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复习提纲

上传人:d****1 文档编号:193670952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0.9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生态学复习提纲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生态学复习提纲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生态学复习提纲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资源描述:

《生态学复习提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学复习提纲(1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讲座控-作业库-分享作品这是一个知识十倍速增长的年代,参见:Did You Know?你还能忍受一遍遍重复造轮子吗?加入我们分享作业吧、放弃隔阂,开放共享,让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成长!该文档使用CC创作共享协议-署名-非商业使用授权: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nc/2.5/cn/ 第一章生态系统生态学第一节生态系统的一般特征名词解释:1. 生态系统:在一定的空间内,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互相作用、 互相依存而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这个生态学功能单位称生态系统。2. 食物链:植物所固定的能量通过一系列的取食和被取食的关系在

2、生态系统中传递,我们 把生物之间存在的这种传递关系成为食物链。3. 食物网: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之间通过能量传递关系存在着一种错综复杂的普遍联系,这种联系像是一个无形的网把所有的生物都包括在内,是他们彼此之间都有着某种 直接或间接的关系,这就是食物网。4. 营养级:处于食物链某一环节上的所有生物种的总和。5. 牧师食物链:又称捕食食物链,以活的动植物为起点的食物链。6. 辅食食物链:又称碎屑食物链,以死生物或碎屑为起点的食物链。7. 寄生食物链:以大动物为基础,小动物寄生到大动物上形成的食物链。8. 营养物种:?9. 生态危机: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使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受到威胁的现象。10. 生态

3、赤字:一个地区的生态承载力小于生态足迹时,出现生态赤字。简答题:1. 生态系统的特点:(1)是生态学的一个主要结构和功能单位,属于经典生态学研究的最高层次。(2)具有自我调节能力(3)三大功能: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4)营养级的数目受限于生产者所固定的最大能量和这些能量在流动过程中的巨大 损失,因此,营养级的数目通常不超过5-6个。(5)生态系统是一个动态系统,要经历一系列发育阶段。2.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无机物非生物成分(有机化合物虹气候因素I生产者:自养生物,主要是各种绿色植物,也包括蓝绿藻和一些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菌。生物成分消费者:异养生物,主要指以其它生物为食的各种动物,包括

4、植食.动物,肉食动物,杂食动物和寄生动物。I分解者:异养生物,把复杂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包括细 菌,真菌,放线菌和动物等。3. 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意义:食物链是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形象体现,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把生物与非生物,生产者 与消费者,消费者与消费者连成一个整体,反映了生态系统中各生物有机体之间的营养位置 和相互关系;各生物成分间通过食物网发生直接和间接的联系,保持着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 的稳定性。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正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的。食物链和食物网还揭示了环境中有毒污染物的转移、积累的原理和规律。4. 生态系统稳定性及其意义: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又称生态平衡,生态系统

5、通过发育和调节达到一种稳定的状态,表现 为结构上、功能上、能量输入和输出上的稳定,当受到外来干扰时,平衡将受到破坏,但只 要这种干扰没有超过一定限度,生态系统仍能通过自我调节恢复到原来状态。生态系统稳定性包括了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系统保持现行状态的能力,即抗干扰 的能力(抵抗力),另一番那个面试系统受扰动后回归该状态的倾向,即受扰后的恢复能力 (恢复力)。5. 什么是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应包括哪些:生态系统服务是由自然系统的生境、物种、生物学状态、性质和生态过程所生产的物质 及其所维持的良好生活环境对人类的服务性能称生态系统服务。包括生物生产,生物多样性的维护,传粉、传播种子,生物防治,环

6、境净化,调节气候, 休闲娱乐等等。第二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名词解释1. 生物生产: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生态系统不断运转,生物有机体在能量代谢过程 中,将能量、物质重新组合,形成新的产品的过程,称生态系统的生物生产。生物生产 常分为个体,种群和群落等不同层次。2. 初级生产: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和固定太阳能,从无机物合成,转 化为复杂的有机物。由于这种生产过程是生态系统能量贮存的基础阶段,因此,绿色植 物的这种生产过程成为初级生产或第一性生产。3. 次级生产:初级生产以外的生态系统生产,即消费者利用初级生产的产品进行新陈代谢, 经过同化作用形成异养生物自身的物质,成为次级生

7、产或第二性生产。4. 生物量:某一特定观察时刻,某一空间范围内,现有有机体的量,它可以用单位面积或 体积的个体数量、重量或含能量来表示,因此它是一种现存量。5. 生产量:是在一定时间阶段中,某个种群或生态系统所新生产出的有机体的数量,重量 或能量。它是时间上积累的概念,既含有速率的概念。6. 生态椎体:能量通过营养级逐级减少,如果把通过各营养级的能流量由低到高用图形表 示,就成为一个金字塔形,成能量锥体或能量金字塔。同样如果以生物量或个体数目来 表示,可能得到生物量椎体和数量椎体,三类椎体合称为生态椎体。7. 生态效率:各种能流参数中的任何一个参数在营养剂之间或营养及内部的比值关系。最 重要的

