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发展与教育试题第2、5章

上传人:jin****ng 文档编号:193604380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67.4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心理发展与教育试题第2、5章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心理发展与教育试题第2、5章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心理发展与教育试题第2、5章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心理发展与教育试题第2、5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发展与教育试题第2、5章(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A过度学习 B记忆的恢复现象C无倒摄抑制的影响5学习某材料,10次正好记住,那么学习多少次效果最好呢?A 10次B 12次C 15次D 20次6、无论在中午或傍晚,一香蕉总是被看成黄色,这是由于(D )所致。A知觉适应 B明度恒常性C知觉的理解性 D颜色恒常性7、“猎人进山只见禽兽,樵夫进山只见柴草”是知觉(A )的表现。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D、恒常性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针对所学内容画出网络关系图,这种学习策略属于(A )。组织构造策略B.深入理解策略 C.高效练习策略D.保持记忆策略在一份书面学习材料中,记忆效果最好的位置往往是(B )。中间部分 B.开始和结尾部分C.不一定D

2、.都一样元”,这是使用了( C )D.符号纲要法8.A.9、A.10、有人在学习解高次方程的思路时,概括为“四化换A.图表归纳法B.形象联想法C.简语归纳法11、老师在教授课文时采用列提纲的形式来板书,这里老师使用的学习策略是(A)A.组织构造策略B.深入理解策略C.高效练习策略 D.保持记忆策略12. 不属于元认知策略的是(B )A.计划策略B.学习策略13. 短时记忆的容量是(B)。A. 52组块B. 72字节14. 产生感觉的第一步是(B )。A.转换B.收集信息C.监控策略C. 72组块C.神经传导15.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说明遗忘的规律是(C )。D.调节策略D. 72 词D.中枢加工心

3、理发展与教育试题第2、5章既然你都找到了这份文档,相信你一定花了很多功夫吧?大家都是西 南大学苦命的孩纸,我总结的这套习题是2013年心理发展与教育的 题库,好多书上都找不到答案,而且老师出题也不系统,乱七八糟的, 我都是在网上找的,不免有些错误。我一直坚信,找不到的,或是背 错了的答案都是和我没有缘分的,所以又何必强求呢O(n_n)o哈! 为逃出老师的魔爪共同奋斗吧!二、单选题1、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属于(B )。A.策略性知识B.陈述性知识C.条件性知识 D.程序性知识2、要使学习的知识达到自动化,主要通过(B)C多问为什么A形成策略化 B反复练习 C多问为什么 D使用联想法

4、3、对如何游泳的记忆属于(D )。A.形象记忆B.语词记忆C.情绪记忆D程序性记忆4、学习后立即睡觉,保持的效果往往比学习后继续活动保持的效果更好,这是由于(C)。 D无前摄抑制的影响(C)。A.均衡发展B.先慢后快C.先快后慢D.先慢后快又慢16. 看书时用红笔画出重点,便于重新阅读,是利用知觉的哪种特性? (A )A.选择性B.整体性C.理解性D.恒常性17. 许多人利用早晨和晚上的时间学习记忆,其效果优于白天,这是因为早上和晚上所受到 的干扰是(C )A.双重抑制B.前摄抑制C.单一抑制D.倒摄抑制18. 学习过的知识要及时复习,这主要是根据遗忘过程的(B )规律。A再认B先快后慢c倒摄

5、抑制D消退18、信息处理的观点认为,记忆是人脑对外界信息的(D )A.识记和保持B、接受和储存C、储存和提取D、编码、储存和提取20、告诉你一个电话号码,你可以按照它去拨号,但打过以后,再问你该号码,你又不记得 了,这是(C )A、瞬时记忆表现B、感觉记忆表现C、短时记忆表现D、长时记忆表现21、有人在记忆n值时,记为“山巅一寺一壶酒,尔乐苦煞吾.”,这是使用了( C )A形象联想法B歌谣归纳法C谐音联想法D简语归纳法22、对人名、地名、名词解释以及定理、定律等记忆属于(B )A程序性记忆B陈述性记忆C感觉记忆D机械记忆23、对一个真实的棋局,象棋大师的记忆准确性为64%,业余新手只有18%。

6、由此可见, (D )对组块有着很大的影响。A.加工深度 B.觉醒状态C.记忆内容D.个体的知识经验24、人们在看动画片的时候,能把原本是静止的图像看成是在运动的,这是因为存在 (B )。A.幻觉B.感觉记忆C.静止运动 D.错觉25、“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体现了知觉的(C )。A.选择性B.整体性C.理解性D.恒常性26、在知觉世界时,人们总是把少数事物当成知觉的对象,把其他事物当成知觉的背景,这是(A )。A.知觉的选择性 B.知觉的整体性C.知觉的理解性D.知觉的恒常性27、信息保持时间短暂;记忆容量大的记忆为(C )。A.感觉记忆 B.短时记忆 C.长时记忆 D.瞬间记忆28、有人记

