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学后教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193546203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121.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先学后教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先学后教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先学后教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资源描述:

《先学后教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先学后教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3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第一单元:因数与倍数数的世界教学内容:教材第2-3页的内容。学习目标:1、结合具体情景,认识自然数和整数,联系乘法认识因数和倍数的意义,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2、掌握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不同方法。教具:多媒体课件学习过程:一、板书课题:过渡语: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数的世界里.二、揭示目标:过渡语: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请看:(出示学习目标,生齐读),这个目标能当堂达到吗?三、自学指导:过渡语:下面,请大家打开书翻到第2页,我们请自学指导来引领我们达到目标。请看自学指导(投影出示:师读)。认真看课本P2页的内容,看图看文字,重点看绿底色部分的内容,完成下面问题:1、什么是自然数?什么

2、是整数?两者之间有什么联系?1、什么叫因数和倍数?举例说明。2、怎样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因数和倍数各有什么特点?5分钟后,比谁会做与例题相类似的题!师:自学竞赛开始,比谁看书认真,自学效果好!四、先学:1、 看一看:学生看书自学,教师巡视,确保每一名学生都在紧张地自学。2、 做一做:过渡语:(4分钟后)师问:“看完的请举手?”“看懂的把手放下”如全部放下,下面老师就来检测一下同学们的自学效果。请看检测题3页说一说和找一找要求:1、认真审题 细心做题2、坐姿端正 仔细检查 3、教师巡视,关注后进生,了解学情,收集错例,在头脑中进行第二次备课。五、后教:1、更正:师:做完的请举手?(全班都做完后

3、),请大家一起观察堂上同学做的,如有不同答案,可以举手上堂补充或发现堂上同学做的有错,也可以上来订正,订正时用黄色粉笔。2、讨论(议一议):过渡语:你们积极思考真是好样的!下面,我们一起来讨论,看看到底哪种结果是对的,比谁最肯动脑筋,发言最积极。追问1:认为100的因数写对的请举手?为什么?追问2: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几?最大的因数是几?小结: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追问3:认为7的倍数写对请举手?为什么?追问4: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几?有最大倍数吗?小结: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3、评议板书和正确率。4

4、、同桌交换互改,还要改例题中的题,有误订正,统计正确率及时表扬。5、拓展练习:过渡:下面咱们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解决下面习题,比谁发言最积极。找出18的因数和倍数六、全课总结:师: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到哪些知识?七、当堂训练(练一练)过渡:下面,大家就运用新知识来做作业吧,有信心做全对、字写端正的同学请举手必做题:3页练一练1、2题选做题:3题八、板书设计 数的世界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探索活动(一)-2、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内容:教材第4、5页的内容。学习目标:1、掌握2、5

5、倍数的特征,能判断一个数是否是2、5的倍数。2、理解奇数和偶数的意义,正确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教具:多媒体课件学习过程:一、板书课题:过渡语:同学们,你们能很快的找出2、5的倍数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探索活动(一)2、5的倍数特征。二、揭示目标:过渡语: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请看:(出示学习目标,生齐读),有信心实现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吗?三、自学指导:过渡语:下面,请大家打开书翻到第4到5页,我们请自学指导来引领我们达到目标。请看自学指导(投影出示:师读)。认真看课本P4-5页的内容,看图看文字并填空,重点看绿底色部分的内容,1、识记奇数和偶数的意义。2、思考:2和5的倍数的特征是什

6、么?5分钟后,比谁会做与例题相类似的题!师:自学竞赛开始,比谁看书认真,自学效果好!四、先学:1、 看一看:学生看书自学,教师巡视,确保每一名学生都在紧张地自学。2、 做一做:过渡语:(4分钟后)师问:“看完的请举手?”“看懂的把手放下”如全部放下,下面老师就来检测一下同学们的自学效果。请看检测题4页试一试要求:1、认真审题 细心做题2、坐姿端正 仔细检查3、教师巡视,关注后进生,了解学情,收集错例,在头脑中进行第二次备课。五、后教:1、更正:师:做完的请举手?(全班都做完后),请大家一起观察堂上同学做的,如有不同答案,可以举手上堂补充或发现堂上同学做的有错,也可以上来订正,订正时用黄色粉笔。

