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跨界混业发展案例分析

上传人:m**** 文档编号:193347632 上传时间:2023-03-09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16.9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互联网金融跨界混业发展案例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互联网金融跨界混业发展案例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互联网金融跨界混业发展案例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资源描述:

《互联网金融跨界混业发展案例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互联网金融跨界混业发展案例分析(2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温州大学WENZHOU UNIVERSITY本 科 毕 业 设 计(论文)( 2016届)题 目:互联网金融跨界混业发展案例分析-以阿里和腾讯集团为例学院:商学院专业:经济学(金融方向)班级:12金融本姓名:周惠东学号:12101133151指导老师:李元华完成日期:2016年4月互联网金融跨界混业发展案例分析-以阿里和腾讯集团为例摘要:随着搜索引擎、大数据、社交网络和云计算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行业和金融行业 正发生着悄无声息的变革,互联网金融时代正在来临。互联网金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是指借助 于互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实现资金投融资、支付和信息中介等业务的新兴金融模式。而随着 以阿里巴巴,

2、京东,腾讯,百度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企业的迅速发展,互联网金融跨界混业协同 发展趋势明显,企业跨界步伐越来越大。互联网金融跨界混业相当于是一个横向的产业链接,资 金需求方与资金供给方通过互联网金融匹配在一起,以期形成一个完善的产业生态圈。本文主要 从产业共生视角下对互联网金融跨界混业和协同发展进行了分析,着重从阿里巴巴和腾讯的发展 现状入手,研究其跨界混业的产业布局及探索其创新发展的意义,从中获得启示。关键字:跨界混业;投资并购;阿里巴巴;腾讯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search engines, big data, social

3、 networking and cloud computing technology, the Internet industry and the financial industry is undergoing a silent revolution, the Internet is coming Financial Times. Internet banking is a new concept, refers to the aid of Internet technology,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pital investment, fi

4、nancing, payment and information of emerging financial intermediary business model.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Alibaba, Jingdong, Tencent, Baidu as the representative of the Internet banking business, the Internet finance cross-border co-Mixed trends evident, the pace of cross-border business is

5、growing. Mixed finance cross-border Internet equivalent of a horizontal industry links, funding the demand side and the supply side of funds through the Internet banking matching together to form a complete industry ecosystem. This articl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Internet industry symbiosis fina

6、ncial industry and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cross-border mix were analyzed, starting from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focus on Alibaba and Jingdong, research industrial layout and explore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development of its innovative mix of its cross-border business, from which get inspira

7、tion,Key Words: Industrial Symbiosis; Straddling Mixed; Investment acquisitions; Alibaba;目录一 引言3二 互联网金融跨界混业概述3(一)互联网金融跨界混业的理论分析3三 阿里巴巴跨界混业发展浅析4(一)阿里投资并购基本情况4(二)阿里巴巴与魅族6四 腾讯跨界混业发展浅析8(一)腾讯联手大众点评8(二)腾讯和大众点评各自优势9(三)腾讯微信支付实证分析10五 阿里跨界混业战略解析11(一)战略性布局,营造完善电子商务圈11(二)多领域跨界投资,打造互联网金融帝国12(三)引领移动互联网发展,占据并购先机12

8、(四)争夺互联网金融最高点13六 腾讯跨界混业战略解析13(一)注重 O2O 以及移动支付的发展和探索13(二)同步推进国际化战略13七 启示及创新借鉴意义12(一)眼光要长远,抓住产业未来发展趋势,提前布局13(二)认准自身及他人优势,完善产业链到产业生态圈的转变13(三)适当利用投资并购提升自身竞争力,加快发展14致谢15参考文献16一、引言互联网作为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成果,已成为驱动创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惠及全人类的 重要力量。互联网将世界变成了地球村,使国际社会日益形成相互依赖的命运共同体。同时,互 联网的迅速发展也给国家主权、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2015年12 月 16

9、日至18日, 来自全球 120 多个国家(地区)和 20 多个国际组织的2000 多位代表,共聚“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 会乌镇峰会”,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以及来自政府、企业、学界、民间团体、技术社群和国际 组织的领导人与高级别代表出席此次大会。在大会“互联互通共享共治一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 同体”主题下,与会代表围绕互联网建设、发展和治理等问题展开讨论。过去几年互联网金融的 威力让许多传统金融人们都不可思议,电子商务的发展已经深深的影响了当代人的生活方式,P2P 贷款如野火燎原之势席卷全国,针对互联网金融咄咄逼人的态势,各大银行,保险机构也纷纷成 立了电子电子互联网金融平台,保监会也批复同意设立纯互

