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课后练习答案要点

上传人:功*** 文档编号:193564418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6.1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大学语文课后练习答案要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大学语文课后练习答案要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大学语文课后练习答案要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资源描述:

《大学语文课后练习答案要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语文课后练习答案要点(1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大学语文课后练习答案要点大学语文课后练习答案要点 一、 大同 2.你认为大同思想在当今全球化的社会进程中还有没有价值? 答:这一点可以结合阅读康有为的大同书(重点读序)或分析孙中山“天下为公”的思想来讨论。也可以就此结合中国近现代史中对共产主义思想的接受现象来谈。可以结合当前的全球化过程中的人类价值与伦理危机来讨论大同思想的现代与未来价值。 3.大同篇的艺术感染力除来自儒家用世的情感之外,还来自于文字的表达,试总结其中最主要的修辞手法。 答:(1) 注意找出文字的谐韵现象,如“公”、“睦”、“终”、“用”、“归”、“公”。再如“礼”、“纪”、“里”、“知”、“起”。再如“让”、“常”、“殃”、

2、“康”。先秦许多散文中都注意谐韵。 (2) 注意这篇文章的文字的铺陈与对偶现象。在对偶中善于变化句式,因此便造成了铺张扬厉的气势。 (3) 文章的开头安排一个孔子与子游对话的场景,具有起兴的作用,使得文中陈述的思想充满了情感与感性,造成了文情并茂的效果。 二、萧萧 1. 比较萧萧和废名竹林的故事中的三姑娘,说说这两个少女形象的异同。 答:和三姑娘的清纯不同,萧萧是个无依无靠的孤儿,“风里雨里过日子,像一株长在园角落里不为人注意的蓖麻,大枝大叶,日增茂盛”。她和沈从文边城中的翠翠、长河中夭夭一样,天真、单纯、无知无识,无法把握自己命运,只是被习惯的生活裹挟着向前。身为“童养媳”的萧萧却被长工花狗

3、把肚子睡大,她幻想着和花狗“到城里去自由”,花狗却自己一个人溜之大吉。萧萧“预备跟了学生走的那条路上城去自由”,还没动身就被家人发觉,萧萧想到过死,却舍不得死,这样她的命运得由本族的人决定,“沉潭”是读过“子曰”的族长们做的事,萧萧的伯父没读过“子曰”,于是决定“发卖”,可远处却没人来买,而萧萧又生下了儿子,萧萧最后还是做了小丈夫的大妻子。在这样一个形象的塑造中,隐含着作家对原始冒昧与封建宗法错综交织的湘西世界的思考。 2. 阅读沈从文的边城,结合萧萧看看作家写出了一个怎样的“湘西世界”。 答:边城的“化外之境”,表现了原始、质朴、和谐的“生命形态”。萧萧中“化外之境”已经注入了宗法制社会的内

4、容,而且现代文明也开始渗入。 三、东西文化之分与城乡文化之别 1. 本文在取譬和比较方面相当出色,体会这样行文的好处。 答:艺术特点:一、取譬和比较。整个文章都在比喻和比较当中,城乡文化始终如影随形,跟随在东西文化之后,既是鲜明的映衬,又形象地传达作者的思想。二、语言质朴生动,文气生动,语言幽默诙谐,形象表达事理。 2. 你赞同文章的观点吗?为什么? 答:赞同与反对都可以,关键要求说出自己的想法,并能进行论证。 3. 你觉得“东西文化之分”除了用“城乡文化之别”来比较,还有没有其他的比较方- 1 - 式?试举一例。 答:如经验丰富但已衰老的老年人和充满朝气却缺乏深度的青年人等。只要能有自己的道

5、理即可。 四、伤逝 1. 分析伤逝中涓生、子君爱情悲剧的原因。 答:造成涓生、子君爱情悲剧的直接原因是他们当时所处的封建、守旧、冷酷、庸俗、无聊的社会环境,和所面临的生存(经济)压力。但二人的爱情之所以成为悲剧,与他们自身的弱点也是分不开的。尽管他们因相爱而同居,从精神到物质都付出了极大的代价,但他们对于爱情的理解却过于狭窄,未能正确认识爱情在全部人生中的位臵,以至于在组成家庭的目标实现后,没有了新的人生的动力,生活失去了应有的光彩。为此,作品提出了“爱情必须时时更新、生长、创造”的观点。同时,涓生、子君缺乏对社会的清醒的认识,忽略了环境对个人爱情生活的制约作用,尤其是忽视了获得生存权的重要,