7、忆有关马克思出生和去世的时间(18181883 ),联想为“马克思一爬一爬, 一爬爬上山”,这是使用了( D )。A.组织构造策略B.深入理解策略C.高效练习策略 D.保持记忆策略29、以下哪个不属于元认知的三个成分(D )。A、元认知知识 B、元认知体验C、元认知监控D、元认知策略30、以下哪种情况运用了元认知(A )。A、自学时在一书里的要点下划线 B、阅读某张税收表格的说明C、到超市购物D、在教师的监督下学习31、“预感到自己在将参加的活动中会成功”属于(B )A、元认知知识B、元认知策略C、元认知监控D、元认知体验32、“知道人与人之间在认知等方面存在差异”属于(D )A、元认知知识B

8、、元认知监控C、元认知体验D、元认知策略33、考前复习中不断检查自己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这种做法属于(C )。A、元认知知识B、元认知体验C、元认知监控 D、元认知策略34、以下描述不适合在写作过程的“自我提问单”中呈现的是(B )。A、作文的题目是什么意思?B、作文的字数要求是多少?C、这一段符合预定思路吗?有没有更好的表达方式? D、我想表达什么情感?35、以启发小学生写作文为例,下列哪个提问属于过程启发式(D )。A.描写人物的作文开头通常描述人物的什么特征? B.这个描写对象的外貌特征是什 么?C.你觉得这个描写对象有什么性格特征?D.如何才能让作文流露真情实感呢?36、有经验的教师在

9、讲课的同时,还能较好的照顾全班同学的活动,谁在认真听讲,谁开小 差,谁传小纸条,谁偷看课外书,他们都一清二楚。这些教师合理的利用了( D )A.注意的选择性B.注意的稳定性C.注意的转移D.注意的分配37、下列哪个是元认知的核心(B )A、元认知知识B、元认知监控C、元认知体验D、元认知策略38、舌尖现象的情况,指的是明明知道某件事,但一时就是回忆不出来。这种现象可以用那 种记忆遗忘的理论来解释(D )。A、衰退理论B、干扰理论C、压抑说D、提取失败39、新换一副眼镜时,开始会觉得不习惯,半天或一天后,这种不适感就消失了。这是因为 知觉的(C)。A、知觉的理解性B、知觉恒常性C、知觉适应性 D

10、、知觉整体性40、司机手扶方向盘、脚踩油门、眼睛注意路标和行人。司机在同时做这几种活动时运用到 的是(B)。A、注意的转移 B、注意的分配C、注意的选择 D、注意的起伏二、多选题1、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在某一时刻所处状态,注意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他们是(AB ) A、指向性B、集中性C、随意性D、不随意性E、目的性2、记忆是在头脑积累、保存和提取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运用信息加工的术语,就是人脑 对外界输入的信号进行(ABC )A、编码B、存储C、提取D、应用E、遗忘3、遗忘的发生主要原因是(B CD ).A.信息错误B.记忆痕迹消退C.信息的干扰D.有意识的抑制/4、有效的学习知识,可按以下的目

11、标实现条件(ABCDEA.概念化B.条件化C.结构化 D.自动化5、知觉的规律主要是A.知觉的选择性B.知觉的整体性D.知觉得恒常性E.知觉的起伏性6、认知学习过程涉及以下哪些概念(ABCDEA短时记忆 B长时记忆 C感觉记忆7、深入理解的方法有(ABCDE )A.自问理由法B.形象比喻法 C.异同比较法8、下列属于归纳策略的是(ABCD )B.条件化 C.结构化 D.自动化E.策略化女疋在知觉的基本特性中表现出来的。知觉的基本特性有(ABCDC.知觉的理解性D注意E元认知)。D.感性经验累积法E.自我举例法D.图表归纳法E.纲要归纳法A.分类归纳法B.歌谣归纳法C.简语归纳法9、 教师在教授

