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探究2016届高考地理总复习7.2城市化练习

上传人:女**** 文档编号:193493079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1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优化探究2016届高考地理总复习7.2城市化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优化探究2016届高考地理总复习7.2城市化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优化探究2016届高考地理总复习7.2城市化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优化探究2016届高考地理总复习7.2城市化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化探究2016届高考地理总复习7.2城市化练习(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7.2城市化题组一城市化(2013年高考安徽文综卷)下图表示安徽省19852010年就业结构与城镇人口比重变化。读图,完成下题。12005年以来,安徽省城市化处于()A初期阶段B中期阶段C后期阶段 D逆城市化阶段解析:本题以安徽省城镇人口比重变化图为背景,考查了城市化进程的有关知识。图中信息显示2005年以来安徽省城镇人口比重在35%到45%之间,且城市化速度较快,据此可判断出安徽省城市化处于中期阶段。答案:B(2013年高考四川文综卷)下表是我国不同时期的城市用地年均增长率与城市人口年均增长率统计表。据表回答23题。时期/年198519901990

2、200020002011城市用地年均增长率/%6.495.726.22城市人口年均增长率/%3.774.283.792.19852011年我国城市人口人均城市用地总体变化趋势为()A先增后减 B先减后增C不断增加 D逐渐减少3据表并结合相关知识可以判断,1985年以来我国()A城市新增用地以商业用地为主B乡村人口数量持续增长C城市人口增长以自然增长为主D农业用地面积有所减少解析:第2题,解题关键是城市用地年均增长率大于城市人口年均增长率,由此可判断城市人口人均城市用地总体变化趋势为不断增加,因此C项正确。第3题,从我国1985年以来城市用地和城市人口年均增长率统计表来看,城市用地不断增加,但城

3、市用地中住宅用地是城市用地主体部分。城市人口年均增长率增加,乡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乡村人口数量减少,城市人口增长以机械增长为主,属于人口迁移。农业用地转为城市用地,农业用地面积下降,因此D项正确。答案:2.C3.D题组二城市化带来的影响(2014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珠江三角洲某中心城市周边的农民竞相在自家的宅基地上建起了“握手楼”(下图)。据此完成45题。4农民建“握手楼”的直接目的是()A吸引外来人口定居 B吸引市民周末度假C增加自住房屋面积 D出租房屋增加收入5“握手楼”的修建反映该中心城市()A居住人口减少 B城区房价昂贵C人居环境恶化 D城区不再扩大解析:第4题,本题考查我国珠三

4、角地区的城市化过程。图中显示农民自建的“握手楼”楼层高、房间多,不可能为自住考虑,也不适宜外来人口长期定居;“握手楼”位于珠三角地区某中心城市周边,利于外来人口租住,故其直接目的应是出租房屋以增加收入,故D项正确。第5题,本题考查城市化的影响。“握手楼”吸引城区人口居住,主要原因是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区人口多,房价昂贵,故B项正确。答案:4.D5.B课时作业一、选择题(2015年济宁期中考试)城市化过程可以分为景观城市化(即人们所观察到的城市景观,如道路、建筑物、绿地等)与人文城市化(即人的变化,如人口素质提高、生活方式改变等)。下图所示为某地城市局部区域的景观与人文发展指数分布。读图,回答1

5、2题。1该市甲、乙、丙、丁四个区域中,城市发展水平最高的是()A甲区域B乙区域C丙区域 D丁区域2下列有关乙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A目前景观发育程度较高,城市规划合理B今后需加强道路和城市公共设施的建设C进行合理规划,加强人文城市化的建设D努力提高人口素质,倡导转变生活方式解析:第1题,景观城市化与人文城市化指数越高,二者之间表现得越和谐,城市发展水平越高。第2题,乙区域景观城市化远远落后于人文城市化指数,说明道路、建筑物、绿地等建设严重滞后。答案:1.A2.B下图为甲、乙两国劳动力在各行业中的百分比图。据此完成34题。3从本图可以推断,甲国比乙国()A劳动力总数量大B劳动力素质高C从事工业