8、生态效率有同化效率、生长效率、消费或利用效率、林德曼效率。8. 同化效率(AE):衡量生态系统中有机体或营养及利用能量和效率。AE=An/In An为植物 固定的能量或动物吸收同化的食物。In为植物吸收的能量或动物摄取的食物物:。9. 生长效率(GE):同一个营养级的净生产量(Pn)与同化量(An)的比值。GE=Pn/An10. 消费或利用效率(CE): 一个营养级对前一个营养级的相对摄取量。CE=In+i/Pn,In+1为n+1营养级的摄取量,Pn为N营养级的净生产量。n n11. 林德曼效率:指n与n+1营养级摄取的食物量能量之比。它相当于同化效率。生长效率 和利用效率的乘积。简答题1.

9、现存数量N (g/m2),现在的生物量B(J/m2), P=A B+E2. 总初级生产与净初级生产:植物在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的量称为总初级生产GP),植 物总初级生产减去呼吸作用消耗掉的(R),余下的有机物质即为净初级生产(NP)GP=NP+R3. 影响初级生产的因素及其测定方法因素:光,二氧化碳,水,营养物质,氧,温度初级生产量的测定方法:产量收割法,氧气测定法,二氧化碳测定法,PH测定法,叶绿素测定法,放射性标记 测定法,黑白瓶法(黑屏呼吸作用,白瓶净光合作用,对照瓶消除误差)4. 次级生产量的测定方法P (次级生产量)=C (使用)-Fu (粪尿量)-R(动物产

10、品产生能量)=Pg(个体增重)+Pr (新生个体重)= B (生物量净变化)+E (死亡损失)5. 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资源分解的过程:碎裂过程,异化过程,淋溶过程。资源分解的意义:理论:通过死亡物质的分解,使营养物质再循环,给生产者提供营养物质。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稳定和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为碎屑食物链以后各级生物生产食物改善土壤物理性状,改造地球表面惰性物质实践:粪便处理,污水处理6.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规律:生态系统是一个热力学系统,生态系统中能量的传递,转换遵循热力学的两条定律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只转换不凭空创造不消灭)第二定律:熵律(转换过程不能100%利用)生态系统中能流特点:

11、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中变化着的能量流动是单向流动能连流动在生态系统内流动的过程,就是能量不断递减的过程能量在流动过程中,质量逐渐提高牧师食物链和腐食食物链是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主要渠道7. 生态椎体相关(三大金字塔的优缺点)数量椎体以各个营养级的生物个体数量进行比较,忽视了生物量的因素,一些生物的数 量可能很多,但生物量却不一定大,在同一营养级上不同物种的个体大小也是不一样的。生物量椎体以各营养级的生物量进行比较,过高强调了大型生物的作用。能量椎体表示各营养级的能量传递,转化的有效程度,不仅表明能量流动的实际作用和 地位,可用来评价各个生物种群在生态系统中的相对重要性。能量锥体排除了个体大小和代

12、谢速率的影响,以热力学定律为基础,较好地反映了生态系统内能量流动的本质关系。8. 能量流动的分析:途径:可在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层次上进行生态系统层次上能流研究的原理:依据物种的主要食性,将每个物种都归属于一个特定的营养级,然后精确地测定每一个 营养级能量的输入值和输出值。步骤:(1) 确定组成生态系统生物组成部分的有机体成分(2) 确定消费者的食性,确定消费者的分类地位(3) 确定有机体的营养级归属,进而确定各营养级的生物量,能量,食物摄入率, 同化率,呼吸率,由于捕食寄生等因素而引起的能量损失率。(4) 结合各个营养级的信息,获得营养金字塔或能流图。方法:直接观察法,肠胃法,血清技术

13、,同位素失踪分析法9. 生物量金字塔和数量金字塔在某些生态系统中可以呈现倒金字塔形,但能量金字塔却无 论如何不会称道金字塔形,试解释其原因。因为能量是从一个营养级流向另一个营养级总是逐渐减少的,流入某一各营养级的能量 总是多于从这个营养剂流入下一个营养级的能量,这一点在任何生态系统中都不会有例外。第三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名词解释:1.简答题:1.气候途径-沉积循环 生物途径物质循环地球化学循环I地质水文途径生态系统间气态循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生态系统内I生物化学循环植物体内第四节自然生态系统名词解释:1. 荒漠化: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和一些半湿润地区,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植被稀少或缺少, 土地生产

