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质非金属靶材行业发展概况

上传人:泓*** 文档编号:193636515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1.7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单质非金属靶材行业发展概况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单质非金属靶材行业发展概况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单质非金属靶材行业发展概况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单质非金属靶材行业发展概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质非金属靶材行业发展概况(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单质非金属靶材行业发展概况一、 平面显示行业概述自20世纪20年代CRT技术作为第一代显示技术商业化应用后,平面显示技术经历了多轮迭代,形成了目前常见的LCD和OLED技术。LCD技术与OLED技术的主要区别在于发光原理不同,LCD是一种依赖于背光的显示技术,LED模组作为背光源产生光,再通过液晶面板上信号与电压的改变来控制液晶分子的转动方向,从而控制每个像素点偏振光射出与否并实现显示;OLED面板则具有自身发光的特点,通过控制OLED子像素的亮度即可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无需单独外加背光源。目前,LCD显示屏占据着消费电子、工业、汽车等绝大部分应用市场,而OLED显示屏作为第三代显示技术,具有轻

2、薄、无污点、可视角范围广、柔性强等优势,在未来全面屏、柔性显示等趋势下具有广泛的应用。(一)平面显示行业发展历程由于平面显示技术、全球经济形势、电子产品市场多方面因素变化的影响,全球平面显示产业出现了多次国际性产业转移。显示技术从欧美向日本转移,并在日本实现了大规模产业化,1995年左右日本占有全球显示面板超过90%的市场份额。平面显示产业从日本向韩国、中国台湾转移。韩国、中国台湾的面板产业均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得到了快速成长。第二次产业转移后,全球平面显示行业形成了日、韩、中国台湾三分天下的局面。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全球显示产业开始从日、韩和中国台湾等地逐渐向中国大陆转移,并呈现加速态势。受益

3、于我国政府十二五、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政策支持,我国平面显示产业在此期间得到了飞速发展,中国大陆地区产能于2019年登顶全球首位。经过以上国际产业转移后,目前全球平面显示产业生产基地主要集中在日、韩、中国台湾和中国大陆。其中,日、韩和中国台湾的平面显示产业发展比较成熟,形成了以夏普、LG、三星、群创、友达为代表的多家知名企业。中国大陆近十年来快速追赶,逐渐成为全球平面显示产业布局的中心,京东方、华星光电、惠科集团等国内头部企业已在全球竞争中拥有相当的市场影响力。伴随国内企业在全球市场逐步掌握话语权,其对平面显示产业链上游供应链的稳定性需求相应提升,尤其近年来国际贸易环境发生变化的

4、背景下,平面显示产业对关键原材料自主可控的国产化需求日益迫切。(二)平面显示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显示面板是手机、电视、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安防监控设备、车载显示屏等设备必不可少的组成部件,是平面显示行业的主要构成。随着下游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与市场需求的持续增加,全球平面显示市场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带动了平面显示行业的持续发展。根据Frost&Sullivan统计,全球显示面板出货面积从2012年的14亿平方米增长至2019年的23亿平方米,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77%。未来,全球显示面板市场将由高速发展状态逐步向稳健增长状态转变,至2024年出货面积达到27亿平方米,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

5、3%。1、LCD显示面板市场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TFT-LCD显示面板依靠其具有的工作电压低、功耗小、分辨率高、抗干扰性好、应用范围广等一系列优点,占据了全球显示面板的主要市场份额,广泛应于笔记本电脑、桌面显示器、电视、通信设备等大屏幕显示领域,持续推动LCD显示面板市场的增长。全球市场方面,2019年全球LCD显示面板产量为22亿平方米,较2018年增长48%。根据Frost&Sullivan预测,至2024年全球产量预计将稳步上升至25亿平方米,自2020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9%。国内市场方面,受国际产业转移带动,2012年-2019年我国已逐步成为全球LCD显示面板的主要生产基地。根据