6、的劳动力数量多D劳动力后备资源充足4据图推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国经济发展水平低 B甲国城市化速度快C乙国城市化水平低 D乙国城乡差别小解析:第3题,读图可以判断,甲国服务业比重大,应是发达国家;乙国农业占的比重大,应是发展中国家。甲国经济水平高,劳动力数量不一定大,A项错误。发达国家劳动力素质高,B项正确。图中两国的工业占比相近,不能表明劳动力的数量多少,C项错误。发展中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劳动力后备资源充足,D项错误。第4题,甲是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水平高,但目前速度较慢,故A、B两项错误。乙国是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低,乙国城乡差别大,故C项正确、D项错误。答案:3.

7、B4.C(2015年山西四校联考)读某国城市人口数量、城市数目和城市人口比重变化统计图,完成56题。5该国()A自1953年以来城市人口数量持续上升B20世纪60年代城市数目减少出现逆城市化现象C2000年以来城市化已步入后期阶段D近半个世纪来城市化处于中期阶段6该国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影响有()A促进农业结构调整,扩大粮食、花卉等种植比例B城市建筑面积扩大,生物多样性有所增加C信息更加发达,文化观念得到提升D地表径流的汇集速度减慢,城市洪水灾害减少解析:第5题,一般情况,城市化水平超过30%才进入中期阶段,超过70%才进入后期阶段,逆城市化是城市化的高级阶段。该国城市化起步晚,目前发展速度快,

8、但水平仍然较低。第6题,城市化扩大,花卉等园艺业比重上升,粮食种植比重降低,故A项错误。城市建筑面积扩大,原有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故B项错误。城市是区域文化中心,城市化过程会促进区域文化发展,故C项正确。城市地面硬化率高,地面径流汇集量增大,汇集速度加快,城市洪水灾害增多,故D项错误。答案:5.A6.C读城市化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图,完成78题。7下列关于图中各个时段城市化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M时段,城市化发展较快B在P时段,城市化水平较高C在N时段,城市化水平较高D在N时段,人口向城市迅速集聚8孟加拉国、中国和英国处于图中的时段依次是()AM、P、N BM、N、PCM、M、

9、N DP、P、N解析:第7题,根据城市化发展速度变化,结合图可知,M、P、N分别对应城市化的初期阶段、加速阶段和后期阶段,故N阶段城市化水平高,城市化速度慢。第8题,孟加拉国、中国和英国分别处于城市化的初期阶段(M),加速阶段(P)和后期阶段(N)。答案:7.C8.A(2015年怀化一模)下表是关于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一些数据。据此完成910题。2002年2012年年均增长城镇化率/%30.0952.573.01%户籍人口比率/%27.8935.292.38%举家迁移比率/%22.3820.660.80%城市建成区面积/km225 97345 5655.78%注:(1)城镇化率是城镇常住人口在总人

10、口中的比重,包括了在城镇生活的农业户籍人口。(2)户籍人口比率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是拥有城镇户籍(市民)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3)举家迁移比率即农村举家迁移到城镇的家庭数农村拥有城镇化迁移人口的家庭总数100%,它反映了家庭城镇化水平。920022012年间,我国()A人口城镇化慢于人口市民化B个体城镇化快于家庭城镇化C城镇化水平已处于较高阶段D农民工大多举家在城镇生活10表格中数据反映突出的问题是()A城镇人口增长过快 B交通拥堵日益加重C城镇土地扩张过快 D环境污染逐步加剧解析:第9题,表中显示我国城镇化率年平均增长3.01%,举家迁移比率为负值,说明个体城镇化快于家庭城镇化;而户籍人口

