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旅游产业集群发展与布局研究( 23页)

上传人:e****s 文档编号:193495006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185.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青岛旅游产业集群发展与布局研究( 23页)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青岛旅游产业集群发展与布局研究( 23页)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青岛旅游产业集群发展与布局研究( 23页)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资源描述:

《青岛旅游产业集群发展与布局研究( 23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旅游产业集群发展与布局研究( 23页)(2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青岛市旅游产业集群发展与布局研究(草稿)张广海 高乐华 任宜煊 刘佳(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旅游系)1基础理论解析产业与产业集群经济学家们很早就注意到这样一种现象:经济活动或产业发展与区域环境或地理环境有着某种比较密切的联系,很多产业往往聚集于一个特定的区域而发展。进一步深入研究,又发现这种地理环境与所研究的产业之间的关系仅是一种表象,其背后深藏着极其丰富和复杂的经济学内容,那就是人类经济活动具有聚集性,聚集(agglomeration)是经济活动发展的一种规律特征。一般而言,产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讲,产业指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从生产到流通、服务、以至于文化、教育,大到部门,小至行业都可

2、以称为产业;从狭义的上看,产业是指主要业务和产品大体相同的企业类别的总称。而根据美国哈佛大学迈克尔伯特(Michael E. Porter)的观点,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中(通常以一个主导产业为核心),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聚集,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可见,产业与产业集群概念之间至少有“一墙之隔”,那就是一定的地理范围。这个地理范围到底有多大,与本地交通等条件有关系。回顾产业集群发展的历史,可以发现产业空间聚集发展并不是一个全新的经济现象,而是古已有之。在19世纪初期的手工业时代,世界不少国家都出现了一些基于地理环境、资源禀赋和历史文化传统的优势产业集群区

3、,如法国波尔多的葡萄酒业集群、瑞士的钟表业集群、中国江西景德镇的瓷器业集群等,到工业化中期的大机器时代,则出现了一些以大企业为核心的产业聚集发展区,如美国底特律的汽车产业集群、匹兹堡的钢铁产业集群、克罗地亚(前南斯拉夫)亚得里亚海的造船业集群等。到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英国为代表的传统产业集群开始衰落,但在意大利、美国、德国、法国、以色列的许多地区,产业集群以蓬勃发展之势构筑了一个个具有全球竞争优势的产业区域。同样,产业集群的理论并非全新的学说,新古典经济学家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曾对这种现象做出过许多精辟的论述,如阿尔弗雷德马歇尔、阿尔弗雷德韦伯等。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关于产业

4、集群的研究论文数量逐渐增多,甚至在美国出现了研究产业集群的热潮,一些负有盛名的经济学家都对产业集群的理论抱有浓厚的兴趣,大量研究成果由此产生。产业集群的研究对产业内企业有意识地加强前向联系或后向联系以及提高产业的组织程度有很大益处,此外,借助于政府改善或调整产业政策,还可以促进本区域或本国的产业提高效率,培育竞争优势。尽管学术界还有很多争论,但绝大多数经济学家都认为产业集群与产业竞争力有密切的关系,有学者将产业集群表述为一个类似于生物有机体的产业群落,它是企业自组织或有组织的综合体,揭示了在一些地方相关企业集结成群,从而获得竞争优势的现象和机制。应该说,产业集群是提高区域产业和经济竞争力的重要

5、条件,研究产业集群对产业和对区域都有着重要影响。旅游产业与旅游产业集群旅游产业进行旅游产业集群研究,合理界定旅游产业的范围就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关于旅游是否可以称为一项产业的争论国内外一直都没有停止,旅游产业自身的包容性大、涉及面广、关联性强等特点及其不断扩展外延,不仅决定了旅游产业范围、地位等的界定始终处于模糊阶段,而且导致了旅游统计方法庞杂不一,有产业增加值、旅游业产值、旅游收入及旅游企业营业收入等多种途径之分,这无疑给旅游产业集群的研究带来了一定不便。尽管尚未形成统一认识,但在国内学界和政府管理部门大多数都已承认或默认旅游是一个产业,从众多角度如产品、消费、需求和供给等角度对旅游产业进

6、行了定义,并形成了旅游产业范围划分的部门组成说、类型组成说、功能组成说、旅游产业群说和大旅游产业说。其中得到广泛认可的是将住宿接待部门、交通运输部门、旅游业务组织、餐饮企业、游览娱乐企业、旅游购物企业以及旅游政府与行业组织等七个主体纳入旅游产业的观点,即旅游产业涵盖了“吃、住、行、游、娱、购”六要素。但是产业范围不等于产业要素,这是两个不同的范畴,学者们提出的旅游业应该是几大要素的观点不能算作旅游产业范围的概念,且大部分学者所界定的旅游企业和部门并不完全以旅游者为客源,如娱乐企业、餐饮企业和购物企业等大都以本地居民为主要服务对象,将其全部纳入旅游产业范围,无疑夸大了旅游产业的繁荣景象。另外,从

7、研究的发展势头来看,旅游产业的范围似乎可以无限制扩展延伸,与旅游相关的行业均已纳入旅游产业的范畴,随着旅游业与第一产业农业、第二产业工业的结合,即工业旅游、农业旅游的发展,旅游产业的范围已经涵盖了三大产业领域,这显然是荒谬的,把与旅游关联度低的行业或部门纳入旅游产业实际上已经远离了旅游的本质核心。因此,旅游产业范围应以直接为旅游活动、旅游者提供服务的产业组织或行业部门为标准,而将间接提供旅游服务的产业组织或行业部门排除。鉴于此,参照功能组成说的观点,并结合世界旅游组织、世界旅游理事会的有关研究,将旅游产业范围界定为旅游核心部门、旅游依托部门、旅游相关部门三个层次,是较为可取的。这里,旅游核心部