6、缺乏韧性战斗的思想准备,以至于在突如其来的经济打击面前惊慌失措。作品由“人必先活着,爱才有所附丽”的点题之笔,提出了个性解放与社会解放的关系问题。 2. 阅读“五四”时期同类题材的作品,了解“五四”时期文学作品对个性解放和婚姻恋爱主题的表现,体会鲁迅伤逝主题思想的独特性。 答:参阅伤逝和个性解放的思想。 五、西西弗神话 1.能否选择中国的神话传说或寓言故事阐发其哲学意蕴? 答:例如“愚公移山”、“精卫填海”和“吴刚伐桂”等。 2.分析作品中的西西弗形象。 答:人类荒谬命运的象征与缩影;体现了加缪所主张的反抗精神。 3.为什么说“应当想像西西弗是幸福的”? 答:西西弗在对荒谬的反抗中获得了生命的

7、意义;我们目睹和感受着命运的荒谬,以及西西弗的反抗,“应当”获得深刻的启示,从而把对西西弗和我们自身荒谬的反抗视为“幸福”。 4.作品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答:作品的构思以著名神话为基础;西西弗的形象鲜明、生动,使人印象深刻;语言简洁有力,饱含深厚的哲思、诗意与激情。 六、老子五章 1. 老子第四十章云:“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第四十二章又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请结合所选第一章、第二十五章阐述老子的宇宙论。 答:“道”是一切存在的根源; “道”不受任何时空限制,具有无上的超越性; “道”是万物产生的始源; “道” “一” “二” “三” 万物 “有” - 2 - 2、

8、阅读老子第六十六章: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你认为这一章在思想和表现手法上与所选的哪些章有共同之处? 答:主要思想:包容大度,谦退冲和,先民为民,与民不争。 表现手法:以江海作比喻。与第八章相似。 3、孔子在论语中也多次提到“道”,试论孔子的“道”与老子的“道”之间的异同。 答: 孔子的“道”:纳仁入礼的道德思想,属于社会伦理范畴;老子的“道”:是万物存在的哲学体系的核心。 七、湖光水色 1、请阅读瓦尔登湖中的冬天的湖,试比较该文与湖

9、光水色在叙述描写艺术上的异同? 答:1、相同点:对象相同,都是写瓦尔登湖;哲学旨趣相同。2、不同点:冬天的湖有更鲜明的季节特点,以“议论”说理抒情的表达方式用得更频繁,强化了散文的哲理性特征。 2、梭罗善用摹状、比喻等修辞方式,请从文中选出两到三个运用这些修辞方式的句子,说明梭罗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答:摹状,是对叙述描写对象的形状、颜色、声音、情态、气味等进行描摹状写的一种修辞方法,是描写的基本手段。它通常以抓住这几个方面的恒定的静态特征为目的,意在达到“真知”,梭罗却以此写出对象的瞬间变幻,从静中写出动来,这是由他的超验哲学旨趣决定的。比喻的修辞方式,也可以从求“变”这一角度分析。课文中的

10、例句很多,这里从略。 3、湖光水色对瓦尔登湖光影与色彩的变幻,作了多角度、多层次的描写,试作具体分析,并阐明作者如此描写的意图和意义。 答:课文评析包容了本题所要回答的内容,请参考。 八、回答 1.分析回答的精神特征及抒情主人公的人格形象。 答: 怀疑、理性和批判精神,以及对未来的信念; 中国知识分子的现代战斗精神和青年战士勇敢不屈的人格力量。 2. 谈谈这首诗意象创造的特点。 答: 鲜明、独特和坚实; 意象之间的拼接、跳跃和组合,营造成复杂的、富有张力的意象结构; 通过意象表达感情。 3.为什么说“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答:这是诗人的荒诞而又丑恶的历史与现实的冷峻概

11、括,也体现了诗人不同流俗的、勇敢的战斗豪情与牺牲精神。 - 3 - 九、命若琴弦 1. 你觉得小说的故事有多大的可信度?这种可信度是否会影响这篇作品的价值? 答:可以组织学生简单讨论,确定故事是否可信。然后明确:故事的真实与否并不影响作品的意义,因为这本身就是一篇哲理小说,其情节合理合情,但并不特别追求细节。作品的意义是通过这个符合生活逻辑的故事阐述人生的一个道理。 2. 小说结尾处,老者为什么要告诉徒弟说他记错了师父的遗言? 答:因为老人要将希望传给少年,所以用一个善意的谎言安慰他,给他以战胜困难、继续生存、看到光明的希望。 3. 结合全文,探讨作品结尾一段的象征意义。 答:整个故事表示的是

