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下人家教学设计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93554319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42.3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下人家教学设计(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乡下人家教学设计乡下人家教学设计 麻城市中馆驿镇中心小学 喻长桥 教材分析 乡下人家是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文章通过描绘一个个自然质朴、亲切和谐的农家画面,使人读了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仿佛嗅到了浓郁的泥土芬芳,听到了熟悉的蛙歌虫鸣,感受到瓜棚月下的情趣,仿佛在与乡下人促膝谈心,一起享受乡下人家生活的乐趣。文章按照房前屋后的空间顺序和春夏秋三季、白天傍晚夜间的时间顺序交叉描写,展现了乡下人家朴实、自然、和谐、充满诗意的乡村生活,也赞扬了乡下人家热爱生活,善于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装点自己的家园、装点自己生活的美好品质。 学情分析 乡下人家是一篇有关田园生活的文章,对于一

2、直生活在农村的学生们来说,深入的感受课文内容达到教学目的不是件很难的事情。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去感受课文,这样对于深入理解课文起到很好感情共鸣。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这句话从四个方面阐述了阅读的重要作用。因此,加强文本研读,易从多角度呈现教学亮点。教学这篇文章,一是要引导学生体会乡村生活的自然亲切、优美恬静,感受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对生活的热爱之情;二是要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作者善于抓住乡村生活中最平凡的事物、最普通的场面,描写乡村生活的特点,同时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个生字

3、,学会个生字,正确读写带有生字的词语,并掌握多音字“冠”“率”。 过程与方法: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积累好词佳句。2、学习作者通过描写乡下人家的景物来表达感情的写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对大自然由衷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难点:体会从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场面展现出来的乡村生活的美。 教学准备: 学生:搜集有关乡村生活的资料。 教师:乡村风光的相关图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师:这节课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学习一篇新课文,在走进课文之前

4、,我们先来欣赏一组图片。 2、指导看图理解:乡下 人家 通过看图,你知道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的景色吗? 从这幅图画上你都看到哪些景物?整体给你怎样的感觉? 3、导入 这样自然质朴、亲切祥和、优美恬静的乡村风光,作者是怎样用语言来描述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1课乡下人家。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组员轮读课文。 联系课文内容,每人提一个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小组长汇总。 4、全班交流 师:课文不仅要读得正确、流利,还要读出情味儿,那就要有对课文进行深入的理解,这就需要同学们善于提问题,因为任何的“懂”都是从“疑”开始的。那些有助于你读懂课文的问题,也就是

5、疑问,就是有探究价值的问题。 5、各组代表发言,教师梳理。 课文描写了乡下人家的哪些生活场景? 为什么说“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作者是怎样通过描写司空见惯的乡村事物来体现乡村生活的美好的? 三、自读自悟,想象画面 学生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试着在头脑中浮现画面,同时也可用自己的方式书写感受或标注问题。 四、梳理整合,浓缩场景 1、小组讨论交流:课文描写了乡下人家的哪些生活场景?每人选自己喜欢的一个场景说一说,再把描写这一场景的部分融入自己的情感读给大家听。 2、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每一个场景。 各组代表发言,教师点拨。 A、第一组学生代表发言后,课件出

6、示文本及瓜藤攀檐图: 乡下人家,虽然住着小小的房屋,但总爱在屋前搭一瓜架,或种南瓜,或种丝瓜,让那些瓜藤攀上棚架,爬上屋檐。当花儿落了的时候,藤上便结出了青的、红的瓜,它们一个个挂在房前,衬着那长长的藤,绿绿的叶。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小结:是呀,乡下人家不仅在屋前的装饰独特、迷人,而且门前、屋后别有风味。 B、第二组学生代表发言后,课件出示文本及鲜花轮绽图: 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几株花,芍药,凤仙,鸡冠花,大丽菊,他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 交流感受:这里

7、是如何表现乡下人家的独特、迷人? 师:你想到了哪些词语形容花 你能用上平日积累的词语和刚才拟人的方法填空吗? 春天,芍药 。 夏天,夏天凤仙、鸡冠花 。 秋天,大丽菊 。 C、第三组学生代表发言后,课件出示文本及雨后春笋图: 还有些人家,在屋后种几十枝竹,绿的叶,青的竿,投下一片绿绿的浓阴.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师:你从哪个词体会到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这个“探”字让你联想到什么了? 小结:刚才我们通过这句话想象画面,作者运用拟人的方法,把这句话写的形象、生动。 过渡:乡下

8、人家不仅屋前瓜藤满架,门前鲜花盛开,屋后翠竹浓阴,春天雨后春笋生机勃勃,还有许多不同季节独特、迷人的景象,下面哪一组来交流? D、用上述方法由其余各小组代表发言,教师用课件依次出示相关文本及鸡鸭觅食图、院落晚餐图、月夜睡梦图。 小组为单位轮读一至六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听写本课生字词语。 2、同桌互评互改。 二、研读品味,感受乡村生活的美 1、师:作者笔下的乡村生活很美,读着读着,一幅幅生动亲切的画面就浮现在我们的脑海,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来感受美,品味美。 2、合作学习,感受美。 同桌一起细细品读课文:课文描写的哪一处乡村风景最美?试着说说自己的理由,并找出有关的段落美美地读一

