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第三章现状分析、利用战略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93352633 上传时间:2023-03-09 格式:PPTX 页数:59 大小:24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9第三章现状分析、利用战略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9第三章现状分析、利用战略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9第三章现状分析、利用战略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资源描述:

《9第三章现状分析、利用战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9第三章现状分析、利用战略(5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三章第三章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江苏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江苏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2014.04.第三章内容提要第三章内容提要n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概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概述n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土地利用现状分析n土地利用战略研究土地利用战略研究n土地质量评价土地质量评价n人口与土地需求预测人口与土地需求预测n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与优化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与优化n土地利用功能分区与用途管制土地利用功能分区与用途管制n多目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多目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第二节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与评价第二节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与评价2.1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n据一定据一

2、定土地分类标准土地分类标准,运用测绘、遥感等技术查清各类,运用测绘、遥感等技术查清各类现现状用地状用地的的数量、质量、分布、空间组合数量、质量、分布、空间组合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互关系。l概查、详查、变更调查调查。l现状分析分析基础。l分类是现状调查的基础。2.1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土地利用现状分类n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l 1984年农业区划委员会。l两级分类:一级类8个二级类46个。全国土地分类(试行)全国土地分类(试行)(2001年国土部)l三级分类,统一编码。l一级类3 个农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二级类15;

3、三级类71。中国土地利用分类国家标准中国土地利用分类国家标准l2007.9,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委会联合发布。第一次全国统一国家标准。l12个一级类、56个二级类。2.1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国家标准国家标准n12个一级类,个一级类,56个二级类。个二级类。n一级类一级类l01耕地、02园地、03林地、04草地;l05商服用地、06工矿仓储用地、07住宅用地、08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09特殊用地、010交通运输用地l011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l012其他土地;2.1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土地利用分类国家标准土地利用分类国家标准(2007

4、年9月)n0101耕地耕地q011水田;012水浇地;013旱地n0202园地园地q021果园;022茶园;023其他其他园地n0303林地林地q031有林地;032灌木林地;033其他其他林地n0404牧草地牧草地q041天然牧草地;042人工牧草地;043其他其他草地n0505商服用地商服用地l051批发零售用地;052住宿餐饮用地;053商务金融用地;054 其他其他商服用地2.1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n0606工矿仓储用地工矿仓储用地q061工业用地;062采矿用地;063仓储用地n0707住宅用地住宅用地q071城镇住宅用地;072农村宅基地n0808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

5、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q081机关团体用地;082新闻出版用地;083科教用地;084医卫慈善用地;085文体娱乐用地;086公共设施用地;087公园与绿地;088风景名胜设施用地n0909特殊用地特殊用地q091军事设施用地;092使领馆用地;093监教场所用地;094宗教用地;095殡葬用地n1010交通运输用地交通运输用地2.1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n1010交通运输用地交通运输用地q101铁路用地;102公路用地;103街巷用地;104农村道路;105机场用地;106港口码头用地;107管道运输用地n1111水域及其水利设施用地水域及其水利设施用地q111河流水面;112湖泊

6、水面;113水库水面;114坑塘水面;115沿海滩涂;116内陆滩涂;117沟渠;118水工建筑用地;119冰川及永久积雪n1212其它土地其它土地l121空闲地;122设施农用地;123田坎;124盐碱地;125沼泽地;126沙地;127裸地2.1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现状调查的技术手段现状调查的技术手段n手工测绘手工测绘卫星遥感卫星遥感计算机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和3S3S技术结合技术结合l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及时掌握区内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和水平。及时修正数据和图件。2.1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调查需要收集的资料调查需要收集的资料n土地利用资料土地利用资料q历年面积统计表。q详查

7、及更新资料(分幅图、台帐、技术报告、面积汇总表等)。n土壤、植被、气象资料土壤、植被、气象资料q土壤调查系列图件和技术报告。q植被调查系列图件和技术报告。q农业气象多年观测资料及农业气候区划。n自然情况自然情况l位置,自然概况综述(土壤、植被、地貌、气候、水文、地质等)。2.1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n社会情况社会情况q行政组织、人口、文教卫生、福利设施情况。n经济情况经济情况q历年社会经济统计年报、统计年鉴、经济发展战略、五年计划、经济效果分析。n其它有关情况其它有关情况l国土区划、农业、草原、能源等专门区划专门区划。l社会经济调查调查等。l地方志志等。(上述分类?)2.1土地利用现