10、联网保险公司,以此抗衡愈发壮大的 互联网金融,与此同时,如今的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不满足于六大模式即第三方支付;P2P贷款模 式;阿里小贷模式;众筹融资;互联网货币;互联网整合销售金融产品,积极开拓了新的跨界混 业协同发展的新模式。二、互联网金融跨界混业概述互联网金融行业是随着互联网和金融行业的不断发展相互融合形成的。随着人们对移动互联 网领域需求的日益增加,尤其是便捷的互联网金融业务成为了时代的发展潮流,互联网因为其本 身创新性,开放性的特质十分适应现代金融业的需求,带动了互联网金融行业的迅猛发展,既振 作了实体经济,又增强了金融普惠的覆盖面,拓展了资金的利用效率。在经济学的角度上看,这 也开创

11、了互联网金融企业竞争合作的新局面。(一)互联网金融跨界混业的理论分析 在纯粹竞争市场的条件下只要生产同质的产品,各种商品相互之间就具有完全的替代性,从 而达到比较理想的完全竞争市场,信息完全性还有资源流动性的产生会更加推动竞争行为的发 展,本质上就是竞争客户资源的行为。因此互联网金融企业可以通过互联网增加其自身的客户资 源,而互联网金融的特性又使得跨界混业协同发展的意愿更加强烈,可以使其在经营成本增加不 显著的前提下扩大客户服务的群体。相比较之下,跨界混业经营与专门化经营的成本相差不大, 但却扩大了受众面,因此,协同发展就成了互联网金融企业理所当然的发展方向。但也产生了一 系列的不当竞争,会带

12、来监管不力,资金供应链风险,信用违约等问题。所以,顺应互联网金融 行业的特质和关系,完善和谐卓有成效的运行机制,推动互联网金融共生产业链的发展就势在必 行。为了满足互联网金融企业混业经营的需求,则创新主体之间必须实现共生化发展。针对这样 一种新兴产业,如何促进其持续健康发展,引导其促进对实体经济的发展的根本在于实现产业链 的生态化,可以借鉴大自然中生态圈相互依赖和谐发展的局面。进一步优化互联网金融产业发展 的内部机制和外部条件,从而实现金融产业的共生发展。在利润最大化目标的驱使下,大量互联 网金融企业例如阿里,百度,京东,腾讯必然会通过一系列投资并购迅速扩张,呈现出跨界混业 集群化的发展态势。

13、与此同时,互联网金融的迅速发展也对各个行业提出了挑战,除了科技,人 才方面的问题,也存在现行金融体制下的机会和问题。在过去几年里,互联网对对零售,传媒, 信息等多个行业都产生了意义深刻的影响。从本质上讲,所有金融产品,金融活动都是数据信息 的流转,都是一个组合加上另外一个组合,因此,金融行业更容易受到互联网的影响,为互联网 金融提供了大量的数据信息和客户资源,更加快了互联网层面上实体经济对金融的互相影响。互 联网金融的发展较之传统金融行业资金筹集,运转更加迅速,可以更加及时的投向新兴行业,方 便企业通过互联网金融这一载体实现跨界混业经营。互联网金融本质上来说是新兴金融体系在互 联网时代的表现,

14、正为之注入新的内涵和意义。现阶段互联网金融最大的特点就是互联网金融跨 界混业协同发展,互联网巨头以阿里巴巴和京东为例,已经不满足只抢占互联网的市场,而是用 其在互联网金融中积累的资本和客户等资源和优势,大力开拓其他市场,利用参股,并购等各种 投资方式,参与到互联网的方方面面,达到其跨界经营的目的。近年来,互联网金融企业成为了 投资界的新贵,挥舞支票,大肆收购,众多企业纷纷大呼:互联网金融的时代已经到了。因此本 文主要就是阐述当前形势下从协同发展视角下研究互联网金融企业在跨界混业的问题和对策,同 时对相关的案例进行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对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提出自己的一点建议。三、阿里巴巴跨界混业发

15、展浅析随着互联网金融企业的产业化集中程度提高,通过并购投资参股的方式以实现跨界混业协同 发展已经成为成为一个企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阿里巴巴集团(后简称“阿里”),作为一家中 国最大同时也是国际化的互联网公司,除了依托自身电子商务平台的不断发展之外,通过投资并 购的方式“走出去”,在专门化经营的前提下实现了互联网金融混业发展。近10 年来,阿里做好 内功,先后将雅虎中国,高德地图,UC浏览器,虾米,新浪,快的打车作为投资并购的对象, 走出了一条跨界混业经营与协同发展并重的新道路。(一)阿里投资并购概况阿里迈开投资并购的第一步便从老东家入手, 2005年全额收购雅虎中国,不断扩大业务经营 范围,