7、2、讨论(议一议):过渡语:你们都是好样的,每个人都争先恐后的发言很好!下面,我们一起来讨论,看看到底哪种结果是对的,比谁最肯动脑筋,发言最积极。追问1:认为偶数找对的请举手?为什么?追问2:最小的偶数是几?有没有最大的偶数?小结:在自然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0也是偶数),最小的偶数是0,没有最大偶数。追问3:认为奇数找对的请举手?为什么?追问4:最小的奇数是几?有没有最大的奇数?小结:在自然数中,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最小的奇数是1,没有最大的奇数。追问5:认为2的倍数找对的请举手?认为5的倍数找对的请举手?它的特征是什么?小结:个位上0或5的数是5的倍数。追问6:认为既是2的倍

8、数也是5的倍数找对的请举手?为什么?小结: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的数。3、评议板书和正确率。4、同桌交换互改,还要改例题中的题,有误订正,统计正确率及时表扬。5、拓展练习:一个四位数是372()(1)要使它是2的倍数,这个数可以是:( )(2)要使它是5的倍数,这个数可以是:( )(3)使它是既含有因数2.又含有因数5的数:( )六、全课总结:师: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到哪些知识?七、当堂训练(练一练)过渡:下面,大家就运用新知识来做作业吧,有信心做全对、字写端正的同学请举手。必做题:5页练一练连:1、2题选做题:5页数学游戏相关练习八、 板书设计探索活动(一)-2、5的倍数的特

9、征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是5的倍数。个位上是0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探索活动(一)-2、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内容:教材第4、5页的内容。学习目标:1、掌握2、5倍数的特征,能判断一个数是否是2、5的倍数。2、理解奇数和偶数的意义,正确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教具:多媒体课件学习过程:一、板书课题:过渡语:同学们,你们能很快的找出2、5的倍数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探索活动(一)2、5的倍数特征。二、揭示目标:过渡语: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请看:(出示学习目标,生齐读),有信心实现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吗?三、自学指导:过渡语:下面,请大家打开书

10、翻到第4到5页,我们请自学指导来引领我们达到目标。请看自学指导(投影出示:师读)。认真看课本P4-5页的内容,看图看文字并填空,重点看绿底色部分的内容,1、识记奇数和偶数的意义。2、思考:2和5的倍数的特征是什么?5分钟后,比谁会做与例题相类似的题!师:自学竞赛开始,比谁看书认真,自学效果好!四、先学:1、 看一看:学生看书自学,教师巡视,确保每一名学生都在紧张地自学。2、 做一做:过渡语:(4分钟后)师问:“看完的请举手?”“看懂的把手放下”如全部放下,下面老师就来检测一下同学们的自学效果。请看检测题4页试一试要求:1、认真审题 细心做题2、坐姿端正 仔细检查3、教师巡视,关注后进生,了解学

11、情,收集错例,在头脑中进行第二次备课。五、后教:1、更正:师:做完的请举手?(全班都做完后),请大家一起观察堂上同学做的,如有不同答案,可以举手上堂补充或发现堂上同学做的有错,也可以上来订正,订正时用黄色粉笔。2、讨论(议一议):过渡语:你们都是好样的,每个人都争先恐后的发言很好!下面,我们一起来讨论,看看到底哪种结果是对的,比谁最肯动脑筋,发言最积极。追问1:认为偶数找对的请举手?为什么?追问2:最小的偶数是几?有没有最大的偶数?小结:在自然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0也是偶数),最小的偶数是0,没有最大偶数。追问3:认为奇数找对的请举手?为什么?追问4:最小的奇数是几?有没有最大的奇数

12、?小结:在自然数中,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最小的奇数是1,没有最大的奇数。追问5:认为2的倍数找对的请举手?认为5的倍数找对的请举手?它的特征是什么?小结:个位上0或5的数是5的倍数。追问6:认为既是2的倍数也是5的倍数找对的请举手?为什么?小结: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的数。3、评议板书和正确率。4、同桌交换互改,还要改例题中的题,有误订正,统计正确率及时表扬。5、拓展练习:一个四位数是372()(1)要使它是2的倍数,这个数可以是:( )(2)要使它是5的倍数,这个数可以是:( )(3)使它是既含有因数2.又含有因数5的数:( )六、全课总结:师: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到哪

13、些知识?七、当堂训练(练一练)过渡:下面,大家就运用新知识来做作业吧,有信心做全对、字写端正的同学请举手。必做题:5页练一练连:1、2题选做题:5页数学游戏相关练习九、 板书设计探索活动(一)-2、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是5的倍数。个位上是0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内容:教材第6、7页的内容。学习目标: 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能熟练地判断出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 教具:多媒体课件学习过程:一、板书课题: 过渡语:同学们,上节课咱们学习了2、5倍数的特征,那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3的倍数的特征。二