8、门是指完全向旅游者提供旅游产品和服务的行业和部门,主要包括旅游住宿业、旅游景观业、旅游运输业、旅行社业和旅游服务机构(主要为政府部门和行业组织)五个部分;旅游依托部门是指向旅游者提供部分产品和服务的行业和部门,主要有餐饮服务业、文化娱乐业、康乐业、零售业和公共交通运输业等;旅游依托行业或部门不仅向旅游者提供各种产品和服务,同时也为当地居民和其他消费者提供各种产品和服务;旅游相关部门是指为旅游产业发展提供支持和旅游带动的行业和部门,旅游相关部门虽不一定依赖旅游产业而发展,但其发展规模和水平对旅游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由此,本文将主要依据青岛市旅游产业中旅游核心部门即旅游住宿业

9、、旅游景观业、旅游运输业、旅行社业和旅游服务机构的发展状况,对青岛市旅游产业集群进行相关研究,需要说明的目前学术界认同的旅游住宿业主要是星级酒店业,对家庭小旅馆、企事业单位招待所、小旅社等不作考虑;同时由于青岛市完全为旅游者提供服务的旅游运输企业和部门较少,故在此对青岛旅游运输业部分暂不作研究。 旅游产业集群虽然近年来旅游产业呈现出空间聚集的特征,具有由聚集向集群发展的趋势,但旅游产业集群存在与否仍然受到学术界的质疑。这主要是由于一方面旅游产业一向被认为是“容易的”、“落后的”和“低技术含量的”,无需关注其创新,因此被认定不能形成集群;另一方面旅游产业范围界定较为困难,且旅游产品的创新性较难测

10、度,以至于被认为旅游产业集群不能用以制造业为主要研究对象的集群理论进行研究。尽管如此,20世纪9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对旅游产业集群现象给予了关注,并从不同角度对旅游产业集群的概念进行了表述,在理论方面对旅游产业集群进行了大胆探索。如,邓冰等认为旅游产业集群是以旅游核心吸引物、旅游企业及旅游相关的支持企业和部门,彼此存在密切的经济联系,在一定地域空间内集中,并协同发展旅游产业之间的集聚联系,可以是垂直和水平方向的,还可以使跨越地理和行政区域,依赖于旅游产业链的所有参与者,形成单一或综合的旅游产品。庄军则认为区域旅游产业集群是一种现象,是旅游产业集聚到一定程度的结果,是大量与旅游者的旅游行为

11、联系密切的行业或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的集聚,并由此形成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和持续优势的一种现象。同时旅游产业集群更是一种区域旅游发展战略,能够促进区域旅游内聚力的提升和区际旅游产业的和谐共生。尹贻梅等认为旅游产业具备集群存在两个先决条件:聚集和产业联系,即旅游目的地企业有明显的空间聚集特征,且在为旅游者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过程中相互协作、发生密切的产业联系,同时,阐述了旅游业具有不同于其他集群的创新性。总的来说,学者们大多数认为旅游产业本身就是一种簇群经济,旅游产业集群所体现的就是旅游核心产业及相关产业在竞争与合作中对旅游者消费活动的支持。它是旅游产业高级化阶段的产物和适应经济全球化和集群化

12、发展的必然趋势。2旅游产业集群模式根据目前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业态,可大致将旅游产业集群分为3类:1)旅游资源(产品)依托型旅游产业集群,即学者们普遍认可的特定地域空间内以旅游核心吸引物为中心,以地接社、酒店、餐饮、交通运输公司为主体,以保险、银行等其他配套服务企业为辅助的,直接为旅游者提供综合性服务的集群业态,它是目前旅游产业集群的主要形式;2)交通枢纽型旅游产业集群,指围绕在交通枢纽如机场、港口、火车站、游客集散中心等周围,以旅游交通为主要功能,兼具其他如住宿、餐饮、购物等功能的集群业态;3)专业市场带动型旅游产业集群,通常以具有某些特定功能的企业集群或企业集团为龙头,以众多其他类型企业为补

13、充,构成的具有旅游、会展、休闲或餐饮功能的专业化集群业态,如旅行社集聚区、会展中心、大型商场、餐饮一条街等。按层次划分 OECD(经济合作发展组织)把产业集群分为3个层次:国家层次,即联系经济结构的产业集团;部门或产业层次,即产业间和产业内生产链的不同阶段的联系;企业层次,即围绕一个或几个核心企业形成的专业化供应商。由于不同层次的产业集群依据的资源配置方式不同,可以认定国家层次的产业集群形成多数来源于政府意志下的制度安排;部门或产业层次的产业集群可看作是自发生成的类型;企业层次的产业集群则依据地理位置、文化传统、产业联系和市场聚集而建立。基于这种认识,可将旅游产业集群分为:1)宏观旅游产业集群

14、,即联系国家经济结构的旅游产业集团,也就是国家层面的旅游产业集群;2)中观旅游产业集群,即在某一地域范围内,或地理靠近区域间围绕一定核心吸引物形成的旅游产业集群,地域上可用区域、省、市、地方等概念划分; 3)微观旅游产业集群,即围绕一个或几个核心旅游企业(或吸引物)形成的专业化旅游供应商,本文称其为旅游产业集群的模块(大)或节点(小)。 参照产业集群的一般理论,从集群产生的驱动力来看,可将旅游产业集群划分为原生型、嵌入式和外生性集群。1)原生型旅游产业集群主要是指基于本地的旅游资源禀赋、区位或成本等优势,通过本地旅游企业的自然聚集发展而成,多以中小企业为主;2)嵌入式旅游产业集群主要是在本地具

15、有一定的旅游产业基础和发展规模上由政府引导培育,引进资金、龙头企业或大中型项目推动形成;3)外生性旅游产业集群是本地原本没有旅游产业,而在一定的条件下(如资源、区位)完全由政府根据特定的制度安排规划形成的集群。3青岛市旅游产业发展概况及存在问题据统计,2006年青岛市旅游产业总收入为,占全市GDP的%,比上年提高个百分点,比上年增长26。7%,比青岛市GDP增幅高11个百分点,比第三产业增加值增幅高个百分点。这表明青岛市旅游产业呈现快速发展势头,具体表现为:(1)旅游人数不断增多,旅游收入增长加快。2006年青岛市接待入境旅游者8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接待国内旅游者2801万人次,增长%,青