14、力有明显的衰退或丧失,呈现荒漠或类似荒漠景观的变化过程。我国的荒漠化 土地占国土面积的8%。2. 湿地:不问其天然或人工,永久或暂时的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常带有静 止或流动,咸水或淡水,半碱水或碱水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过6m的滨岸水域。简答题:1. 生态系统类型及分布: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 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生态系统针叶林生态系统陆地生态系统I针叶林生态系统尸草甸草原生态系统草地生态系统 典型草原生态系统-荒漠草原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陆地和水域的过渡类型水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2. 森林生态系统主要特征:生物种类多,结构复杂系统稳定性高物质

15、循环的封闭程度高生产效力高功能:具有综合的环境效益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作为生态遗传资源库我国的恢复重建对策:加快建设,增大比例,改变格局积极推广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的建设尽快建立南方用材林基地加强科学管理,发挥现有森林综合效益潜力3. 草原生态系统类型:我国主要问题:比例小,分布不均匀 自身调节能力下降 恢复和重建速度慢破坏的危害:促进沙漠化对大气化学产生影响引起气候变化,增加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降水减少降水增加荒漠草原典型草原 原草甸草原辐射量增加辐射量减少特点:(1)(2)(3)(4)(5)生产者的主体是禾本科,豆科,菊科等草本植物,优势植物以丛生禾本科为主。垂直结构通常分为三层:草本层,

16、地面层和根层。气候对草原植物有明显的影响。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初能消费者优势于奔跑的大型草食动物。穴居的啮齿动物以及小 型的昆虫等;食肉动物有狼,狐,猛禽等。初级生产量在所有的陆地生态系统中居中等或中等偏下水平。退化特征:群落优势种和结构发生改变生产力低下,产草量低下草原土壤生态条件发生巨变,出现沙化和风暴固定沙丘复活,流沙掩埋草场鼠害现象严重动植物资源遭破坏,生物多样性下降。恶化原因:超载过牧不适宜的农垦人类对资源的掠夺性开采恢复保护对策:实行科学管理,发展人工草场,建立牧业生产新体系。4. 荒漠化生态系统地球上最为干旱的地区,其气候干燥,蒸发强烈,由超旱生的小乔木,灌木和半灌木占 优势的生物群

17、落与其周围环境所组成的综合体。有石质,砾质和沙质之分,习惯上称石质砾 质的荒漠为戈壁,沙质荒漠为沙漠。特点:生态环境严酷荒漠生物群落极为稀少,植被丰富度极低植物群落以超旱生小乔木和半木本植物为优势物种种群密度稀少,生态系统脆弱。对策:生态系统生物物种极度贫乏主要危害:加强领导重视保护濒临荒漠化的生产性地加强综合整治工作因地制宜进行治理对土地资源的损害造成作物死亡毁坏各种建设工程损害水利,河道的正常效益对通讯和输电线路的危害引起沙尘暴5. 湿地生态系统地表过湿或常年积水,生长着湿地植物的地区。湿地是开放水域与陆地之间过渡性的生 态系统,它兼有两个系统的特点,具有独特的结构和功能。功能:天然基因库

18、,潜在资源,净化功能,气候和水文调节功能。秸秆利用第二章群落生态学第一节生物群落的组成与结构名词解释1. 群落:特定空间或特定生境下,生物种群有规律的组合,他们之间以及它们与环境之间 彼此影响,相互作用,具有特定的形态结构与营养结构,执行一定的功能,这种多种群 的集合称群落。2. 优势种:对群落的结构和群落环境的形成有明显控制作用的物种成为优势种。3. 建群种:植物群落中,处于优势层的优势种成为建群种。4. 物种丰富度:一群落或生境中物种数目的多寡5. 物种均匀度:一群落或生境中全部物种个体数目的分配状况,反映各物种个体数目的分 配均匀程度。6. a多样性:栖息地或群落中的物种多样,测度群落内

19、的物种多样性。7. P多样性:测度区域尺度上物种组成沿着某个梯度方向从一个群落到另一个群落的变化 率。8. Y多样性:测度最大地理尺度上的多样性,体现一个地区或许多地区内穿过一系列群落 的物种多样性总和。9. 镶嵌群落:二层片在二维空间中的不均匀配置,使群落在外形上表现为斑块相间,我们 称之为镶嵌性,具有这种群落的特征称为镶嵌群落。10. 关键种:生物群落中,处于较高营养级的少数物种,其取食活动对群落的结构产生巨大 的影响,称关键种。可以是顶级捕食者,也可以是那些去除后对群落结构产生重大影响 的物种。简答题:1. 群落的基本特征具有一定的种类组成不同物种之间相互影响(一起适应环境,互相协调发展

