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之《书愤》课件 语文版必修3

上传人:精****料 文档编号:193532291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313.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之《书愤》课件 语文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之《书愤》课件 语文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之《书愤》课件 语文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之《书愤》课件 语文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之《书愤》课件 语文版必修3(3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认识陆游,是因为他的爱国诗篇:认识陆游,是因为他的爱国诗篇:示儿示儿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陆 游游诗界千年靡靡风,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兵魂销尽国魂空。集中什九从军乐,集中什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亘古男儿一放翁!梁启超梁启超读陆放翁集读陆放翁集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时越州山阴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时越

2、州山阴 人,我国古代著名的人,我国古代著名的爱国诗人爱国诗人。少年时陆游就立下了少年时陆游就立下了“上马击狂胡,下马草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军书”的志向。他生在民族矛盾尖锐、国势危迫的志向。他生在民族矛盾尖锐、国势危迫的时代,一贯坚持的时代,一贯坚持抗金主张,抗金主张,怀着怀着“铁马横戈铁马横戈”“气吞胡虏气吞胡虏”的英雄气概和的英雄气概和“一身报国有万死一身报国有万死”的牺牲精神,决心的牺牲精神,决心“扫胡尘扫胡尘”、“靖国难靖国难”,但,但在政治斗争中,屡遭朝廷投降派的排挤、打击,在政治斗争中,屡遭朝廷投降派的排挤、打击,可是,他始终不渝地坚持自己的理想。可是,他始终不渝地坚持自己的理想。

3、嘉定二年(嘉定二年(12101210),),8585岁的老诗人,抱着岁的老诗人,抱着“死死前恨不见中原前恨不见中原”的遗恨,离开人世。的遗恨,离开人世。临终作诗仍临终作诗仍念念不忘北伐和收复失地。念念不忘北伐和收复失地。陆游的诗今存陆游的诗今存93009300首。他是我国文首。他是我国文学史上学史上存诗最多存诗最多的诗人之一。的诗人之一。“6060年来年来万首诗万首诗”,陆诗的突出,陆诗的突出特点特点是是“多豪丽多豪丽语,言征伐恢复事语,言征伐恢复事”,这首诗就是一个,这首诗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鲜明的例子。检查预习:检查预习:1、陆游,字、陆游,字,号,号,山阴(浙江绍兴),山阴(浙江绍兴)人

4、。人。(朝代)著名爱国诗人、词人。诗集有(朝代)著名爱国诗人、词人。诗集有。、本首诗属于格律诗中的、本首诗属于格律诗中的,形式上一般为四联八,形式上一般为四联八句,四联名称依次为句,四联名称依次为,。、解释加点的词:、解释加点的词:中原北望中原北望气气如山气:如山气:楼船夜雪瓜洲楼船夜雪瓜洲渡渡渡:渡:千载谁堪千载谁堪伯仲伯仲间伯仲:间伯仲:务观务观放翁放翁南宋南宋剑南诗稿剑南诗稿七律七律首联首联颔联颔联颈联颈联尾联尾联悲愤悲愤渡口渡口兄弟,引申不相上下兄弟,引申不相上下注意:节奏、感情基调的把握!前两联前两联回忆过去,抒写他的抗敌抱负回忆过去,抒写他的抗敌抱负。“气如山气如山”一语提挈全诗,

5、须一语提挈全诗,须重读重读;“楼船楼船夜雪夜雪”“”“铁马秋风铁马秋风”写诗人的向往,要用写诗人的向往,要用炽炽热的感情热的感情读出。读出。后两联侧重后两联侧重写现在写现在。“塞上塞上”两句集中两句集中表现了诗人的表现了诗人的悲愤悲愤;“出师出师”两句是诗人以两句是诗人以诸葛亮自况,矢志北伐,死而后已。诸葛亮自况,矢志北伐,死而后已。这首诗的这首诗的基调基调是是悲愤悲愤,然而,然而并并不绝望,不绝望,还有还有豪壮的感情豪壮的感情蕴藉其中。蕴藉其中。看诗题看注释看诗眼看背景(论世)看诗人(知人)看典故 看手法v书:写书:写v愤:愤懑,悲愤愤:愤懑,悲愤 书书 愤愤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6、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南宋时,金兵入侵,中原沦陷在即。那时南宋当南宋时,金兵入侵,中原沦陷在即。那时南宋当局却偏安江南,不思北伐。陆游主张抗金,触犯了投局却偏安江南,不思北伐。陆游主张抗金,触犯了投降派的利益,所以一再遭到打击排斥,多次被罢官。降派的利益,所以一再遭到打击排斥,多次被罢官。这首有名的七律作于宋孝宗十三年(这首有名的七律作于宋孝宗十三年(11861186年),此时年),此时陆游已陆