16、使之成为中国最成功的电子商务公司。2013年起至2015 年 11 月,阿里发起的并购投资就 有多达 50 余起,且绝大部分金额过亿,甚至达到上百亿的资金规模。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在14 年9 月正式上市前,阿里并购投资动作尤其频繁,对部分海外企业大举收购,有助于提高企业影响力,扩大市场估值,而等到正式上市之后,手握充裕现金流的阿里则开始了其鲸吞式的并购。归根到底,这些看似杂乱无章的投资并购行为,则是阿里整体产业的精心布局。表1 2013-2015年阿里投资并购一览时间公司领域金额2013.1虾米网音乐2013.1Quixey移动互联网5000万美兀2013.1天弘基金金融11.8亿元2013.2

17、众安在线保险金融2013.2声盟音频广告联盟8000万美元2013.4快的打车交通出行400万美元2013.4新浪微博社交5.8亿美元2013.4在路上旅游2013.5高德地图地图-0202.94亿美元2013.6淘淘搜电子商务2013.6Fanaties电子商务1.7亿美元2013.7穷游网旅游2013.8UC优视移动互联网2013.8ShopRunner电子商务7500万美元2013.9酷盘Kanbox云计算3000万美元-2013.11拍拍贷金融2013.12LBE安全大师移动互联网2013.12海尔集团物流28亿港元2013.12天天动听音乐2014.1中信21世纪医疗健康9.32亿港

18、币2014.2高德软件地图-02010.45亿美元2014.3文化中国综合性文化产业62.44亿港币2014.3银泰百货商贸50.68亿人民币2014.5阿斯兰旅游2015.5新加坡邮政物流2.83亿美元2014.6恒大体育12亿人民币2014.6UC优视移动互联网2014.621世纪经济报道新闻5亿人民币2015.1广药白云山医药5亿元2015.2印度PAYTM移动支付2亿美元2015.2魅族手机5.9亿美元2015.3光线传媒传媒24亿元2015.4粤科软件科技8.3亿2015.5Zulily电子商务5600万美元2015.6第一财经媒体12亿元2015.6安全公司瀚海源科技2015.6日

19、本软银科技6.5亿元2015.8苏宁商贸280亿元2015.8365翻译平台翻译2015.10优酷土豆视频45亿美元2015.11追加PayTM移动支付6.8亿美元元2015.12南华早报媒体20.6亿港元2015.12饿了吗外卖APP12.5亿美元从表1阿里投资企业对象的差异,我们从中观察可以得出,阿里的跨界混业经营主要可以归纳为两种类型。一类投资并购是与其自身主营业务关联性较大的。针对这些投资,阿里巴巴会对 其业务进行整合,将适合阿里发展的主营业务和母公司整合到一起,做大做强,产生规模效应。 面对这些企业,阿里会寻求对这些公司的绝对控股权,如对文化中国、雅虎中国、UC浏览器、天 弘基金等的

20、并购。另一类是则是跨界领域较多的项目,一方面是弥补阿里巴巴在这些领域的不足 之处,同时也是未雨绸缪,加强线上线下的联系,如对陌陌、美团、新浪微博、高德、穷游、天 天动听等的并购投资,会收购部分股份,谋求独立董事的位子,拥有关键的投票权,推动其和阿 里的相关子公司进行合作共同发展,同时推动上市历程,成为天使投资,赚取高额利益。(二)阿里巴巴与魅族 完善的产业布局离不开实体经济,因此就需要足够的硬件支撑,在中国最热门的无疑就是手 机。魅族科技是阿里今年入股的一家手机公司,魅族对阿里来说意义不同,阿里自主研发的 YunOS 操作系统就装在魅族上,融合了阿里巴巴集团在大数据云服务以及智能设备操作系统等

21、多领域 ude技术成果,阿里这么的目的自然非常明确,就是要获取足够多的市场份额,使阿里巴巴的yunos 成为类似安卓一样的开放平台,并成为了当今第三大手机操作系统,应该说这也为阿里开展移动 领域的其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在阿里 2015 年初入股魅族之前,魅族虽然凭借自身的做工和外形等优点为外界称道,但其手机业务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同期的小米手机,而在有了阿里集团的入股之后,魅族手机的出货量在1年间提高了3 倍以上,从500 多万台一跃达到2000多万台。2014 (万台) 2015 (万台)“双1疋手机销量占比24 阳小米华为10%魅旅苹果 cithers22.50% F20%图 1 2014