20、)形成群落环境具有一定的结构一定的动态特征一定的分布范围群落的边界特征2. 简述关于群落性质的两种对立的观点机体论学派:群落是客观存在的尸体,是一个有组织的生物系统,向有机体育种群哪样,被 称为机体论学派。个体论学派:群落是生态学家为了便于研究,从一个连续变化着的植被连续体中人为确定的 一组物种的组合,被称为个体论学派。3. 种类组成数量特征:单个数量指标:多度(数目),密度,盖度(垂直投影面积),频度,高度和高度比,重量和 相对重量,体积综合数量指标:优势度,重要值(密度+频度+优势度),综合优势比(密度,盖度,频度, 高度,重量5选2求平均值再乘100%)4. 决定群落多样性梯度的因素有哪

21、些?进化时间学说,生态时间学说,空间异质性学说,气候稳定学说,竞争学说,捕食学说,生 产力学说5. 群落的结构单元? ?生活型:生物对综合环境条件长期适应的外部表现形式,是植物对相同环境条件进行趋 同适应的结果高位芽植物,地上芽植物,地面芽植物,隐芽植物,一年生植物生长型:根据植物的课件结构分成的不同类群。生长型反映植物生活的环境条件,相同 的环境条件具有相似的生长型,是趋同适应的结果。树木,藤本植物,灌木,附生植物,草本植物,藻菌植物层片:群落的结构单元,具有一定的生态生物学一致性和一定小环境的种类组合。分三级:第一级层片是同种的个体组合,第二级层片是同一生活型的不同植物的组合, 第三级层片

22、是不同生活不同种类植物的组合。层片与层的区别:层可能属于一个层片,也可能属于不同的层片,由于一个层的类型可由若 干生活型的植物所组成,因此,层片的范围比层的窄。(群落的垂直结构,水平结构,时间格局)6. 何谓群落交错区和边缘效应,他们在理论上和实践上有什么意义?群落交错区(生态交错区或生态过渡区):两个或多个群落之间的过渡地带边缘效应:群落交错区的生物种类和种群密度增加的现象称边缘效应。理论意义:在群落交错区往往包含两个重叠群落中所有的一些种以及交错区的特在种。群落交错区的环境比较复杂,两类群落中的生物能够通过迁移而交流,能为不同 生态类型植物定局,从而为更多的动物提供食物,营巢地隐蔽条件。实

23、践意义:利用群落交错区的边缘效应增加边缘长度和交错区面积,提高野生动物的产量。 人类活动而形成的交错区有的有利,有的不利。7. 何谓同资源种团,他在生态学研究中有何重要意义。同资源种团:生物群落中,以同一方式利用共同资源的物种集合,即占据相似生态位的物种 集合。8. 分析生物群落中植物组分和动物组分垂直结构的特点,并说明其形成原因。植物群落的分层现象:陆地群落的分层与光的利用有关,群落层次主要是由植物的生长型和 生活型所决定。动物群落的分层现象:陆地动物群落的分层主要与食物有关,其次于不同层次的气候条件有 关。9. 试分析环境的空间异质性对生物群落的结构影响。空间异质性越高,意味着有更加多样的

24、小生境,所以能允许更多的物种共存。10.第三节生物群落的动态名词解释1. 群落演替:自然群落中,一种群落被另一群落所取代的过程称群落演替。多数群落的演 替有一定的方向性,但也有一些群落有周期性的变化。2. 演替系列:按顺序发生的一系列群落称演替系列。3. 先锋种和先锋群落:演替过程中,最早定居下来的物种称先锋种。演替过程中最初形成 具在一定结构和功能的群落称先锋群落。4. 演替顶级和顶级群落:任何一类演替都经过迁移,定居,群聚,竞争,反映,稳定6个 阶段,当群落达到与周围环境取得平衡时,群落掩体渐渐变得缓慢,最后的演替系列阶 段成演替顶级,演替最后阶段的群落称顶级群落。简答题:1. 演替类型按

25、时间:实际演替,长期演替,快速演替按起始条件:原声演替,次生演替按基质性质:水生演替,旱生演替按主导因素:内因性演替,外因性演替按群落代谢特征:自养型演替,异养性演替Eg:裸底阶段,沉水植物阶段,浮叶根生阶段,挺水植物和沼泽植物阶段,森林群落阶段 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2. 试比较单顶级群落学说与多顶级群落学说的差异。单元顶级学说:在同一个气候区内,只能有一个顶级群落,而这个顶级群落的特征完全是由 当地的气候决定的,因此又叫气候顶级。所有的演替系列最终都要将趋向一个顶级群落,而 这个区域最终也将被一种单一的植物群落所覆盖。多元顶级学说:任何一个区域的顶级群落都是多

