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必修一重点知识点总结.doc

上传人:ren****ao 文档编号:193612216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一历史必修一重点知识点总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一历史必修一重点知识点总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一历史必修一重点知识点总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高一历史必修一重点知识点总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历史必修一重点知识点总结.doc(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高一历史必修一重点知识点总结第3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一、中枢权力机构(中央行政体制)的变化削弱相权,加强皇权1、秦朝:三公九卿制度。丞相位高权重。2、汉武帝:中朝制度,与“三公”相制衡。东汉时期的尚书台取代了三公的权力。3、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确立。A、即中书省(起草)、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三省长官皆宰相。尚书省下设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处理日常政务。B、影响:三省之间相互牵制,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提高效率,分割相权,加强皇权;标志着中国古代政治体制发生深刻变化,对后世的国家体制产生深远影响。4、宋朝:二府三司制。三省长官不参与政事,另设“中书门下”,作为办公

2、机构,只保留行政权。军政归枢密院,财政归三司(度支、盐铁、户部)5、元朝:废除三省,只设中书省。宰相为左右丞相和平章政事。六部也归中书省。地方实行行省制。6、明朝(1)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权分六部,皇帝亲掌六部。(解决了皇权和相权的矛盾),设殿阁大学士,品秩较低,仅备顾问,协理奏章,不参与决策。(2)明成祖时设立内阁:。大学士开始参与军国大事,内阁地位逐渐上升,有了专门衙署属官,阁臣权力越来越大。起草对大臣奏章的批复意见,称“票拟”,皇帝朱笔裁定,称“批红”。7、清朝:设军机处(1)、背景:清朝建立,承袭明制,设立内阁,处理日常事务。军国大事,由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来处理。(2)、

3、设立:雍正年间为处理西北军务而设。军机大臣参与处理内政外交,制定军政大计,审理重大案件。但本身品级不高,不得私自交往,日夜轮渡值班,完全听命于皇帝,只能跪奏笔录。(3)、影响:提高行政效率;标志着专制皇权发展到顶峰。二、选官制度的变化1、秦朝:军功爵制度2、汉武帝:察举制和征辟制察举制:地方向中央推荐人才。征辟制:中央和地方政府向社会征聘人才。3、隋唐时期:科举制度。影响:(1)积极:为打破了身份的限制,体现了公平和择优录取的原则,对后世影响深远;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为官僚队伍提供了高素质人才;促进了官僚体制的成熟;保证了中华帝国的长期繁荣。(2)局限:到了明清时期,科举制的八股取士方式束缚

4、了人们的思想。三、监察制度和谏议制度1、监察制度(1)秦朝:御史大夫。(2)汉代专设御史府,汉武帝在地方设刺史。(3)隋唐:门下省。(4)明清时期:中央设都察院(监察御史)、六科给事中,合称“科道”;地方设按察使司。2、谏议制度:隋唐时期的门下省、北宋的谏院3、评价:积极:作为一种常设的政治制度,有利于整顿吏治,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维护中央集权,谏正皇帝过失,防止决策失误。局限:不能从根本上约束皇帝的无上权力,也不能杜绝官僚队伍中的腐败和低效。四、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1)秦朝:郡县制(2)汉初:郡国并行制。东汉到魏晋实行州郡县三级制(3)元朝:创立行省制,实行省路府(州)县制。五、(1)中国古代

5、政治制度的成熟的体现:以三省六部制为代表的中央行政体制、以科举制为代表的选官用人制度、维护官僚队伍廉洁高效的监察制度。(2)汉唐以来政治制度的特点:为了维护中央集权的需要不断加强对官吏和地方的控制;同时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不断吸纳新生力量,保持统治基础的稳固。高一历史必修一重点知识点总结(二)第2课大一统和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一、秦朝的统一1、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进步,分封宗法制逐渐崩溃;商鞅变法,秦国逐渐强大2、统一:前221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确立1、特征:权力的高度集中;表现在皇权至上、“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三公九卿制度(中央政府)。三公指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丞相为百官之首;御史大夫掌管律令、图籍,监察百官;太尉管理军务。中央官员互相配合,互相牵制,大权操纵于皇帝手中。地方:实行郡县制制定官吏选拔和考核制度制定严密而严苛的法律,成为中央集权工具三、影响:彻底打破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了中国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对_多年的中国政治与社会产生重要影响。第4页共4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