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历史一轮选练编题2含解析新人教版

上传人:208891****657173 文档编号:193369494 上传时间:2023-03-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48.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19高考历史一轮选练编题2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高考历史一轮选练编题2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高考历史一轮选练编题2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2019高考历史一轮选练编题2含解析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考历史一轮选练编题2含解析新人教版(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人教历史2019高考一轮选练编题(2)李仕才一、选择题1、雍正四年初有军机处时,仅为西北两军设,皇帝明其便利隐秘,但其权仍小,为户部一分支下属。至八年时专管军务,而十年成立军机处时已要求知会(即以文书的形式告知)各省。这表明军机处()A.可以避免大臣专权B.逐渐成为中枢机构C.与内阁的地位相当D.已失去其绝密特性【答案】B2、下面是何怀宏选举社会中的“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变化表”。表中的变化对社会政治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 扩大了统治基础 B. 加强了中央集权 C. 提高了官员素养 D. 放宽了录取标准【答案】A【解析】依据所学可知,魏晋时期的

2、九品中正制度讲求门第,造成世家大族世代垄断政权的局面,寒门子弟无缘入仕;而隋唐以后,由于科举制的实行,使寒门子弟入仕的比例扩大,扩大了统治基础,缓解了社会矛盾,因此本题选择A选项。材料中强调的是社会政治,因此排除C、D选项。B选项我们无法从材料中的数据直接得出。3(山西省吕梁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中国古代农民对市场交易的参与,更多的是“剥削推动的商品化”和“生存推动的商品化”,以谋利为目的出售剩余产品的商业活动并不占主导。据此可知,中国古代A. 小农经济占据着社会主导地位B. 古代农民制缺乏商业致富意识C. 商品经济受制于社会主流体制D. 工商食官限制了商品经济发展【答

3、案】C4(内蒙古赤峰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由下表(下表)可以推知,两宋时期下表两宋部分市镇商税岁入比较(单位:贯)地名全州商税岁额市镇商税岁额市镇商税所占全州收入%越州6653.77612082.65018.18常州64953.04810021.15515.40润州39502.9626309.96215.97绍兴府105314.01421649.11720.55常州110196.4904767943.20镇江府20629613134963.00A. 南税成为国家主要财源B. 经济重心已经完全实现南移C. 传统经济结构发生质变D. 商业经济型的城镇正在崛起【解析】表格显示商

4、业市镇商税所占全州收入比例,说明象绍兴府、镇江等城市属于经济型城镇正在兴起,D正确;表格中没有比较商税与其他税收的比例,A错误;表格说明不了经济重心完成南移趋势,B错误;传统经济结构变化是鸦片战争之后,C错误。5、1977年,在邓小平的直接干预下,关闭了11年的高考闸门终于再次开启。邓小平在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上指示:“政审,主要看本人的政治表现。政治历史清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劳动,遵守纪律,决心为革命学习,有这几条,就可以了。总之,招生主要抓两条:第一是本人表现好,第二是择优录取。”这一指示的时代意义在于()A.重新树立起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观念B.为改革开放事业的开展做好了人才准备C

5、.强调了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D.奠定了教育和科技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答案】A【解析】恢复高考是教育战线拨乱反正的关键一步。针对当时否定知识、偏重政治出身的“左”倾错误,邓小平的指示淡化了政治上的要求,突出了“择优录取”,体现了对知识和人才的尊重。解题关键是考虑当时的时代背景,认识“指示”的精神。答案为A。6、明代泰州学派的代表何心隐寡欲载:“寡欲,以尽性也。尽天之性以天乎人之性,而味乃嗜乎天下之味风味。而色,而声,而安佚,乃又偏于欲之多者之旷于恋色恋声,而苟安苟逸已乎?凡欲所欲,而若有所节,节而和也,自不庚乎欲于欲之多也,非寡欲乎?”该观点A. 超越了程朱理学的范畴B. 主张有节制地释

6、放人欲C. 动摇了儒学的正统地位D. 表达了新兴阶级的诉求【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何心隐认为“寡欲”是一种自然人性论,反对程朱理学关于“存天理、灭人欲”的说教,主张有节制地释放人欲,排除A选项,本题选择B选项。何心隐主张有节制地释放人欲,在当时不可能动摇儒学的正统地位,排除C选项。材料没有体现何心隐代表新兴阶级,他也是儒家的代表,而不是新兴阶级的代表,排除D选项。7、刘国良在中国工业史近代卷中指出:1937年,重工业资本在工业中只占92%,工厂数占185%。到了1942年,重工业资本在国统区工业中则占7886%,工人占4869%,动力设备占8185%。导致重工业比重大幅度提升的主要原因

7、是A. 国民政府借鉴苏联的模式B. 抗战发展军工企业的需要C. 国统区民族工业迅速发展D. 重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答案】B【解析】从材料中的时间来看当时中国正在经历抗日战争,是抗战发展军工企业的需要导致了重工业比重大幅度提升,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国民政府并未借鉴苏联的模式,选项A不合史实,不符合题意,排除;抗战期间国统区民族工业并未迅速发展,重工业也不是国民经济的支柱,选项C、D也不合史实,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8帝国主义与中国海关资料丛编)载,1937年8月26日,海关总税务司F.W.Maze致国府行政院长孔祥熙电:“应付日(本)庚(子赔)教及善后结款,为保持海关完整、维护税收

