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行动方案

上传人:ta****u 文档编号:193485403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8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行动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行动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行动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行动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行动方案(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行动方案中关村科技园区上海市张江高科技园区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国家高新区成立 15年来,整体建设取得较大成绩,已经成为区域经济 和国民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新时期,围绕国家自主创新战略实施和创新型 国家建设,按照“四位一体”定位和“五个转变”要求,国家高新区即将进入 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的“二次创业”新阶段。要在国家战略中承担起更加重要的 使命和责任,就必须有一部分高新区率先建成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借鉴世界 一流高科技园区发展经验,结合我国具体情况,特制定本行动方案,为国家高 新区

2、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指明方向。承担“四位一体”历史使命 确定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目标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基本特征借鉴并综合国际上先进园区发展历程,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普遍具有四 个特征,即是新兴产业和新业态的发源地,走向产业高端,引领世界的产业发展 趋势;具有较强的内生增长机制,能培育出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大公司;聚集了 大量高端要素和专业要素(集群);创造新时代前沿的模式、制度和文化。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建设原则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必须坚持以下原则:高端原则。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首先是国家“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 使命的承载区,必须发展高附加值、高成长性、高技术含量的产业,成为区域产 业结构调

3、整的重要引擎。集约原则。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作为新时期国家自主创新战略的重要载 体,必须在发展模式上进一步集约化,体现国家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和 环境友好型园区的总体要求。辐射原则。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作为区域高端要素资源集中的高地,必 须发挥对周边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通过自身发展带动周边经济繁荣,实现资源 共享、合作共赢。实践原则。建设世界一流园区要在充分利用和借鉴国际上一流园区成功 经验的基础上,务必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和高新区发展基础,正视区域差异,因地 制宜,特色发展。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建设目标到 2010 年,力争在全国范围内建成 2-3 个以上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 具体目标包括:实

4、现一流的绩效。出现一批新兴产业和新业态并获得长足发展,成为未 来园区经济的重要增长点;在产业环节上,居于全国或全球产业价值链高端位置, 涌现出世界知名的自主品牌;拥有一批本土成长的跨国大公司,其中销售收入在 千亿元以上的跨国公司 4-5 个;形成一批成长快、效益好的高成长性企业和“小 巨人”企业;创业活跃,年新增企业数力争达到园区企业总数的 15%以上。形成一流的机制。商业模式创新活跃;很强的企业繁殖、衍生、成长的 内生增长机制,形成相关行为主体间紧密联系的产业集群;形成企业为主体的新 型产学研体系,企业研发投入占企业销售收入比重在 5%以上;具有灵活的要素 配置机制,完备的创新要素和高端要素

5、的产生机制;形成国际化的经营理念,具 有全球范围内调配人才、资金、技术等资源的能力,国际化程度高。拥有一流的要素。集聚了大批高端人才;活跃的金融资本和完善的资金 投入机制,其中创业风险投资成为园区内中小企业的主要资金来源;技术创新能 力强,每万人拥有专利超过 60件;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产业促进组织体系, 从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企业加速器到专业园的体系建设基本形成。具有一流的环境。基础设施完备,信息网络发达;良好的商业服务环境 和国际化的商务规则;优良的人居和产业发展环境,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建设思路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建设思路是,围绕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发展特征 和目标,借

6、鉴世界一流园区成功发展经验,结合中国高新区发展阶段和具体状况, 选择中关村科技园区、张江高科技园区、深圳高新区、西安高新区、武汉东湖新 技术开发区和成都高新区等作为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试点和示范,并逐步 增加试点高新区的数量,充分利用其产业基础良好、机制体制灵活等优势,从产 业集群式发展、企业内生式成长和机制创新式突破等三个层面不断探索园区发展 的路径和模式,提升园区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力争在建设世界一流 高科技园区的过程中 2-3 个以上园区脱颖而出,成为真正在国际上拥有重大影响 力的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探索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发展路径 增强园区自主创新能力加速产业集群式发展努力