12、人与命运博斗的主题,歌颂了不甘于为命运所播弄、勇于与逆境相抗争的顽强精神。结尾一段,写两人孤独但顽强的背影,体现的是他们敢于与命运抗争的精神,也是对人类精神的赞颂。 十、佛像和我们 1. 1. 追寻艺术家中国佛像之美的发现之旅,学习发现艺术之美。 答:略。 2. 2. 理解艺术家“回归的发现”中蕴含的深意。 答:熊秉明要把自己XX年北京的艺术展命名为“远行与回归”。在本文中艺术家将自己的发现称之为:回归的发现。在20世纪中国美术发展史上,有许多像熊秉明这样的海外华人艺术家,在深谙西方艺术文化后,返身观照本土文化、本土艺术,所谓“回归的发现”是一种理性的重新发现,如文中说,“那是对自己古传统新的

13、正视、新的认同、新的反思”。 3. 3. 熊秉明另有一篇题为黑人艺术与我们的艺术随笔见之于他的艺术随笔集看蒙娜丽莎看,读一读,思考艺术家又是如何发现我们完全陌生的艺术之美的? 答:略。 十一、春江花月夜 1.请简要勾画出春江花月夜的诗境。 答:全诗以月为中心,春、江、花、夜作为月的陪衬,主客巧妙地配合,敷以斑澜的色泽,构成一配如梦如幻般的空明纯美的诗境。全诗由皎洁的月光,铺写到海潮、芳甸、花林、白云、春枫、玉户、闲潭、落花、海雾、江树、良辰美景又与人生的短暂与愁苦构成对映,抒发了诗人淡淡的感伤和幽幽探索的心境。 2.一首春江花月夜奠定了张若虚在唐代诗歌史上的地位,闻一多称“这是诗中的诗,顶峰上

14、的顶峰”,“孤篇压全唐”。春江花月夜究竟何以能够获得这样的美誉?文学创作的数量和质量有什么关系? 答:数量和质量不成正比; 生前的名利和身后的名声不尽一致; 应注重自身质的提高,不应过于追名逐利; 即使是数量很多的作家,真正为人传诵的作品也是不多的。 - 4 - 十二、李白诗二首 1.李白是创作歌行体和乐府诗的能手。在这两种诗歌体裁中,李白独特的艺术个性得以充分展露。试将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与他的乐府诗名篇将进酒相比较,看看两者在风格、气势、感情、语言等方面有什么相似之处。 答:风格:浪慢豪放,浮想联翩; 气势:壮大奔放,气势磅礴; 感情:粗犷而多变,真切而浓重; 语言:色泽明朗,自由奔放。

15、 2.“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两句一写“愁”,一写“独”,但诗人对“愁”没有正面落笔,对“独”更是没有明言,在这里诗人采用的是一种怎样的写作手法? 答:反衬手法。写“愁”以消解言之,写“独”以相伴为托,均由反面切入,愈显其情之深之切,正所谓“以乐景写哀”之法。 3.月亮是中国诗人吟咏最多的意象之一,它在李白笔下呈现出丰富的意境,寄托了深厚的感情。李白写到月亮的诗歌多达近三百首,请从李白的诗歌中再找出几首描写月亮的作品来阅读,写一篇名为“李白诗中的月亮意象”的小论文。 答:目的在于由意象入手鉴赏古典诗词。 十三、秋兴八首选二 1. 杜甫是现实主义的伟大诗人,

16、杜诗中诸如“再光中兴业,一洗苍生忧”,“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等均表明了他虽一生病苦,身不得自保,却具有强烈的政治抱负。秋兴八首虽大量写景,但景中含情,请分析这些景色中所包含的感情。 答:可参“评析”,杜诗之感情蕴含在字里行间。第一首感情的焦点在于“孤舟一系故园心”;第八首在于“白头吟望苦低垂。” 2. 第八首颔联正常的次序应该是:“鹦鹉啄余香稻粒,凤凰栖老碧悟枝。”杜诗的原意是描写唐开元时长安太平富裕的景象,请问诗人变化词序的原因是什么? 答:参“注释”,目的有二:突出描写的对象:香稻、碧梧;协调诗歌格律,按照格律,这一句的平仄应该是“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十四、八声甘州 1