26、个的,都是有一定的环境条件所控制和决定 的,如土壤湿度,土壤营养特性等。有人则分别将这些群落称为地形顶级,土壤顶级,动物 顶级。差异:对于测定相对稳定的实践标准的差异,即以地质世间还是以生态时间。3. 建树群落演替中物种取代机制促进模型:物种替代是由于先来物种的活动改变了环境条件,使它不利于自身生存,而促进 了后来物种的繁荣;因此物种替代有顺序细心那个,可预测和具方向性。多出现在环境条件 严酷的原生演替中。抑制模型:先来物种以至后来物种,使后者难以入侵和发育,因而物种替代没有固定的顺序, 各种可能都有,其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哪一种先到。演替在更大程度上决定于个体的生 活史对策,因而难以预测。

27、在该模型中没有一个物种可以被认为是竞争的优胜者,而是决定 于西安到该地,所以演替往往是从短命种到长命种,而不是由规律。可预测的物种替代。 忍受模型:介于上述二者之间,认为物种替代决于物种的竞争能力。先来的机会种在决定演 替途径上并不重要,任何物种都可能开始演替,但有一些物种竞争能力优于其他种,因而它 最后能在顶级群落中成为有十种。至于演替的推进是取决于后来入侵还是初始物种的逐渐减 少,可能与开始的情形有关。第三章种群生态学第一节种群及其基本特征名词解释1. 种群:在一定空间中,同种个体的组合。为了强调不同的面,有的生态学家还在种群定义 中加进了其他一些内容,如能相互进行杂交,具有一定结构,一定

28、遗传特性等内容。1性状替代::竞争产生的生态位收缩导致物种形态性状的变化2适应辐射3竞争替代4领域与领域行为:领域是指由个体家庭或其他社群单位所占据的,并积极保卫不让同种 其他成员侵入的空间.。动物保卫领域的方式很多,如以名叫、气味标志或特异的姿势向 入侵者宣告其领域范围或威胁、直接进攻驱赶入侵者等,称为领域行为。5社会行为6 他感作用:指一种植物通过向体外分泌代谢过程中的化学物质,对其他植物产生直接或 间接的影响7基础生态位与实际生态位:生物群落中,某一物种所栖息的理论上的最大空间,称为基 础生态位;生物群落中物种世纪占有的生态位空间为实际生态位8 生态位与生态价:是物种在生物群落或生态系统

29、中的地位和作用;9竞争排斥原理:在一个稳定的环境内,两个以上受资源限制的,但具有相同资源利用方式 的物种,不能长期共存在一起,也即完全的竞争者不能共存。10协同进化:两个或多个物种在进化过程和方向上的相互作用11植物的防御反应:食草动物能引起植物的防卫反应,如产生更多的刺或化学物12互利共生:不同种两个个体间的一种互惠关系,可增加双方的适合度简答题1从植物和植食动物的关系入手,阐述协同进化原理见课件的食草作用2根据生态位理论,阐述竞争排斥原理竞争排斥原理:在一个稳定的环境内,两个以上受资源限制的,但具有相同资源利用方式的 物种,不能长期共存在一起,也即完全的竞争者不能共存。即生态位重合很大的两

30、个以上的 物种,在竞争的过程中,一物种就会处于主导地位而排出另一个物种,只有在生态位分化的 稳定、均匀环境中才能共存。3写出lotka-volterra的种间竞争模型,说明其中变量和参数所代表的意义,并评述模型的 行为见课件4写出lotka-volterra的捕食模型,并说明其中变量和参数所代表的意义见课件5阐述下列命题(1)捕食者与猎物的协同进化(2)寄生物和宿主的相互适应(3)在生 物群落中,物种间的竞争可能会导致生态位的分化(1)捕食者与猎物的相互关系是经过长期的协同进化,逐步形成的,捕食者进化了一整 套适应性特征来更有力的捕食猎物。梁一方面,猎物也形成了一系列行为对策已逃 避捕食者。捕

31、食者为了存活下去必须在选择的作用下变得更精明,更有捕猎技巧, 而猎物种群要避免被消灭的危险也必须选择进化更有利于逃避捕食的性状,二者之 间的性状进化如同开展一场军备竞赛,将这种进化风湿定义为协同进化。(2)由于宿主组织环境多数稳定少变,所以许多寄生动物的神经系统和感官系统都退化, 为使物种保持延续,关键在于转换宿主个体,只有强大的繁殖力和相应发达的生殖 器官才能保证对宿主的入侵和感染,。另一方面,寄主被寄生物感染后会发生强烈的 反应。如免疫反应。通过整理贸发,迁移、局部细胞死亡等方法来抵抗寄生物(3)因为在群落中,生态位越接近,重叠越多,种间竞争也就越激烈,将导致一物种灭 亡或生态位分离6简述