16、岛入境游客自2002年起,保持了年均19.2%的增长率。全市旅游总收入达到亿元,比上年增长%,其中国内旅游收入281.79亿元,比上年年增长%,是2002年的倍。(2)旅游景点不断增多,接待设施逐步完善。到2007年底青岛市已拥有旅游区(点)近百处,其中国家A级以上景区(点)56个,基本形成了海域、滨海、中间、腹地4个旅游资源空间带,资源类型丰富、特色鲜明在全国具有较为突出的优势。截至2007年底,青岛市共有旅游涉外星级饭店143家,比2005年增长倍,旅游接待及相关配套设施日益完善。(3)项目建设成绩斐然,拉动效应日渐凸现。近年来青岛市旅游项目建设投资明显增加,2002-2007年间,青岛市

17、累计开工建设重点旅游项目100多个,投入资金206亿元,其中社会性投资占91%。海底世界、青啤博物馆、滨海步行道、天泰滑雪场、极地海洋世界极地馆、银海游艇俱乐部、金沙滩景区等40多个旅游大项目相继建成,明显增强了青岛对旅游者的吸引力,2006年,旅游饭店客房出租率达到64.5%,在青岛停留时间从2000年的2天,延长到3.6天。2008年青岛市旅游项目投资建设再掀高潮,已谈成项目涉及金额400多亿元,其中续建项目多达33个,涉及金额285亿元,签约新项目16个,投资金额达140亿元,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表-1 青岛市2008年新建旅游项目情况序号项目名称项目简介建设规模建设周期投资单位1啤酒城

18、改造将啤酒城建成集节庆文化、休闲商业、旅游三大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文化旅游商业中心占地361亩2008-2010年上实集团2海洋之心商务区(胶南市)拟打造一个集“购物、旅游、休闲、餐饮、文化、娱乐”于一体的环渤海首个超大型主题式购物公园。占地210亩,建筑面积38万平方米2008-2010年台湾太平洋集团3森林王国生态文化旅游项目集文化娱乐、休闲旅游、园林景观为主,食、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旅游项目占地615亩三年大连海昌集团4海景国际大饭店按五星级标准建设,客房450间三年山东商业总公司5瑞士酒店按五星级标准建设,客房 320间三年上实集团6大飞轮项目141米的大型观光摩天轮占地亩2008-

19、2010年英国大飞轮公司7东方高尔夫酒店(胶南市)按五星级建设占地60亩20085-东方生态体育俱乐部8行政中心区酒店(开发区)按五星级建设建筑面积:38940平方米2008年10月-2010年10月千禧龙置业公司9新兴长城酒店(市北区)按四星级建设,客房170间占地12亩,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2007年12月-2009年10月北京长城饭店、青岛新兴集团公司10阳光博澳大酒店(胶南市)按四星级建设占地60亩2008年5月-青岛阳光博澳投资开发公司11水陆两用观光巴士(市南区)按照事先规划的固定路线,搭载游客从陆上直接驶下海面,在海面观光旅游后,再从海面直接驶上陆地,让游客体验亦船亦车,水陆转换的

20、奇妙感觉。2处(军博码头、第一浴场东侧)。建筑面积:500平方米、300平方米2008年1月-2008年5月中国盛世投资 、青岛盛世飞洋海上旅游 12那鲁湾大酒店(胶南市)按五星级建设建筑面积:50000平方米2008年青岛那鲁湾置业公司13红枫林生态植物园(莱西市)生态景观,位于莱西湖马银山占地3000亩2007年9月-2008年11月青岛信达荣昌置业集团14豪邦酒店二期(莱西市)按四星级建设,客房139间占地亩,建筑面积20400平方米2008年1月-2009年5月青岛豪邦度假村15滨海步行道银海花园段景观(市南区)新建建筑主体控制在东海路标高以下,滨海步行道标高以上,建筑为半地下2层,高

21、度10米以下占地18亩,建筑面积14998平方米2008年1月-2009年4月青岛银都房地产 16如家商务酒店(市北区)对啤酒宾馆实施改造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2008年3月-2008年6月上海如家和美酒店管理公司(4)传统旅游活动不断发展,新兴旅游活动蓬勃兴起。近年来,青岛市不仅发展传统的滨海观光旅游,而且根据自身旅游资源特点和不断变化的旅游需求,大力发展休闲度假、工农业观光、文化旅游、商务会展、节庆活动、体育旅游等新型旅游,重点建设了一批具有鲜明特色的旅游度假区,如仰口、温泉和田横岛度假区,全面推进旅游业由观光型向度假型转变。3.2旅游产业结构呈现多元推动、并举发展的格局在旅游产业持续、

22、快速增长的同时,旅游产业结构不断转变升级,目前青岛市已形成以旅游住宿业、旅游景观业、旅游运输业、旅行社业和旅游服务机构为核心的综合旅游产业体系,到2007年底涉外星级饭店达到143家,旅行社达到361家,其中,国际旅行社21家,国内旅行社340家,同时工业旅游、乡村旅游业也得到迅速发展,旅游产业呈现多元化发展格局。根据2006青岛统计年鉴和2007青岛统计年鉴旅游产业入境旅游收入来源看,旅游核心产业中旅游住宿业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占旅游总收入的10%左右,同时参照青岛市旅游局统计料来看,旅游者在住宿上的也达到总花费的10%以上,而作为旅游依托产业的公交交通运输业则发展最好,占到旅游收入的30%左

23、右,其次为零售业和餐饮服务业,分别占到20%和10%左右(见表-1、表-2)。表-2青岛市入境旅游收入构成入境旅游收入构成旅游购物住宿费餐饮业交通费邮电通讯费文化娱乐费其他2005年19.7%10.9%9.8%37.6%5.4%5.9%10.6%2006年18.17%10.14%9.12%32.44%4.99%5.51%19.63%增减-1.50%-0.80%-0.72%-5.14%-0.41%-0.43%8.99%(数据来源:2006青岛统计年鉴、2007青岛统计年鉴)表-3来青游客消费构成2005年长途交通费游览住宿餐饮娱乐购物邮电通讯市内交通其他入境游客33.99%5.19%10.16%