7、游已6161岁,在山阴闲居了岁,在山阴闲居了6 6年,少年时年,少年时“扫胡尘扫胡尘”“靖国难靖国难”的志向眼看就要化为泡影,在悲愤失望中的志向眼看就要化为泡影,在悲愤失望中他挥毫写下了这首诗。他挥毫写下了这首诗。“世事艰世事艰”,暗指投降派把持朝政,这,暗指投降派把持朝政,这是为下文是为下文“空自许空自许”作铺垫。从章法上说,作铺垫。从章法上说,点了诗题中的点了诗题中的“愤愤”字。字。“楼船夜雪楼船夜雪”“”“铁马秋风铁马秋风”形象地概形象地概括了两次胜利的战斗,可见他当年很想投括了两次胜利的战斗,可见他当年很想投身到这样的战斗中去。时诗人才身到这样的战斗中去。时诗人才3636岁。岁。对首联

8、的对首联的“世事艰世事艰”与颔联的与颔联的“楼船夜楼船夜雪雪”“”“铁马秋风铁马秋风”该如何理解?该如何理解?颈联颈联和和尾联尾联采用了哪两个典故?采用了哪两个典故?作用是什么?作用是什么?“塞上长城塞上长城”,檀道济的典故点明诗,檀道济的典故点明诗人之志。人之志。“空自许空自许”,跟,跟“世事艰世事艰”照应,照应,是对自己壮志难酬的愤慨,也是对投降派是对自己壮志难酬的愤慨,也是对投降派的愤怒指责。的愤怒指责。如何理解如何理解“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伯仲间”两句诗?两句诗?诗人以诸葛亮自况。诗人以诸葛亮自况。诸葛亮在诸葛亮在出师表出师表中曾说过中曾说过“鞠躬鞠躬

9、尽瘁,死而后已尽瘁,死而后已”“”“北定中原,兴复汉北定中原,兴复汉室室”的话,诗人正是以此自勉,的话,诗人正是以此自勉,表明表明他他至至死也不会放弃恢复中原之志死也不会放弃恢复中原之志。因此基调悲。因此基调悲愤,然而并不绝望,蕴藉着豪壮的感情。愤,然而并不绝望,蕴藉着豪壮的感情。除了这首诗,陆游还在不少诗中述及诸葛亮的除了这首诗,陆游还在不少诗中述及诸葛亮的出师表出师表,称颂诸葛亮的出师北伐。联系历史背,称颂诸葛亮的出师北伐。联系历史背景,想一想,陆游为什么特别喜欢吟咏诸葛亮?景,想一想,陆游为什么特别喜欢吟咏诸葛亮?v陆游称道陆游称道出师表出师表的诗句:的诗句:v“出师出师一表千载无一表千

10、载无”游诸葛武侯游诸葛武侯书台书台v“一表何人继一表何人继出师出师”七十二岁吟七十二岁吟v“凛然凛然出师表出师表,一字不可删,一字不可删”感秋感秋 南宋王朝偏居一隅,主张北伐和反对北伐这南宋王朝偏居一隅,主张北伐和反对北伐这两种声音一直都在对抗。陆游是主张北伐收复失地两种声音一直都在对抗。陆游是主张北伐收复失地的主战派,但一直受到压制。的主战派,但一直受到压制。三国蜀国,诸葛亮为蜀汉丞相,三国蜀国,诸葛亮为蜀汉丞相,“功盖三分功盖三分国国”,一生力主北伐,恢复汉室,而且付诸实施。,一生力主北伐,恢复汉室,而且付诸实施。出师表出师表所说的所说的“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这正是