22、-2015 中国市场手机销量排行榜图 2 2015 年天猫双 11 手机销量占比图由图 2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2015年迎来了手机行业的洗牌之年,三星这个巨头在2015年跌 出了前五的位置,小米销量不足预期,苹果增长放缓,华为表现出色。但从增长率来看,魅族在 2015的爆发最为惊人。这与阿里巴巴对魅族进行融资6 亿美元密不可分。图3则更加鲜明的展示 了阿里电商平台对魅族销量提高的显著作用,2015 年双 11,魅族排行手机销量第三位,甚至魅 蓝 metal 最快破亿单品!天猫手机品类前三,全品类第五! 全电商平台总销量超 100 万台,总销 售额破 11 亿。同比去年双 11 期间增长 500%

23、。图3 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魅族2015年的迅速发 展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典型的例子就是魅蓝metal这个魅族卖的最好的产品,外壳喷漆的选择, 就是调用了阿里大数据分析的结果。魅族通过阿里提供的资金和阿里大数据云计算,扩张了线下 门市店,又联合阿里完善了售后服务体系,品牌价值大幅提高。同时阿里在淘宝天猫首页大幅宣 传魅族手机,并投放大量广告到其控股互联网平台,极大的提高了魅族的知名度。而对于阿里来说,除了投资带来的收益之外,更重要的就是依托阿里的生态布局程度,为魅族提供电商,互联 网,数据分析等支持,拓展阿里的智能生态终端,将阿里的YunOS系统应用到更多的阿里电商平 台产品上,阿里最感兴趣的始

24、终是通过阿里云OS,承载硬件,做最好的移动互联网新生态系统。四、腾讯跨界混业发展浅析腾讯作为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公司,是我们都耳熟能详的,手握中国最大的QQ,微信两大社交应用, 2015年活跃人数均超过6亿人次, 2015年,腾讯公司实现总收入1028.63亿元,同比增加 30%,腾讯通过社交,游戏起家,现在提供社交和通信服务,社交网络平台,游戏,网络视频等多元化服务,又积极拓展互联网金融渠道,涉足移动支付,电商等行业,意图打造中国最大最 全的互联网服务渠道。表2 2014-2015年腾讯公司财报 单位(亿元)类型2014/06/302014/12/302015/06/302015/12/30总收

25、入354.21789.32480.681028.63经营盈利143.84305.42186.52406.27年度盈利107.52238.82136.61291.08所有人权益110.56238.10124.92288.06每股基本盈利1.2142.5791.4143.055主营业务收入293.97694.07405.35912.35其他业务收入60.2495.2575.33116.28跨界业务收入102.57242.32140.26320.54结合表2我们可以看出腾讯2014和2015年的全年财报都要好于半年报,其中,主营业务中 的增值业务以及其他业务中的移动支付收入提供了较大贡献。腾讯的快速

26、发展母庸置疑, 2015年 较上一财年有了 30%以上的增幅,这对于一个收入达到上千亿的大公司是难能可贵的。同时从表 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传统的游戏,社交等主营业务收入支撑了腾讯利润的绝大部分,但从增幅上来 说,综合腾讯的跨界业务收入来看,跨界业务收入的增长率要高于主营业务收入,可见,腾讯在 跨界混业上的前景比较乐观,是腾讯未来利润增加新的驱动点。(一)腾讯联手大众点评2014年 2月 19日,腾讯宣布战略入股大众点评,合力共同打造最大的线上线下生态圈。两 者合作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各自的发展都来到了瓶颈期,大众点评在中国三四线城市上被美团给拉 开距离,团购份额减少,腾讯虽然推出了微信支付,但苦于缺乏

27、第三方支付的应用场景,发展不 够明显。因此,两者刚刚好可以互相弥补其不足之处,共同做大做强。腾讯拥有国内最大的两大 社交应用,有非常实用的用户资源,可以帮助大众点评在中小城市加大宣传,扩大份额。而大众 点评则拥有10 年来积累的线下商家资源还有闭环的商业模式,可以帮助微信支付扩大应用场景。表 3 2014-2015 年中国团购市场份额及成交额年份/厂商美团大众点评百度糯米56%21%10.9%其他(窝窝,拉手)2014 (百分比)2015 (百分比)51.9%29.5%13.6%2014 (交易额)460亿187亿74亿2015 (交易额)635亿346亿159亿93亿66亿在表3中,2015