24、9.55%5.76%19.08%5.23%2.45%7.99%省外游客27.5%/19.9%13.9%/15.6%/23.1%省内游客/12.3%19.5%17.2%/22.9%/28.1%(数据来源:青岛市旅游业“十一五”规划)表中数据表明,尽管游客在交通、住宿、购物和餐饮的花费比重很高,但呈现了一定的下降趋势,这主要与国内旅游接待设施越来越多、竞争激烈导致价格在一定程度上有所下降有关系,值得注意的是,2006年入境旅游者在青岛市景区点(表-1“其他”)花费增长较快,表明青岛市在旅游项目的带动下,新型旅游产品的开发、促销等方面已初见成效,随着旅游项目的进一步推进青岛旅游产业还将有更大的发展潜

25、力。产业整体素质需进一步提高目前青岛市旅游企业改革相对滞后,国有企业和经营事业单位仍然存在法人治理结构不合理、资产组织形式不健全等问题,产业增长方式尚未实现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企业规模、组织形式难以适应社会融资、服务贸易市场开放、发展和竞争的需要,也很难满足网络化、信息化旅游经济发展的要求。产业空间布局不平衡青岛市旅游景区(点)和其他各类旅游企业过于集中于沿海一线,中、北部区域发展严重不足,旅游产业布局呈现出南稠密北稀疏的形态,不仅影响到青岛市整体的旅游接待水平,对产业的后续发展也明显不利。产业结构和项目投资结构仍需进一步调整当前青岛市政府主导、市场导向的投资机制尚待进一步完善,旅

26、游产业结构与与日俱增的市场需求仍有脱节,旅游市场供求比例和产业结构失衡的情况仍未得到彻底解决,同时投资结构也不能顺应将来的发展趋势,需要进一步调整。企业间协作亟待加强 青岛市大多数旅游企业呈现散、小、多、弱的特点,而大中型旅游企业又基本上是按照“全能型”企业模式创建,如银海大世界等。大中型企业和地方小企业的两个关联程度极弱的循环体系双轨运行,形成了一定的“双重封闭的二元结构”,这种结构以及大中型企业的各自为营使得青岛市大中型企业与地方小企业、大中型企业之间无法建立良好的分工协作关系,也无法通过企业间的共生互补来形成高效的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的合作网络。此外,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以及高校等研究机构缺乏

27、良好的合作机制,互动模式较不完善,进一步阻碍了产业的成长与壮大。4青岛市旅游产业集群现状分析根据以上分析,可知青岛市中小旅游企业市场竞争力快速提升的需求、企业关系网络互动的需求、旅游创新能力增强的需求乃至旅游产业结构和整体素质改进的需求,亟需通过旅游产业集群的培育来予以满足,而培育青岛市旅游产业集群,应首先判断青岛是否已经形成原生型旅游产业集群,并根据其目前发展的具体态势和制约因素,制定相应战略措施,有目的地推进其快速发展,以最终实现旅游产业的提升和延续。在产业集群识别方面,自20世纪90年代,国外有大量研究探讨了产业集群的识别方法,但至今仍未有统一标准。为确保准确性,在此将应用产业地区分布标

28、准差对山东省旅游产业分布是否较为集中进行判断,再应用区位商方法判定青岛市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程度,最后用产业集群竞争力(GEM)模型详细分析青岛市旅游产业集群目前的发展状况。山东省旅游产业地区分布标准差测算运用衡量产业集聚与地理集中的标准差系数方法,计算旅游产业在山东省的地区分布对平均分布的偏差,有利于把握山东省旅游产业的集聚状况,从而确定旅游产业集群存在的可能性。其公式为:其中,为标准差系数;为个地区产业份额的标准差;为地区i产业k在区域所占的份额;为地区i产业k的总产值。表-4 2005年山东省各市旅游业产值及比重旅游业产值(亿元)占全省比重旅游业产值(亿元)占全省比重山东1038.7 -济

29、宁80.9 7.8%济南122.1 11.8%泰安66.3 6.4%青岛256.7 24.7%威海85.5 8.2%淄博64.4 6.2%日照38.5 3.7%枣庄16.0 1.5%莱芜6.1 0.6%东营11.5 1.1%临沂61.9 6.0%烟台117.5 11.3%德州12.9 1.2%潍坊52.0 5.0%聊城21.9 2.1%滨州14.3 1.4%荷泽10.1 1.0%数据来源:山东旅游政务网经计算2005年山东省旅游产业地区分布的标准差=0.97,=16.4 说明山东省很可能存在着高集聚态势的旅游产业集群。2006年青岛市旅游产业总产值占山东省的24.7%,居全省第一位,表明青岛市

30、可能已经发展成为中观层次的旅游产业集群。 青岛市旅游产业规模区位商计算产业规模区位商也称区域规模优势指数,是用来判断区域内是否存在产业集聚现象的主要方法之一,用以表示该地区该行业的规模在全国(或区域)的地位。区位商公式: i表示i产业,j表示第j个地区,表示第j个地区的第i个产业的就业人数、总产值、增加值或销售收入。根据j在不同范围取值,可确认在国家、区域、地方水平存在的集群。若LQ大于1,则意味着评定区域的产业相对专业化,大于1.12则表示高水平的专业化。在产业集群识别中,LQ大于1就可认定产业集群形成。根据产业规模区位商公式,将2005年青岛市、山东省和全国的旅游就业人数、旅游产值、就业人