14、、揭示目标:过渡语: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请看:(出示学习目标,生齐读),有信心实现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吗?三、自学指导:过渡语:下面,请大家打开书翻到第6页,我们请自学指导来帮助咱们自学。请看自学指导(投影出示:师读)。自学指导:认真看6页的内容,看图看文字重点看绿底色部分的内容,思考:1、 3的倍数的个位上的数是不是3的倍数呢?2、 识记3的倍数的特征。 (5分钟后比谁能做对检测题)。师:自学竞赛开始,比谁看书认真,自学效果好!四、先学:1、看一看:学生看书自学,教师巡视,确保每一名学生都在紧张地自学。2、做一做:过渡语:(4分钟后)师问:“看完的请举手?”“看懂的把手放下”如全部放下,下

15、面老师就来检测一下同学们的自学效果。请看检测题第7页“试一试”3、教师巡视,关注后进生,了解学情,收集错例,在头脑中进行第二次备课。五、后教:1、更正:师:做完的请举手?(全班都做完后),请大家一起观察堂上同学做的,如有不同答案,可以举手上堂补充或发现堂上同学做的有错,也可以上来订正,订正时用黄色粉笔。2、讨论(议一议):过渡语:你们检查的真认真!下面,我们一起来讨论,看看到底哪种结果是对的,看谁回答的最精彩。追问1:认为3的倍数写对的请举手?为什么?小结:一个数各位上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追问2:认为第2题写对的请举手?为什么?小结:既是2和5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的最小三位数

16、是(120)3、评议板书和正确率。4、同桌交换互改,还要改例题中的题,有误订正,统计正确率及时表扬。5、拓展练习:在下面的( )里填上数字,使这个数是3的倍数。18()2 ( )174六、全课总结:师: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七、当堂训练(练一练)过渡:下面,大家就运用新知识来做作业吧,有信心做全对、字写端正的同学请举手必做题:7页练一练:1、2题选做题:7页练一练:3题八、板书设计探索活动(二)-3的倍数的特征 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找因数教学内容:教材P8-P9教学目标:1、在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中,体会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培养有条理的思考习惯。2、在

17、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教具:多媒体课件学习过程:一、板书课题: 过渡语:同学们,你能用12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吗?有几种拼法?我们就用这种方法来学习找因数。二、揭示目标: 过渡语: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请看(出示目标,生齐读),有信心实现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吗?三、自学指导: 过渡语:下面,请大家打开书翻到第8页,我们请自学指导来帮助咱们自学吧!请看自学指导(投影出示:师读) 认真看课本第8页的内容,看图看文字并画图,重点看绿底色部分的内容 拼(画)图:思考:1、用12个小正方形自由拼(画)长方形,有几种拼法?找到了12的哪些因数? 2、还有什么方法可以找到12

18、 的因数? 5分钟后,比谁会做与例题相类似的题! 师:自学竞赛开始,比谁看书认真,自学效果好!四、先学:1、看一看: 学生看书自学,教师巡视,确保每一名学生都在紧张地自学。2、做一做: 过渡语:(5分钟后)师问:“看完的请举手?”、“看懂的把手放下。”如全部放下,讲述:下面老师来检测一下同学们的自学效果。请看检测题:第8页试一试: 要求: 1、认真审题,细心做题。 2、坐姿端正,仔细检查。 3、教师巡视,关注后进生,了解学情,收集错例,在头脑中进行第二次备课。五、后教:1、更正:师:做完的请举手?(全班都做完后),请大家一起观察黑板上同学做的,如有不同答案,可以举手上黑板补充, 也可以上来订正

19、,订正是用黄色粉笔。2、讨论:过渡语:大家肯动脑,帮助更正,很好!下面,我们一起来讨论,看看到底哪种结果是对的,比谁最肯动脑筋,发言最积极.追问1:你认为这几名同学谁画找得对?为什么?追问2:若对让学生说说找的方法?追问3:若错让学生说说错在哪? 小结:找一个数的因数,可以用乘法依次一对一对地找,两个因数相同的取一个。这样有顺序地给一个数找因数,好处就是不重复、不漏找。3、评议板书和正确率。4、同桌交换互改,还要改例题中的题,有误订正,统计正确率及时表扬。5、拓展练习: P9页练一练1、3题。六、师: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七、当堂训练:(练一练) 过渡:下面,大家就运用新知识来做作业吧