32、下列两种间相互作用的类型(种间相互作用的实质是什么?两种间相互作用的类型 有哪些?探讨寄生、共生形成的机制)7动物的通讯方式有哪些?见课件8简述社会行为和社会等级的概念,并说明支配-从属关系的基本形式 课件9食物因子的生态作用?动物食性分化及其生态学意义?课件捕食的性质食性食性的分化使生态位发生的分离,减少竞争,增加生存机会i。10动物集群的生态学意义课件11动物的扩散和迁移有何生物学意义?人类哪些活动会对其产生影响?1贝格曼定律:生活在寒冷气候中的内温动物的身体比生活在温暖气候中的同类个体更 大,这种趋向称贝格曼定律,是减少散热的适应。2驯化:生物在实验或自然条件下,诱发的胜利补偿变化,前者

33、需要较短的时间,后者需要 较长的时间。3 极端温度:一段时间内某一地区达到的最低和最高温度。4代谢水:是指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等有机物在生物体内氧化时产生的水。5等渗动物:是液体的渗透浓度和体外的介质是独立的,并能保持一定的动物6外温动物:是依赖外部的热源来调节体温的动物。17、过冷现象:结晶时,实际结晶温度低于理论结晶温度的现象。18、滞育:滞育是动物受环境条件的诱导所产生的静止状态的一种类型。19、因子补偿作用:生物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能够减少温度、光、水等生态因子的限制作 用。20、临界光周期:引起昆虫种群中50%的个体进入滞育的光周期即位临界光周期21、长日照生物:长日照生物分为长日照植

34、物和长日照动物长日照植物:日照超过一定数值才开花的植物成为长日照植物。长日照动物:在温带和高纬带地区许多鸟兽在春夏之际白昼逐渐延长的季节繁殖后代,称长 日照动物。22、异速增长(未找到答案)简答题:1简述环境因子的分类型及其生态作用特点:环境因子可分为条件和资源二类,不可消耗 的称条件,可别消耗的称资源。生态因子作用特点:一、综合性:如气候的作用;二、 非等价性(主导因子作用):如孵卵的温度控制、渔业高密度养殖增氧;三、直接性和 间接性:食物、降水;四、限定性(因子作用的阶段性):中华绒螯蟹的孵化;五、生 态因子的不可替代性和互补性:水体内的钙和锶。简述有效积温法则,评述其意义和局限性:外温动

35、物与植物的发育不仅需要一定的时 间,还需要时间和温度的结合,即需要一定的总热量,称总积温或有效积温,才能完成某一 阶段的发育。这个规律就是有效积温法则。有效积温法则的意义:一、预测生物发生的世代数;二、预测生物地理分布的北界;三、预测害虫来年的发生历程;四、制定农业气 候区别,合理安排作物;五、应用积温预报农时。有效积温法则虽然被广泛应用,但它的局限性也是非常明显的,应用时一定要加以注意:(1)昆虫生活场所的气温和百叶箱所代表的大气气温有差别。(2)室内所计算的发育起点和有效积温常常是在恒温条件下所得的数据,与自然变温 状态下不同,变温下昆虫的发育常较在恒温下的为快。(3)积温法则无法应用于某

36、些有滞育阶段的昆虫世代数的计算。(4)昆虫的发育不仅仅受温度一个因素的影响,还受食物、湿度等其他因素的影响。(5)有效积温法则是以温度和发育速率呈直线关系作为前提的。事实上在整个适温区 内,更确切的关系是S形的逻辑斯蒂曲线。一旦温度变化超出范围,如仍以直线关系表示, 误差可能较大。2为什么动物在高温环境下维持恒定体温比在低温下困难,它们对高温环境的适应性特征 有哪些:(为什么动物在高温环境下维持恒定体温比在低温下困难真找不到)对高温环境的适应性特征:形态上的适应一一植物:密毛、鳞片虑光;体色反光;叶缘向上 或暂时折叠,减少辐射伤害;干和茎具厚的木栓层,绝热。动物:体型变小,外露部分 增大;腿长

37、将体抬离地面;背部具厚的脂肪隔热层。生理上的适应一一植物:降低细胞 含水量,增加糖或盐浓度,减缓代谢率;蒸腾作用旺盛,降低体温;反射红外光。动物: 放宽恒温范围;贮藏热量,减少内外温差。行为上的适应一一植物:关闭气孔。动物: 休眠,穴居,昼伏夜出。3以某种动物或类群为例,说明其适应环境的主要方式:生物在还具有在外行上适应环境 的很明显的特征,如比较常见的三种方式:保护色、拟态和警戒色如生活在亚马逊河 流域的南美鲈鱼形如败叶,浮在水面、“生活在海藻中的一种鱼,遇到敌害时,身体侧 立不动,似一株植物,从而逃避敌害。”南美鲈鱼和海藻中的那种鱼都是与环境中某种 生物相似,而且只有在侧立不动”或浮在水面