7、打造产业联盟,发挥竞争合力作用产业联盟是产业集群式发展的重要基础,是现阶段高新区推进产业升级 和规模发展的重要工具。要以产业内龙头企业为核心,以政府为依托,联系中小 企业、中介服务机构、大学与院所等广泛参与,形成基于共同标准和制度的产业 共同体,推进产前技术联盟、产业化联盟、市场联盟等多种形式的产业联盟建设, 实现从企业内部创新走向外部联合创新。要以标准的制定和采用为核心,推进产 业联盟各主体间的紧密联系和合作深度。要充分发挥中介服务机构在产业联盟中 的促进作用,实现产业联盟有序发展。先行试点的六家高新区要结合各自产业特点,进一步关注区域内细分领 域中企业的发展,及时、迅速、有效推进产业联盟发

8、展。中关村科技园区要进一 步促进已有产业联盟内各主体的紧密合作,要在网络出版、远程教育、手机电视、 新一代移动通信等新兴产业上加强联盟合作,实现产业联盟组织化、体系化和规 模化发展。张江高科技园区要进一步强化集成电路、软件技术、生物技术等优势 产业的联盟合作,同时推进文化创意、中医药、AVS、半导体照明等新兴产业的 联盟合作。深圳高新区要不断支持通信、数字电视、半导体照明、医疗器械、汽 车电子和高性能电池等产业联盟的发展。西安高新区要跟踪包括电子信息、装备 制造产业、汽车制造产业在内的企业发展态势,尽快推出西安第一家产业联盟。 武汉高新区要尽快建成国内实力最强的光电子信息产业联盟。成都高新区要

9、在现 有基础上进一步做大做强数字娱乐和软件外包产业联盟,着力打造信息安全、集 成电路等产业联盟,形成自身特色。积极培育新业态,抢占全球产业制高点新业态的出现是园区发展到一定阶段产业升级的必然结果,也是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领先 其他园区的重要标志之一。要加大力度关注产业成长阶段中处于形成期和成长期的产业,抓 住新业态的高增值、高风险、高成长特点,从中深入挖掘和培育一批新业态,通过政府采购、 资金倾斜、产业促进等手段集中精力推进新业态快速成长,成为高新区未来重要的经济增长 点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推动器。先行试点的六家高新区要根据自身发展阶段和园区发展基础,全力关注新业态的出现,加 大对新业态的培育和扶持

10、。要先从中关村科技园区总结经验,挖掘新业态形成机制,做好与 其他园区的经验交流工作。中关村科技园区要立足北京优势重点发展软件开发外包、IT管 理服务、数字内容、集成电路设计与测试、多媒体终端设计、生物医药委托研发、合同能源 管理等新业态发展和商业模式创新。张江高科技园区要继续探索网游、动漫、多媒体制作、 互联网增值等文化创意产业,生物农业、RFID等新业态发展与软件开发外包、研发设计外 包(CRO)、金融后台服务(BPO)等商业模式创新。深圳高新区要努力发展纳米材料、互联网 增值服务、生物工程、多媒体移动终端、动漫、软件外包等新兴产业。西安高新区应大力发 展软件服务外包和创意产业,形成新业态。

11、武汉东湖高新区的新产业布局重点应该包括半导 体及光伏产业、集成电路产业等。成都高新区要大力抓好集成电路设计和数字娱乐增值服务, 重点瞄准3G研发、IPTV、生物医药研发服务外包等产业,形成比较优势。大力发展高端产业,形成优势产业集群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是高端要素的集聚区,在产业定位上必须牢牢抓住高端环节,在若干 优势产业上形成产业集群。要重点发展高技术服务业和高端制造业,即产业价值链前端的创 意、研发、设计、检测等环节,后端的广告策划、宣传展示、总部决策、交割交易、物流配 送和售后服务等环节,以及制造环节中核心零部件和关键材料的生产与制造等。要保持要素 资源领先的优势,一方面加强对现有基础如企业