20、,有信心做全对、字写端正的同学请举手 必做题:P9页练一练4、5题 选做题:配套练习八、板书设计: 找因数 1*12=12 2*6=12 3*4=12 12的因数有:1、2、3、4、6、12.找质数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材P1011页的拼一拼、探索活动。学习目标:1、 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中,经历探索质数和合数的过程,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意义。2、 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或合数。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12个同样大的小正方形。学习过程:一、 板书课题:过渡语: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尝试过“用12个小正方形拼长方形”找出112各个数的全部因数。这节课我们继续用12个小正方形学习找质数。二、 揭示目

21、标:过渡语:请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出示学习目标,生默读),有信心实现这节课的目标么?三、 自学指导:过渡语:下面请大家打开书翻到第10页,认真读读自学指导,让它帮助我们自学吧。(投影出示,指名读) 认真自学课本第10页例题:用12个小正方形拼成三个长方形。重点观察拼图与对应的表格中的数据关系。1、 看例题思考:小正方形个数、拼成的长方形的种数与小正方形个数的因数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何?4分钟后,比谁会做与例题相似的题师:自学竞赛开始,比谁观察得认真,善于动脑思考,自学效果更好!四、 先学:1、 看一看学生看书自学,教师巡视,确保每一名学生都认真的看书。2、 做一做:过渡语:(4分钟后)师问“看完的

22、请举手?”“看懂的把手放下”如全部放下,师述:现在老师来检测一下你们的自学效果。请完成第10页练习, 要求:1、可以借助学具拼一拼,找出211各个数的全部因数,将结果填入表格。2、坐姿端正,细心做题。3、教师巡视,关注后进生,收集错例,在头脑中进行二次备课。五、后教:1、 更正师:做完的请举手?(全部做完后,投影展示答案)请大家一起观察答案,如果有不同答案,可举手补充,如果发现展示答案有错误,可用红笔订正。2、 讨论1(议一议)过渡语:大家肯动脑,积极发言,很好。下面我们讨论一下:观察左表中的因数,你有什么发现?(组织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小结:将212各数分为两类,说出特点。质数:一个数只有

23、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个数叫质数。合数: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还有别的因数,这个数叫合数。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讨论2:怎样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利用前面学过的知识以及找一些特殊的规律)3、 改正自己书中的错误,统计正确率及时表扬。4、 拓展练习1 10 12 37 54 417 23 398 25是质数的有是合数的有六、 全课总结师: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七、 当堂训练(探索活动)过渡语:11页第1题我们所用的方法也叫“筛法”,同学们可以试着记一记这些常用质数。必做题:11页1、2选做题:11页2(3)八、板书设计找质数一个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个数叫质数。一个数除了1和它

24、本身以外还有别的因数,这个数叫合数。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先学后教数的奇偶性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五年级上册数学第1415页教学目标:1、尝试运用“列表”“画示意图”等方法发现数的奇偶性规律,并运用其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2、经历探索加减法中数的奇偶性变化的过程,在活动中发现数的奇偶性的变化规律。教学用具:投影仪(小黑板)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我们已经认识了奇数、偶数,那么奇数、偶数有哪些变化规律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数的奇偶性(板书课题)。二、揭示目标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请看:(出示投影,生齐读)。过渡:要达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还要靠大家认真自学,怎样自学呢?请看自学指导。三、自学指导

25、1、认真看课本第14页的活动一,运用“列表”“画示意图”等方法回答2个小问题,并思考:(1)摆渡奇数次后,船在_岸?(2)摆渡偶数次后,船在_岸?2、仔细阅读14页试一试内容,探究杯口的方向,完成填空题目。3、观察活动2中圆形、正方形里的数有什么特点,猜测:从圆中任意取出两个数相加,和是什么数?从正方形中任意取出两个数相加,和是什么数? 5分钟后比谁回答得最准确。四、先学过渡:现在自学竞赛开始,比谁看书最认真,坐姿最端正!1、看一看:生看书自学,师用眼观察督促学生紧张自学。过渡:看完的请举手,指名(后进生)说活动一、14页试一试答案。(错了让其他同学更正)下面,老师来检测一下同学们自学的效果怎