31、数和GDP列入下表,并计算出相应区位商:表-5 青岛市旅游产业区位商测算2005年旅游就业人数(人)就业人数(万人)旅游营业收入(万元)GDP(亿元)青岛市23130471.03 354982.71 2695.82 山东省1446665110.80 1251931.02 18516.87 中国260423175825.00 31963675.33 以山东省为基准旅游就业旅游营业收入区位商以全国为基准旅游就业旅游营业收入区位商(数据来源及说明:中国统计年鉴2006中国旅游统计年鉴2006,其中旅游从业人员及营业收入仅包括旅行社、星级饭店、旅游区(点)和旅游车船公司等,不包括社会旅馆等其他企业经营

32、情况,接近于旅游核心产业的范围) 以上结果表明,若以旅游就业衡量,青岛不仅已经形成了省域范围内旅游产业集群,在全国范围内也是专业化程度相当高的旅游区域,旅游产业集聚态势十分显著。然而若以旅游营业收入判断,虽然青岛已在省域范围内形成了集聚明显的旅游产业集群,但距全国范围的旅游产业集群形成还有相当一段距离。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青岛旅游从业人员生产效率过低,另一方面则是由于青岛市旅游产业的集群效应尚未真正形成,即青岛旅游产业只有地理空间的集聚却没有产业内和产业间实际上的广泛联系,以至于包括产业增值、成本降低、创新现象在内的集群优势未能发挥。上述研究结论表明,虽然青岛市已经存在旅游产业集群

33、,但集群优势尚未显现,参照加拿大学者Tim Padmore和Hervey Gibson提出的分析产业集群竞争力(GEM)模型,对影响青岛市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的6大因素:资源;设施;供应商和相关辅助产业;企业结构、战略和竞争;本地市场;外部市场进行分析评价,以进一步明晰青岛旅游产业集群目前状况及其发展的制约因素。资源青岛市拥有“山、海、城、文、商”结合而成的良好旅游氛围,自然、人文资源比较丰富。奇特雄伟的沿海山脉、海湾、沙滩、岬角、礁石、神秘的道教文化、红瓦绿树碧海蓝天中的欧陆风情建筑群、东西方交融的历史文脉、发达的现代港口、工业体系以及旖旎的城市风貌,共同构成了旅游产业发展的综合资源优势,尤其

34、是城市、海滨、温泉、山林、海岛、渔村等资源在全国具有较为突出的特点,为旅游产业集群的培育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设施硬件设施方面,青岛拥有较为完备的海陆空交通基础设施和通信设施,同时,政府的各项举措特别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使得旅游产业配套设施日趋完善。但在软件设施方面,青岛市不仅缺乏旅游行业协会的有力监管,有利于集群发展的互补联动长效机制尚未形成,有关旅游专业研究和培训的机构也相对较少,难以满足产业发展需要。供应商和相关辅助行业如前所述,旅游作为联结旅游主体和旅游客体的产业,涉及到众多行业和部门,包括纪念品制造零售业、娱乐休闲等服务业,以及一系列辅助产业或行业,如金融、通讯、园林、海

35、关、保险、公安、卫生保健、建筑房地产、媒体、环保、绿化等。虽然青岛各行业近年来都得到较好发展,但行业之间长期的合作关系尚未稳固,行业之间的联系还达不到专业化、高效率、低成本的程度。4.2.4企业结构、战略和竞争尽管青岛旅游企业已接近600家,但大多数企业规模较小,抗风险能力、市场竞争力和开拓能力较差,且缺乏大型旅游企业集团带头进行市场整合,旅游企业存在同构现象,企业间相互协作意识不强,集群内恶性竞争多于良性合作。亟需通过建立符合国际规则的市场机制,集团化、网络化的经营模式取代传统的企业经营模式来改变企业现状,增强旅游产业整体实力。本地市场2006年青岛市共接待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两倍。从客源市

36、场结构上看,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经济圈是青岛市旅游客源的主体,占国内游客总量的51.55%,其次是本省及周边地区,占国内游客总量的38.7%,最后是华南、华中、西北、西南等地区,市场结构较为稳定,但仍有相当大的潜力市场亟待开发。外部市场。从客源市场看,来自韩国、日本两国的游客占到50%以上,结构较为单一,港澳台及欧美市场仍需继续突破。此外,分析来青海外游客的特点和目的,针对海外游客的旅游产品也应顺势升级和丰富,同时应重点向其推介休闲度假旅游、国际邮轮旅游、商务会展旅游、海上旅游等中高端旅游产品,满足其不断变化的需求,延长停留时间,以提高消费额度。 总之,青岛已经发展成为一个专业化水平

37、较高的旅游区域,旅游产业的集聚态势明显。但从集群具体的发展状况看,目前青岛旅游产业集群尚处在初期的自然集聚阶段,即主要以旅游景区(点)为依托的原生型旅游产业集群,且制约其发展的因素集中于软件设施、集群内外的产业联系和外部市场三个方面,需要在相关旅游企业努力改进的基础上,借助外界力量,如政府、投资带动,推进其超常规发展。此外,应当在把握旅游产业集群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根据发展要求科学制定详细规划方案,有针对性地引导集群向着健康、持续的方向发展,形成一些嵌入型、外生性旅游产业集群节点,实现旅游产业进一步升级,以充分发挥和利用旅游产业集聚后引发的经济和社会效益。5青岛市旅游产业集群培育与布局安排根据以

38、上分析结果并结合目前青岛旅游产业的空间结构,青岛旅游产业可通过产业链模块化发展逐步形成旅游产业联合体;以节点为增长极带动产业集群模块的快速成长;借助旅游产业休闲化的发展动力等三条途径进行旅游产业集群的培育,并以模块为基础,形成由各节点深入联系促成的产业关联网络体系,由此推动青岛市更高层次旅游产业集群的迅速形成。5.1.1从产业链模块化发展的角度形成联合体 旅游产业链通常是指以旅游景点为核心,与相关配套和支持行业共同形成的链条,链条上的每一个环节紧密联系(更多的是一种横向协作关系),相互配合,通过各个环节服务能力的提升与质量保障,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在传统的旅游产业链条内由旅游产业上下游多个企业共

