白化病人的白化病 3

5、3、囊性纤维病囊性纤维病 4 4、镰刀型贫血症镰刀型贫血症9二、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二、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 DNADNA中插入了一段外来的中插入了一段外来的DNADNA序序列,打乱了编码淀粉分支酶的列,打乱了编码淀粉分支酶的基因基因淀粉分支酶淀粉分支酶不能正常合成不能正常合成蔗糖不合成为淀粉蔗糖不合成为淀粉,蔗糖含量升高,蔗糖含量升高淀粉含量低的豌豆由于失水而显得淀粉含量低的豌豆由于失水而显得皱缩(皱缩(性状:皱粒性状:皱粒)编码淀粉分支酶的编码淀粉分支酶的基因基因正常正常淀粉分支酶淀粉分支酶正常合成正常合成蔗糖合成为淀粉蔗糖合成为淀粉,淀粉含量升高,淀粉含量升高淀粉含量高,有效保留

6、水分,豌豆淀粉含量高,有效保留水分,豌豆显得圆鼓鼓显得圆鼓鼓(性状:圆粒)(性状:圆粒)10白白化化病病 白化病是一白化病是一种较常见的皮肤种较常见的皮肤及其附属器官黑及其附属器官黑色素缺乏所引起色素缺乏所引起的疾病。的疾病。这类病人通这类病人通常是全身皮肤、常是全身皮肤、毛发、眼睛缺乏毛发、眼睛缺乏黑色素,表现出黑色素,表现出怕光等行为怕光等行为 11控制酶形成的控制酶形成的基因基因异常异常控制酶形成的控制酶形成的基因基因正常正常酪氨酸酶酪氨酸酶不能正常合成不能正常合成酪氨酸酶酪氨酸酶正常合成正常合成酪氨酸不能正常转化为黑色素酪氨酸不能正常转化为黑色素酪氨酸能正常转化为黑色素酪氨酸能正常转化

7、为黑色素缺乏黑色素而表现为缺乏黑色素而表现为白化病白化病表现正常表现正常12由这二个实例大家可以总结出什么共同点?由这二个实例大家可以总结出什么共同点?结论:结论:基因通过控制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酶的合成来控制成来控制代代谢谢的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的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13m氨基酸氨基酸结构蛋白质结构蛋白质正常正常异常异常缬氨酸缬氨酸谷氨酸谷氨酸突变突变14 控制血红蛋白形成的控制血红蛋白形成的基因中一个碱基对变化基因中一个碱基对变化血红蛋白的结构发生变化血红蛋白的结构发生变化红细胞红细胞呈镰刀状呈镰刀状红细胞容易破裂,患溶血性贫血红细胞容易破裂,患溶血性贫血15编码跨膜蛋白(编码跨

8、膜蛋白(CFTRCFTR)的基因)的基因缺失缺失了了3 3个碱基对个碱基对导致导致CFTRCFTR蛋白蛋白缺少苯丙氨酸缺少苯丙氨酸,影响了,影响了CFTR蛋白结构蛋白结构使使CFTR转运氯离子的功能异常,患者支气管内黏液增多转运氯离子的功能异常,患者支气管内黏液增多黏液增多,支气管管腔受阻,细菌大量繁殖,肺黏液增多,支气管管腔受阻,细菌大量繁殖,肺部功能严重受损部功能严重受损16人的身高可能是由多个基人的身高可能是由多个基因决定的。后天营养和锻因决定的。后天营养和锻炼也很重要。炼也很重要。四、生物体性状的多基因因素四、生物体性状的多基因因素 基因与基因、基因与基因基因与基因、基因与基因产物、基

9、因与环境之间产物、基因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复杂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这种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网络,用形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网络,精细地精细地调控着生物体的性状。调控着生物体的性状。17四、细胞质基因(细胞质遗传)四、细胞质基因(细胞质遗传)细胞质基因:指存在于细胞质结构中的遗传物质。与细胞质基因:指存在于细胞质结构中的遗传物质。与核基因一样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和变异性。核基因一样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和变异性。功能:控制一些蛋白质的合成,线粒体功能:控制一些蛋白质的合成,线粒体DNA缺陷会引起遗缺陷会引起遗 传病。传病。特点:特点:1、DNA分子半自主性复制;分子半自主性复制

10、;2、母系遗传:只能通过母亲遗传给后代。、母系遗传:只能通过母亲遗传给后代。101118DNA分子半自主性复制分子半自主性复制 因为自主性是完全自己发挥的特性。考察这些细胞器的时候,发现他们的复制与后代的产生都要依赖细胞核基因的调控,不能完全独立运行。打个比方,细胞器只有在细胞内部可以复制分裂产生后代,但是离体的细胞器不会发生任何的复制分裂行为。它的行为受到核的控制,所以是半自主的细胞器。具体到DNA上和RNA上。细胞器DNA是可以自我复制的,但也要受到细胞核基因控制,它的复制也是半自主的。19细胞质基因细胞质基因细胞核基因细胞核基因存在部位存在部位是否与蛋是否与蛋白质结合白质结合基因数量基因

11、数量遗传方式遗传方式功能功能五、细胞质基因与细胞核基因的区别五、细胞质基因与细胞核基因的区别叶绿体、线粒体叶绿体、线粒体细胞核中细胞核中否,否,DNA分子裸露分子裸露与蛋白质合成与蛋白质合成为染色体为染色体少少多多母系遗传母系遗传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半自主复制半自主复制转录、翻译转录、翻译复制复制转录、翻译转录、翻译201、揭示生物体内揭示生物体内遗传信息传递遗传信息传递一般一般规律的是(规律的是()A基因的遗传定律基因的遗传定律 B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C中心法则中心法则 D自然选择学说自然选择学说C212 2、如下图是设想的一条生物合成途径的示、如下图是设想的一

12、条生物合成途径的示意图。若意图。若将缺乏此途径中必需的某种酶的微将缺乏此途径中必需的某种酶的微生物生物置于含置于含X X的培养基中生长,发现微生物的培养基中生长,发现微生物内有大量的内有大量的M M和和L L,但没有,但没有Z Z,试问基因突变,试问基因突变影响到哪种酶影响到哪种酶()MYLXZB 酶酶C 酶酶E 酶酶D 酶酶A 酶酶A、E酶酶 B、B酶酶 C、C酶酶 D、A酶和酶和D酶酶C223 3、下图所示的过程,正常情况下在动植、下图所示的过程,正常情况下在动植物细胞中都物细胞中都不可能不可能发生的是(发生的是()A、B、C、D、B234 4、甜豌豆的紫花对白花是一对相对性状,、甜豌豆的紫花对白花是一对相对性状,由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个相对基因共同由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个相对基因共同控制,只有当同时存在两个显性基因(控制,只有当同时存在两个显性基因(A A和和B B)时,花中的紫色素才能合成,下列)时,花中的紫色素才能合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说法正确的是()A A一种性状只能由一种基因控制一种性状只能由一种基因控制B B生物体的性状完全由基因控制生物体的性状完全由基因控制C C每种性状都是由两个基因控制的每种性状都是由两个基因控制的D D基因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基因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