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复习资料

上传人:d****1 文档编号:193670949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67.8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生态学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生态学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生态学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生态学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学复习资料(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群落交错区:又称生态交错区或生态过渡带。简单地说是指两个或多个群落之间(或生态地带之间)的过渡区域。边缘效应:是指群落交错区内种的数目及一些种的密度增大的趋势。生态过度带:是指在生态系统中处于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体系、能量体系、结构体系、功 能体系之间所形成的界面,以及围绕该界面向外延伸的过渡带。影响群落结构的因素:A、生物因素B、干扰对种群结构的影响C、空间异质性与群落结构D、岛屿与群落结构E、平衡说与非平衡说第七章群落的演替:是指在群落发展变化过程中,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一个阶段接着一 个阶段,一个群落代替另一个群落的自然演变现象。演替系列:生物群落的演替过程,从植物的定居开始,到

2、形成稳定的植物群落为止, 这个过程叫做演替系列。演替的类型(1)按照演替发生的时间进程可以分为:速演替长期演替地质演替(2)按照引起演替的主导因素划分的演替类型:内因生态演替或内因动态演替外因生态演替或外因动态演替(3)按照基质的性质划分的演替类型:水生基质演替系列旱生基质演替系列(4)按群落代谢特征来划分有:自养性演替异养性演替波动:群落的波动多数是由群落所在地区气候条件的不规则变动引起的,其特点是群落区系 成分的相对稳定性,群落数量特征变化的不定性以及变化的可逆性。波动的类型:不明显波动、摆动性波动、偏途性波动控制演替的几种主要因素环境不断变化植物繁殖体的散布植物之间直接或间接的相互作用

3、人类活动的影响两种不同的演替观:经典的演替观和个体论演替观经典的演替观有两个基本点:每一演替阶段的群落明显不同于下一阶段的群落;前一阶段群 落中物种的活动促进了下一阶段物种的建立。个体论演替观:初始物种组成决定着群落演替后来的优势种。促进模型:相当于经典演替观,物种替代是由于先来物种改变了环境条件,使它不利于自身 生存,而促进了后来其他物种的繁荣,因此物种替代有顺序性、可预测性和具方 向性。抑制模型:先来物种抑制后来物种,使后来者难以入侵和繁荣,因而物种替代没有固定的顺 序,因为任何一个地点的演替都取决于哪些植物种首先到达那里。植物种的取代 不一定是有序的,每一个种都试图排挤和压制任何新来的定

4、居者,使演替带有较 强的个体性。忍耐模型:该模型介于促进模型和抑制模型之间。认为:物种替代决定于物种的竞争能力, 早期演替物种先锋种的存在并不重要,任何种都可以开始演替。三类模型的共同点是:演替中的先锋物种最先出现,它们具有生长快,种子产量大,有较 高的扩散能力等特点。这类易扩散和移植的物种一般对相互遮荫和根间竞争的环 境是不易适应的,所以在三种模型中,早期进入物种都是比较易于被挤掉的。三种模型的区别表明:重要的是演替的机制,即物种替代的机制,是促进、抑制还是现存物 种对替代影响不大,这决定于物种间的竞争能力。第八章分类,就是对实体(或属性)集合按其实体(属性)数据所反映的相似关系把它们分成组

5、, 使同组内的成员尽量相似,而不同组的成员尽量相异。植物群落一般可区分为人为的和自然的分类。人为分类是依据一种或几种事物的特征而进行的,或依据事物对人类的实用价值进行分类。自然分类是依据亲缘关系,反映事物内部关系的分类。主要分类单位分3级:植被型(高级单位)、群系(中级单位)和群丛(基本单位)。排序:就是把一个地区内所调查的群落样地,按照相似度来排定各样地的位序,从而分析各 样地之间及其与生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排序方法可分为两类1)直接梯度分析:利用环境因素的排序,即以群落生境或其中某一生态因子的变化,排定样地生境的位序。2)间接梯度分析:用植物群落本身属性(如种的出现与否,种的频度、盖度等等)