26、么样?2、做一做:(课本第15页的第2、3、4题)(1)指3名后进生上台板演,其余学生写书上。( 要求:字体工整,板演的同学把字写得大一些,坐姿端正)(2)生独立完成,师巡视搜集出现的问题,进行第二次备课,以备后教。五、后教1、更正:写完的同学检查,检查完了以后观察堂上板演的内容,有不同意见的请举手,上堂更正。(用红粉笔把出错的部分用斜线划掉,在旁边更正,保留原有答案。)过渡:下面我们一起来看堂上板演的内容。2、议一议:(1)偶数+偶数=?数 奇数+奇数=?数(2)分别从圆和正方形中各取一个数相加,和是什么数?(3)任意写出一个奇数、一个偶数,它们的和是什么数? 一个奇数加一个偶数有什么规律?

27、六、当堂训练过渡:今天的知识你学会了吗?下面,大家就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完成几道练习题吧!有信心做全对,字写端正的同学请举手?1、完成数学书P15第(7)题。2、皮皮和牛牛在练习打球呢,皮皮先来,打一次后到牛牛那,打第二次到皮皮这,那打到第20次时球在哪边?3、15个苹果两个小朋友分,若每个小朋友都分得奇数,能分吗?为什么?4、有三只杯子,全部杯口朝上,每次翻转2只杯子,能否经过若干次翻转,使得杯口全部朝下,为什么?七、板书设计 数的奇偶性 画图法 列表法 偶数+偶数=偶数 初始位置 与奇数次相对 奇数+奇数=偶数 与偶数次相同 偶数+奇数=奇数 比较图形的面积教数内容:教材p16-p17学习目

28、标:1、借助方格纸,能直接判断图形面积的大小。2、通过交流,知道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基本方法。3、体验图形形状的变化与面积大小变化的关系。教具:多媒体、方格纸、直尺、各种平面图形的硬纸板、七巧板等一、 板书课题任意拿出两个图形纸板,说说哪个面积大?哪个面积小?让学生进行直观判断。如果两个形状不同,大小很难区分时,你有什么办法?揭示课题:我们今天来探讨图形面积的比较。二、 揭示目标:1、借助方格纸,能直接判断图形面积的大小。2、通过交流,知道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基本方法。3、体验图形形状的变化与面积大小变化的关系。三、 自学指导:认真看课本第16页,边看边动手画一画、写一写。看20页,思考:如何借助

29、方格纸,能直接判断图形面积的大小;通过交流,知道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基本方法是什么?5分钟后,比谁会做雨例题类似的题。四、 先学:1、 看一看学生看书自学,教师巡视。2、 做一做讲述:下面老师就来检测一下同学们的自学效果。请看检测题:第17页练一练1五、 后教:1、 更正请大家思考汇报的同学说的答案,如有不同答案,可以举手补充或认为这位同学说错,也可以订正。2、 讨论(议一议)追问1:你认为这两个同学谁说的对?为什么?追问2:若对让学生说说方法?追问3:若错让学生说说错在哪?小结3、 拓展训练练一练2、3、4六、 全堂训练(练一练)七、 板书设计地毯上的图形面积教数内容:教材p18-p19学习目

30、标:1、能直接在方格图上,数出相关图形的面积。2、能利用分割的方法,将较复杂的图形转化为简单的图形,并用较简单的方法计算面积。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策略、方法的多样性。教具:多媒体、方格纸、直尺、七巧板等一、 板书课题课件出示第18页主题图,地毯上蓝色的面积有多大?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地毯上的面积”二、 揭示目标:1、能直接在方格图上,数出相关图形的面积。2、能利用分割的方法,将较复杂的图形转化为简单的图形,并用较简单的方法计算面积。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策略、方法的多样性。三、 自学指导:认真看课本第18页,边看边动手画一画、写一写。思考:如何借助方格纸,地毯上蓝色的面积

31、有多大?;通过交流,知道地毯上图形面积的基本方法是什么?5分钟后,比谁会做雨例题类似的题。四、 先学:1、 看一看学生看书自学,教师巡视。2、 做一做讲述:下面老师就来检测一下同学们的自学效果。请看检测题:第19页练一练1五、 后教:1、 更正请大家思考汇报的同学说的答案,如有不同答案,可以举手补充或认为这位同学说错,也可以订正。2、 讨论(议一议)追问1:你认为这两个同学谁说的对?为什么?追问2:若对让学生说说方法?追问3:若错让学生说说错在哪?小结3、 拓展训练练一练2、3、六、 全堂训练(练一练)七、 板书设计动手做教数内容:教材p20-p22学习目标:1. 通过动手操作,认识平行四边、