12、、研发资源和配套体系的整合,另一方面积 极吸纳外部资源如国家项目、国际人才、跨国企业等,逐步完成高端要素的优化配置和内部 整合,实现优势产业集群发展。先行试点的六家高新区要紧紧结合各自优势和特色,要有重点、分阶段地推进优势产业集 群发展。中关村科技园区要重点发展以软件、信息服务业、研发产业为核心的高技术服务业 和高端制造业,在现有基础上继续完善软件、研发、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网络通信等优势 产业集群。张江高科技园区要进一步依托集成电路、生物技术与现代医药等优势产业的高端 优势,努力完善软件、高端研发、3G、信息安全等特色产业集群。深圳高新区要在通信、 软件、数字视听、新型储能材料、生物医药及医

13、疗器械和化合物半导体方面加大关注力度。 西安高新区应发挥现有的基础和条件,大力发展3G通信、生物医药、集成电路等产业。继 续发挥武汉高新区在光通信、激光领域的优势,重点打造光通信、激光产业集群。成都高新 区要重点发展集成电路设计和制造产业集群,重点打造原创型本土软件企业集群,结合自身 特点构建以中药现代化为重点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挥现有要素优势培育以航空零部件、 精密电子模具研发生产为核心,以先进制造技术为特征的精密机械制造产业。高效推进专业园建设,促进产业专业化集聚同一类企业在特定空间上的专业化集聚是形成优势产业集群的必然过程,也是新经济时代 全球产业发展的重要规律。要顺应产业发展的客观需

14、求,紧紧围绕某一细分产业领域加快专 业园建设,推动产业上下游企业、同环节的企业在空间上集聚,实现不同企业在信息、公共 技术平台、市场和人才等高端要素上的资源共享。要积极探索专业园与周边区域协调发展的 有效模式,形成在专业园发展高端产业、在周边区域提供配套服务的合作机制。要适当加强 和提高企业进入专业园的门槛,在技术水平、产业定位、能耗指标、产出效率等方面严格要 求企业,推动专业园可持续发展。要进一步引进专业化人才,加速实现专业园区管理、服务 的专业化。先行试点的六家高新区要基于高新区发展阶段和主导产业差异,大力发展具有自主创新特 点的专业园。中关村科技园区要加强对软件、生命科技、光电显示、网络

15、通信、环保、集成 电路等专业园的大力支持,同时要紧紧围绕研发、文化创意、网络出版等产业促进专业园形 成与建设。张江高科技园区要继续整合与大力支持园区现有的集成电路、软件、生物医药产 业园,推进建设文化创意、生物农业、金融信息服务、医疗器械等专业产业园,进一步强化 园区在信息技术与生物医药领域的集群发展能力。深圳高新区要在化合物半导体、生物医药、 软件、集成电路设计等产业领域建设专业园。西安高新区要重点打造软件、集成电路、电子 连接器、生物制药、光电子、装备制造等特色产业专业园。武汉高新区要以光电子产业基地 为核心,重点建设光通信、移动通信、集成电路、半导体照明、数字电视与显示、激光等特 色产业

16、专业园。成都高新区要重点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和精密机械制造产业基 地,着力打造集成电路设计和制造、自主创新软件研发、信息安全、数字娱乐、中药现代化 以及模具产业等特色园区。全面实施设施管理,提升园区运营能力设施管理主要是指围绕一定空间内的行为主体(包括企业和产业)的个性化需求、以提高客 户对象工作效率为目的、引入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新型工作手段的硬件环境建设与管理服 务,是新时期提升专业园区综合竞争能力的一种有效模式,也是园区升级发展的重要推动工 具。设施管理主要服务内容包括不动产管理、基础设施管理、公共服务设施管理和物业管理。 要按照“理念先行,总体规划,专业进入,分层实施”的原则