28、年中国团购市场全年交易额达到了近800亿,大众点评在前半年的表现十分 突出,连续两个季度居行业第一,而在市场份额上来看,美团不进则退,下降了4. 1 个百分点, 而大众点评则较去年上涨了8. 5个百分点,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个是在原本弱势的三,四 线城市,大众点评通过腾讯的社交资源对美团穷追不舍,在这些城市的布局和发力已经开始。第 二个就是大众点评接入微信支付这个移动支付平台,捆绑了大量的微信用户,带来了更多的潜在 客户和较高的交易需求。(二)腾讯和大众点评各自优势腾讯牵手大众点评,有助于其实现中国最大的020生态的目标,想象这样一个场景,朋友约你吃饭,你打开手机,查询附近餐厅,根据网上的

29、评价做出选择,用支付工具购买团购券,然后 点开地图进行导航,吃喝完毕拍照发上社交应用,这就是020,线上先下联手赚钱,而在此之前, 这一直是腾讯所缺乏的,百度有百度地图加上百度糯米和百度钱包,阿里有电商平台加美团网和 支付宝,腾讯是社交平台加微生活加微信支付,在用户流量和第三方支付工具都不缺少的情况下, 线下资料明显匮乏,所以入股大众点评,就可以极大的缓解接入商家短缺的尴尬,又为财付通和 微信支付解决了用户手机支付的问题,但是腾讯必须加快建设线下的应用支付场景,微信加上大 众点评我们可以理解为是另一个支付宝加淘宝的组合,对于020来说,形成闭环才能起到更好的 检测效果,而支付是最好的手段,这个

30、合作可以让更多的商家接入微信支付,更多的用户通过微 信支付团购订单。更为关键的是,大众点评的线下积累很有优势,在中国的三四线城市都有布局, 同时在一些细分领域也积累了资源。一是大众点评要挑战产业布局,从信息服务平台到020闭环的商业模式升华,二是从一二线城市向三四线渗透,抢占美团的优势地位,腾讯大数据的流量资 源可以最大限度地使用户有更好的消费场景,与商户联系更加密切,加速扩张的步伐。将更多的 线上业务依托腾讯平台展开,进行产品的整合,数据共享,提供更个性化的服务。同时腾讯入股, 但不像百度和阿里那样谋求控股权,也符合大众点评管理层独立发展上市的愿景。表 4 2014-2015 微信移动支付增

31、长概况 单位类型/年份2014/06/302014/12/302015/06/302015/12/30微信用户数量4.2亿人4.9亿人6.1亿人6.5亿人微信支付数量1.5亿人2.3亿人3.4亿人4亿人微信支付交易额1326亿元3980亿元9562亿元16199亿元移动应用对接45650 个79630 个91230 个112350 个数量从表4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微信在2 0 1 4-2 0 1 5年度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微信用户数量 自2 0 1 4年开始,大致呈每两个季度就会新增5 0 0 0万左右的用户数量,同时微信支付自2 0 1 3年 11 月推出以来,对支付宝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微

32、信支付用户数量增长迅速,也得益于微信支付场 景的增加和微信红包的推出,不过在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份额中,微信支付交易额仍远远小于支付宝份额。微信支付虽然如火如荼的发展,但限制的瓶颈仍在于微信支付接入应用场景偏少,支 付宝凭借其淘宝用户以及多年支付场景的积累还不是微信支付可以媲美的。(三)腾讯微信支付实证分析 同时,为更加直观的分析,将表4 中的微信支付用户数量和表2中腾讯的跨界业务收入(包 括移动支付收入)进行相关性分析,pearson相关系数为0.921,在a =0.01的显著性水平下通 过双侧检验,表明微信支付用户数量和跨界业务收入为显著相关,且Pearson系数为0.921,表明解 释变量

33、和被解释变量之间存在的是正相关关系,微信支付用户数量对腾讯在跨界业务收入存在显 著的正相关影响,随着微信支付用户的增加,跨界业务收入也随之呈现明显的增加。模型1RR方调整R方标准估计的误差Durbin-Watson0.921a0.7260.703125.358411.254表 6 模型分析表 5 相关性分析微信支付用户数量跨界业务收入微信支付用户数量Pearson 相关 性10.921*显著性(双侧)0.000N1010跨界业务收入Pearson 相关 性0.921*1显著性(双侧)0.000N1010平方和df均方FSig.回归902162.3251902162.32513.5190.000

34、a残差122369.8571383654.254总计1024532.1814表 7 方差分析模型1表 8 回归系数模型非标准化系数标准系数tB标准误差1(常量)-19.26536.953-1.213跨界业务收入2.1540.6540.9213.654Sig.0.00共线性统计量容差VIF1.0001.0000.000表6是模型的参数指标,可得相关系数为0.921,调整后R方为70.3%,拟合程度高,模型对残差的解释能力强,相关性好;表7是方差分析表,F-statistic为13.519,总体显著性检验 通过;D-W为1.254,自相关性问题不严重。表8显示的是回归分析的系数,其中常数项为-19

