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填压实要求

上传人:lis****210 文档编号:193555557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4.3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回填压实要求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回填压实要求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回填压实要求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回填压实要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回填压实要求(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回填夯实区施工要求1. 清表的处理要求:对回填区含有植物根系、耕植土层、建筑垃圾等的杂填土必须进 行彻底清除,最小清除厚度不小于500,同时应将地表积水排除 干净,碾压夯实(压实度不小于0.94)后其后方可回填。2. 回填压实要求:回填压实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不小于120kPa,压缩模量Es 不小于8MPa,压实度不小于0.94。3. 回填材料要求3.1. 含有机质的生活垃圾土、碎块草皮、流动状态的泥炭土、有机 质含量大于8%的粘性土、淤泥和淤泥质土、细砂、粉砂、含有水溶性 硫酸盐大于5%的土等不得用作填方材料。3.2. 回填料宜选用土夹石,其中土应为黏性土,含水量为1923%, 石宜采用

2、粒径25cm的卵石、碎石,也可采用强度等级为C30以上 混凝土经破碎后粒径25cm,不得含有碎屑。土夹石的石所占体积 百分比应不低于30%,石最大粒径不超过铺设厚度的2/3。3.3. 回填料也可根据当地情况选择适宜材料。如砂土、碎石类土、爆 破石渣可以作为下层填料,粘性土可以作为各层填料,无论采用何种 回填料,都不得含有旧基础、生活垃圾、淤泥质土和树根、草皮或腐 殖土等杂质。3.4. 填筑粘性土,应在填土前检验填料的含水率。含水量偏高时, 可采用翻松晾晒,均匀掺入干土等措施;含水量偏低,可预先晒水湿 润,增加压实遍数或使用大功率压实机械等措施。3.5. 使用碎石类土或爆破石渣作填料时,其最大粒

3、径不得超过每层 铺填厚度的2/3(当使用振动辗压时,不得超过每层铺填厚度的3/4) 铺填时,大块料不应集中,且不得填在分段接头处或填方与山坡连接 处。3.6. 填料为砂土或碎石土(充填物为砂土)时,回填前宜充分洒水 湿润,可用较重的平板振动器分层振实,每层振实不少于三遍。3.7. 回填土应水平分层找平夯实,分段分层填土,交接处应填成阶梯 形,每层互相搭接,其搭接长度应不少于每层填土厚度的两倍,上下 层错缝距离不少于1m,严禁采用水浇使土下沉的所谓“水夯”法。4.填方分层的铺土厚度和压实遍数表:压实机具每层铺土厚度(mm)每层压实遍数(mm)平辗20030068推土机20030068拖拉机200

4、300816羊足辗200350816蛙式打夯机20025034人工打夯不大于200344.1. 辗压时,轮(夯)迹应相互搭接,防止漏压。4.2. 当用5t、810t、12t压路和辗压时,每层铺土厚度分别为0.25、0.4m,压实 1012、810、46 遍。4.3. 当用功率(kw)60以下的履带式推土机辗压时,每层铺土0.20.3m,压实 68 遍。4.4. 挡土墙背的填土,应选用透水性较好的土,如石屑或掺入碎石等, 并按设计要求做好滤水层和排水盲沟。4.5. 混凝土、砖、石砌体挡土墙,必须在混凝土或砂浆达到设计强度 后才能回填土方,否则要作护壁支撑方案,以防挡土墙变形倾复。4.6. 管沟内

5、填土,应从管道两边同时进行回填和夯实。填土超过管顶 0.5m厚时,方准用动力打夯,但不宜用振动辗压实。4.7. 对有压实要求的填方,在打夯或辗压时,如出现弹性变形的土(俗 称橡皮土),应将该部分土方挖除,另用砂土含砂石较大的土回填。4.8. 采用机械压实的填土,在角隔用人工加以夯实。人工填土,每层 填土厚度为150mm,夯重就为3040kg;每层厚度为200mm,夯重应为 6070kg .打夯要领为“夯高过膝,一夯压半夯,夯排三次”。夯实基 坑(槽)、地坪,行夯路线由四边开始,夯向中间。4.9 .每层填土压实后都应做干容重试验,用环刀法取样,基坑每 2050m长度取样一组(每个基坑不少于一组)

6、;基槽或管沟回填,按 长度2050m取样一组;室内填土按100500血取样一组;场地平整 按400900血取样一组。采用灌砂(或灌水)法取样时,取样数量可 较环刀法适当减少,并注意正确取样的部位和随机性。5. 土的最优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砂土最优含水量(重量比)8-12最大干密度(g/cm3)1.80-1.38粘土最优含水量 (重量比)19-23最大干密度(g/cm3)1.58-1.70粉质粘土最优含水量 (重量比)12-15最大干密度(g/cm3)1.85-1.95粉土最优含水量 (重量比)16-22最大干密度(g/cm3)1.61-1.806. 施工注意事项6.1. 回填土应按规定每层取样

7、测量夯实后的干容重,在符合设计或规 范要求后才能回填上一层,人工打夯,土的粒径不应大于5cm。6.2. 严格控制每层回填厚度,禁止汽车直接卸土入槽。6.3. 严格选用回填土料质量,控制含水量、夯实遍数等是防止回填土 下沉的重要环节。6.4. 管沟下部、机械夯填的边角位置及墙与地坪、散水的交接处,应 仔细夯实,并应使用细粒土料回填。6.5. 雨天不应进行填方的施工。如必须施工时,应分段尽快完成,且 宜采用碎石类土和砂土、石屑等填料。现场应有防雨和排水措施,防 止地面水流入坑(槽)内。6.6. 路基、室内地台等填土后应有一段自然沉实的时间,测定沉降变 化,稳定后才进行下一工序的施工。6.7. 施工

8、尚应按现行的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及地方有关规范、规程的相关内容执 行。6.8. 施工方应编制专项施工组织设计,经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 同意后严格执行。7. 产品保护7.1. 施工时,应注意保护有关轴线和水准高程桩点,防止碰撞下沉。7.2. 基础或管沟的混凝土、砂浆应达到一定的强度,不致受损坏时方 可进行回填作业。7.3. 已完成的填土应将表面压实,路基宜做成一定的坡向排水。7.4. 基坑回填应分层对称,防止造成一侧压力,不平衡,破坏基础或 构筑物。8. 检测要求8.1. 每层回填厚度均应检测压实系数。且每100m2应测试12个点,应在每层检测的压实系数满足设计要求

9、后,方可进行上一层的 回填。检测方法应符合现行的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的相关要 求。8.2. 应进行载荷板试验,提供填土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和压缩模量值。试验相关的技术要求应符合现行的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8.3. 检测、试验工作宜由建设单位委托具备相应检测资质的第三方 进行。9. 其它9.1. 与之场地相邻处宜进行放坡处理,并进行边坡防护。其放坡尺 寸宜按3(宽):1(高)执行。9.2. 当条件不允许放坡时,应由熟悉当地情况的设计和施工单位对 挡土墙进行专项设计和施工,确保场内建筑物地基的稳定性。回填 土工程与挡土墙工程的施工宜协调进行。9.3 .场地回填后,地质勘察方应二次进场进行勘察,提供新的地 质勘察报告。依据二次地勘结果调整建筑的基础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