8、状调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编绘土地利用现状图编绘土地利用现状图n全国土地利用现状图:全国土地利用现状图:(1:100万)。n省(市)土地利用现状图:省(市)土地利用现状图:1:20万1:100万(一般1:50万)。n地(市)土地利用现状图:地(市)土地利用现状图:1:10万1:50万(一般1:20万)。n县(市)土地利用现状图:县(市)土地利用现状图:1:2.5万1:10万(一般1:5万)。n乡(镇)乡(镇)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利用现状图:1:10000或1:5000。2.2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内容提要内容提要l2.2.12.2.1概念概念l2.2.22.2.2方法方法 l2.2.32

9、.2.3内容内容 l2.2.42.2.4评述评述2.2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土地利用现状分析2.2.1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的概念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的概念概念概念n据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对区域内各种土地利用类型据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对区域内各种土地利用类型和方式及及其质量、结构与布局、土地生产力和利用率等分析。其质量、结构与布局、土地生产力和利用率等分析。l总规基础性工作基本出发点。l总规的重要组成部分专题内容之一。l确定利用战略、结构调整和合理布局的依据。2.2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现状分析的要求现状分析的要求n详实准确的基础详实准确的基础资料资料l现状资料,并结合历史和统计资料进行分析。自然、社会

10、、经济资料。土地利用资料:土地面积统计资料;现状调查图件、报告;土地资源评价资料。其它资料:区划资料、社会经济调查、地方志等。l来源要可靠政府和部门认可的调查报告和资料;报刊杂志个人讲话一般不用。统计数据每年上报统计部门的数据概查数据详查数据与基期年一致直接用;不一致用地籍变更资料调整;无变更资料组织人搞变更调查与统计单项资源调查数据如林、牧等单项资源调查遥感调查数据q去粗去伪核实;分析整理。达到针对性强、准确可信。2.2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土地利用现状分析n须结合须结合外业外业分析不可或缺l询问当地专家、管理人员、有经验农民。考察分析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主要土地利用类型。考察分析自然生态系统自然生态

11、系统效果分析依据。考察分析主要工程设施主要工程设施和城镇建设城镇建设。考察分析后备资源后备资源潜力和开发前景进行分析。n与有关与有关专题研究专题研究协调协调l协调一致,避免矛盾某些内容和结论与土地评价、预测等专题结果直接相关:如土地利用合理性、土地利用潜力等问题。n总结经验教训,找出变化规律总结经验教训,找出变化规律2.2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土地利用现状分析n总结经验教训,找出变化规律总结经验教训,找出变化规律l总结土地利用特点?。l分析土地利用动态变化趋势和规律。l研究土地利用的宏观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l总结土地利用经验、存在问题及成因。l提出改善土地利用的设想、意见和建议。结论结构和功能对策

12、和措施2.2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土地利用现状分析2.2.2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常用方法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常用方法动态变化分析法动态变化分析法指标对比分析法指标对比分析法图上分析法图上分析法定性和定量分析法定性和定量分析法“比较法”2.2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动态变化分析法动态变化分析法n利用利用不同时间不同时间资料和数据,综合分析变化规律和趋势。资料和数据,综合分析变化规律和趋势。l语言阐述l列表分析l图形方式2.2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指标对比分析法指标对比分析法n利用相同利用相同指标体系指标体系,纵向,纵向同地异时或横向或横向同时异地比较分析。比较分析。n高低、优劣、变化程度、利

13、用程度、结构和效果等。高低、优劣、变化程度、利用程度、结构和效果等。l语言分析l列表对比l图形对比2.2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图上分析法图上分析法n在图上分析某些布局或分布。在图上分析某些布局或分布。适宜性评价图分析土地适宜性分布。农业区划图分析农业生产布局。地形图分析地形地貌和水文等。2.2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定性和定量分析法定性和定量分析法n定量分析法定量分析法l可量化指标,计算具体数量。如土地开发程度、森林覆盖度等。n定性分析法定性分析法l不可量化指标,语言定性表述。如“生态条件有所改善”。2.2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土地利用现状分析2.2.3土地利用分析内容土地利用分析

