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铝生产过程计算方法

上传人:ca****in 文档编号:193342303 上传时间:2023-03-09 格式:DOC 页数:78 大小:987.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氧化铝生产过程计算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氧化铝生产过程计算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氧化铝生产过程计算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78页
资源描述:

《氧化铝生产过程计算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氧化铝生产过程计算方法(7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一章 矿山主要产品产量和经济技术指标计算方法第一节矿山生产概述(一)铝土矿生产概述铝土矿是氧化铝生产中最主要的原料,我国目前已探明的具有工业价值的铝土矿床主要分布于山西、河南、贵州、广西、山东、四川等地区,除广西等已探明有少量三水铝石外,其他大部分地区是一水硬铝石,具有高铝、高硅、低铁(也有少部分含铁较高),难溶出的特点,广西、贵州、山东还拥有相当数量的高硫铝土矿。我国铝土矿开采通常分为露天开采和地下开采,其中大部分铝土矿埋藏浅,以露天开采为主。一般铝土矿采出后经过粗碎、中碎、细碎和配矿后送氧化铝厂。但广西等地的铝土矿由于与土混杂,需要进行洗矿。另外,近年来,铝土矿选矿正应用于生产。露天开采

2、的生产工艺流程如下:1.剥离生产工艺流程:钻机穿孔-爆破-装载-运输排弃2.采矿生产工艺流程:钻机穿孔-爆破-装载-运输破碎(粗碎中碎细碎)配矿供氧化铝厂(二)石灰石生产概述石灰石是氧化铝生产的重要原料。石灰石大部分出露地表或埋藏较浅,开采方式全部采用露天开采,石灰石产品中粒度较大者供应氧化铝厂,粒度较小者可用作生产水泥的原料。石灰石生产工艺流程与铝土矿生产基本相同。第二节 矿山产品产量(一)采矿产品产量 1、采掘(剥)总量采掘(剥)总量,是矿山采掘(剥)作业的工作总量。其计算单位以“吨”表示。采掘(剥)总量=采矿量+掘进量+(剥离量)+其他采掘(剥)总量其中:地下采掘总量=采矿量+掘进量+其

3、他采掘总量露天采剥总量=采矿量+剥离量+其他采剥总量采矿量露天采矿量露天采矿量是指从地面采矿工作面爆破下来的矿石(包括不能分采而混入的围岩和表土),经衡检或地质部门实际测量验收并运至货仓或指定地点的矿石量,不包括剥离和其它作业的附产矿石量。其计算单位以“吨”或“立方米”表示。氧化铝生产企业露天采矿量按矿石种类不同分为铝土矿采矿量、石灰石采矿量。其中石灰石采矿量按用途可分为供氧化铝生产需要的合格料、供水泥生产和其他用途需要的石渣(尾渣)和其他废弃料。地下采矿量地下采矿量是地下采矿作业的产量,包括掘进和其它作业的附产矿石量。地下采矿量,平时以运矿车数与平均每车重量的乘积来统计产量,月末以地测部门实

4、际验收的数字为准,其计算单位以“吨”或“立方米”表示,折算系数应根据矿石实际情况确定。地下出矿量=地下采矿量+掘进附产矿量+其他附产矿量。地下采矿量是由纯采矿量(矿房采矿量、矿柱采矿量)、切割采矿量(切采矿量)、残矿采矿量(残采矿量)组成。纯采矿量是指在完成切割工程,升为备采矿量后,按一定的采矿方法,在正规采矿场的矿房内所采下的矿石量和对采矿过程中留下的各种矿柱,进行回采所获得的矿石量;切采矿量是指在完成采矿准备的基础上在采矿场内进行采矿和放矿的巷道、运输巷道等切割工程施工中所采下的矿石量;残采矿量是指对不能按正规采矿方法划分完整采矿场的各种残留矿体,进行回采所采下的矿石量。掘进量掘进量是指地

5、下开采的矿山,为了获得各级矿量,在进行采矿以前所开掘的各种井、巷和硐室等的作业总量。掘进量应以地质测量部门验收合格的数字为准。其计算单位分别以“米” 、“立方米”和“吨”表示。掘进量按“米”计算时,通常以每四立方米折合一米计入掘进量中;掘进量按“立方米”计算时,应以各个不同设计规格巷道面积分别乘以各巷道延米;掘进量按“吨”计算时,应根据地质测量部门测量验收的掘进量“立方米”乘掘进物比重求得,其中矿石即为掘进中的副产。一般情况下每掘进一立方米通常按2.6吨左右计算,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掘进量按照工程性质不同分为:地质探矿、生产开拓、生产探矿、采矿准备和切割巷道等五个部分组成,这五部分相加之