6、,排定群落样地的位序。相似系数:S=2c/a+b(c为两个群落中的相同物种,a、b为各群落物种);PS=(每一种最低百分率)第九章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就是在一定空间中共同栖居着的所有生物与环境之间通过不断的物质循 环和能量流动过程而形成的统一整体。生态系统结构空间结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时间结构:长时间度量,以生态系统进化为主要内容;中等时间度量,以群落演替为主要内 容;昼夜、季节等短时间的变化。系统:是指彼此间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事物有规律地联合的集合体,是有序的整体。构成系统至少要有3个条件: 系统是由许多成分组成的; 各成分间不是孤立的,而是彼此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 系统具有独立的、特定

7、的功能。生态系统地特征(1).生态系统是生态学上的一个主要结构和功能单位。(2).生态系统内部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结构越复杂、物种数目越多,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3).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三大功能。(4).生态系统营养级的数目通常不会超过56个。(5).生态系统是一个动态系统生态系统的组成与结构非生物环境:包括参加物质循环的无机元素和化合物,联系生物和非生物成分的有机物质和 气候或其他物理条件。生产者:是能以简单的有机物制造食物的自养生物。绿色植物、蓝绿藻和光合细菌消费者:是针对生产者而言的,即它们不能从无机物质制造有机物质,而是直接或间接地依 赖于生产者所制造的有机物质,因

8、此属于异养生物。消费者按其营养方式上的不同又可分为3类:1、食草动物:是直接以植物为营养的动物。2、食肉动物:即以食草动物为食者。3、大型食肉动物或顶级食肉动物:即以食肉动物为食者。分解者:是异养生物,其作用是把动植物体的复杂有机物分解为生产者能重新利用的简单的 化合物,并释放出能量,其作用正与生产者相反生物扩大作用:营养级越高,积累剂量越大。食物链:各种生物按其取食和被食的关系而排列的链状顺序称为食物链。食物网:在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之间通过能量传递关系存在着一种错综复杂的普遍联系, 这种联系象是一个无形的网把所有生物都包括在内,使它们彼此之间都有着某种直 接或间接的关系,这就是食物网的概念

9、。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抵抗外力干扰的能力就越强,反之亦然。营养级:一个营养级是指处于食物链某一环节上的所有生物种的总和。营养级的位置越高, 归属于这个营养级的生物种类和数量就越少。离基本能源越近的营养级,其中的生 物受到取食和捕食的压力也越大,因而这些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也就越多,生殖能力 也越强。食物链的特点陆地和浅水生态系统中,能流是以碎屑食物链为主。陆地生态系统中,净初级生产量只有很少一部分通向捕食食物链。只在某些水生生态系统中,捕食食物链才会成为能流的主要渠道。生态效率:指各种能流参数中的任何一个参数在营养级之间或营养级内部的比值关系。各种能流参数如下:1,摄食量(I):表示一个生物所摄

10、取的能量。对于植物来说,它代表光合作用所吸收的日 光能;对于动物来说,它代表动物吃进的食物的能量。2, 同化量(A):对于动物来说,它是消化后吸收的能量,对分解者是指对细胞外的吸收能量;对于植物来说,它指在光合作用中所固定的能量,常常以总初级生产 量表示。3, 呼吸量(R):指生物在呼吸等新陈代谢和各种活动中消耗的全部能量。4, 生产量(P):指生物在呼吸消耗后净剩的同化能量值,它以有机物质的形式累积在生物体内或生态系统中。对于植物来说,它是净初级生产量。对于动物来说, 它是同化量扣除呼吸量以后的净剩的能量值同化皴率(&)=座三的日光!琶(植物),J 零吸收责y光能_同化的食物能f动物)一期的