14、内容n包括包括数量、质量和开发利用程度分析,利用结构分析结构分析和利用和利用效益分析效益分析等。等。q结构分析:土地资源的数量、质量。q布局分析:类型组合的空间格局。q生态效益分析。q利用率分析。q产出率分析。q社会效益分析。q资源再开发潜力。n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利用程度、集约经营程度、利用综合效果等。利用程度、集约经营程度、利用综合效果等。l方面30项指标组成。2.2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分析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分析n内容内容l各类型占总面积比。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与人类生产活动有密切关系。l土地利用类型结构特点、分布规律。l土地利用结构合理性。与上级行政单位

15、或相同自然条件地域单位比较。包括各类用地经验与教训。l土地利用布局合理性对照本区自然条件。n方法方法l比较法。“合理性”总是与一定的条件条件和要求要求相比较的!主观认识还有“变化变化”!客观认识2.2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土地利用率分析土地利用率分析n土地开发利用程度土地开发利用程度反映是否充分合理利用。n主要指标:主要指标:l利用率=已利用土地面积/土地总面积 100%。l垦殖率=耕地面积/土地总面积100%。l农业用地率=农业用地耕、园、林、牧、渔地面积/土地总面积100%。l复种指数=全年农作物播面/耕地总面积 100%。l建设用地率=建设用地面积/土地总面积100%。l水面利

16、用率=已利用水面/水面总面积100%。l草原载畜量=各类放牧牲畜头数/草原面积。l林地覆盖率=林地面积不含果园/土地总面积100%。2.2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土地利用现状分析l建筑容积率=建筑总面积/用地总面积100%。l建筑密度=建筑物基底面积/用地总面积100%。l其它:人均土地、人均农林牧地、农林牧用地比、生产与生活用地比等。n方法方法l将指标与其它同类区比较。l指标区域内分布情况,反映区域差异分析部门土地利用结构是否合理。%100城镇用地总面积建筑占地面积建筑密度2.2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土地生产率分析土地生产率分析n现状土地利用水平下土地生产能力。现状土地利用水平下土地生产能

17、力。l反映土地利用现状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比较法比较法l与同条件区域比较。本区生产率高低?比较相互差异,分析差异原因,提出建议。l与生产潜力比较。分析潜力大小,为发展生产规划提供依据。2.2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土地利用效益分析土地利用效益分析n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l单项评价单项评价与综合评价综合评价结合。2.2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土地资源再开发潜力分析土地资源再开发潜力分析n改善资源本身条件或环境,或增加投入和科技水平,最改善资源本身条件或环境,或增加投入和科技水平,最大限度发挥土地生产率。大限度发挥土地生产率。针对已开

18、发利用的土地资源。因限制因素或其它原因,生产率未充分发挥。分析方法分析方法综合分析法。土地适宜性评价法。高产地块推算法。据自身或外在推算2.2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综合分析法综合分析法n简便;半定量方法。简便;半定量方法。n例:我国耕地资源开发潜力例:我国耕地资源开发潜力q中低产增产潜力:约占耕地2/3以上。q提高复种指数:现147;经农田基本建设、改革耕作制度、培育早熟高产品种等提高至5-10;增播面633.3-1266.7万hm2。n草地资源开发潜力草地资源开发潜力l人工草场建设:人工草场面积提高到全部草地10;增牛羊肉360-370万吨/年,相当于目前产量2.5倍。2.2土地利

19、用现状分析土地利用现状分析l基地建设:内部挖潜和基地建设,每年产牛羊肉600万吨、羊毛40万吨,基本满足国内需要。南方亚热带基地约有1.9亿羊单位潜力。北方温带山地基地约有500-600万羊单位潜力。黄河故道和海岸滩涂基地约有4000万羊单位潜力。2.2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土地适宜性评价法土地适宜性评价法确定土地适宜性等级和主要限制性因子。确定土地适宜性等级和主要限制性因子。一定条件下土地改良或改造,克服限制因子后土地适宜一定条件下土地改良或改造,克服限制因子后土地适宜性等级。性等级。l如宜农三等地成一等地。改善水利设施提高灌溉保证率。改良盐碱土提高肥力。坡地梯田化。等级提高后耕地

