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国家或地区仍为电伴热产品的主要销售市场

上传人:泓域m****机构 文档编号:193638311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3.1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发达国家或地区仍为电伴热产品的主要销售市场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发达国家或地区仍为电伴热产品的主要销售市场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发达国家或地区仍为电伴热产品的主要销售市场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资源描述:

《发达国家或地区仍为电伴热产品的主要销售市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达国家或地区仍为电伴热产品的主要销售市场(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发达国家或地区仍为电伴热产品的主要销售市场一、 发达国家或地区仍为电伴热产品的主要销售市场从电伴热市场的区域分布来看,北美、欧洲等地区工商业发达,城镇化水平高,主要国家低温天数较多,成为全球电伴热主要销售市场,2021年市场规模分别为1204亿美元和923亿美元,占比分别为4629%和3549%;以中国为代表的亚太地区制造业发展迅速,基础设施建设需求不断提升,2021年市场规模为331亿美元,占比1273%。从国家分布来看,美国系全球第一大经济体和能源大国,其电伴热产品市场规模位居首位,2021年市场份额占比超过30%;俄罗斯、加拿大系全球主要能源生产国,石油天然气已发展成为其支柱产业,且以上

2、国家处于高纬度地区,气候寒冷,对电伴热产品需求旺盛,2021年以上国家市场份额占比分别为1088%和765%;德国、法国、英国等产业底蕴深厚的其他发达经济体以及中国等基建投资较大的新兴经济体为第三梯队,市场份额占比在4%7%之间。二、 中游市场分析近年来,在各工厂不断改造的过程中,电伴热在火预热和电散热模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方案已成为工厂的首选方案。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电伴热行业市场规模达到179亿美元。三、 电伴热行业发展概况电伴热产品通过平铺或缠绕在有防冻或者保温需求的管道、罐体或附着物上,通过自身发热量来满足管道、罐体的热损失补偿或环境保温的需求。电伴热是一种有效的管道保温及防冻

3、方案,一直被广泛应用。四、 电伴热行业发展趋势随着工厂智能化水平的提高,普通的电伴热已经不能满足要求。因此,通过电伴热给管道内介质加热维温、升温之外,要求第一时间掌握管道的全过程伴热状态,这就需要增加一套电伴热监控系统,当某一部分伴热带出现问题,可以第一时间查勘,进行更换维护,可以防止物料的冻凝,保证物料的正常运输。相反的话,如果不能快速准确地判定出管道伴热故障位置,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面对越来越多的跨国管道问题,对电伴热技术提出了新的挑战,管道完整性分析报告应运而生。例如需要伴热的跨国管道,各个国家的标准规范、环境问题、操作习惯、设计风格等因素都会影响伴热的效果。因此,统一各个国家的伴热

4、形式,在整体节能效果、设计理念上达成共识才是重中之重。以中亚天然气管道为例,通过节能监测管理模式的创新,节能前后相差400万美元,若进一步实施完整性管理,经济效益更加可观。模型化+大数据管理模式。对于需要伴热的管道,建立管道伴热模型,将管道的温度、压力、流量等数据输入模型中,将其设定预警值,当超过设定预警值时,进行报警,通过工厂每次维修维护的大数据录入模型系统,通过模型系统分析,多角度确定故障位置及原因,迅速排查,解决故障。五、 行业竞争格局整体来看,国际知名电伴热企业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或地区,该类企业一般为在电气、供热、工业流体等某个工业领域具备较强的综合实力和市场地位的国际大型集团公司,主

5、要以自有高端品牌产品面向国内出售或海外出口,成为行业内第一梯队并占据主要市场份额,少数从事行业多年的企业凭借技术研发优势、过硬的产品质量或较强的市场营销能力,以ODM/OEM或者自有品牌方式成功获取一定市场份额,其产品定位于中高端市场,成为行业内第二梯队;规模较小、技术含量较低、面向中低端市场的众多中小企业成为行业内第三梯队。从下游终端领域来看,民商用领域市场成熟度高,品牌和销售渠道众多,市场集中度较低;由于电伴热系统在工业项目中成本占比较小,为了保证产品和系统的安全性,工业客户倾向于选择先发优势明显、综合实力强、品牌知名度高的国际知名企业,因此应用于工业领域的中高端市场长期被第一梯队企业垄断

6、。六、 下游市场分析目前,我国电伴热产业的下游主要应用于油气、化工、能源电力、民用和商用等领域。其中,石油天然气、民用和商用、化学工业需求量较大,市场份额分别为3669%、2764%、1732%。2018年至2021年,中国石油工业产量整体呈增长态势,但作为世界石油消费国之一,消费量也逐年增加,国内供给不能完全满足需求,需要大量进口,对外依存度不断加深。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1年中国石油工业产量为199亿吨,预计2022年将再次突破2亿吨。与此同时,中国天然气产量稳步增长,自2017年以来已连续第五年超过100*108立方米。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天然气行业产量20526亿立方米,202