17、全面推进园区设施管理。各园区 要积极导入设施管理理念,做好关于设施管理的培训和考察。要充分利用专业服务机构,针 对园区开发建设和管理运营进行总体规划,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总体解决方案。开放有效需 求,大力引入国内外知名专业设施管理公司,通过专业管理提升园区设施管理水平。要把设 施管理与生态工业园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按照“企业单点管理、产业循环管理、园区系统管 理”的要求对企业、产业和园区进行分层实施。先行试点的六家高新区要根据自身情况,分别制定设施管理的具体实施计划。推动企业内生式成长企业从创业阶段开始,度过高速成长期,成为具有整合能力的高技术大公司,既是区域产 业内生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企业内生

18、成长的具体表现。企业内生式成长,是世界一流高科 技园区的本质特征。培育创意创业企业,增强园区内生成长基础创意创业企业数量,表征一个区域经济活力。各园区要通过鼓励创业风险投资发展、加强 专业孵化器和大学科技园建设、吸引留学生归国创业等方式,促成创业企业大幅度增长,增 强创业企业抵御风险能力。要力争到2010 年末,先行试点的六个园区年新增企业数分别达 到园区企业总数的 10%以上。鼓励各类资本投资初创企业,为园区企业创业提供重要资金来源。加大对投资于初创期企 业的投资机构的引导和扶持力度。根据实际情况,创造优惠条件鼓励民间资本更多地投资创 业企业,并积极吸引海外投资者进入,满足企业创业资金需求。

19、大力宣传鼓励创业创新的意 义,吸引企业、个人和投资机构的资本进入高新区投资创业企业。积极吸引高层次海外留学生回国创业,使其成为园区创业生力军。设立留学人员回国创业 “绿色通道”,制定并完善鼓励留学生回国创业的优惠政策,重点为留学生提供创业专项经费、 科研场地、人员等服务。加强吸引高层次海外留学生的工作,重点引进拥有国际先进技术的 创业团队。充分利用归国留学生的国际化经营方式、管理理念和先进技术与国际市场进行对 接,抢占国际技术发展制高点。继续办好专业孵化器和大学科技园,为创业企业发展提供全方位服务。鼓励高新区、高等 院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多元主体创办各类专业孵化器。加强和完善孵化功能建设,重点

20、强 化创业辅导员、创业律师、创业会计师等抚育功能,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入孵企业数和 企业毕业率。扶持高成长性企业,培育园区群体企业活力高成长性企业指的是年销售额在 1000 万元和 10 亿元之间、连续三年年均增长率在 30% 以上的企业。高成长性企业数量,表征了区域的产业成长能力。各园区要通过建立科技企业 加速器、推动成长性企业在“主板”和“中小企业板”上市融资、发展创业风险投资以及多种形 式的企业债权融资等手段,推动高成长性企业在短期内迅速做大规模,成长为行业内龙头企 业。力争到 2010 年末,先行试点的六家高新区高成长性企业数占到企业总数的10%以上。建立科技企业加速器,满足高成长企

21、业的空间和配套服务需求。针对高成长企业需求,鼓 励并扶持市场力量创办科技企业加速器,引进专业服务机构,以市场化手段为企业发展提供 “三四五”框架服务。“三”指三类保障性服务,即开放和可快速拓展的空间、优质和配套的高 增值服务以及优惠和快捷的政策服务;“四”指四个发展型平台,即专业化研发平台、市场网 络平台、规模化融资平台和高端人力资源(HR)平台;“五”指五个延伸性服务,即提供全方位 的商务服务、开拓性的展会服务、高层次财务法律服务、合作型咨询服务和定制的互动式交 流服务等。要加强对园区内加速器发展的研究与规划,对专业服务公司提供政策性“后补贴” 扶持,促进专业服务公司在初期有效需求相对不足的