11、比率年均增长为2.38%,说明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低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则人口城镇化快于人口市民化;举家迁移比率只有20%左右,说明农民工大多举家在农村生活。第10题,表中城市建成区面积年均增长5.78%,大于城镇化率的3.01%,说明城市的建成区面积增长速度快于城镇人口的增长,则表明城镇土地扩张过快。答案:9.B10.C(2015年嘉兴模拟)读19902010年我国城镇建设用地面积和城镇人口变化表,完成1112题。11.有关19902010年期间我国城市化发展的说法,正确的有()城镇人口比重不断下降城镇建设用地不断减少乡村用地比重总体减少乡村人口比重有所减少A BC D12下列关于城市化对地理环

12、境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建设用地将逐步演化为农业用地B劳动力向第一、二产业大量转移C促进了经济开发和信息广泛交流D城市中心必将会被工业用地占据解析:第11题,从表中数据可知,19902010年期间,我国城市人口比重不断上升,城镇建设用地不断增加,而乡村人口比重下降,乡村用地比重减少。第12题,城市化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和信息交流;农业用地将逐渐转化为建设用地;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大量转移;城市中心必将被商业用地占据。答案:11.D12.C二、非选择题13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各题。材料一2013年8月11日,石家庄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推进“五大产业园区”和“四个新市镇”城镇化建设的意见(试行)。

13、意见明确,按照主城区标准,推进新市镇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城区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向新市镇聚集;放宽城镇户籍限制,村民可自愿转城镇户口等。材料二下图为石家庄周边区域城市分布示意图。(1)描述图中城市的分布特征并说明原因。(2)简述促进石家庄市城市等级提升的最主要因素,并说明理由。(3)石家庄加快城镇化建设,四县城大跨步对接石家庄主城区,其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可能产生哪些影响?解析:第(1)题,分布特征可以从图中直接获知,原因要结合该地地势、交通条件来考虑。第(2)题,石家庄市是“火车拉来的城市”,其城市等级提升主要依靠铁路运输。第(3)题,要从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两方面进行分析。答案:(1)分布特征:多沿交

14、通线路分布;多分布于河谷、平原地带。原因:地势平坦,有利于基础设施建设;交通便利,便于对外交流和联系。(2)铁路运输。石家庄处于石太线、石德线、京广线等铁路线交会处,成为山西、河北等地物资转运的枢纽;铁路运输带动了工商贸易的发展,促使石家庄成为华北地区的工业重镇;便利的交通能为更远的居民提供服务,促使城市服务范围扩大,城市等级提高。(3)有利影响:加快石家庄市县城城区规模的扩大和城市等级的提高,利于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促进县城建设。不利影响:过快的城镇化可能带来城市环境质量下降、环境污染以及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社会治安混乱等问题。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各题。材料一

15、下图为意大利北部及其周边地区示意图。材料二位于乌迪内省的曼萨诺集群被誉为“椅业三角”,包括11个区,有4万居住人口。这里有1 000家家具制造企业,每年生产椅子4 400万张,相当于意大利全部椅子产量的80%,欧洲椅子产量的50%,全球椅子产量的30%。(1)简述图示地区城市的分布特点及原因。(2)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我国哪个地区的城市化过程与曼萨诺地区类似,并说明理由。(3)试分析上题所述地区在城市化过程中可能对城市环境产生的影响。解析:第(1)题,从图上可以直接看出城市的分布特点,原因可以从交通运输、地势等方面进行分析。第(2)题,依据材料二可知曼萨诺地区是在发展私营企业的基础上,迅速推动工业化,进而推动城市化的,浙江温州地区的发展与此相似。第(3)题,温州城市化过程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中小城市迅速发展,过快的城市化可能会使城市环境质量下降,甚至出现环境污染等问题。答案:(1)沿河分布;沿海分布。可以利用河流和海洋发展交通运输,便于对外联系;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业生产和城市建设。(2)浙江温州地区。浙江温州地区与曼萨诺地区都是以私营企业为主导,进而以工业化推动城市化的。(3)城市环境质量下降,环境污染严重。 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