32、三角形与梯形的底和高。2. 会用三角板画出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底和高。3. 能在放格纸上画出制定低和高的长度的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与梯形。教具:多媒体、三角板、平行四边形纸板一、 板书课题同学们,用这块平行四边形的纸板做一个竟可能大是长方形桌面。该从哪里剪开呢?二、 揭示目标:1、 通过动手操作,认识平行四边、三角形与梯形的底和高。2、 会用三角板画出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底和高。33、 能在放格纸上画出制定低和高的长度的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与梯形。三、 自学指导:认真看课本第20页,21页试一试,边看边动手画一画、写一写。看20页认一认,认识平行四边、三角形与梯形的底和高。看21页试一

33、试2:思考如何用三角板画出三角形的高。5分钟后,比谁会做雨例题类似的题。四、 先学:1、 看一看学生看书自学,教师巡视。2、 做一做讲述:下面老师就来检测一下同学们的自学效果。请看检测题:第21页试一试1、练一练1五、 后教:1、 更正请大家观察堂上同学做的,如有不同答案,可以举手上堂补充或发现堂上同学做的有错,也可以上来订正,订正时用彩色粉笔。2、 讨论(议一议)追问1:你认为这两个同学谁做的对?为什么?追问2:若对让学生说说做的方法?追问3:若错让学生说说错在哪?小结3、 拓展训练练一练2、3六、 全堂训练(练一练)七、 板书设计平行四边形面积学习目标:1、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

34、的计算公式。2、并会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重点:理解公式并正确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难点: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学具准备:准备13个底边长5高为4的平行四边形和13个长5宽4的长方形。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揭示目标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板书课题),本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课件出示: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会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大家有信心实现目标吗?很好!二、出示自学指导:请大家看自学指导:认真看书上23-24页内容。1、数一数,填一填,小组间谈谈你的发现。2、按照书上23页的方法步骤,以小组为单位剪一剪,

35、拼一拼。2、观察拼出的长方形和原来的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什么变了?什么没变?同时思考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应该怎样计算呢?6分钟后,比一比谁能正确计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信你一定行!看完的同学请举手:好!那么现在呢,大家就按照这个自学指导来认真的学习,我们要比一比谁学的最认真,谁学的最好,现在自学竞赛开始。三、先学1、学生看书自学,教师巡视,督促每个学生都能认真自学。2、检测学生自学效果(一)。师:自学时间到,谁来接受一下挑战,出示检测题(一):(1)、拼成的长方形的长和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底。(2)、拼成的长方形的宽和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高。(3)、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和原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4

36、)、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好了,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来检测你们的学习情况,比一比哪个小组自学的最好。抽小组代表回答填空,其它小组更正补充,小结(课件展示):任意一个平行四边形都可以转化成一个长方形,它的面积和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它的长、宽分别和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底、高相等。刚才同学们做的很好,现在还有一个挑战,用你所学的知识去解决一下实际问题,谁来接受一下挑战。出示检测题(二)课件出示:再抽3名学生上前做题,其它学生写在练习本上,教师巡视,搜集学生检测中出现的错误。四、后教1、学生自由更正在学生完成检测后,看黑板上学生的板演,注意做题的步骤,如发现错误和有不同见解的同学请举手,上台更正。

37、更正完后,再问学生,还有问题吗?如有请举手,再更正。2、讨论归纳(1)、看黑板上这三名同学的板演和刚才更正的板演。(2)、先看第一个,对吗?错的理由是什么?你同意这名同学的更正吗?请举手。指名答后问学生同意他的说法吗?问:做题的步骤是什么?第一步写什么?其中的a表示什么?h表示什么?s呢?板书:写公式代入数计算写单位。(3)、再看看第二、三个,对吗?错的理由是什么?你同意这名同学的更正吗?指名答后问学生同意他的说法吗?小结:面积公式当中的底和高必须是相对应的今天,你学会了什么?怎样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的?你都懂了吗?五、当堂训练:过渡:下面,大家就运用新知识来