39、同向旅游者提供服务产品时形成的分工合作关系,看不出有深层次知识、信息等资源的流动,通常只停留在报酬递减的层次,很少能通过创新带来的报酬递增实现自我成长。在旅游产业集群背景下,伴随着旅游产业内分工体系的深化,这种线形链条式分工显然已经不能满足旅游者多样化的需求和产业要求变革升级的渴望。因此依据产业链模块化发展的思想,可将青岛市旅游产业链以地域功能性分工为基础,以旅游产业集群节点为突破,促进形成网络状的旅游产业关联,来推动旅游产业集群的壮大发展。具体做法是在青岛各区、市(可称为各旅游产业集群模块)选取一定数量的旅游产业集群节点,在进行功能定位的基础上,培育该节点发展成以一种功能为主,多种功能兼备的

40、旅游企业聚集区。各节点采取分散、独立运作的方式进行经营活动,但其活动在同一规则(产业集群的整体利益)的约束下开展,同时各节点之间保持密切联系、相互配合,最终以青岛市旅游产品系统的形式,向旅游者提供全方位服务。 5.1.2利用旅游产业增长极的集聚与扩散机制 延承法国经济学家佩鲁(F.Perroux)的增长极理论,有学者认为,旅游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一般会形成以一个或几个旅游企业为核心的旅游产业增长极,由于经济效应的吸引作用,该增长极会带动其他相关企业不断向此地区聚集,在聚集的同时,旅游核心企业会将一定的业务向外转移,甚至转移到区外其他地区,核心企业的功能进一步专业化,其他企业也相应有了发展机会和空

41、间,从而带动本地区和相邻地区的旅游产业的发展。利用此理论,可在选定的旅游产业集群节点中各模块挑选一两个重要节点作为培育对象,采取扶持其大中型旅游企业、引进大型旅游项目、吸引可观投资等手段,致力将其发展成为该区(市)的旅游产业集群增长极,从而带动旅游产业集群模块乃至整个青岛市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 借助旅游产业休闲化的发展趋势旅游产业虽然依赖于旅游资源,但随着旅游从传统的观光向休闲方向转变,这种对资源的依赖程度正在降低。在以旅游资源为基础而形成的旅游吸引物周边的旅游配套服务能够为旅游产业提供附加值,同样以其他吸引物为核心的包括旅游企业在内的集聚与充分联系互动,也能够为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非常广阔的增

42、值空间。包括茶楼、餐饮、娱乐、商场、保健、公园、图书馆、文化中心、艺术展等以社区居民为主要经营对象的项目,都可纳入休闲化旅游产业发展的范畴,因此,青岛旅游产业集群的培育可打破传统旅游产业的发展模式,通过促进旅游产品发展和旅游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实现旅游相关要素的有机整合。例如,可借助已形成的饮食街、酒吧街、啤酒街、购物中心、休闲文化区等作为旅游产业集群的极点,形成一套完备的、为居民和旅游者共同服务的体系,在实现传统旅游产业向休闲旅游产业演进的同时,促进旅游产业集群的多元化发展。青岛市旅游产业集群空间布局旅游产业集群各模块主要节点的培育 表-5显示了青岛各区(市)核心旅游产业在区域间的相对集中程度

43、。通过旅行社企业数对应的地区可以看出,青岛市旅游产业集群内的旅行社主要集中在市南区和市北区,占全市的72.58%,其次为四方和崂山,城区四区共占青岛市全部旅行社的83.93%,国际旅行社则占到全市的95.24%,可以说已发展成旅行社集聚区域。其次,星级酒店以市南区和黄岛区分布最多,其中市南区占全市总量的38.46%,而城区四区则占到青岛市星级酒店的4%,虽然目前包括五星级酒店在内的大部分酒店仍集中在以市南区为主的城区四区,但按照新进酒店项目的分布和未来几年的发展态势,青岛市星级酒店业有北上的趋势,随着青岛度假旅游规模的逐渐壮大和中北部旅游产业的兴起,青岛市必将形成多个酒店集聚区。最后,青岛市景

44、点景区的发展也尚未突破青岛城区四区的范围,A级以上景区(点)占全市的64.29%,其中4A级景区占到100%,应当说形成以旅游资源(产品)为依托的微观旅游产业集群,该地区有相当大的潜力。表-6 青岛各区市旅游核心企业数量表2007年旅行社星级酒店景点景区总计总计国际国内总计五星四星三星二星一星总计4A3A2A1A市南18115166555102614181143254市北81279145941399四方262694535崂山15312111191485140黄岛11111727712230李沧1010613112218城阳998171118即墨884121641118胶州71651133121

45、5胶南668532216莱西55113219平度22523118总计3612134014361772462562024102560按照青岛各区(市)旅游核心企业的空间布局、近期发展态势和青岛市旅游业“十一五”规划制定的战略格局,可将青岛市旅游产业集群划分为城区滨海旅游产业集群模块(涵盖市南、市北、四方、崂山四区)、城区纵深旅游产业集群模块(涵盖城阳、李沧两区)、黄岛旅游产业集群模块、即墨旅游产业集群模块、胶南旅游产业集群模块、胶州旅游产业集群模块和内陆旅游产业集群模块(包括莱西、平度两市)等七大模块。各模块的产业链主体功能和主要产业集群节点的选取如下:(1)城区滨海旅游产业集群模块。作为青岛旅

46、游产业集群的核心区和旅行社集聚地,可承担旅游信息发布、组织联系等青岛市旅游产业链粘合功能,同时兼顾以滨海旅游产品为主的销售和接待功能,并借助项目建设契机,形成几个专业市场带动型微观旅游产业集群,如中山路改造项目、奥帆基地建设、极地海洋世界、啤酒城改造项目等。本模块选取汇泉湾、浮山湾、石老人、崂山四个旅游产业集群节点作为重点培养对象,其中汇泉湾节点将发展成引领老城区发展的旅游产业聚集区,它后可影射大小港湾、青岛湾、八大关等旅游区等,前可与浮山湾建立密切联系,同时借助其休闲功能,能够形成以产业联系为主要功能的综合型集群节点;浮山湾作为“帆船之都”的核心区,有望建成以水上运动和邮轮接待为主要功能的高