6、和等于总掘进量。地质探矿是指为了满足矿山建设设计的需要,符合矿产储量分类规范的有关规定,经批准的地质探矿工程。生产开拓是指矿山为维持简单再生产,形成完整的开拓系统所掘进的通风、排水、充填、供水、供电、供风、机修、运输干线等系统的各种巷道、硐室工程。生产探矿是指矿山移交生产后,在地质探矿的基础上,为满足开采和继续开拓延深的需要,所开掘的各种工程。采矿准备是指在完成开拓工程的基础上,为了获得采准矿量,按照规定的采矿方法,为采矿做准备工作所开掘的各种井巷工程。切割巷道是指为了获得备采矿量,在切割工程中进行的巷道掘进工程。剥离量剥离量是指露天开采矿山为获得生产矿量,将矿床上部、周围及矿脉夹层中不够工业

7、品位的废石、表土,经过一定的工艺过程,剥离到指定地点的工作量。其计算单位以“吨”或“立方米”表示。剥离量按“吨”计算时,应以剥离量“立方米”乘以剥离物的比重求得。剥离量仅包括由生产费用开支或简单再生产投资所做的剥离量,不包括由纯基本建设投资所做的剥离量。剥离量应以地质测量部门实际验收的数字为准。(4)其他采掘(剥)总量其他采掘(剥)总量是本矿职工完成的不属于上述采矿、剥离、掘进等作业范围的采掘(剥)作业量,应包括下列内容:充填料量,包括专门开采充填料完成土石方量,利用老尾矿充填量。放充填料量:即回采矿柱时将原矿房中的充填料放出。坑道返修工作量:老坑道恢复、清理,以及原有坑道由于时间长必须维护(

8、加浇水泥)即对坑道铲项,窝底工作量。处理采空区落顶废石量。在矿区范围内发生滑波,塌方等重大自然灾害,而处理土方的工作量(在露天开采范围内则应计入剥离或采矿理)。堆存在边界范围外的堆矿进行二次倒运(在露天能力大于选矿生产能力情况下,属于合理堆矿)。本企业职工完成的复垦工作总量。2、自采矿量企业自有矿山所生产的矿石量,其计算单位以“吨”表示。3、联办矿量联办矿是指合作方发挥各自技术、设备、资源优势,并以合同或协议形式确定进行合作采矿的一种办矿模式。联办矿量是指联办矿所生产的矿石量,其计算单位以“吨”表示。4、外购矿量外购矿量是指除自采矿量和联办矿量以外,企业为满足生产需要,从外部购入的矿石量,其计

9、算单位以“吨”表示说明:铝矿石总量根据矿石A/S可分为高铝矿石总量(A/S10)、中高铝(8A/S10)和普铝(A/S8)矿石总量。为了平衡各矿区的各级矿量,自采矿量、联办矿量和外购矿量应分别填报。5、出矿量出矿量是指井下(地下开采)或台阶(露天开采)运至选厂或指定地点的实际原矿数量,以及高品位富矿直接送氧化铝厂。计算总量时附着水按规定标准扣除,计算单位“吨”。6、出矿金属含量出矿金属含量指全部出矿量含金属的重量。出矿金属含量等于出矿量乘以出矿品位,计算单位“吨”。7、复田(垦)量复田(垦)量是指露天矿由生产费用开支所恢复的农田数量。按吨计算的复田(垦)工作总量:是指报告期内实际完成的复田(垦

10、)量,不论是否移交,通常计入其他采剥总量中。按亩计算的复田(垦)面积:是指已移交验收的亩数。(二)选矿产品产量1、铝土矿原矿量、铝土矿原矿含氧化铝量铝土矿原矿量是指从生产工作面运到规定的堆放场地的矿石量。铝土矿原矿含氧化铝量是矿石氧化铝含量和铝土矿原矿量的乘积。2、铝精矿实物量、铝精矿实物量含氧化铝量铝精矿实物量是指铝土矿选矿厂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实物量。铝精矿含氧化铝实物量是指铝精矿氧化铝含量与铝精矿实物量的乘积。第三节 经济技术指标(一)采矿1、地下、露天开采通用指标(1)采矿损失率采矿损失率,是指采矿过程中,损失矿石量或金属量占该采场或采矿区域地质储量或金属量的百分比。它是反映矿山开采过程中