20、、林地、草地增产潜力。等级提高后耕地、林地、草地增产潜力。2.2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土地利用现状分析高产地块推算法高产地块推算法n适合区域级规划应用。适合区域级规划应用。l调查高产地高产田、高产果园、速生丰产林高产条件和投入水平。l以高产地块作期末产量计算全区生产潜力。n注意注意l认真分析目前高产地块的高产条件高产条件和投入水平投入水平。须能推广应用,期内能普遍达到。l生产潜力按类计算使结果更近实际。3.3土地利用现状评价土地利用现状评价现状评价的主要内容现状评价的主要内容基本情况概述。基本情况概述。土地现状利用特点和经验土地现状利用特点和经验成绩及其成因。土地现状利用存在问题土地现状利用存在问题

21、问题及其成因。调整用地结构设想或建议。调整用地结构设想或建议。提高土地生产力提高土地生产力内涵及外延生产力途径。途径。提高土地利用综合效益建议。提高土地利用综合效益建议。可持续角度对土地利用社会-经济-生态等方面建议。3.3土地利用现状评价土地利用现状评价基本情况概述基本情况概述n行政区和人口行政区和人口n自然条件自然条件位置、地貌地貌类型、走向、海拔等、水系河湖及有关水文水资源数据、气象气候、土壤类型、土层厚度、有机质量等、植被天然及人工林地、草原等、水文地质等。n经济条件经济条件经济发展战略计划、经济发展水平总产值、总产量、总收入等、经济管理水平、交通运输、水利、能源、城镇分布等。n生态条

22、件生态条件q森林覆盖率、水土流失、土壤污染如重金属污染、化肥农药污染等、土地荒漠化、草原退化。3.3土地利用现状评价土地利用现状评价土地利用特点和经验土地利用特点和经验n归纳土地变化和人口增加、经济发展、政策变化规律,归纳土地变化和人口增加、经济发展、政策变化规律,从动态变化中得出土地利用特点、经验和成就从动态变化中得出土地利用特点、经验和成就显然不够利用多年土地利用统计资料,历史地分析土地面积、用地结构和布局的变化。3.3土地利用现状评价土地利用现状评价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核心内容,结构和功能n人地矛盾人地矛盾(部门是否争地);结构是否失调。;结构是否失调。n建设用地比例是否合理。建设用地比例

23、是否合理。n土地利用率和土地生产率?土地利用方式集约与否?水土地利用率和土地生产率?土地利用方式集约与否?水土资源是否平衡。土资源是否平衡。n生态指标:水土流失、洪涝灾害、土地沙化盐渍化、低生态指标:水土流失、洪涝灾害、土地沙化盐渍化、低产田比例及分布等、土壤有机质含量等。产田比例及分布等、土壤有机质含量等。n土地利用权属界线是否清晰等。土地利用权属界线是否清晰等。(上述内容显然不够)结构性问题功能性问题3.3土地利用现状评价土地利用现状评价设想和建议针对问题;针对时空特点n调整用地结构设想。调整用地结构设想。q总结存在主要问题基础上,提出调整土地利用结构的设想。n提高土地生产力途径提高土地生

24、产力途径大概就三个方面。q改善土地组织,调整土地利用方式,增加投入,改良土壤等。n提高土地利用综合效益建议。提高土地利用综合效益建议。加速改革,搞好土地开发,变资源优势为商品优势。开源和节流,加强土地数量和质量的保护。某乡镇土地利用现状构成如下表所示。另知该乡镇当年农作某乡镇土地利用现状构成如下表所示。另知该乡镇当年农作物播种面积物播种面积2100hm2100hm2 2,养殖水面为,养殖水面为180hm180hm2 2。计算并分析该乡镇计算并分析该乡镇土地利用现状特点和存在问题,并试提出合理利用建议。土地利用现状特点和存在问题,并试提出合理利用建议。土土 地地总面总面积积耕地耕地园地园地林林地

25、地牧草牧草地地城镇城镇村用村用 地地独立独立工矿工矿用地用地交交通通用用地地水域水域未利用未利用地地小计小计已利用已利用1200300 55050150789075045050 l计算:土地垦殖率、土地农业利用率、耕地复种指数、林计算:土地垦殖率、土地农业利用率、耕地复种指数、林地覆盖率、水面利用率、建设用地利用率。地覆盖率、水面利用率、建设用地利用率。表表土地利用现状构表(单位:土地利用现状构表(单位:hm2)某乡的土地利用现状构成如下表所示,另知该乡当年的农某乡的土地利用现状构成如下表所示,另知该乡当年的农作物播种面积为作物播种面积为2100hm2100hm2 2,养殖水面为,养殖水面为7