38、”不动时才似植物、如败叶,一旦游动起 来肯定就不像了,这些都是与环境中某种生物相似,故应是拟态现象。“虎具有的斑纹”、“避役的体色能够随环境色彩的变化而改变并与环境的色彩保持一 致”是与环境色彩相似,应是保护色。4 试述全球环境的地带性规律及其形成原因:纬度地带性在东部季风区明显,主要是热量 为基础,北冷南热,所以南方水田,北方旱地按纬度变化方向逐渐更替的分布规律。 其形成原因是地球球形体导致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在各纬度分布不均;各纬度热量条件 的差异,使受其影响的自然地理现象也按纬度分布。经度地带性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明显,主要是水分为基础,西湿东干,东部是草原,中间是草原荒漠,西部是荒漠。气

39、候、水文、生物和土壤等自然要素以及自然带从沿海向内陆逐渐更替的分布规律。 其变化规律常表现为大致沿经度方向变化。14、简述生物对环境适应的基本方式及其意义?适应方式: 形态适应:保护、保护色、警戒色与拟态 行为适应:运动、繁殖、迁移和迁徙、防御和抗敌 生理适应:生物钟、休眠、生理生化变化 营养适应:食性的泛化与特化(意义找不到答案)15、简述温度的生态作用? 温度与生物生长:温度是最重要的生态因子之一,参与生命活动的各种酶都有其最低、最 适和最高温度,即三基点温度。不同生物三基点不同,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生物生长的速率 与温度成正比,外温的季节性变化引起植物和变温动物生长加速和减弱的交替,形成年

40、轮, 外温影响动物的生长规模。 温度与生长发育:温度与生长发育最普遍的规律是有效积温。 温度与生物的繁殖和遗传性:植物春化,动物繁殖的早迟 温度与生物分布:许多物种的分布范围与温度区相关16、生物如何适应不同的水环境?i水生植物对水分子的适应:有发达的通气组织;机械组织不发达或退化;叶片薄而长,以 增加光合和吸收营养物质的面积。水生植物的生态类型有沉水植物,浮水植物,挺水植物。ii陆生植物对水分子的适应: 形态适应:有发达的根系;页面小;单子叶植物中有一些具扇状的运动细胞,可使页面弯 曲;具发达的贮水组织。 生理适应:水分运输的动力;原生质的渗透浓度高陆生植物的生态类型:湿生植物,中生植物,旱

41、生植物17、比较Liebig最小因子法则和Shelford耐受性法则的异同?Liebig最小因子法则:植物的生长取决于那些处于最小量状况的食物的量。两个补充条件:严格的稳定状态要考虑生态因子的相互作用,因子补偿作用,因而最 小因子并不是绝对的。Shelford耐受性法则:一种生物能够存在和繁殖,要依赖一种综合环境的全部因子的存在, 只要其中一项因子的量或质不足或过多,超过了某种生物的耐性限度,则使该物种不能生存, 甚至灭绝,这一概念被称为Shelford耐受性法则。(异、同点不好总结,大家可以分析讨论下,我怕总结错误)题号是红色的表示答案不太确定,大家撺掇吧!个体生态学生物与环境1. 因子的替

42、代作用:(这个书上没有,书上有个不可替代性和互补性作用,如下,不知道这么答对不对)对生物作用的诸多生态因子虽然非等价,但都很重要,一个都不能缺少,不能由另一个 来替代。但在一定条件下,当某一因子的数量不足,可依靠相近生态生态因子的加强得 以补偿,而获得相似的生态效应。(例如软体动物生长壳需要钙,环境中大量锶的存在 可补偿钙不足对壳生长的限制作用。又如光照强度减弱时,植物光合作用下降可依靠CO2 的浓度的增加得到补偿)2. 生态价(生态幅):每种生物对一种生态因子都有一个耐受范围,即一个生态学上的最 低点和一个生态学上的最高点,在最低点和最高点之间的范围就称为生态幅或生态价。3. 谢尔福德耐受性

43、定律: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上或质量上的不足或过多,即当其接近 或达到某种生物的耐受限度时会使该种生物衰退或不能生存。4. 耐受冰结:这个是真找不到5. 阿伦规律:寒冷地区的内温动物较温暖地区内温动物外露部分(如四肢、尾、耳朵及鼻) 有明显趋于缩小的现象,称阿伦规律,是减少散热的适应。6. 小气候:小环境(小环境:指对生物有直接影响的邻接环境,即指小范围内的特定栖息 地)中的气候称小气候,是指近地面大气层中1.5m以内的气候。7. 生态因子:环境中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着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 要素。生态因子是环境中对生物起作用的因子,而环境因子是指生物体外部的全部要素。8. 光