38、做作业吧,有信心全对的同学请举手。必做题:数学书P24练一练1、2题。板书设计:平等四边形的面积长方形的面积= 长宽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S=ah三角形的面积唐家房镇小学中心校 唐堂教学内容:教材P25-26的三角形的面积及练习题教学目标:1、 在实际情境中,认识计算三角形面积的必要性。2、 在自主探索中,经历推导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3、 能运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计算相关图形的面积,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过渡语:老师手中拿的红领巾是什么形状的?(生:三角形)今天我们就一起探索三角形的面积。二、揭示目标:过渡语: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请看:(出示学习目标,生默读),有信

39、心实现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吗?三、自学指导:过渡语:下面请大家打开书第25页,我们让自学指导引领我们达到目标,请看自学指导(投影出示,师读)认真看课本第20页上面的图示内容,看图看文字并填空,重点看方框部分的内容。1、思考:两个相同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后,能否求出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思考:与原来的三角形面积有什么关系?怎样计算三角形的面积。5分钟后,我们比比谁做得快,做得准。四、先学1、看一看:学生看书自学,教师巡视,确保每一位学生都在紧张地学,只学5分钟左右,2、做一做:过渡语:下面老师就来看看同学们自学的效果。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关注学困生,了解学情,收集错例。五、后教1、更正

40、:同桌小组之间互相订正。2、议一议:选择两名学生上前板演自己得出三角形面积公式。让学生起来说说三角形的公式是怎样得到的,在学生说的过程中,互相补充。3、小结:(1)让学生用自己准备的另外两副三角形来拼,由此证明任何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都可以平成平行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与三角形的底相同,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高与三角形的高相同。(2)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每个三角形面积的两倍,所以根据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可以得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是:三角形的面积 =底高2.4、拓展练习:(1)求出下面图形的面积6厘米8厘米(2)已知三角形的面积是25平方米,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六、全课总结:师: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到哪

41、些知识?七、当堂训练:完成教材第26页练一练1、2、3题。八、板书设计: 三角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 教学内容:梯形的面积(教材第8889页) 旧堡小学 夏亚玲学习目标:1、在实际情景中,认识计算梯形面积的必要性。2、在自主探索活动中,经历推导梯形面积公式的过程。3、能运用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习过程:一、板书课题:过渡语:同学们,今天让我们一起去探索梯形的面积好吗?(生:好)教师板书课题梯形的面积。二、揭示目标过渡语:这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请看大屏幕,(出示学习目标,学生读),同学们有信心实现这节课的学习

42、目标吗?三、自学指导请同学们把书翻到27页,看一看思考:1、怎样把梯形转化成我们以前学过的图形? 2、转化后的图形和梯形有什么关系? 3、梯形的计算公式是什么?7分钟后比一比看谁的发现最多。四、先学1、看一看学生先独立自学,教师巡视,确保每名同学都在紧张的自学。2、做一做看完的请举手,看懂的把手放下。请以小组为单位动手剪一剪,拼一拼,想一想转化后的图形和原来的图形有什么关系。3、想一想梯形的面积公式是什么?五、后教(1)学生汇报:你是怎样拼的?学生演示:把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重叠,逆转180度,向上平移,然后重合强调:“重合、旋转、平移”。(2)师“拼完的图形和原来的图形有何关系?学生联系图形说

43、明。明确:梯形的面积是所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梯形的高与平行四边形的高相等。 梯形的上、下底的和等于平行四边形的底。(3)总结公式?形成板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 高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 =( a + b ) h 2师:为什么要除以2?明确:等底等高的梯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五、当堂检测1、填空。(1)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能拼成一个( ),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由梯形的上底和下底的( )组成,所以梯形的面积等于( )。用字母表示是( )。(2)一个梯形的上底是3.8m,下底是8m,高是2.5m,面积是( )。(3)一个梯形的上底、下底和为20,高为7,则该梯形的面

44、积为( )。(4)一个梯形的面积是24平方米,它的上底下底的和为12米,则该梯形的高位( )2、判断。(1)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定比梯形面积大。 ( )(2)两个面积相等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3)梯形的面积等于梯形的上底加下底的和乘以高。( )(4)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梯形面积的2倍。( )(5)两个梯形一定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3、一块梯形的麦田,上底是45米,下底是55米,高是76米。平均每平方米产小麦0.45千克,这块麦田共收小麦多少千克?4、梯形的上底是3.8厘米,高是4厘米,已知它的面积是20平方厘米,下底是多少厘米?5、一个梯形上底与下底的和是15厘米,高是8.8厘米,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六、板书设计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