11、矿石或金属损失情况的重要指标,也是分析采矿方法是否合理和考核采矿工作质量好坏的重要标志之一。损失率是回采率的逆指标,即损失率愈低,回采率愈高,两者相加等于100%。根据采矿方法的不同,采矿损失率分别采用直接法和间接法进行计算。 直接法凡采矿以后,地测人员能够进入采场进行工作的矿山(如采用浅孔留矿法,全面采矿法,充填法采矿的矿山及露天矿山),采用直接法计算采矿损失率,其计算公式如下:按矿石量计算:采矿损失率(%)= 100%按金属量计算:采矿损失率(%)= 100%说明:采矿损失率的计算,应于采场或采区采矿全部结束后当月进行计算。当某一开采中段或坑口全部结束后,应综合计算中段或坑口总损失率,总损

12、失率包括各种开采损失和非开采损失。矿石损失量是指不包括围岩在内的矿石。具体包括:A.采场的开采损失量;B.采场或开采区边缘部分的三角矿损失以及与采场平行的未能开采的矿脉损失量;C.计算中段或坑口损失率时,除包括上述损失外,还应包括非开采损失量。各种损失量应通过地测部门进行地质编录和测量工作来确定。开采损失量是指因开采方法或采矿作业不当而造成的损失量。包括:A.设计损失量;B.采矿作业损失量。采矿作业损失量包括采下矿石损失量和未采下矿石损失量. 非开采损失量是指与开采方法及采矿作业无关矿石的损失量。包括因地质、水文、安全及开采技术条件而不能回收的矿石损失量;为保证地表和井下工程永久性安全而设立的

13、保安矿柱的损失量。间接法采用分层法或分阶段崩落法采矿,采矿后地测人员难以进入采场进行工作时,应采用间接法计算采矿损失率: 采矿损失率(%)= 1-100%按两个以上区域计算采矿损失率(%)=说明:矿石品位:如果是计算铝土矿时则指氧化铝含量;如果是计算石灰矿时则指氧化钙含量。区域:指矿房、矿柱、采场(台阶)、坑口或全部矿区。出矿量:指区域中实际的出矿量。(2)矿石贫化率矿石贫化率是指在采矿过程中,由于矿石中混入废石等,使出矿品位降低的程度,以百分数表示。根据采矿方法的不同,采矿贫化率分别采用直接法或间接法计算。直接法凡采矿以后,地测人员能够进入采场进行工作矿山(如采用浅孔留矿法、全面采矿法、充填

14、法采矿的矿山及露天矿山),采用直接法计算采矿损失率,公式如下:贫化率(%)= 100%计算说明:采用直接法计算的贫化率,仅指采矿过程中的贫化,不包括放矿过程中的贫化,应按月计算。采下矿石量是指采下的矿脉量,不包括围岩(表土)。间接法采用分层法或分阶段崩落法采矿,采矿后地测人员难以进入采场进行工作,应采用间接法计算采矿损失率,公式如下: 按各区域计算的贫化率(%)= 按两个以上区域计算的损失率(%)= 说明: 矿石品位:如果是计算铝土矿时则指氧化铝含量;如果是计算石灰石矿时则指氧化钙含量。区域:指矿房、矿柱、采场(台阶)、坑口或全部矿区。出矿量:指区域中实际的出矿量。(3) 铝土矿出(或供)矿品

15、位铝土矿出(或供)矿品位是指出(或供)矿量中所含氧化铝量的百分比,铝土矿出(或供)矿品位以定期取样化验分析加权平均数为准。报告期的平均值计算公式为:铝土矿出(供)矿平均品位(%)=100%(4)铝土矿出(或供)矿铝硅比铝土矿出(或供)矿平均铝硅比是指出(或供)铝矿石矿量中的氧化铝含与氧化硅比值(AL2O3/SiO2),以定期取样化验分析加权平均数为准。其计算公式为:铝土矿出(或供)矿平均铝硅比=(5) 石灰石供矿品位石灰石供矿品位:是指送往用户的石灰石中所含氧化钙的百分比。石灰石供矿品位,以定期取样化验分析加权平均数为准。其通用计算公式为:石灰石供矿品位(含CaO)(%)= 100%(6) 破

16、碎机产能破碎机产能是指单位时间内破碎机破碎的矿石量,它是反映破碎机生产效率的综合指标。其计算公式为:破碎机产能(吨/小时)=(7)破碎机运转率破碎机运转率是指破碎机实际运转时间与日历时间的百分比,它是反映破碎机时间利用程度的指标。其计算公式为:破碎机运转率(%)=100%计算说明:已投产的破碎机,无论报告期是否开动,均应列入母项计算日历时间,封存及报废的设备不参加计算,新投产的设备由投产当天起计算日历小时数。(8) 凿岩机台班效率凿岩机台班效率是指平均每台凿岩机在一个工作班内所完成的采矿或掘进工作量。计算公式如下:凿岩机台班效率(吨或立方米/台班)=凿岩机台班效率(米或立方米/台班)=计算说明