35、.265, X的回归系数为2.154,标准误差为0. 654,回归系数的t检验值为3.654, Sig.为0.000,说明 微信支付数量和腾讯跨界业务收入有显著相关。 可以得到模型:Y=2.154X-19.265(3.654)(-1.213) R2=0.726 F=13.519 D-W=1.254该回归线性方程为总体上具有足够的解释力虽然二 次回归模型构建的不够理想,但由于该回归方程总体上具有解释力,还是从实证的角度证明了微信 支付用户数量的增加对跨界业务收入影响的可能,对于本文实证分析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从 这个角度,我们可以得出,腾讯跨界业务收入(包含第三方支付收入)在2014-201

36、5 财年的显著 增加跟微信支付数量的增加,应用场景的增加以及微信支付份额的提升有很大的关系,在微信支 付业务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腾讯在互联网金融领域跨界发展的重要成果。五、阿里跨界混业战略解析从阿里巴巴跨界混业协同发展的历程中我们可以看出,云计算大数据,金融,020是阿里巴 巴集团投资并购的行动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与其自身主营业务关联性大的,整合性较好的,阿 里就采取多数控股或全额收购的方式,对020当中众多行业的跨界混业投资,则以参股的方式取 得一定话语权,利于阿里与其展开相关合作,做温和的投资者,达到两者双赢的局面,在这里我 们从产业生态的角度分析阿里巴巴集团跨界混业和协同发展的战略布

37、局。(一)战略性布局,营造完善电子商务圈阿里首先意识到了电子商务领域未来发展的可塑性和规模的迅速扩大的可能,加快了产业布 局,准备构建一个完善的阿里生态产业圈。从收购雅虎中国到并购口碑网,阿里致力于打造生活 服务领域的电子商务第一品牌;投资万网,阿里从战略布局上延伸电子商务产业链,助力中小企 业实现 IT 化,解决其生存难、发展难、融资难的问题;投资丁丁网,阿里布局本地生活领域通 往020电子商务平台的最佳渠道,以期其与其他业务部门产生协同效应。这一系列的并购投资频 繁动作,体现了阿里希望通过与多领域伙伴合作打造一个全新、开放生态圈的战略。从战略愿景、 顾客视角、创新文化等层面上,阿里具备了构

38、建商业生态圈的基础,而最终影响商业生态圈布局 的关键因素,则是在切入点精准的基础上,通过横向一体化战略和纵向一体化战略的实施,完成 了 B2B、C2C、软件服务、在线支付、搜索引擎、网络广告六大业务,全面覆盖中小企业电子商务 化的各大环节的战略布局,实现产业链之间的协同,构建起阿里自己的商务圈,以实现循环渐进 性的持续发展。并购中国雅虎:进入搜索领域,更好的构建电子商务生态圈远景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支付宝:淘宝网:阿里妈妈:C2C依托资源,进入网络入点,广告领域,提供第三阿里软件:以巨大的影响方交易平台力和用户群基础,进入管理展动力软件领域解决第三方支付问题切入点:依托资源,进入 领域,实现拓展

39、9供应商和诚横向一体化战略纵向一体化以B2B领域为通过言通服务获取初步发图 4 阿里巴巴生态圈(二)多领域跨界投资,打造互联网金融帝国随着与UC,虾米网,第一财经,高德地图,优酷土豆,苏宁魅族等的深入合作,阿里巴巴已 经不是那个我们所认为的淘宝网站而已啦,他已经通过互联网金融的威力,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 必不可少的互联网帝国了,可以说方方面面我们都要使用到阿里及其合作的商家产品。借助向更 多领域拓展,阿里致力于提升用户的购物体验,满足用户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而且很多被收 购的标的本身就拥有着庞大的使用人群和接入量,更加可以补足阿里在相关行业中的缺陷,互惠 互利。由投资并购将阿里与合作企业联系起

40、来,合力推广新产品,阿里所提出的“淘宝就是生活” 已经从愿景走向现实。天猫已从单纯销售平台,上升为消费者连接平台,帮商家打造品牌、强化 和消费者的连接。阿里一直在尝试的生活化服务就像一棵大树自己长出的枝叶,而其收购的项目 就像是长在大树周围的藤条,覆盖购物、音乐、旅游、文化、餐饮、住宿、交通、金融等各个领 域,打造形成一个相互贯通的平台。(三),引领移动互联网发展,占据并购先机之前,移动互联网领域的霸主无疑是被腾讯为首的QQ,微信。QQ浏览器等平台索占据,阿 里不满足于人后,通过对陌陌,来往,快的打车,新浪等的并购,和对自身手机淘宝,手机支付 宝等移动APP的推广和捆绑,极大的提高了移动互联网