9、读。 3、全班交流,教师点拨。 抓住相关语段,引导学生感悟乡下人家富有情趣的生活环境和纯朴的生活,体会他们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感。同时体会作者拟人的写法,感受生动的语言美。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进一步体会课文内容和语言的美。 5、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明确课文主旨。 齐读这一段。 讨论探究:“独特”、“迷人”是什么意思?你怎么理解这句话?它在课文中起什么作用? 三、读背说写,积累语言 1、这么生动的语言,这样优美的画卷,你能把课文连起来有感情地读一读吗? 2、把喜欢的句段多读几遍,熟读成诵,摘抄生动优美的语言。 四、延伸拓展, 1、阅读在天晴了的时候 学生自由读在天晴了的时候,试着画出作

10、者描写了哪几种景物,是怎样描写的,自己有哪些感受。 交流感受,并在头脑中浮现画面。 (3)有感情第朗读。 2、综合性学习。 师:让我们一起“走进家乡,了解家乡”,深入调查了解自己的家乡最值得自豪的景物是什么,身边的人和动物是怎样生活的。然后写成作文在班上交流。 板书设计 21、乡下人家 独特 瓜 藤 攀 檐 鲜 花 轮 绽 雨 后 春 笋 鸡 鸭 觅 食 院 落 晚 餐 迷人 月 夜 梦 乡 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教师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采用示范引导法,引导学生在“自读时想象画面,自悟时体会情味,交流时畅所欲言”的方式展开教学,拉近学生与课文

11、的距离。在教学中教师力求学生掌握以下方法:自读感悟法、合作探究法、读说结合法、读写结合法,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让学生运用“读、画、找、品、悟、诵、说、演”的方法学习课文。采用“观图片,欣赏风景品文字,感悟美景说风景,聚焦美景谈感受,走进美景”的教学模式有效组织教学,让学生尽情的感悟写景类文章的诗情画意,从而落实教学目标。 1、观图片,欣赏美景。在这一环节中首先是创设情境,初涉田园。播放课件,学生欣赏边画面边听歌曲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尤其是当他们欣赏到自己家乡美景的时候,更是喜不自胜,自豪之情溢于言表。此时导入新课就显得顺理成章。其次是自由读文,整体把握。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

12、文,找出中心句“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然后让学生说说自己对“独特迷人”的理解,接着抛出中心问题“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怎样独特迷人的风景”?这一问题提出阅读期待,激发学生快速进入文本,急于找到答案。 2、品文字,感悟美景。在这一环节中,教师有步骤有顺序地用课件出示瓜藤攀檐图、鲜花轮绽图、雨后春笋图、鸡鸭觅食图、院落晚餐图、月夜睡梦图,让学生说一说,感受文中的画面美。采用多种形式朗读,让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在读中品悟,从读中感悟。引导学生把想象到的画面用语言描述出来,做到读说结合。然后凝练概括画面,教师进行学法指导,示范为画起

13、名。最后归纳总结学法,即读文想象画面动情欣赏画面凝练概括画面,充分感受到乡下风景的独特迷人。 3、说风景,聚焦美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学,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后,就会更深入地学习。因此在这一环节中让学生通过说议想的学习方法,感悟自己喜欢的美景。首先我把学习时间交给了学生,让他们按照“学习锦囊”中的方法学习,当学生有了个性化的朗读,独特的体验后,再把学习成果和小组成员交流分享,充分体现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接着学生展示学习成果。如:句子一:“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学生将乡下人家房前屋后的瓜藤与石

14、狮子、大旗杆作对比,通过具体事物的想象,一动一静,乡下人家瓜藤的可爱与独特便留在了学生的脑海里。句子二:“从他们的房前屋后走过,肯定会瞧见一只母鸡,率领一群小鸡,在竹林中觅食;或是瞧见耸着尾巴的雄鸡,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学生先找出了“率领”、“大踏步”体会拟人手法的好处,读出场面的趣味性,然后通过学生演,师配音的方式,生动的再现场景,一只尽职尽责、不辞劳苦的鸡妈妈,一群调皮可爱的鸡宝宝,一只斗志昂扬得的爸爸形象,便跃然纸上。 4、谈感受,走进美景。首先是梳理全文、回归中心,引读中心句,读出对家乡的赞美之情。接着是归纳写作方法,从原句中关联词“无论无论” 归纳出时间顺序,再用“不论”归纳

15、出空间顺序,文中描写的这些事物和场景大家都熟悉,作者正是缘于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对事物的细心观察,又采用拟人、对比等修辞手法,生动、具体地再现了乡村生活的场景。最后让学生用已掌握的方法夸一夸自己家的房前屋最熟悉的一处地方。时间和空间交叉叙述的顺序是本课的难点,因此我从关联词入手,水到渠成地引出写作顺序,渗透了写法指导。通过让学生夸一夸一处最熟悉的美景,做到了学以致用。其次是课外拓展,延伸田园,走进生活中的美景。在这一环节中通过作业的形式让学生在课外开展一次综合性学习“走进家乡,了解家乡”,深入调查了解家乡最值得自豪的景物是什么,身边的人和动物是怎样生活的。本单元的学习主题是“走进田园,热爱乡村”,但是学生平时对身边熟悉的生活场景和田园风光并没有留心观察,因此教师从文本入手引导学生开展观察了解乡村景物和生活活动,激发他们对乡村生活的热爱,是构建大语文课堂的一种有效的手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