17、:只要凿岩机在一个工作班内出勤了,不论开动时间长短,都按一个工班计算。两台凿岩机由一个风钻组在一个工作班中交替开动,只按一个台班计算;两台凿岩机在一个工作班中同时开动,不论各自开动时间长短,一律按两个台班计算。单独为采场内派去进行二次破碎的台班及单独为掘进派去进行次品修理及废品反工的台班,应分别计入采矿和掘进的台班中。学习期末满三个月的学徒工、中专实习生、劳动锻炼的干部等,只要能独立操作,其开动台班及完成工作量均参加计算。2、地下开采(1) 掘采比(亦称万吨掘进量)掘采比,是指地下开采的矿山,每采一万吨矿石所做的掘进工作量。正常的掘采比是保证矿山持续正常生产的重要条件。其计算公式如下:掘采比(

18、米/万吨)=(2) 掌子工工班效率掌子工工班效率,是指采矿和掘进掌子面的工人,平均一个工班所完成的采(掘)工作量。其计算公式如下:采矿掌子工工班效率(吨/工班)= 掘进掌子工工班效率(米或立方米/工班)= 计算说明:1)矿量和掘进量应与计算矿山作业量指标中的采矿量、掘进量口径一致。2)采矿掌子工包括:直接为采矿作业服务的全部工人。按工种划分:凿岩、爆破、支柱、平场、采场内运搬、电耙等工种的工人。对正在采矿的采场,还应包括为采场内部进行二次破碎的工人和电耙巷道的电耙工及破碎工,以及采场内专作准备工作的工人。但不包括非固定在采场工作的临时钉道工、管道工、机修工。按作业地点划分:从工作面起到通往运输

19、平巷的放矿漏斗止,全线各工种工人都包括在掌子工内,但不包括漏斗下的放矿工人。3)掘进掌子工包括:直接为掘进作业服务的全部工人。按工种划分:凿岩、爆破、装岩、运搬、支柱等,不包括钉道、机修工,但包括综合工作队及固定在小组中的机修工、管道工。按作业地点划分:有机械化运搬的,从掌子面起到本中段机械搬运的交接点止,全线上各工种工人都包括在内,没有机械化搬运的,从掌子面算到第一次卸矿点为止的全线各工种工人。4)掌子工计算中几个具体问题的处理方法:学徒工、大专实习生、劳动锻炼的干部,凡参加技术工种不到三个月的不算掌子工,三个月以上算整工;参加普通工种的,从开始工作起即算整工。为外地代培的学徒、实习生等参加

20、劳动可以不算掌子工。为巷道作永久性支护及专门派去清理干线水沟、清帮除尘、运送材料、打桩眼等不体现作业量的工班,不参加掌子工班的计算;但处理残眼、返修、补炮的应计算掌子工班。掘进及浅孔采矿的工效是以当月发生的工班数去除当月掘进量或采下矿石量,因此,打完眼未放炮或掘进工程中不合格品及待修品所消耗的工班,也应计入当月的工班消耗中,不准保留;掘进的返修品及废品返工所消耗的工班,均列入发生当月的工班数中。如一个掌子工在一个工作班内,在不同作业地点作业,这个工班,必须按其在不同作业地点工作时间的长短,分摊到该作业的工班中去。(3) 铲运机效率铲运机效率,是指铲运机平均每立方米铲斗容积在一个台班内所完成的工

21、作量,其计算公式如下:铲运机效率=计算说明:铲运机工作量是按地测部门实际验收的数字计算。铲运机效率的计算单位可以是:吨/台班或台月或台年作业台班(台月、台年),只要铲运机在一个工作班内(工作台月、年)开动了,不论工作时间长短,均按一个台班(台月、台年)计算。 3、露天开采(1) 剥采比剥采比是指露天开采矿山,平均每采一吨(立方米)矿石所做的剥离量,它是反映采矿与剥离比例关系的指标。其计算公式如下:剥采比(吨/吨)=或剥采比(立方米/立方米)= 计算说明:剥采比应分别按吨及立方米两个单位计算。剥离量,采矿量应与计算矿山作业量指标中的剥离量、采矿量一致。(2) 电铲效率电铲效率,是指电铲平均每立方