6、Frost&Sullivan统计,我国LCD面板产量自2012年的1,110万平方米增长至2019年的8,350万平方米,占全球市场产量的比重由81%增加至372%,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334%。未来,我国LCD面板生产能力还将稳步提升,预计至2024年在全球市场的产量占比将达到442%。因此,LCD显示面板产量规模有望在未来几年继续保持增长趋势,从而为整体平面显示行业的持续增长打下基础。2、OLED显示面板市场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与用户需求的提升,OLED显示技术在可穿戴设备、曲面屏手机、VR设备等新兴电子消费品的商业化程度不断提高,为平面显示行业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全球市场

7、方面,根据Frost&Sullivan统计,全球OLED显示面板产量从2012年的1400万平方米快速增长至2019年的8500万平方米,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294%。未来新兴电子设备的商业化发展将持续驱动OLED显示技术的渗透,预计全球OLED显示面板产量将从2020年的1,0700万平方米增长至2024年的2,1900万平方米,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96%。国内市场方面,我国在OLED领域的起步较晚,受制于行业较高的技术壁垒,早期在OLED领域的发展较为缓慢。然而,近年来,随着我国在显示与集成电路领域的投入不断加大,我国OLED产能已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根据Frost&Sullivan统计,2

8、019年我国OLED面板产量为810万平方米,占全球产量的95%,预计至2024年,产量将增加至5200万平方米,占全球市场的比重将上升至237%,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450%。二、 半导体行业(一)溅射靶材在半导体行业的应用集成电路产业链主要包括集成电路设计、晶圆制造和封装测试三大主干环节,及EDA、IP、设备、材料、掩膜等关键支持环节。溅射靶材、光刻胶、硅片、光掩膜、电子特种气体、抛光材料、湿电子化学品等材料,均是半导体生产必备的关键材料。其中,溅射靶材主要应用于晶圆制造和封装测试环节的薄膜沉积工序。(二)半导体行业概述半导体指常温下导电性能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的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产

9、品中。半导体产品可细分为四大类:集成电路、分立器件、光电子器件和传感器。集成电路作为半导体产业的核心,占据半导体行业规模的八成以上,其细分领域包括逻辑芯片、存储器、微处理器和模拟芯片等,被广泛应用于5G通信、计算机、消费电子、网络通信、汽车电子、物联网等产业,是绝大多数电子设备的核心组成部分,具有十分广阔的市场空间。作为资金与技术高度密集行业,集成电路行业形成了专业分工深度细化,产业链各环节企业相互依存的格局。在问题突出、国际贸易局势不确定性长期存在的背景下,半导体及相关支持性产业的国产化重要性日益提升。1、半导体行业发展历程从发展历程来看,自诞生以来,由于产业链的细化与应用市场需求的变化,半

10、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已经经历了多次产业转移。目前,中国大陆凭借着在智能终端方面的生产能力与庞大的消费市场,正逐步承接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的第三次转移。2、半导体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全球半导体行业方面,伴随全球信息化、网络化和知识经济的迅速发展,特别是在以物联网、人工智能、汽车电子、智能手机、智能穿戴、云计算、大数据和安防电子等为主的新兴应用领域强劲需求的带动下,全球半导体产业收入将保持持续增长。2018年全球半导体行业收入为4,76151亿美元,2019年受全球宏观经济低迷影响,半导体行业景气度有所下降,收入同比下降1197%,为4,19148亿美元,预计2021年半导体行业开始复苏,20

11、24年预计全球半导体行业收入将达到5,72788亿美元。国内半导体行业方面,在半导体和集成电路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集成电路产品依然大量依赖进口,集成电路产品的自给率仍然偏低。2015年,中国制造2025计划中提出了到2025年,70%的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实现自主保障的战略目标,在该目标的指引下,我国集成电路产业逐步开始了国产化的进程,这也为国内的集成电路及集成电路产业链相关企业提供了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机遇。根据国际半导体协会(SEMI)的统计数据,2017年到2020年期间,全球将有62座新晶圆厂投产,其中将有26座新晶圆厂座落中国大陆,占比达42%。新晶圆厂从建立到生产的周期大概