22、状况下提供高质量服务。积极推动快速高成长性企业在“主板”、 “中小企业板”上市融资。各高新区要积极与深圳证 券交易所建立“绿色通道”,推动园区高成长性企业在“中小企业板”融资。在总结中关村科技 园区未上市高新技术企业进入证券公司代办系统进行股份转让试点工作的基础上,逐步开展 具备条件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未上市高新技术企业进入代办系统进行股份转让。要 设立园区高新技术企业产权和股权交易平台,发展区域性产权交易市场。大力发展创业风险投资,满足企业快速成长的资金需求。大力吸引熟悉国际市场、国际规 则、国际技术发展趋势的国际化风险投资机构,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和国际风险投资机构信息 交流的平台,支持

23、高新技术企业获得国际投资。建立和完善有利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创业 风险投资机制,形成有限合伙、可转换优先股等促进创业风险投资发展以及有利于创业风险 投资退出的机制。设立专项资金,支持市场前景广阔、技术突破显著的高新技术企业快速发 展。做强高技术大公司,提升园区国际竞争能力高技术大公司数量,表征区域产业国际竞争力。通过鼓励高技术大公司的技术并购与企业 并购、实施技术标准与专利战略、鼓励企业“走出去”抢占国际市场等手段,促进高技术大公 司充分利用“两个资源、两个市场”,抢占全球产业制高点。力争到2010 年末,销售收入超 过千亿的企业,中关村科技园区2-3 家,深圳高新区2-3家;销售收入超过10

24、0 亿元的企业, 中关村科技园区超过10 家,张江高科技园区超过8 家,深圳高新区超过10家,西安高新区 超过 6 家,武汉高新区2-3 家,成都高新区1-2 家。支持高技术大公司基于集成创新目的的技术并购。支持建立新技术信息平台,对区域内的 重点企业进行的技术并购予以帮助和支持,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引导大公司对并购技术的整合 应用。提高企业对关键技术的识别能力,支持重点产业领域企业引进和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 术。实施标准和专利战略,抢占高技术产业国际制高点。结合国家重大技术标准专项的实施, 加强新兴产业和优势产品技术标准研究,有效应对国际竞争中的技术壁垒。加强国家知识产 权、标准化试点示范园区的建

25、设。引导各类创新主体研究制定国家和国际标准,鼓励国内企 业与跨国公司的合作。支持企业申请国内外专利及进行版权登记,支持重点大企业形成专利 群。支持高技术大公司“走出去”,充分调配全球资源。鼓励有实力的企业上市,吸纳国际资本。 鼓励企业到海外设立分支机构和研发机构,把握国际市场需求,拓展海外市场。支持园区企 业和机构参与重大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充分利用国外资金和科技资源。加强跨国公司研发中 心与本土企业的合作,支持本土企业与跨国公司共建技术研发机构。根据园区产业特色和优 势资源,支持建立优势产业出口基地。力促机制创新式突破创造园区特色机制,发挥园区自身优势机制体制创新是创新的灵魂。世界一流高科技园

26、区不但要在法制环境、投融资体制、人才 开发、信用制度、知识产权、标准研制、园区管理、政府服务等方面积极进行机制创新探索, 重点推进各类产业组织创新,而且要结合园区发展特点,探索出具有区域特色、符合园区自 身发展的特色机制。中关村科技园区要继续探索通过技术标准和知识产权促进园区竞争力提升的有效机制。张 江高科技园区要依托浦东综合配套改革的先行先试优势,以提高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为重 点,以调整和完善创新机制为突破,完善以风险投资多渠道退出为重点的投融资体系,有效 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并深入探索以“张江”品牌带动更大范围区域的整体发展。深圳高新 区要继续在园区管理模式、虚拟大学园建设和国际科技商务

27、平台建设等方面探索总结成功经 验,继续推进“深港创新圈”建设,加强深港两地科教资源互补合作。西安高新区要建立高效 的军民互动合作协调机制,大力促进“民进军,军转民”,实现“寓军于民、军民结合”。武汉 高新区要不断宣传和扩大“武汉中国光谷”品牌效应,凸显园区特色。成都高新区要充分发 挥本地丰富的科教人文资源优势,推进科技企业孵化器的“集群化、专业化、多元化和国际 化”发展,完善“孵化器、标准厂房、产业园区和总部经济区”四级载体配置体系。强化企业主体地位,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是未来相当长时期内科 技体制改革的重点方向,也是高新区体制创新的核心