22、米铲斗容积在一个台班(台月、台年)内所完成的工作量。它是反映电铲利用情况的指标。其计算公式如下:电铲效率=铲运机效率=正(反)铲效率是指正(反)铲在一个台班(台月、台年)内所完成的工作量。它是反映正(反)铲利用情况的指标。其计算公式为:正(反)铲效率=正(反)铲采矿工作量/正(反)铲作业台班数(台月、台年)计算说明:电铲效率的计算单位可以是:吨或立方米/台班或台月或台年完成工作量即装矿、装岩量。作业台班(台月、台年),只要电铲在一个工作班内(工作台月、年)开动了,不论工作时间长短,均按一个台班(台月、台年)计算。租(借)设备应参加计算。(3) 电铲作业率电铲作业率是指电铲实际运转总台时占日历总

23、台时的百分比。它是反映电铲时间利用情况的指标。其计算公式如下:电铲作业率(%)=计算说明:实际运转总台时数为各台电铲开动小时数之和。日历总台时数为平均在册设备台数减去封存设备台数,乘以日历小时数。(3)租(借)用的设备参加计算。(3) 钻机效率钻机效率,是指露天采矿钻机(潜孔钻机、牙轮钻及其他钻机)平均每个台班(台月、台年)穿孔有效眼深。它是反映钻机利用情况的指标。其计算公式如下:钻机效率(米/台班或台月、台年)=计算说明:穿孔总眼深,应以实际测量验收合格数字为准。只要钻机在一个工作班内(工作台月、年)开动,不论工作时间长短,均参加计算。报废孔所消耗的台班数也必须计入总台班数中。租借设备应参加

24、计算。(5) 钻机作业率钻机作业率,是指钻机实际运转时间占日历时间的百分比。其计算公式如下:钻机作业率(%)=计算说明:实际作业总台时数为各台钻机开动小时数之和。日历总台时数为平均在册钻机台数减去封存台数乘以日历小时数,但租(借)用的设备应参加计算。(6)汽车效率汽车效率,是指露天开采汽车平均每一吨位在一个台班内所完成的综合运输量(吨公里)。其计算公式如下:汽车效率(吨公里/吨台班)=运输总量(吨公里)/汽车吨位出车台班 计算说明:运输总量是汽车的货运量(吨)与运输距离(公里)的乘积之和。只要汽车出库到达作业地点工作,不论工作时间长短,也不论工作量大小,均作为一个台班计算。在计算吨台月、吨台年

25、效率时,亦同此原则。汽车效率仅包括直接为露天生产服务的汽车,不包括为生活及其它用途服务的汽车。但租(借)汽车并用于露天生产的应包括在内。(7)汽车出车率汽车出车率是指汽车实际出车的台班数占在册汽车日历台班数的百分比。其计算公式如下:汽车出车率(%)= 100%说明:出车台班的计算:只要汽车出库到达作业地点工作,不论工作时间长短,也不论工作量大小,均作为一个台班计算。在册汽车是指直接为露天生产服务的汽车,不包括为生活及其它用途服务的汽车。在册汽车日历总台班数,应以报告期平均在册汽车台数减去封存汽车台数,乘以日历日数再乘以三班求得。(8)装载机效率装载机效率是指装载机平均每立方米铲斗容积在一个台班

26、(台月、台年)内所完成的工作量。计算公式如下:装载机效率=计算说明:装载机效率的计算单位可以是:吨或立方米/台班或台月或台年。完成工作量即装矿、岩量,是指采矿量或剥离量。作业台班(台月、台年),只要装载机在一个工作班内(工作台月、年)开动了,不论工作时间长短,均按一个台班(台月、台年)计算。(9)装载机作业率装载机作业率是指装载机实际运转总台时占日历总台时的百分比。其计算公式如下: 装载机作业率(%)=计算说明:实际运转总台时数为各台装载机开动小时数之和。日历总台时数为平均在册设备台数减去封存设备台数,乘以日历小时数。(3)租(借)用的设备也应参加计算。4、采掘(剥)、采矿、掘进、剥离物料及能

27、源消耗采掘(剥)、采矿、掘进、剥离物料单位消耗,是指每一单位作业量所耗用的物料及能源数量。它是反映原材料、燃料及动力使用情况的指标。其通用计算公式如下:采掘(剥)单位消耗(消耗量单位/吨)=各种物料或能源消耗总量/采掘(剥)总量采矿单位消耗(消耗量单位/吨)=掘进单位消耗(消耗量单位/米或立方米)=剥离单位消耗(消耗量单位/吨及立方米)=计算说明:采、掘、剥物料单位消耗及能源消耗指标的主要物料及计算单位规定如下:炸药(千克) 木材(立方米) 雷管(发) 导火线(米)电力(千瓦小时) 钎子钢(千克)合金片(克) 轮胎(条)柴油(千克) 水(吨)计算物料单位消耗及能源消耗指标的母项,必须与采矿、掘