12、为2年,未来几年将是中国大陆半导体和集成电路产业的快速发展期。随着半导体产业的快速发展,将进一步推动国内高性能溅射靶材行业的高速增长。三、 溅射靶材产业链中国溅射靶材上游为各种原材料,包括金属、合金、陶瓷化合物;中游主要为靶材制造、溅射镀膜;下游广泛应用于半导体芯片、平面显示、信息存储、太阳能电池、智能玻璃等。中国溅射靶材产业链上游金属上市企业包括新疆众和、天山铝业、铜陵有色、安宁股份、中环股份等,合金企业包括江赣锋锂业、兴业矿业、浙富控股、厦门钩业、寒锐钻业等。中游的溅射靶材企业主要为日矿金属、霍尼韦尔、东曹、普莱克斯、有研新材、金钼股份、新疆众和、隆华科技、江丰电子、康达新材、阿石创、超卓

13、航科等。下游集成电路企业包括中芯国际、长电科技、韦尔股份、通富微电、华天科技等,太阳能电池企业包括通威股份、隆基绿能、天合光能、晶科能源、TCL中环等。四、 平板显示靶材应用场景平板显示主要包括液晶显示(LCD)、等离子显示(PDP)、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OLED)等,多由金属电极、透明导电极、绝缘层、发光层组成,为了保证大面积膜层的均匀性,提高生产率和降低成本,溅射技术越来越多地被用来制备这些膜层。平板显示镀膜用溅射靶材主要品种有:钼靶、铝靶、铝合金靶、铬靶、铜靶、铜合金靶、硅靶、钛靶、铌靶和氧化铟锡(ITO)靶材等。若根据工艺的不同,FPD行业用靶材也可大致分为溅射用靶材和蒸镀用靶材。其中

14、溅射用靶材主要为Cu、Al、Mo和IGZO等材料。蒸镀用靶材一般为Ag和Mg两种金属。Ag和Mg合金一般用于小尺寸OLED面板产线中的阴极制作。除此以外,Ag也可以作为顶发射OLED器件中的阳极反射层使用。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面板TFT-LCD由大量的液晶显示单元阵列组成(如4K分辨率的屏幕含有800多万个显示单元阵列),而每一个液晶显示单元,都由一个单独的薄膜晶体管(TFT)所控制和驱动。薄膜晶体管阵列的制作原理,是在真空条件下,利用离子束流去轰击靶材,使固体表面的原子电离后沉积在玻璃基板上,经过反复多次的沉积+刻蚀,一层层(一般为712层)地堆积制作出薄膜晶体管阵列。OLED典型结构是在氧化

15、铟锡(ITO)玻璃上制作一层几十纳米厚的发光材料,ITO透明电极作为器件的阳极,钼或者合金材料作为器件的阴极。从阴阳2极分别注入电子和空穴,在一定电压驱动下,被注入的电子和空穴分别经过电子传输层和空穴传输层迁移到发光层并复合,形成激子并使发光分子产生单态激子,单态激子衰减发光。五、 溅射靶材上游分析2021年国内共生产高纯铝146万吨,同比增长977%,根据数据统计,2016年中国的高纯铝产量为118万吨,2020年增至133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0%。2021年全球经济复苏叠加新能源汽车需求爆发,下游需求旺盛,高纯铝产量再创新高。预计2022年高纯铝产量将继续保持增长,将达154万吨。以纯铜或铜合金制成各种形状包括棒、线、板、带、条、管、箔等统称铜材。近年来中国铜材产量整体保持增长趋势,2022年9月中国铜材产量2221万吨,同比增长95%;1-9月累计产量16366万吨,同比下降05%。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