28、工作。要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强 对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倾斜,使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 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鼓励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通过委托研发、联合研发、购买技术 或者人才、设备、信息资源共享等多种形式进行合作和交流。鼓励应用技术研发机构进入企 业,设立产学研联合示范项目,支持企业联合大学、科研机构在国家高新区共同组建以企业 为主体的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支持企业参与国家、国际标准 化技术委员会和工作组的工作。建立企业、大学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制度,组织产学研之间的 项目对接活动,提高产学研合作经费占全部研发经费的比重。同时,也要鼓励大学

29、和科研院 所积极进行技术转移,通过衍生企业、建立联系紧密的产业技术联盟、传播公共技术等模式 进一步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发展专业中介服务,促进产业关联发展大力发展专业中介服务,是推动高新区产业加速发展的关键。高新区要促进中介服务机构 发展,一方面积极培育、规范和发展园区行业协会组织,发挥协会组织的行业服务、行业自 律、行业协调和行业管理等作用,另一方面,建立以创新创业服务为重点的专业服务体系。 要通过资金“后补贴”、培育市场等手段支持中介服务机构,进而达到支持企业和产业发展的 目的。中关村科技园区要进一步推动品牌中介服务机构和品牌行业协会的形成和发展,推动服务 于技术转移的各类中介机构的发展。

30、张江高科技园区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吸引行业协会与著 名中介机构入驻园区,努力打造以“浦东创新港”为核心的创新服务集聚区,通过张江创新学 院加速培养园区软件、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创新人才,进一步强化对创业型中小企业和园 区特色产业集群的支持。深圳高新区要进一步加强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企业加速器、专业 园的产业空间和服务体系建设。武汉要进一步加强中介服务的国际化,构建适应园区发展、 符合国际惯例、开放式的专业中介服务体系。西安要进一步推进企业诚信评价体系建设。成 都高新区要充分利用国际资源,搭建国际交流与合作平台。完善政府采购制度,发挥培育市场作用政府采购是WTO体制下政府培育和调节市场的有效手段。

31、高新区要支持园区内自主创新 产品进入政府采购目录,并率先建立财政性资金优先采购自主创新产品制度,实施自主创新 的政府首购和订购,在政府采购评审中,给予自主创新产品优先待遇。鼓励创意创新创业,营造区域文化氛围区域文化是园区产业发展的深层次动力。要深入挖掘园区文化底蕴,丰富文化内涵,提出 园区鲜明的文化理念和精神。重点推进有利于创新、创意和创业的文化建设,创建经济、社 会、文化、自然和谐发展的高科技园区。中关村科技园区要大力弘扬“科学民主、与时俱进” 的理念,“勇于创新、不惧风险,志在领先”、“自主创新、产业报国”的精神,以及“鼓励创 业、宽容失败”、“科技创造财富”的文化。张江高科技园区要努力探

32、索科技文化和谐发展, 通过举办“张江科技文化节”等活动,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氛围和有利于高科技人才居住的 环境,努力打造科技人文相结合的张江科学城。深圳高新区倡导“敢于冒险、勇于创新、宽 容失败、追求成功、开放包容、崇尚竞争、富有激情、力戒浮躁”的创新文化。西安高新区 要按照“诚信、大气、创新、有为”的理念,倡导崇尚科学、诚信守法、开拓创新、艰苦创业、 敬业奉献的文化。武汉高新区要重点培育有区域特色的“光谷”文化,形成外向型、多功能与 现代化新城区相适应的文化氛围,打造文化市场繁荣、文化生活丰富、文化产业强大、彰显 人文科技的“魅力光谷”。成都高新区要积极培育“让敢于创新与发展的人受到尊重,善