28、进、剥离完成的作业量口径一致。各种物料消耗,是指生产过程中的实际消耗,不包括供应部门在保管过程中的损耗。各种消耗数字,必须根据直接消耗的原始记录进行计算,不得以仓库发料数代替消耗数。在计算木材消耗时,应折合成原木的体积进行计算。在计算炸药消耗时,对使用不同规格的炸药,必须按统一的标准炸药进行折算。5、洗矿作业单位消耗水电量(1) 洗矿作业单位消耗水量洗矿作业单位消耗水量是指每洗一吨矿石所耗用的新水量。其计算公式如下:洗矿作业单位消耗水量(t/t)= 5.2 洗矿作业单位消耗电量洗矿作业单位消耗电量是指每洗一吨矿石所耗用的电量。其计算公式如下:洗矿作业单位消耗电量(kwh/t)= 6、实物劳动生

29、产率(1)采矿全员实物劳动生产率采矿全员实物劳动生产率是指矿山采矿部分的全部从业人员平均每人在报告期内所完成的采剥(掘)总量。其计算公式为:采矿全员实物劳动生产率(t/人)= 计算说明:露天及地下开采由于作业方法不同,应分别计算。采剥(掘)总量,一般应与矿山作业量中的采剥(掘)总量相同。但有承包基建开拓或发包工程(生产矿山的掘进工程发包给井巷公司施工)的矿山,其采剥(掘)总量应以矿山自行施工所完成的作业量为准。采矿全部职工从业平均人数,是指扣除服务人员、其它从事多种经营人员企业的全部从业平均人数,其资料从人事部门取得。(2) 井下工人实物劳动生产率井下工人实物劳动生产率是指从事地下开采的井下工

30、人平均每人在报告期内所完成的采掘总量。其计算公式为:井下工人实物劳动生产率(t/人)=计算说明:采掘总量同采矿全员实物劳动生产率计算说明的第条。凡是井口以下从事生产活动的工人均为井下工人。(3) 露天采矿工人实物劳动生产率露天采矿工人实物劳动生产率是指露天开采平均每个生产工人在报告期内所完成的采剥总量。它是反映露天矿山采剥机械装备程度及工人劳动生产效率的综合指标。其计算公式为:露天采矿工人实物劳动生产率(吨/人)=计算说明:采剥总量同采矿全员实物劳动生产率计算说明的第条。露天采矿工人平均人数是指露天采矿与剥离作业的全部工人(包括学徒)。(二)选矿1、处理原矿品位处理原矿品位,是指选矿厂处理的原

31、矿中所含氧化铝量占处理原矿量的百分比。它是反映处理原矿质量的指标,也是选矿厂氧化铝平衡的基本数据之一。处理原矿品位应根据取样化验的加权平均数求得,其计算公式为:处理原矿品位(Al2O3)(%)= 100% 处理原矿铝硅比(Al2O3/SiO2)= 计算说明:(1)处理原矿含氧化铝量,原矿量及原矿品位均应与计算选矿回收率的数据一致。(2)处理原矿品位在一般没有手选、脱泥等预选工序的浮选厂,应以分级机溢流水取样化验的品位为准;有手选、脱泥等预选工序的浮选厂和重选厂应以预选前原矿取样化验品位为准,并应对预选废石、合格块矿及溢流进行计量、取样和化验。由于预选前矿石块度较大,一般难以准确取样化验,处理原

32、矿品位也可采用下列公式计算求得: (3)优先浮选的选厂,各种产品的选矿处理量及处理矿品位均应以开始处理的原矿量和原矿品位为准。(4)单一精选厂处理原矿品位是指处理购进矿的平均品位。2、精矿品位精矿品位是指精矿产品中所含氧化铝量占精矿量的百分比。它是反映精矿质量的指标。精矿品位应以精矿取样、化验的数据加权平均求得,其计算公式如下:精矿品位(Al2O3)(%)=100%精矿铝硅比(Al2O3/SiO2)=计算说明:精矿量、精矿氧化铝含量,应与计算选矿回收率的数据一致。3、尾矿品位尾矿品位是指尾矿中所含氧化铝量占全部尾矿量的百分比。它是反映选矿过程中氧化铝损失情况的指标。尾矿品位应以取样、化验的加权