8、计,仍应暂予照付,以全债信而免纠纷。”27日孔祥熙回电:“宥电悉。月款可照议暂付。”由此可见A. 国民党军消极抗日积极反共B. 蒋介石坚持“攘外必先安内”C. 列强积极在中日间和平斡旋D. 国民政府力避涉日外交纷争【答案】D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信息是“1937年8月26日”“仍应暂予照付,以全债信而免纠纷”“有电悉,月款可照议暂付。”结合抗日战争的知识分析解答。9、晚清时期某一画报刊记载说:“男女有别,中国为重,而其等级之所判,直将霄壤,泰西各国不然美妇有名玛丽,现赴某轮船经理一切,而其夫亦在该船为大管,夫妇共事一船,而又女先乎男,易系辞上传曰:一阴一阳之谓道。于此事可谓铁板注解。”从中可以看

9、出:A. 西方文明冲击了国人传统观念B. 女性优于男子符合中国传统的阴阳之道C. 国人消除了男尊女卑旧观念D. 该画报是中国近代第一份中文报刊【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男女有别,中国为重,而其等级之所判,直将霄壤。泰西各国不然,自幼入塾,男女一体,故西女通书算者为多.夫妇共事一船,而又女先乎男.一阴一阳之谓道。”即可知西方的文明成果冲击了传统的中国文化。所以答案选A。其他不符合题意,排除。10对下图解读正确的是千年来中国妇女缠足比率趋势A. 宋代开始出现妇女缠足现象B. 宋明理学推动妇女缠足比率上升C. 明末以来妇女缠足比率持续下降D. 民国成立后妇女缠足现象彻底消失【答案】B11、1919

10、年7月,进步报刊每周评论提出:“真正的解放,不是央求人家网开一面是要靠自己的努力,把他打破,从黑暗的牢狱中,打出一道光明来。”同一时期的南开日刊宣称:“只要有干涉政治的决心,不怕政府不顺从民意。”这表明当时A.知识阶层具有参与政府管理的意识 B.广大民众开始拥有决定国家政策的权力C.进步知识分子对社会变革方式有了新认识 D.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深入的传播【答案】C【考点定位】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新文化运动知识分子的认识【名师点睛】本题以1919年的进步报刊的刊文为切入点,考查考生对新文化运动的理解和认识,意在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表明类”的

11、选择题的解答技巧是把握“现象本质”的逻辑关系,关键是弄清逻辑关系。本题材料反映的现象是“真正的解放是靠自己的努力”“要有干涉政治的决心”,这实质上说明知识分子认识到自我觉醒是社会变革的关键。本题的解题关键是排除,老师在指导学生做题时要有意识的训练其排除的技巧。12甲午战后,梁启超提出“诗界革命”,曾赋诗“泱泱哉我中华物产腴沃甲大地,天府雄国言非夸。君不见英日区区三岛尚崛起,况乃堂裔吾中华!”这反映出“诗界革命”A倡导民主革命的思想 B推动了白话文运动C适应了救亡图存的需要 D成为改良思潮的开端【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甲午战后思想文化的反映“诗界革命”。做此题一定要抓住关键词时间节点“甲午

12、战后”联系教材甲午战争签订马关条约,全国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威胁。再把握材料中的感情色彩“英日区区三岛尚崛起”,大凡是一个中国人在诗中都会反映出救亡图存的时代需要。应该选C。梁启超属于改良思想的代表,排除A。在甲午战前已经出现了像王韬、郑观应的改良思想,排除D。白话文运动出现在新文化运动时期。应该排除B。【考点定位】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诗界革命.新文化运动【名师点睛】本题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本题属于比较简单的试题,契合新文化运动100周年和甲午战争120周年的热点,以诗界革命为切入点,考查考生运用甲午战争和新文化运动的史实来分析解

13、决问题能力。做题的关键要抓住关键词时间节点“甲午战后”,再利用教材所学知识很容易得出答案。这启示我们平时学习备考时加强对历史基本史实的掌握,此题用排除法最容易解决。二、非选择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康有为和梁启超并不直接从事引进西学的工作,而是努力创造一种“不中不西、即中即西”的文化。在甲午战后,新兴的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相比,力量还太弱小,它在政治上虽然有变封建制度为资本主义制度的愿望和要求,却不敢也不能够同封建制度彻底决裂,康梁“新学”主要不是他们自己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独立创造出来,而是从西方引进来的,他们的认识还十分肤浅,因此不能不通过传统文化来为外来文化找到民族化的表达形式。

14、在60-90年代,中国社会西学传播的水平还比较低,输入的主要是“两艺”,而很少“西政”,以致“盖当时之人,绝不承认欧美人除能制造能操练之外,更有其他学问”。摘编自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材料二 1918年,陈独秀指出:文艺复兴以后的欧洲文明,虽然已胜过中国文明,不输入欧洲文化,固有的文明能保民族竟存于20世纪吗?在共和政体之下,提倡保存“国是”,当作何解?陈独秀在今日中国之政治问题中还断然主张:“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取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什么国情的鬼话来捣乱。”摘编自李侃等著中国近代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康梁“新学”有何特点并说明其成因。(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

15、合所学知识,说明与康梁相比陈独秀对中西文化态度有何新变化,并对其进行简要评价。【答案】(1)特点:中学与西学结合。成因: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民族资产阶级力量薄弱;西学不断传入中国;中国社会对西方政治学说认识有限;保守观念依然浓厚;宣传维新思想的策略。(2)变化:全盘肯定西方文化,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评价:积极方面,动摇了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有利于西方民主科学思想的传播,推动了中国社会思想解放和民族意识的觉醒;消极方面,不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传承,也不利于有效吸收利用西方文化的优秀成果。(2)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新文化运动对待传统文化态度回答即可;第二小问结合新文化运动影响从积极和消极角度归纳回答即可。 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