17、. 王国维说过:“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请你谈谈八声甘州中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是怎样融合起来的。 答:情景的交融主要体现在这样三个方面: 词人对景的有选择的采入,如“暮雨”、“霜风”、“残照”等; 词人在描景时有意选择主观性的词语:如“潇潇”、“清秋”、“冷落”、“衰”、“减”、“休”等; 词人对景物采用一些特有的描写手段,如拟人,“无语”等。 2. 柳词善用虚字,使词意一气贯注。这首词中便用了“对”、“渐”、“望”、“叹”、“误”等一串去声字,请问它们在表现力度上起了什么样的作用? - 5 - 仄声字相对于平声字而言,节奏短促,有力度,在舒缓的语流中造成停顿,以

18、引起思索,渲染气氛。这首词作中冷情、凄凉的悲伤情调正是通过这些词贯通起来,通过汉字声调的作用加深了感情在读者心中的份量。 十五、论语 1. 结合选文,并阅读论语,归纳孔子的教育思想。 答: 2. 阅读以下文字,说说你对孔子“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的理解。 1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蠕而动,一可以2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345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67故不问而告谓之傲,问一而告二谓之囋。傲,非也;囋,非也;君子如向矣。学莫891011便乎近其人。礼、乐法而不

19、说,诗、书故而不切,春秋约而不速。12方其人之习君子之说,则尊以遍矣,周于世矣。故曰学莫便乎近其人。 荀子劝学 答:君子通过学习来塑造自我,完成自我的价值,学习的目的是“成人”,己立则能立人。而不是通过学习来沽名钓誉,谋求利禄,或者是为学而学。前者便是为己之学,后者便是为人之学。钱穆先生说:“为已履道而行,为人,徒能言之。” 附:荀子劝学注释及译文 注释: 1 乎:于。箸:通“贮”。布:表露,流露。形:显露,显现。 2 端:轻声说话。端:通“喘”。蝡:通“蠕”,微动,轻微的举动。一:即全,指人3 则:转折连词,却,只有。曷:疑问代词,相当于怎么。 4 学:求学,学习。 5 美其身:即使自身完美

20、。禽犊:古代用作馈赠的礼品,用来比喻那些小人用此来做6 故不问而告谓之傲,问一而告二谓之囋:所以别人没有向你求教而你却告诉他,这的一言一行。法则:准则,规则。 为进身之物。 叫做急躁,向你请教一个问题你却回答了两个问题,这叫做唠叨。问:请教,提问。傲:急躁。囋:语声嘈杂,反复地说。 7 向:同“响”。即回响,也就是有问必答。 8 学莫便乎近其人:学习没有比靠近好的老师更为便捷的了。莫:没有。便:简便,9 说:详说,细说。 10 不切:不切合实际,指不合现在的实际情况。 11 约:简略,不详细。 12 方:通“仿”,仿效。习:练习,这里是指按君子的学说去实践。遍:普遍、广泛。方便。其:代词,指老

21、师一类的人。 周:全。 译文 君子的学习,听在耳朵里,记在心中,表露在身体的仪态上,显现在行动举止上。轻声的说话,小心的行动,一言一行都可以作为准则。小人的学习,从耳朵里听进去,- 6 - 又立刻从嘴说出来。嘴与耳朵之间的距离只有四寸远,怎么能使自己的身躯都得到完美呢?古代的人求学是为了自己,现在的人求学是为了他人。君子学习,是为了使自己的言行举止完美。小人学习,是为了拿学来的东西去讨好别人。所以,别人没有向你提问你却告诉他,这叫做急躁,别人向你提一个问题,你却回答了两个问题,这叫唠叨。急躁不对,唠叨也不对。因此,君子对别人的提问应该像回声似的,问什么回答什么。学习没有比接近老师更便利的了,礼经乐经虽然记载了一些法度标准,但是却不够详细,诗经尚书虽然记载了旧的政治事理,但却不符合现在的实际情况,春秋的内容过于简单,因此不能让人很快理解。仿效良师并且亲自学习实践君子的学说,才能培养出高贵的品质而学习到广博的知识,对于世事也就通晓了。所以说,学习没有比接近良师更快的了。 - 7 -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