33、平均数求得,其计算公式如下:尾矿品位(Al2O3)(%)=100%尾矿铝硅比(Al2O3/SiO2)=计算说明:(1)尾矿量及尾矿氧化铝含量,包括手选废石、脱泥、溢流、浮选、重选、的尾矿量及氧化铝含量。(2)手选废石量、干式电、磁选尾矿量应以实际称量的数字为准,溢流、浮选和重选尾矿应按取样测定的数据为准。在计量设备不完备的情况下,如果中间产品(即半成品、在制品)数量较稳定,可以用平衡法计算并校正尾矿量,其计算公式为:尾矿量(吨)=原矿处理量(吨)精矿量(吨)4、选矿回收率选矿回收率是指选出的合格精矿氧化铝含量占处理原矿氧化铝含量的百分比。它反映选矿过程中氧化铝回收程度,是反映选矿技术水平和选矿

34、工作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其计算公式为:实际回收率(%)=100%理论回收率(%)=100%计算说明:(1)实际回收率是指选矿厂从处理原矿到选出合格精矿的全部选矿过程的总回收率,其子母项均指干量。浮选矿的选矿回收率应包括粗选、精选、脱水等各工序的总回收率。有脱泥和手选工序的还应包括脱泥和手选回收率。重力选矿的回收率应包括手选、粗选、重选、精选各工序的选矿总回收率。有细泥处理的还应包括细泥处理的回收率。(2)选矿实际回收率公式中,子项的精矿量原则上应与精矿产量的数据一致,即:选矿生产过程中的在制品、半成品应加强管理使其经常保持常数,不参加回收率计算。如限于条件,不能经常保持常数,对在制品、半成品的

35、期初期末差额分别按下列方法进行计算:浮选厂浓密池及溢流水沉淀结存精矿,只差最后一道脱水工序未完成,因而不能计算产量;但从金属平衡来看,这部分金属已经回收,故应视为精矿参加回收率计算。(3)凡外来精矿,未经选厂任何加工,不应参加本企业回收率的计算;凡收购加工,经某一段选矿处理所产精矿,应按该段回收率的水平扣除精矿量,子母项均不参加回收率的计算;凡单独处理尾矿的选厂或同一选厂分期分批处理大量尾矿时,应单独计算尾矿回收率。(4)理论回收率是用来验证实际回收率的精确程度,检查技术管理水平高低的指标,从金属平衡来看,二者的关系为:理论回收率(%)=实际回收率(%)+选矿机械损失率(%)对于浮选厂来说在正

36、常情况下,理论回收率总是大于实际回收率,即机械损失率总是正值。机械损失一般不超过3%,如超过或实际回收率大于理论回收率时,说明在计量、取样、化验等方面有不正确的地方,应进行检查改进;并根据查出的误差进行合理调整,但不允许无根据的调整处理量、尾矿量及其品位。凡调整数据,必须经本企业有关主管部门核实同意,并在上报报表中说明原因。5、选矿比选矿比是指原矿处理量与选出精矿量的比值,即每选出一吨精矿所需原矿数量。通常以倍数表示,其计算公式为:选矿比(倍)=计算说明:(1)原矿处理量和精矿量应与计算选矿回收率的相关数据一致。(2)有多种精矿产品的选厂,计算选矿比的子项不变,分别以各种产品的精矿为母项,求出

37、各项产品的选矿比。6、选矿日处理量选矿日处理量是指平均每个选矿工作日所处理的原矿量。其计算公式为:选矿日处理量(吨/昼夜)=原矿处理量(吨)/选厂作业昼夜数(日)计算说明:(1)有手选工序的工厂,在选矿日处理指标下,增列其中合格矿日处理量,其计算公式为:合格矿日处理量(吨/昼夜)=合格处理量(吨)/机选厂作业昼夜数(日)合格矿处理量,应以计算选矿回收率的子项的精矿所耗用的合格矿干量数字为准。(2)选厂作业昼夜数的计算:选矿厂在一昼夜内不论手选、机选是否同时开动,只要处理了原矿石即按一昼夜计算。但计算合格矿日处理量时,其作业昼夜数应以主厂房的设备开动了才计算,一般以磨矿机是否开动来确定,只要开动

38、了就算一昼夜。若有两个以上选厂,计算全矿或全局综合日处理量时,以各选厂日处理量相加,作为全矿或全局的选矿日处理量。其子项为各选厂原矿处理量相加;其母项用子项除以综合的选矿日处理量反求而得。7、磨矿机产能磨矿机产能是指单位时间内磨矿机处理的矿石量,它是反映磨矿机生产效率的指标。其计算公式为:磨矿机产能(t/h)=8、磨矿机运转率磨矿机运转率是指磨矿机实际运转时间与日历时间的百分比,它是反映磨矿机时间利用程度的指标。其计算公式为:磨矿机运转率(%)=100%计算说明:已投产的磨矿机,无论报告期是否开动,均应列入母项计算日历时间,封存及报废的设备不参加计算,新投产的设备由投产当天起计算日历小时数。9