44、周期现象:Garner等人发现明相暗相的交替与长短对植物的开花结实有很大的影响。 这种植物对自然界昼夜长短规律性变化的反应,称光周期现象。9. 限制因子:在众多生态因子中,任何接近或超过某种生物的耐受性极限而阻止其生存、 生长、繁殖或扩散的因子称限制因子10. 适应:生物对环境压力的调整过程。分基因型适应和表型适应两类,后者又包括可 逆适应和不可逆适应。问答题181、动物的昼夜节律:动物的活动行为、体温变化、能量代谢以及内分泌激素的变化等等, 都表现出昼夜节律性。植物的光合作用、蒸腾作用、积累与消耗等也表现出昼夜节律性的变 化。动物的光周期现象:动物的繁殖、冬眠、迁徙和换羽毛等。生态适应意义:

45、光照长短的变化,与其他生态因子的变化相比,是地球上最具稳定性和规律 性的变化,通过长期的进化,生物最终选择了光周期作为生物节律的信号。2、Q脊椎动物羊膜卵的产生是脊椎动物在发育过程中能阻止水的丢失。失水与得水达到动 态平衡Q动物减少失水的形式表现在很多方面。首先减少蒸发失水,其次栖息在干燥环境中 的节肢动物体表厚厚的角质层及其上面的蜡膜,以及爬行动物体表的鳞片都阻碍体表水的蒸 发,另外哺乳动物肾的保水能力,鸟类与爬行类的大肠和泄殖腔以及昆虫的直肠腺具重吸收 水的作用Q陆生动物在蛋白质代谢产物的排泄上也表现出陆地适应性Q陆生动物通过行为 变化适应干旱炎热的环境。3、耐受性定律: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

46、数量上或质量上的不足或过多,即当接近或达到某种 生物的耐受限度时会使该物种衰退或不能生存。补充原理:Q每一种生物对不同的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存在差异,可能对某一生态因子的耐 受性很宽,对另一生态因子耐受性很窄,而耐受性还会因年龄、季节、栖息地区等的不同而 有差异。对很多生态因子耐受范围都很宽的生物,其分布区一般很广。Q生物在整个个体发 育过程中,对环境因子的耐受限度是不同的。在动物的繁殖区、卵、胚胎期和幼体、种子的 萌发期,其耐受性限度一般比较低。Q不同的生物种,对生态因子耐受性是不同的。Q生物 对某一生态因子处于非适度状态下时,对其他生态因子的耐受限度也下降。4、研究限制鹿群增长的因子时,发现

47、冬季雪被覆盖地面与枝叶,使鹿取食困难,食物可能 成为鹿种群数量的限制因子。根据这一研究结果,在冬季的森林中,人工添加饲料,降低了 鹿群的冬季死亡率,从而提高了鹿的资源量(并非此一种答案!这是书上的例子)5、日照超过一定数值才开花的植物叫长日照植物;日照短于一定数值才开花的植物叫短日 照植物,一般需要较长的黑暗。在温带和高纬度地区许多鸟兽在春夏之际白昼逐渐延长的季 节繁殖后代,称长日照植物;与此相反,有些动物在白昼逐渐缩短的秋冬之季才开始性腺发 育和进行繁殖,称短日照动物。植物的开花结果、落叶及休眠,动物的繁殖、冬眠、迁徙和 换毛换羽等,是对光照长短的规律性变化的反应,成为光周期现象。6、Q光照

48、强度是动物在视觉器官的形态上产生了遗传的适应性变化:夜行性动物的眼睛比 昼行性动物的大。Q动物的活动行为与光照强度有密切关系,有些动物适应于白天强光下活动,成为昼行性动 物,如大多数鸟类,哺乳类中的黄鼠、松鼠和许多灵长类。有些动物适应于黑夜或晨昏的弱 光下活动,如家鼠、刺猬、蝙蝠、壁虎等。Q自然条件下,动物每天开始活动的时间常常是由光照强度决定的,当光照强度达到某一水 平时,动物才开始活动,因此在不同季节随日出日落的时间差异,动物活动时间也有所改变。 Q很多种植物叶子的每日运动反映了光强度和光方向的日变化,而温带落叶树叶子的脱落时 对光强度的年周期变化的反映;Q在不同植物中,植物光合能力对光照强度的反应是有差异的。7、PPT上有的,低温高温都有的。8、水生动物的水平衡是靠渗透调节,渗透调节是控制生活在高渗和低渗环境中的有机体体 内水平衡及溶质平衡的一种适应。(是不是太简单了?)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