26、80hm780hm2 2,试计算下列,试计算下列指标:指标:土土 地地总面总面积积耕地耕地园地园地林林地地牧草牧草地地城镇城镇村用村用地地独立独立工矿工矿用地用地交交通通用用地地水域水域未利用未利用地地小计小计已利用已利用220013008502501150125 79027501450450 l计算:土地垦殖率、土地农业利用率、耕地复种指数、计算:土地垦殖率、土地农业利用率、耕地复种指数、林地覆盖率、水面利用率、建设用地利用率。林地覆盖率、水面利用率、建设用地利用率。l就上述数据,分析该地土地利用现状特点及可能存在的就上述数据,分析该地土地利用现状特点及可能存在的问题。问题。表土地利用现状结

27、构表表土地利用现状结构表(单位:(单位:hm2)表表3-4 某市土地利用覆被类型及变化幅度数据表某市土地利用覆被类型及变化幅度数据表20012001年年20112011年年面积面积hmhm2 2占比占比%面积面积hmhm2 2占比占比%变化量变化量hmhm2 2变化率变化率%裸岩裸岩38.507 38.507 1.941.94183.630 183.630 9.259.25145.123 145.123 376.88376.88水域水域340.882 340.882 17.1717.17334.434 334.434 16.8516.85-6.449-6.449-1.89-1.89林地林地18

28、3.197 183.197 9.239.23362.182 362.182 18.2418.24178.985 178.985 97.7097.70耕地耕地815.641 815.641 41.0941.09581.267 581.267 29.2829.28-234.374-234.374-28.73-28.73草地草地414.664 414.664 20.8920.8943.968 43.968 2.212.21-370.697-370.697-89.40-89.40建设用地建设用地192.266 192.266 9.699.69479.678 479.678 24.1624.16287.

29、411 287.411 149.49149.49 裸岩裸岩水域水域林地林地耕地耕地草地草地公交建公交建设用地设用地0101年总年总计计裸岩裸岩8.89 8.89 0.24 0.24 1.76 1.76 4.29 4.29 2.00 2.00 21.33 21.33 38.51 38.51 水域水域11.35 11.35 318.81 318.81 0.17 0.17 0.88 0.88 0.05 0.05 9.62 9.62 340.88 340.88 林地林地5.35 5.35 0.11 0.11 175.09 175.09 0.61 0.61 0.12 0.12 1.91 1.91 183

30、.20 183.20 耕地耕地72.16 72.16 1.16 1.16 163.12 163.12 428.65 428.65 20.23 20.23 130.33 130.33 815.64 815.64 草地草地51.59 51.59 1.35 1.35 21.08 21.08 134.56 134.56 19.91 19.91 186.18 186.18 414.66 414.66 建设建设用地用地34.30 34.30 12.77 12.77 0.96 0.96 12.27 12.27 1.65 1.65 130.31 130.31 192.27 192.27 1111年年总计总计1

31、83.63 183.63 334.43 334.43 362.18 362.18 581.27 581.27 43.97 43.97 479.68 479.68 某市土地利用类型转移矩阵(单位:某市土地利用类型转移矩阵(单位:hm2)试析该市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特点和原因。试析该市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特点和原因。第三节第三节土地利用战略研究土地利用战略研究1.土地利用战略研究概述概念概念n一定时空内,一定时空内,土地利用远景目标和任务的战略性安排。土地利用远景目标和任务的战略性安排。l土地利用的全局性谋划。l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整治和保护。总规的重要依据:核心,编制中起主导作用,贯穿始终。总规有机组

32、成部分:目标、方针、措施都要反映在文本中。1.土地利用战略研究概述任务任务n要解决的要解决的重大问题重大问题。n土地利用土地利用战略目标战略目标。n采取的采取的战略方针、步骤、重点、措施战略方针、步骤、重点、措施。1.土地利用战略研究概述形式和内容形式和内容n形式形式l多作独立专题。l也可不作独立专题。由方案编制组承担,与方案编制结合。避免重复,减少工作量。保证与方案协调一致。n主要内容主要内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与土地利用关系。确定土地利用战略目标和任务。1.土地利用战略研究概述国民经济国民经济发展与土地利用关系研究发展与土地利用关系研究n国民经济国民经济必导致土地利用远景需求、结构、分布