41、领域的占有率,积极打造互联网数据分享 第一平台-阿里云,加紧完成其移动互联网的入口布局,抢占移动互联网先机。从几个数据可以 看出, 2013 年上半年,手机淘宝新增用户数1 亿, 10 月手机淘宝客户端用户已突破3.2 亿。截 至 2014年 10 月,支付宝钱包的活跃用户数已经达到1.9 亿,日常移动支付日交易笔数超过4500 万笔,在支付宝整体占比超过50%。一些APP应用更可以为阿里提供数以百万计的用户量。从中 国的互联网终端来看,手机移动互联网已经压过电脑成为第一位,可以说,谁能占据移动互联网 的市场,便占据了互联网市场,因此,阿里的这些并购行为无疑为阿里扩大移动互联网份额提供 了很大

42、的支撑,移动互联网与社交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步。(四)争夺互联网金融最高点 互联网金融,作为传统金融行业与互联网精神相结合的新兴领域,将于未来 20 年成为主流 支付模式。阿里涉足金融,借助收购恒生电子、天弘基金,推广支付宝第三方支付和余额宝理财 努力将用户及其资金留在阿里自身的生态圈。2013年 11 月 27 日,阿里云宣布推出面对金融机构的金融云服务,这得益于恒生电子与阿里云深度合作之后所带来的大数据分析优势。阿里小微金 融服务集团主管的互联网小贷业务,截至 2015 年第三季度末,投放市场的小额贷款累积规模超 过 25000亿,不良率小于2,服务小微企业逾85 万家,战绩可以说非常不错。

43、而支付宝下一个 叫余额宝的产品,正式运行半个月左右,便积累了约 250 万用户,存在其中的资金规模达到 57 亿,而直到2015 年第三季度末,更是到了6000 余亿元的规模,短短两年半的成长不可不谓之迅 速,而其本质上就是对接的阿里旗下的货币基金-天弘增利宝。互联网金融最直接的就体现在这 里,阿里未来发展中这一块业务绝对是其寸土必争的制高点。六、腾讯跨界混业战略解析(一)注重020以及移动支付的发展和探索腾讯在2011到2012年间,便大力进行移动互联网领域的并购,涉及手游,社交,APP,而 2014 年与大众点评的合作更是促进了线上线下的融合,如今移动支付已经成了互联网金融发展的 基石,为

44、了不钳制于支付宝的移动支付接口,腾讯推出了微信支付和QQ钱包,连接财付通和微 众银行,打造开放合作的互联网金融平台,通过手机钱包连接人与人,人与服务,人与商家,在 为客户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的同时,也为商家终端的价值最大化。而这个的当务之急就是020 支 付场景的增加,这也是腾讯接连宣布微信支付与聚美优品和小米展开营销的初衷所在。(二)同步推进国际化战略相比较阿里和百度来说,腾讯国际化的战略推进较快,在社交领域,推出微信海外版Wechat, 推广到东南亚地区,还创投了多家新兴社交企业,在游戏领域,更是从研发,发行,运营一个不 落,在产业链上站于上游,除了收购国外游戏IP外,也将自主研发的游戏销售

45、到国外。同时在 娱乐方面,与美国派拉蒙影业合作,独家播放其影视资源,并参与影视行业的投资拍摄。七、启示及创新借鉴意义(一)眼光要长远,抓住产业未来发展趋势,提前布局 阿里拥有优秀的管理层以及决策支持团队,前瞻性的对阿里未来的发展进行战略性布局,将业务覆盖到移动支付、软件应用、网络广告、B2B、C2C、020六大领域。正是看到了电子商务移 动化、平台化、个性化的发展趋势,阿里借助云计算、大数据、金融、 020,通过一系列战略并 购投资,进行多行业布局,抢占互联网高地。企业发展,首先要有明确的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 通过对自身优劣势全面深入的分析,制定面向未来和市场、具有前瞻性的发展战略。从谷歌,