47、级旅游产业集群节点;按照青岛市“十一五”规划,石老人将建设成为大型旅游休闲综合体,加上国际啤酒城改造和国际会展中心扩建,该区域可成为集观光、度假、节庆、会展、休闲于一体的综合功能旅游产业集群节点;崂山可利用已建成的游客集散中心,继续将其发展成为具有一定交通、住宿功能,在分担市南区的交通和住宿压力的同时,形成以生态旅游、休闲度假以及农家乐民俗等旅游产品为特色的产业集群节点。此外,在发展过程中依托青岛滨海公路,此模块滨海区域可形成旅游产业聚集带,届时将推动青岛市旅游产业集群向更高阶段发展。(2)城区纵深旅游产业集群模块。可选取机场国际空港及周边旅游配套设施区作为重点培养对象,将其发展成为大型旅游交

48、通中心,并逐步形成以旅游交通功能为主、住宿功能为辅的交通枢纽型旅游产业集群节点。结合青岛交通规划的客运枢纽和快速公交系统换乘点建设,该模块应以停车场、旅游信息发布中心和一定数量的住宿餐饮设施建设为主要任务,并迅速与其他节点建立合作关系,在组建集群产业联系网络的同时,发展成为辐射整个青岛市的旅游集散中心。(3)黄岛旅游产业集群模块。黄岛区目前已拥有旅行社11家,星级酒店17家,A级以上景区(点)2处,按照目前规划及发展趋势,本区应致力于形成以度假旅游为主要功能的外生性旅游产业集群模块,选取薛家岛为旅游产业集群重点培养节点,加强与胶南旅游产业集群模块,大小珠山特别是琅琊台节点的合作,将其打造成专业

49、化度假旅游产业集群节点,同时配合中心城区的旅游餐饮和住宿聚集区、工业旅游区和高速公路旅游交通聚集区,将黄岛旅游产业集群模块发展成以专业化引领的综合型旅游产业区域。(4)即墨旅游产业集群模块。此模块可定位为以温泉度假为主要功能的旅游产业聚集区,组建“山、海、泉、滩”相交融的度假产品体系,拓展度假休闲活动内容和空间,在大型项目的带动下进行配套设施和休闲娱乐项目的建设,突出自然、健康的主题,力争成为北方休闲度假疗养的市场明星。结合已建成的天泰温泉度假区和在建的港中旅海泉湾项目,选定鳌山东部新城区温泉片区为旅游产业集群节点,通过建设温泉度假区、海滨度假酒店、海水浴场、游艇俱乐部及旅游相关配套设施,将其

50、培养成为带动即墨旅游产业和青岛度假旅游产业发展的增长极。(5)胶南旅游产业集群模块。截止到2007年底,胶南市拥有旅行社6家,星级酒店8家(其中,三星5家,二星3家),A级以上景点景区2处。凭借深厚的文化底蕴、较为丰富的旅游资源,随着南济青高速公路的建成以及跨海大桥和海底隧道的开工,胶南将逐渐成为青岛西海岸的旅游核心发展区,发展潜力较大。因此,选定位于胶南市沿海经济带的琅琊台为胶南旅游产业集群模块的增长节点,充分利用琅琊台的旅游资源组合,挖掘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以文化旅游产品的销售和接待为主要功能,将其培育成西海岸旅游产业集群的又一突破点。(6)胶州旅游产业集群模块。 依托环胶州湾高速公路和环

51、胶州湾经济带,以艾山为旅游产业集群节点,建设以生态地质旅游为主题的专业化旅游区,同时,承载力之内完善道路、停车场、适当数量的餐饮、住宿等旅游基础设施,建立与其他旅游产业集群节点的密切联系,以青岛为支撑进行联合营销,扩大艾山乃至胶州的知名度,广泛发展客源市场,争取打造生态地质旅游品牌,促进旅游相关企业的地域集聚和积极联系,推进胶州旅游产业向集群化发展。(7)内陆旅游产业集群模块。本模块已拥有旅行社7家,星级酒店6家,A级以上景点景区4处,应当重点突出该模块的农业文化(特别是大泽山葡萄文化)和书法文化特色,建设以农业旅游为主要功能、以书法旅游为补充的旅游产业聚集区,选取一两个点建设旅游酒店聚集区或

52、者农业度假旅游区,引导旅游产业的空间聚集化发展。该模块将以大泽山为旅游产业集群建设的突破点,与其他模块或节点形成互补,由东方葡萄城农业生态观光项目带动,逐步完善旅游相关基础设施,同时增强宣传力度,依托青岛市整体旅游市场扩大市场份额,争取发展成为青岛北部旅游产业集群的亮点。以滨海大道为依托,以产业集聚节点为核心,构建旅游产业集群网络 城区纵深旅游产业集群模块的旅游交通功能、黄岛旅游产业集群模块的滨海度假功能、即墨旅游产业集群模块的温泉度假功能、胶南旅游产业集群模块的文化旅游功能、胶州旅游产业集群模块的生态地质旅游功能、内陆旅游产业集群模块的农业和文化旅游功能,加上城区滨海旅游产业集群模块的旅游信

53、息发布、组织联系功能,以及各区已形成的或强或弱的餐饮、住宿等其他旅游产业功能,构成了青岛市旅游核心产业链模块化发展的总框架。在此基础上,旅游产业集群各节点迅速成长,形成先聚集后扩散的效应,带动各模块加速发展,同时,依托青岛滨海公路,在城区滨海旅游产业集群模块的滨海区域将率先形成旅游产业聚集带,届时将推动青岛市旅游产业内部以及产业间更加密切的交流与配合,带动旅游产业集群向更高层次发展。在旅游产业集群网络构建过程中,横向上,应当加快各节点的横向联合,增强彼此业务往来,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业务关系,构建旅游节点、旅游企业之间跨模块、跨产业的合作体系;纵向上,则应顺延旅游产业链的纵向长度,并在条件