33、、必导致土地利用远景需求、结构、分布、效益等方面的重大变化。效益等方面的重大变化。n研究内容研究内容l国民发展土地利用方式。l国民发展土地利用供给和需求。l国民发展 土地利用结构。l国民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l国民发展土地利用变化规律。(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是土地利用系统的环境之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是土地利用系统的功能要求;土地利用系统结构是功能实现的基础;规划方案则是调控模块。)1.土地利用战略研究概述土地利用战略目标及任务确定土地利用战略目标及任务确定n以社会经济发展与土地利用关系为基础。以社会经济发展与土地利用关系为基础。n具体内容:具体内容:l确定要土地利用解决的重大问题重大

34、问题z一定是结构或功能方面存在的问题l确定土地利用重点部门重点部门及其主要指标主要指标l确定土地利用预期整体效果整体效果l确定土地利用重大措施重大措施系统调控确定系统结构和功能2.土地利用战略研究的内容土地利用战略研究具体内容土地利用战略研究具体内容n分析土地资源及其利用状况。分析土地资源及其利用状况。n社会经济发展及用地需求量预测。社会经济发展及用地需求量预测。n确定土地利用确定土地利用战略目标战略目标、方针、原则、重点方针、原则、重点。q土地利用战略目标是核心(见下页)n制定土地利用战略措施。制定土地利用战略措施。3.土地利用战略目标的确定土地利用战略目标和任务土地利用战略目标和任务n一定

35、期限内实施规划要达到的各种土地利用的指标。一定期限内实施规划要达到的各种土地利用的指标。据国民发展所要达到的规划和水平,及为达到该规模和水平对土地需求。战略的核心内容,总规重要内容之一。直接影响规划方案质量、未来土地利用合理性和效益。n确定战略目标和任务的依据确定战略目标和任务的依据l高一级总规要求。l国家或上级政府发展战略对本区土地利用要求。使总规与社会经济发展衔接,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增加规划科学性和可实施性。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3.土地利用战略目标的确定l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土地资源特点;土地利用类型和利用程度;土地利用存在主要问题制定切合本地实际的土地利用战略的基础。特殊土地资源区矿藏富存

36、区、风景名胜区、商品粮基地或某特产生产区需予以考虑。l土地利用潜力分析。可使目标不过高和过低,可保证土地充分合理利用。(国民发展对土地利用需求分析是外因;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和潜力分析是内在根据)l土地资源供需分析。了解土地资源供需状况后确定土地利用战略,可保证未来土地利用供需总平衡,达到规划目标。l期内土地利用问题所能解决程度的估计。l资源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的三重效益估计。土地资源特性3.土地利用战略目标的确定确定土地利用战略目标方法确定土地利用战略目标方法(3种)n编制规划开始时编制规划开始时q据对本地区土地供需基本情况分析基本情况分析提出土地利用目标。q编制规划过程中进行验证和协调,逐步修改

37、完善。n专题研究前确定专题研究前确定q据上级下达指标和任务、地区土地供需状况初步初步分析,提出相应目标和任务,以便针对性开展专题研究。q随专题研究论证和规划工作深入,再逐步修改完善。n专题研究后确定专题研究后确定l据专题结论和上级指标,结合当地发展计划确定。3.土地利用战略目标的确定确定土地利用战略目标步骤确定土地利用战略目标步骤(4步)n第一步:明确规划所要解决的土地利用问题第一步:明确规划所要解决的土地利用问题问题产生规划目的之一:改变利用不合理状况,优化资源配置和合理利用。问题的获取调查研究阶段:部门和基层单位调查中得到;资料分析中获取。专题研究阶段:专题研究中获得。问题的归纳经分析和归

38、纳,整理出能够揭示土地利用的主要矛盾和通过规划所要解决的几大问题;阐明问题的影响程度和产生原因。实例3.土地利用战略目标的确定实例河北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河北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对土地利用存在问题总结对土地利用存在问题总结耕地减少过快,人地矛盾日益突出;耕地质量偏低,存在资源浪费和破坏现象;土地利用不够充分,土地生产率低;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n第二步:分析土地供需基本情况第二步:分析土地供需基本情况据现状分析、潜力分析、适宜评价、需求量预测等。比较和平衡各类用地供需,提出期末各种用地面积。n第三步:拟定土地利用长远第三步:拟定土地利用长远目标目标指规划区在一定期限内所要达