33、于创 新与发展的人得到实惠,创新与发展失败的人得到宽容”的特色文化,营造“尊重知识、尊重 人才”的良好社会氛围。推进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建设的工作体系和年度计划建立工作体系建立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组织保障体系成立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推进组、联络组和专家顾问组。成立建设 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推进组,由科技部有关领导担任组长,由火炬中心和六个高 新区主要领导担任成员,负责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领导和协调工作;成立 联络组,由火炬中心高新区管理处和各园区相关处室负责人组成,负责落实推进 组拟定的重大事项;成立专家顾问组,负责就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热点和 难点问题开展各项调查研究工作,提出意见

34、建议,供决策参考。建立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绩效考评体系按照“分年推优、综合考评”原则实行一流园区绩效考评。六家高新区 要根据本行动方案制定适合自身特点的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 园区的目标,确定分阶段的具体发展目标。在推进组主持下,举行“年度推优” 活动,即在每年年底根据各高新区年度总体表现和具体进展推选出“建设世界一 流高科技园区年度最佳园区”。推进组和专家顾问组将根据园区绩效表现,综合 评估,选出符合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基本条件的试点园区,向科技部推荐,成为 “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示范区”。建立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推进工作机制建立“6+1”主题活动推进机制。围绕六家高新

35、区共同关注主题,如产 业联盟、加速器、设施管理、技术并购等,由火炬中心倡议组织,六家高新区轮 流主办,邀请其他高新区和园区企业广泛参与,采取主题论坛、高级研修、培训、 实地考察等多种形式,以当地区域品牌盛会为载体,每年开展一次具有重大影响 和实际意义的主题活动,营造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积极氛围,加快推动该主 题在高新区内实施。建立“专家主导、多方参与、支撑决策、共享成果”的研究机制。围绕 影响园区发展的战略性、前瞻性、全局性问题,集成凝聚各方研究力量,在尊重 一线实践经验基础上,发挥专家的作用,形成火炬中心、试点高新区和研究机构 三方共同研究、共享成果的良好局面,确保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过

36、程中决策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建立“突出主题、讲究实效、集中组织、研究支撑”的宣传机制。要突 出某一特定主题,既要个性鲜明,又要风格活泼;要追求宣传效果的实效性,内 容既要有深度又要有广度,读者既要有专业人士又要有群众基础;要集合各方力 量来组织宣传,既要发挥火炬中心组织与协调作用,也要以试点高新区为主体, 发挥媒体与中介机构的支撑作用;要加强宣传的研究支撑,既要深入挖掘实践案 例,又要加强理论与研究支撑。编辑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发展简报,作为一流高 科技园区信息的跟踪平台、课题研究成果的展示平台和园区建设进度的通报平 台。在有关报刊上设立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专刊(版),向社会各界广泛宣传 建设世

37、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目标和进程。建立“资金倾斜、政策试点,双向互动、合作推进”的支持机制。在项 目和资金上,科技部将整合部内资源,特别是适合在有基础的高新区实施的国家 战略目标的项目与资金进一步向试点高新区倾斜;在政策创新上,力争更多政策 能够在试点高新区内先行先试。一方面,通过国家政策和资源的倾斜,推动试点 高新区高端发展,另一方面试点高新区要在国家战略实施过程中承担更加重要的 历史使命,通过双向互动,实现合作推进。实施年度计划2006年下半年启动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工作,搭建推进工作体系。 具体包括:确定并发布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行动方案;各试点园区确定并发 布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实施方案;建立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工作体系。2006年-2010年期间各试点园区推进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建设。围绕世 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建设目标,各园区加紧推进各项工作。期间,通过举办“6+1” 主题活动,展开基于园区特点的研究与宣传工作和政策与重大项目的支持,推进 试点园区向一流园区目标迈进。2010年按计划实施综合评估,确定“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示范区”。 根据总体目标和评比方案,由火炬中心组织对各园区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对符合 条件的示范园区进行挂牌。(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