7、2年1-11月产量1974亿立方米,同比增长64%。电伴热行业的特点和技术特点,竞争格局,发展机遇,挑战和发展趋势。电伴热的上游行业是金属线材、化工原料、色母、温控器行业。这些行业有大量的国内外制造商,他们的产品供应充足,价格公道。由于该行业对原材料的需求分散在品种和规格上,对某一种原材料没有很高的依赖性,上游行业的局部变化通常不会对该行业的原材料供应产生明显影响。但原材料的价格是由市场供求决定的,其价格波动会对行业内企业的生产成本产生一定的影响。电伴热的终端行业在很多领域都是由工业企业主导的,它的发展直接影响到这个行业需求的变化。当终端行业处于上行周期,行业景气度高时,工业企业倾向于加快生产

8、线的新建、改扩建,配套电伴热系统需求增加;相反,工业企业会减少新建和扩建生产线的计划,固定资产投资意愿降低,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这个行业的需求。电伴热产品的终端行业极其广泛,涉及油气、化工、能源电力、食品饮料、生物制药、污水处理、供水等多个工业领域,以及民用和商用领域。所以电伴热行业不存在明显的周期性特征。欧美等发达地区是电伴热的主要市场,基于保温、防冻等特定目的,电伴热产品在北半球温带、亚寒带、寒带的国家或地区需求量很大,因此具有一定的地域特色。电伴热行业受季节性影响明显,行业出货量主要集中在下半年,低温天气持续时间越长,电伴热产品需求量越大。从全球技术发展来看,目前电伴热产品的制造和工艺技术已

9、经趋于成熟。但是,随着下游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智能控制、极端环境下的性能要求、安全环保材料的使用、特定场景的方案设计等新的需求将促使电伴热产品不断创新。从国内技术发展来看,近年来我国电伴热行业的整体技术水平有了显著提高。部分企业的技术在产品性能、质量稳定性、安全环保、控温精度等方面与国际企业基本持平。但在高性能材料研发、高端产品生产技术、系统方案设计能力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目前,电伴热行业企业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规模效应大、研发能力强的企业;d能力和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将在竞争中胜出。国内企业必须不断自主创新,提高电伴热产品在材料端、工艺端和应用端的技术水平,逐步加快高端电伴热产品的进口替代,努

10、力推进高端电伴热产品的国产化进程。整体来看,国际知名电伴热企业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或地区。这些企业一般都是国际大型集团公司,在电力、供热、工业流体等一些工业领域具有较强的综合实力和市场地位。他们主要将自己的高端品牌产品销往国内或出口海外,成为行业第一梯队,占据主要市场份额。少数在行业中摸爬滚打多年的企业凭借其技术研发能力,通过ODM/OEM或自有品牌的方式成功获得了一定的市场份额。随着国内电伴热企业生产技术、产品质量和管理能力的不断提高,少数龙头企业的产品标准已经能够满足欧美的准入要求,并得到了世界范围内的广泛认可;与此同时,欧美发达国家或地区的电伴热产品制造商为了降低成本、扩大市场,也逐渐将生

11、产环节转移到中国、韩国、印度等新兴经济体,通过ODM/OEM或建立产业基地等方式与当地企业合作。全球电伴热产业的转移刺激了国内企业加大生产设备和技术开发的投入,促进了行业的技术进步,为国内电伴热制造业的产业升级做出了贡献。本世纪以来,电伴热行业成功进入石化领域,并在国内市场得到推广。随着下游客户对电伴热认识的加深,原有石化项目伴热系统的迭代升级和新项目的建设对电伴热产品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强,这将带动国内电伴热市场的持续发展,巩固电伴热产品在石化领域的地位。同时,近年来电伴热产品逐渐渗透到化工、生物制药等传统领域,并结合民用和商用领域的具体需求,开发了一批应用领域,如消防管道防冻伴热、大型公共建筑

12、屋顶融冰滑雪、道路桥梁坡道融雪、太阳能热水器伴热、住宅地暖等。随着电伴热技术的不断成熟和价格的降低,预计这些领域的市场规模将继续扩大。目前,欧美国家对电伴热产品的环保和安全要求日益严格,对国内电伴热产品生产企业的技术水平和质量控制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随着国内监管部门对环保的严格监管,电伴热产品和技术需要逐步符合我国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发展趋势。行业内的先进企业将通过设计和研发保持产品质量和性能的稳定性。d能力,不断改进材料配方和生产工艺以降低成本,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份额;相反,质量控制不到位、产品热损失高、生产技术水平低的企业会逐渐被淘汰。伴热行业的主要原材料包括金属

13、丝、化工原料和色母粒等。它们的价格与大宗商品价格同向波动,从而影响行业内企业的生产成本和流动资金需求。当主要原材料价格朝着不利于行业的方向波动时,会对企业的盈利能力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国内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压缩企业利润空间。只有具备技术优势、规模优势和管理优势的企业,才能保持相对稳定的盈利能力。在工业领域的中高端细分市场,客户对电伴热系统的技术要求较高,一般会严格按照项目要求从少数技术可靠、有成功经验的知名企业中选择供应商。因此,国内企业在拓展国内中高端市场和海外市场的过程中,将面临国际知名厂商的竞争威胁;在门槛相对较低的民商市场,标准化程度仍然不足。大多数中小企业都存在控制能力弱、产品线