39、到的标准。定性和定量相结合。3.土地利用战略目标的确定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应尽量量化:期末主要用地所能达到面积、开发治理面积、利用的综合效益等主要指标。n第四步:提出土地利用基本方针第四步:提出土地利用基本方针实现长远目标应遵循方向方向和指针指针。通常是定性抽象的,表达时言简意赅,高度概括。资源优化配置与合理利用应采取对策和坚持的方向。方针的主要依据国家和上级政府规定的土地利用指导方针。本地区土地利用存在主要问题和解决方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及环境保护需要。3.土地利用战略目标的确定土地利用战略布局研究土地利用战略布局研究 n土地利用方向的地域体现土地利用方向的地域体现远景的宏观的土地利用结构与

40、布局蓝图。合理开发、利用、整治与保护的总体的长期宏观决策。据各区土地条件、质量与利用现状的相似性或差异性,因地制宜地确定不同类型地区土地利用方向、土地利用方式和安排土地利用结构比例。目的:充分发挥各区资源优势宏观控制的重要依据。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利用率,有限资源发挥最佳效益。土地计划管理的依据。实例实例3.土地利用战略目标的确定n实例:河北省三大土地利用类型区实例:河北省三大土地利用类型区高原(坝上)以牧为主,牧农林及其他相结合。山区积极发展林木(包括果树)业;提高森林覆盖率,建设林果商品基地,实现粮食自给。平原农业主产区,以发展粮棉油为主;搞好农田防护林网,提高抗灾能力,多渠道开辟饲草资源,积

41、极发展畜牧业。9、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23.3.923.3.9Thursday,March 09,202310、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18:04:1418:04:1418:043/9/2023 6:04:14 PM11、以我独沈久,愧君相见频。23.3.918:04:1418:04Mar-239-Mar-2312、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18:04:1418:04:1418:04Thursday,March 09,202313、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23.3.923.3.918:04:1418:04:14March 9,202314、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2023年3月9日星期四下午

42、6时4分14秒18:04:1423.3.915、比不了得就不比,得不到的就不要。2023年3月下午6时4分23.3.918:04March 9,202316、行动出成果,工作出财富。2023年3月9日星期四18时04分14秒18:04:149 March 202317、做前,能够环视四周;做时,你只能或者最好沿着以脚为起点的射线向前。下午6时4分14秒下午6时4分18:04:1423.3.99、没有失败,只有暂时停止成功!。23.3.923.3.9Thursday,March 09,202310、很多事情努力了未必有结果,但是不努力却什么改变也没有。18:04:1418:04:1418:043

43、/9/2023 6:04:14 PM11、成功就是日复一日那一点点小小努力的积累。23.3.918:04:1418:04Mar-239-Mar-2312、世间成事,不求其绝对圆满,留一份不足,可得无限完美。18:04:1418:04:1418:04Thursday,March 09,202313、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23.3.923.3.918:04:1418:04:14March 9,2023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2023年3月9日星期四下午6时4分14秒18:04:1423.3.915、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2023年3月下午6时4分23.3.918:

44、04March 9,202316、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2023年3月9日星期四18时04分14秒18:04:149 March 202317、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下午6时4分14秒下午6时4分18:04:1423.3.99、杨柳散和风,青山澹吾虑。23.3.923.3.9Thursday,March 09,2023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18:04:1418:04:1418:043/9/2023 6:04:14 PM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23.3.918:04:1418:04Mar-239-Mar-23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

45、18:04:1418:04:1418:04Thursday,March 09,2023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23.3.923.3.918:04:1418:04:14March 9,2023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2023年3月9日星期四下午6时4分14秒18:04:1423.3.9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2023年3月下午6时4分23.3.918:04March 9,2023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023年3月9日星期四18时04分14秒18:04:149 March 2023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下午6时4分14秒下午6时4分18:04:1423.3.9MOMODAPOWERPOINTLorem ipsum dolor sit,eleifend nulla ac,fringilla purus.Nulla iaculis tempor felis amet,consectetur adipiscing elit.Fusce id urna blanditut cursus.感 谢 您 的 下 载 观 看感 谢 您 的 下 载 观 看专家告诉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