11、食物能(励物)心*% “菅养级的净生产量能量 生长散率(葛)一 营养级的同化能厂 消费或利用效率坷=1营养级的摄食能量 成场和用慰卒I n营养级的净生产能量林德曼(珈血痼.城率IE 1. . _ n +1营养级摄取的食物能生态学家通常把10%的林德曼效率看成是一条重要的生态学规律。反馈:当生态系统中某一成分发生变化的时候,它必然会引起其他成分出现一系列的响应变 化,这些变化最终又反过来影响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这个过程就叫反馈。反馈分类:分为正反馈和负反馈。负反馈控制可使系统保持稳定,正反馈使偏离加剧。例如, 在生物生长过程中个体越来越大,在种群持续增长过程中,种群数量不断上升,这都属于正

12、反馈。正反馈也是有机体生长和存活所必需的。但是,正反馈不能维持稳态,要使系统维持 稳态,只有通过负反馈控制。生态危机:是指由于人类盲目活动而导致局部地区甚至整个生物圈结构和功能的失衡,从而 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因此,人类的活动除了要讲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外,还必须特别注意 生态效益和生态后果,以便在改造自然的同时能基本保持生物圈的稳定和平衡。第十章能量锥体或金字塔:能量通过营养级逐级减少,如果把通过各营养级的能流量,由低到高画 成图,就成为一个金字塔,初级生产:即初级生产量或第一性生产量,是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或所制造的有机物质.净初级生产量:在初级生产过程中,植物所固定的能量有一部分是被植物自己

13、的呼吸消耗掉 了,剩下的部分才以可见有机物质的形式用于植物的生长和生殖,这部分生 产量称为净初级生产量。总初级生产量:包括呼吸消耗在内的全部生产量称为总初级生产量。生产量:指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的有机物质生产量。生物量:指在某一定时刻调查时单位面积上积存的有机物质,单位是克干重/m2或J/m2。生态系统中包含多种多样的信息,大致可以分为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和营养信息有机物所悄入再循环:进入分解者亚系统的有机物质也通过营养级而传递,但未利用物质、排出物和一些次级产物,又可成为营养级的输入而再次被利用,称为再循环生态系统的分解:是死有机物质的逐步降解过程。分解作用包括碎裂、异化和淋溶3个过程

14、的综合。初级生产量的测定方法:1、收获量测定法2、氧气测定法3、CO2测定法4、放射性标记物测定法第十一章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又称为生物地化循环,可以用库和流通两个概念来加以概括。库是由存在于生态系统某些生物或非生物成分中一定数量的某种化学物质所构成的 物质在生态系统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和单位时间的移动量就称为流通率。流通量:通常用单位时间、单位面积内通过的营养物质的绝对值来表达。周转率=毓通率库中营养物质总量原中营养物质总数.流通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三大基本功能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类型水循环气体型循环:属于气体型循环的物质,其分子或化合物常以气态形式参与循环过程。如氧、

15、 二氧化碳、氮等。主要储库是大气和海洋。沉积型循环:主要储库与岩石、土壤和水相联系的是沉积型循环。如磷、硫循环。补充:集合种群:是生境斑块中局域种群(local population)的集合,这些局域种群在空间上存在 隔离,彼此间通过个体扩散而相互联系。Levins 的模型是:dp/dt=mp(1-p)-epP(t)被定义为在时间t已被一个种所占据的生境斑块的数量与总的生境斑块的数量之比;e被定义为局部种群的灭绝率m则是一个与扩散个体能够成功侵入空的斑块生境有关的参数。Levins模型与Logistic模型在结构上是完全相似的,因为方程可以被改写为另一个完全等 价的形式即在这里差值m-e可以被认为是一个充分小的Meta种群的增长率,1-e/m可以被看作是与 Logistic模型中的环境容量Carrying capacity等价的值。生态学研究的3个空间尺度局域尺度个体在这一尺度内完成取食和繁殖等活动集合种群尺度在该尺度内,扩散个体在不同的局域种群之间迁移地理尺度一个物种所占据的整个地理区域,一般个体不会扩散出该区域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