46、Facebook,苹果等成功企业身上我们可以看到进行提前的战略布局对企业的发展有多么重要。(二)认准自身及他人优势,完善产业链到产业生态圈的转变 阿里巴巴从一开始便将自身定位为服务中小企业,为中小企业提供平台,沟通全球的发展,走多样化经营的方式,完善成熟生态圈。以中小企业为嵌入点,把握国内外市场的变化发展走势, 为其自身发展奠定基础。作为有志于此的中国企业,我们要看清产业链的发展态势,单单纵向的 产业链已不能适应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速度,必须学会从产业共生的角度,构建一个和谐的产业生 态圈,一环扣一环,将各个产业的优势资源互补结合起来,明确市场,构建开放有序的投资商业 环境,打破行业间的坚冰,促进

47、多行业跨界混业协同发展,追求合作互利互惠双赢的局面。(三)适当利用投资并购提升自身竞争力,加快发展 企业发展要注重长远的发展,学会将目光着眼全球,阿里通过对美国电子商务公司的收购给 国内企业扩大了商机,而对新加坡邮政,印度本土电商平台以及第三方支付PayTM的注资则体现 了阿里的全球化战略布局的优势。阿里巴巴在上市后成为了全球第二大互联网公司,在巴西,俄 罗斯东南亚等国均位于电商网站的首位,这也说明了阿里战略的成功。对于一些具有竞争力的本 土企业而言,选择合适的并购企业,有助于企业走向国际化,提高自身竞争力,完善产业共生角 度下的布局,互联网跨界混业协同发展已经是互联网时代的趋势,但同时,我们

48、也要来注意控制 风险,避免扩张脚步过快带来资金链,产业链不协同的问题。致谢首先对李元华导师从指导我选题到最后完成毕业论文期间倾注的心血,在这里表示衷心的感 谢。虽然写论文的时候正是在就业寻找工作的忙碌期,但通过李老师的指导,我可以顺利查找资 料,确定方向,更为我笔试以及面试过程打下较好的理论基础,通过撰写这篇论文,我不仅对大 学以来学到的知识进行了完善的梳理和运用,更是对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及其跨界混业的现状做了 详细的了解,受益匪浅,对我今后在工作中把握发展趋势更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总之,这次的撰 写过程是我大学生涯中不可多得的财富,我以后也肯定会持续关注中国互联网金融跨界混业经营 的发展情况,学

49、以致用。由于本人理论水平有限,论文中归纳的一些观点和查找的资料难免有疏漏和不足之处,希望 导师和答辩老师们多加指正。谢谢。参考文献1 刘海二,石午光互联网金融的理论焦点与理论分歧J.区域经济,2015, (5): 62-67.2 范文仲.互联网对金融的革命性影响J.中国金融,2014(24): 96.3 郑联盛.中国互联网金融:模式。影响,本质与风险J.国际经济评论,2014,(5):103-118.4 李渊博,朱顺林.互联网金融创新与商业银行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J.南方经济,2014(12): 34-46.5 赵永平,徐颖之.基于核心-外围超网络模型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 学报(

50、社会科学版), 2013(4):7-12.6 王振,王凯互联网金融跨界混业扩张存在的问题J.中国金融,2015(1)7 李二亮,刘云强浅议第三方支付平台J.电子商务,2005 (9)8 曾辉.互联网金融的创新与监管问题研究J.金融经济,2014 (8)9 李二亮.互联网金融经济学解析一基于阿里巴巴的案例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52)10 来继泽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研究一一阿里巴巴集团为例D.吉林:吉林大学,201411 纪赛丽.互联网金融对小微企业融资模式的创新研究一一阿里小贷为例D.重庆:重庆 大学, 201512 杨发.互联网金融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研究一一阿里巴巴集团为例D. 广东

51、:暨南大 学, 201413 韩壮飞.互联网金融发展研究一一阿里巴巴集团为例D.河南:河南大学,201314 白杰.我跟互联网金融的演进及问题研究D.河北:河北大学,201415 潘冰月,马依楠.以阿里巴巴为例浅析互联网金融发展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4(10)16 罗欣.基于商业模式视角的互联网金融创新研究一以余额宝为例D.西川:西南财经大 学, 201417 艾普若.阿里巴巴是金融火山?一互联网金融搅局者J.新理财(政府理财),2013 (4)18 冀华.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挑战及对策研究一以蚂蚁金融服务集团为例D.河北: 河北经贸大学, 201519 汤浔芳.京东金融平台上线电商

52、加速抢盘互联网金融N. 21世纪经济报道,201420 李钰.京东金融:迟到的逆袭者J.中国品牌,2015(3)21 Madajewica M , Joint Liability Versus Individual in Credit ContractsJ.Joumal of Economic Behavior Organization,2014,77(2):107-12322 Jyh-Shen Chiou,Chung-Chi Shen.The antecedents of online financial service adoption:the impact of physical banking services on internet banking acceptanceJ. Behaviou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2013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