11、陆游的毕生心愿;这正是陆游的毕生心愿;诸葛亮的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正是的精神,正是陆游所要发扬的精神;陆游所要发扬的精神;诸葛亮的诸葛亮的“亲贤臣,远小人亲贤臣,远小人”的告诫,正是陆游的告诫,正是陆游认为南宋当权者应该吸取的。认为南宋当权者应该吸取的。这首诗是诗人几十年生活经历这首诗是诗人几十年生活经历的生动概括。它的生动概括。它借借北望中原,北望中原,回顾了回顾了青年时的凌云壮志和火热的战斗生活。青年时的凌云壮志和火热的战斗生活。并由此俯仰千载,并由此俯仰千载,抒发了抒发了诗人壮志难诗人壮志难酬、老迈年高的感叹和对投降派的强酬、老迈年高的感叹和对投降派的

12、强烈愤慨。烈愤慨。辜负胸中十万兵,百无聊赖以诗鸣。谁怜爱国千行泪,说到胡尘意不平。梁启超梁启超读陆放翁集读陆放翁集 【诉衷情】【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关河梦断 何处,尘暗旧貂裘。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身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身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3题(题(7分)分)夜游宫夜游宫 记梦寄师伯浑记梦寄师伯浑 陆游陆游 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望似水。想关河:雁门

13、西,青海际。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注释:注释:师伯浑,陆游的友人。师伯浑,陆游的友人。1.下列对词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下列对词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分)()A“雪晓清笳乱起雪晓清笳乱起”句突出了边句突出了边地风光特色,也渲染了战争气氛。地风光特色,也渲染了战争气氛。B“想关河想关河”中的中的“想想”是是“推推测测”、“猜想猜想”的意思。的意思。C“雁门西,青海际雁门西,青海际”两句,代两句,代指宋金对峙的前线地区。指宋金对峙的前线地区。D“漏声断漏声断”中中“断断

14、”,是断断,是断断续续的意思。续续的意思。雪晓清笳乱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河:雁门西,青海际。海际。睡觉寒灯里,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鬓虽残,心未死。D 雪晓清笳乱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河:雁门西,青海际。海际。睡觉寒灯里,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鬓

15、虽残,心未死。2.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项是(2分)分)()A“铁骑无声望似水铁骑无声望似水”句,形句,形象地描绘了军队阵容的整肃与声势的象地描绘了军队阵容的整肃与声势的浩大。浩大。B词的上片写梦境,下片写梦词的上片写梦境,下片写梦醒后的情境和感想,衔接自然,结构醒后的情境和感想,衔接自然,结构紧凑。紧凑。C“清笳乱起清笳乱起”和和“铁骑无声铁骑无声”一动一静,以动衬静,手法巧妙。一动一静,以动衬静,手法巧妙。D作者通过作者通过“雪晓雪晓”、“寒寒灯灯”“”“漏断漏断”、“月斜月斜”等意象,写等意象,写出了清冷的意境。出了清冷的意境。C 雪晓清笳乱雪

16、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河:雁门西,青海际。海际。睡觉寒灯里,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鬓虽残,心未死。词中词中“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虽残,心未死”与陆游与陆游书愤书愤中中“塞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相比相比较,两处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较,两处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3分)分)相同点:相同点:词句和诗句都表现了诗人抗金报国、建词句和诗句都表现了诗人抗金报国、建功立业的爱国之志和壮志未酬、理想落功立业的爱国之志和壮志未酬、理想落空的伤感之情。空的伤感之情。不同点:不同点:A、词句抒发了对自己不被理解的慨叹,、词句抒发了对自己不被理解的慨叹,突出了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心境。突出了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心境。B、诗句着重表达了诗人壮志未酬却已、诗句着重表达了诗人壮志未酬却已年老鬓衰的悲愤情怀。年老鬓衰的悲愤情怀。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