12、学生学习纲要法时应注意(ABD )A提要性原则B层次性原则C自动化原则D掌握性原则E目标性原则10、应用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ABCDE)A.正确运用无意注意规律组织教学B.避免分散注意C.运用有意注意规律进行教学D. 使用各种形式增强持续性注意E.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注意发展特点组织教学11、选用科学的复习方法时应注意:(ABCDE)A.采用背读结合的方法B.整记与分记相结合C.尽量减少抄写时间D. 多种形式复习相结合E.多种感官协同记忆12、我们在课堂上通过语言传授可以学习各种课本知识和日常生活常识,并能在以后的生活中加以运用。这种对知识的记忆涉及(ADE )。A.语义记忆B.情景记忆C

13、.程序性记忆D.陈述性记忆 E.长时记忆13、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可以说明(B E )。A.遗忘的原因是由于记忆痕迹衰退B.遗忘的原因是由于干扰C.遗忘的原因是由于压抑D.遗忘的原因是由于提取失败E. 系列位置效应产生的原因14、传统的以结果为中心的启发式,往往(ABCD )。A.针对具体的问题B.教师头脑中先有了一个结果C.启发式成了简单的问答式D.导致学生对教师提问的依赖15、 过程启发式教学具有以下特征(ABD)。A.指向思维过程和思维方法B.按思维流程设计相应的启发式问题C.导致学生对教师提问的依赖D.最终逐步过渡到让学生自己向自己提出问题16、以解答物理题为例,下面哪些不属于过程启发式

14、提问方式(ABD )。A.气球开始时是什么运动?B.木箱脱离后,气球作什么运动?C.解决物理力学计算题的基本步骤是什么?D.解出答案之后应该做什么?17、以下描述中属于元认知知识的是()。A、自己更擅长数学而不是化学B、我在班级中属于很有创造性的人C、竞赛比的不仅是能力还有心理素质D、我觉得在这次数学竞赛中一定能获得胜利18、元认知知识包括以下哪几个方面(ABD )。A.关于个人因素的元认知知识B.关于任务因素的元认知知识C.关于监控的知识D.关于策略的知识19、 元认知在学生认知能力发展中的作用体现在那些方面(ABCD)。A.元认知是学生智力开发的突破口B.元认知能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C.元认

15、知能促使学生学会高效率学习D.元认知能增强学生的主体能力20、牛顿第二定律是什么,运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物理问题,如何正确高效地掌握牛顿第二定律?在这三个问题中涉及到的知识类型有(ABC)A、陈述性知识B、程序性知识 C、策略性知识 D、理解性知识21、 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三种记忆系统划分的标准是(B )A、容量的大小B、时间的长短C、记忆的内容D、神经机制的差异三、绘图说明题(15分)请结合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阐述遗忘的规律和特点,并举例说明如何合理使用复习策略?(15 分)1、艾宾浩斯曲线是揭示遗忘规律的曲线。图中竖轴表示学习中记住的知识数量,横轴表示 时间(天数),曲线表示记忆量变

16、化的规律。(1分)2、总体来说,在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忘的进程不是均衡的。在记忆的最初阶段遗 忘的速度很快,后来就逐渐减慢了,到了相当长的时候后,几乎就不再遗忘了,这就是遗忘 的发展规律,即先快后慢的原则。(5分)3、不同的记忆材料有不同的遗忘曲线。如上图所示,无意义音节以往速度最快;而诗和散 文的遗忘相对较慢。(2分)4、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艾宾浩斯记忆曲线。(2分)如何使用复习策略?复习时间的安排(1分):要注意及时复习(1分);要限时记忆(1分)。复习方法的选择(1分):采用背读结合的方法(1分),整记与分记相结合(1分);尽 量减少抄写时间(1分);多种形式复习相集合(1分);多种感

17、官协同记忆(1分)。根据答题情况,灵活分配其余的6分。艾宾浩斯曲线如下四、应用题1、某学校李老师自己研究了一种新的训练学生元认知能力的方法,为了检验这种方法的效 果,请设计一个教学实验的研究方案,考察这种新的训练方法是否对促进学生的学习成绩有 效?是否对学生元认知能力提高有效?是否对所有同学有效? (15分)评分标准:实验设计至少如下几个方面:自变量(2分);因变量(5分);学生的选择(2分);教师的选择(3分);其他无关变量 的控制(5分);实验结果的分析思路(5分);综合(3分)2. 为了把课上得更加生动形象,张老师今天带来了不少直观教具,有实物、图片,还有摸定很好。可进教室后,他把这些教具放在桌子上,或挂在黑板上。他想今天的课效果是结果并非如此。你知道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吗? (10分)型。100755025提示:学生好奇心强,喜欢探索。上课时,他们对张老师带来的各种教具感兴趣,就不能 集中注意、专心听讲。张老师在客观上市学生产生分心现象。应该根据讲课需要,逐步展 示教具。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