14、单一等问题。他们以低价低质的产品参与市场竞争,加剧了行业的激烈竞争。我国电伴热企业主要在低端产品市场竞争激烈,但国内高端产品竞争力较弱,高端市场仍被国外品牌占据。近年来,国内少数电伴热企业完成了技术、人才和项目经验的积累,产品性能和质量明显提升。同时,他们有能力为下游工业客户的大型项目提供完整的电伴热解决方案。以石化项目进口替代为突破口,上述企业成功参与国内石化项目电伴热系统设计,打破了国内高端电伴热产品市场长期被国际知名品牌垄断的局面。预计未来国内企业将凭借强大的综合实力逐步扩大国内市场份额,推进高端产品的国产化进程。在产品安全方面,全球主要地区、国家和机构都设立了电伴热产品的相关资质认证。

15、随着行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产品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北美、欧洲等地区会相应提高电伴热产品的安全要求,认证等级标准也会提高。在产品的环保要求方面,欧美等地已禁止使用或进口非环保电线电缆,特别注重产品的安全性和阻燃性,大规模采用生态环保产品已成为国际趋势。从国内市场来看,从事强制性认证的产品必须获得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的CCC认证;从国外市场来看,北美和欧洲是电伴热行业的主要消费市场。这些地区一直注重安全和环保要求,因此当地主管部门或客户要求电伴热产品满足许多排放和安全认证标准。由于认证的审核条件严格,审核周期长,行业新进入者生产的产品很难在短时间内通过认证,满足很多规范性文件的要求。因此,上述资质

16、和认证要求对行业新人构成了较高的准入门槛。在生产技术方面,电伴热产品的生产涉及高分子功能材料、辐射化学技术、生态环保材料应用技术、智能电热产品制造技术、计算机智能控制技术等多个学科,对企业的技术积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系统设计方面,企业还需要结合下游行业客户的应用场景,综合考虑产品设计、温度控制、运行效果、安装维护等多种因素。电伴热方案,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方案设计。因此,该行业的企业不仅需要具备产品生产工艺的技术和人才储备,还需要长期积累下游行业应用场景的经验,以满足客户对电伴热系统方案综合设计的要求。所以这个行业存在生产流程和制度设计的壁垒。七、 全球电伴热行业概况电伴热已取代蒸汽伴热在下游终

17、端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伴热是将电能或蒸汽转化成热能,通过直接或间接的热交换,补充被伴热介质在工艺过程中产生的热损失,使其温度维持在一定的范围内。根据热载体的不同,伴热可分为电伴热和蒸汽伴热两种方式。伴热行业起源于十九世纪初,应石油化工产业对维持管道温度、防冻防凝的需求,蒸汽伴热被成功引入到石化领域的加工、运输、存储环节,并成为当时国际主流的伴热方式。但传统的蒸汽伴热存在温度控制力差、安装难度大、运营成本高等缺点,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伴热应用领域的拓展。电伴热技术弥补了传统伴热的缺点,通过将电伴热带平铺或缠绕在管道、罐体等被伴热对象上,将电热能量补充到工艺流程中的被伴热介质,进而达到伴热目的。与传统蒸

18、汽伴热相比,电伴热具有以下优点:伴热效果好。蒸汽伴热管道通过散热方式补充被伴热对象的热损失,由于蒸汽散热量不易控制,保温效率较低且伴热不均匀;电伴热通过电能散发热量补偿热损,通过均匀缠绕可保证均匀伴热的效果;节能效果明显。蒸汽伴热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热损失,而电伴热效率更高;安装工艺简单。工业蒸汽伴热的管线复杂,需要铺设蒸汽和热水伴热管道;电伴热带只需缠绕在管道或罐体上再配以配件即可实现伴热,安装方便;维护费用低。蒸汽伴热管道经常会出现跑、冒、滴、漏现象,维护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而电伴热带安装后仅需日常维护,大大降低了维护成本。基于此,电伴热技术于20世纪70年代末率先在美国众多工业部门广

19、泛使用,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成为全球工业伴热领域最主要的伴热方式,其应用前景也趋于广泛,目前已在众多领域的过程伴热、防凝防冻、工艺加热等环节得到应用。根据美国上市公司赛盟公司的公开信息,电伴热在工业伴热市场占有率约为60%,并仍在逐步替代蒸汽伴热产品。从全球电伴热市场的产品种类来看,根据伴热原理的不同,电伴热带可为自控温、恒功率、MI和集肤效应四种类型,其中自控温电伴热带凭借较强的适用性和广泛的应用领域,在电伴热市场规模占比超过50%,成为市场主流产品。八、 电伴热行业产业链电伴热产业链上游包括金属丝、化工原料及色母以及温控器等;下游应用包括石油天然气、化工、能源电力、民商用等方面,其发展状况直接影响着对本行业的需求变化。目前,国内电伴热行业仍以石油天然气、民商用、化工等需求为主,2021年的市场份额依次为3669%、2764%、1732%。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