54、具备时增加各模块的旅游产业链功能,在模块内旅游产业集群节点网状结构逐步成熟的同时,建成青岛市旅游产业集群的网状结构。6青岛市旅游产业集群具体发展对策 培育青岛市旅游产业集群的过程中,政府部门应当有针对性、有重点地进行引导,但应注意范围和深度的把握,以服务和监管为主,有计划、有秩序、有目标地推进旅游产业集群的培养进度,具体需要注意的是:创业环境,推动旅游产业集群构建包括一要为青岛市旅游产业集群升级创造良好的硬件环境,二要为相关旅游企业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包括取消各种不合理收费、简化手续、提供必要的协助等,还应发挥政府经常性职能为旅游企业提供信用评级、协助贷款等服务。由于青岛市旅游企业规模一般较小

55、、效益相对较差,其空间布局的成本导向性非常突出,因此,针对青岛市房地产价格较高的特点,应当在特定区域制定相应优惠政策,引导中小型旅游企业的空间聚集。此外,在构建旅游产业集群过程中也可以借鉴国外旅游产业集群的成功模式,如美国蒙大拿旅游产业集群,吸收可利用的先进经验,建立旅游产业集群区域品牌,以品牌建设为核心进行招商引资。6.2优化产品结构,促进集群各区差异化发展 尽管目前青岛市旅游产品日趋丰富,产品结构也逐渐完善,但就单个区域来说,旅游产品过于单薄,无法形成规模较大的集群运作体系,且各旅游区域地理空间上因高度密集而产生的产业互动关系也过于薄弱。这不仅要求集群内部每个节点和企业在集群打造过程中找准

56、自己的定位,做出自己的特色,尽量向着专业化、精品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而且为了避免集群内部恶性竞争,各旅游节点需要借助青岛旅游产品升级的趋势,积极推动集群内各区域差异化特征的形成。立产业协会组织,推进协作网络体系建设 一般而言,旅游产业内非盈利性协会组织的建立有两种方式:一是旅游相关企业根据市场运营需求以及行业发展的需求,自发组织建立,这类非盈利协会组织的主要职能是协调企业和企业之间的关系,企业与政府的关系;二是由政府牵头,鼓励旅游相关企业建立的非盈利协会组织,这类协会组织的主要职能是根据旅游产业内旅游相关企业发展的需求以及市场需求的变化,制定指导旅游相关企业发展的规划,并为旅游相关企业提供技

57、术和信息支持。虽然目前青岛已经建立一些旅游协会,但尚不能起到规范或引导旅游企业行为活动的作用。应当由政府发起,组建或改建一个权限明晰、融专业性和权威性为一体、以促进旅游产业集群发展为首要目标的旅游产业协会体系(各区至少一个协会)。在此基础上,借助协会和政府有关部门的力量培养出具有集体一致性、信任感和共同价值观的协作氛围,共同推动青岛市旅游产业集群协作网络体系的形成和壮大。6.4设立创新补助基金,鼓励企业积极创新 目前青岛依赖同类旅游产品的企业过多,导致企业聚集产生的竞争特别是低级竞争较为激烈,随着部分旅游产品退化,吸引力减弱,相当数量的企业将会失去市场竞争力。只有企业不断进行创新,集群形成欣欣

58、向荣的创新景象,才能不断保持企业和集群的竞争优势。与制造业不同,旅游企业的创新主要体现在服务、设施、管理方式、旅游产品等方面,因此,可以通过设立一些旨在鼓励旅游企业积极创新的补助基金,向企业、节点甚至集群做出较大贡献的创新活动给予一定支持和奖励,来培养旅游企业创新积极性,使创新成为企业乃至集群发展的不竭动力,永葆旅游产业延绵不断地发展。6.5吸纳社区居民参与决策,保障产业健康发展 随着旅游者涌入,在给旅游资源和环境带来污染和破坏威胁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文化冲击,但旅游产业集群若要持续发展,保持旅游资源和环境的生态健康、特色和原汁原味尤为重要,因此,为避免旅游开发商和经营商仅考虑自身利益而忽略

59、承载力盲目进行开发、经营活动,吸纳社区居民参与决策制定是一种较为可行的方法,这样不仅能够充分顾及各方承载力的强度,减少产业集群给居民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也维护了居民的相关权益,保证旅游产业集群在发展过程中能够得到广大居民的后背支持。实行旅游目的地整体营销,多渠道宣传促销 虽然青岛市在旅游的宣传和促销上已取得阶段性成果,青岛作为旅游目的地整体形象也在政府的努力下广为传播,但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仅靠政府独挡一面、单个区(市)各自为战远远不够,需要从以下两个层面实施改进:一是实行政府与企业联合,政府负责青岛旅游目的地整体宣传,各旅游企业负责各自旅游区或旅游产品的宣传促销;二是实行节点、模块联合,建立

60、宣传联盟,进行整体促销。此外,应充分利用包括网络在内的各种宣传渠道,全方位、全时段、多视角发布旅游信息,在满足旅游市场个性化信息需求的同时,提升青岛旅游目的地整体形象,并加强旅游者对旅游产业集群的认知和认可。6.7人尽其用,构筑专业化旅游人才市场 人才是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根本,人才的匮乏及对人才的不重视将在很大程度上制约青岛产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因此,一方面青岛应当加强高素质人才特别是高级管理人才的引入力度;另一方面,应当注意提高为旅游产业集群培养各类人才的意识,积极与相关院校合作,建立起专业教育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培养、培训体系。恰当的时候应当组建起一支高效率、专业化的旅游产业集群管理人才队伍,同时制定人性化、规范化的用人机制,创造宽松的人才流动政策,吸引高素质人才到集群内创业和工作,保证人才的自由流动和才能的充分发挥,以实现青岛旅游产业经营管理水平和集群运作水平的快速提升。 2008-3-3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