39、、选矿全员实物劳动生产率选矿全员实物劳动生产率是指矿山选矿部分的全部职工,在报告期内平均每人所处理的原矿量,它是反映选矿机械装备程度和劳动效率的综合指标,其子项是原矿处理量,母项是选矿全部职工平均人数。其计算公式如下:选矿全员劳动生产率(吨/人.月)=计算说明:选矿全部职工平均人数,独立选矿厂是指全厂扣除服务人员、其它人员和从事多种经营人员的职工平均人数。10、选矿工人实物劳动生产率选矿工人实物劳动生产率是指平均每个选矿工人在报告期内所处理的原矿量。其计算公式如下:选矿工人劳动生产率(吨/人月)=计算说明:(1)原矿处理量应与选矿全员劳动生产率子项数据一致。(2)选矿工人平均人数中包括学徒及直

40、接参与选矿生产的计划外用工。11、选矿物料消耗选矿物料单位消耗是指在选矿过程中,每处理一吨矿石所消耗的主要材料、燃料、动力、药剂以及水的数量,其通用计算公式为:选矿单位消耗(消耗量单位/吨)=计算说明:(1)选矿物料单位消耗指标的主要物料及计算规定如下:电力(kwh) 钢球及铁球(Kg) 水(t)钢棒(t) 药剂(Kg) (2)各种物料消耗,是指选矿生产过程中的实际消耗,不包括供应部门在保管过程中的损失。各种消耗数据必须根据原始记录进行计算,不得以仓库发料数代替消耗数。(3)式中母项处理某种矿石量,是指原矿、合格矿、中矿等,根据处理各种矿石所消耗的物料量分别填报。(4)计算钢球、铁球、钢棒单位

41、消耗量时,其母项按磨矿机的处理矿石量计算。(5)计算选矿药剂单位消耗时,其母项按磨矿机的处理矿石量计算。(6)水的消耗量包括选厂各种工艺全部用水量,不包括生产以外用水。利用回水的选厂应包括回水量计算,并应增列其中,每处理一吨矿石新水消耗量指标。(7)电的消耗量是指选矿厂的全部用电量,包括选厂各工艺过程全部耗电量及选厂通风、照明、选厂线路损失及其他辅助机械用电量。(8)计算水、电的单位消耗时,其母项为处理原矿量。12、选矿能源消耗选矿能源消耗是指选矿过程中每处理一吨原矿各种能源的总消耗量(折标准煤)。其计算公式为:选矿单位原矿能耗(Kg/t)=计算说明:(1)各种能源总消耗量是指在报告期内用于工

42、业生产的燃料、动力和用于加工转换其他能源部分的全部消耗数量。计量误差、途耗、亏损等损失应包括在总消耗内。(2)计算综合能源消耗时,各种能源应折算为标准煤。第二章 氧化铝冶炼技术经济指标计算方法第一节 氧化铝冶炼概述目前世界各国工业上从铝土矿中提取氧化铝的方法为碱法。碱法生产氧化铝的实质是利用碱(工业烧碱NaOH或纯碱Na2CO3)处理铝土矿,使铝土矿中的氧化铝与碱液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铝酸钠,矿石中的铁、钛等杂质和绝大部分的硅成为不溶性化合物进入残渣(赤泥)。铝酸钠溶液(称作精液)在适当工艺条件下分解析出氢氧化铝,经过分离、洗涤、焙烧成氧化铝。碱法生产氧化铝分拜耳法、烧结法和联合法等多

43、种工艺流程,这主要是由铝土矿类型和性质不同决定的。一、拜耳法 拜耳法是当今世界上生产氧化铝的主要方法,其主要过程是以苛性钠溶液和少量的石灰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溶解铝土矿中的三氧化二铝,得到铝酸钠溶液与残渣共存的混合浆液,使溶液与残渣分离,精制的铝酸钠溶液在降温、添加氢氧化铝作晶种以及搅拌等条件下,沉淀析出新的氢氧化铝。氢氧化铝焙烧后得到氧化铝。基本工艺流程见下图:铝土矿石 灰破碎、湿磨补充苛性碱原矿浆稀释、分离铝酸钠溶液分解分离氢氧化铝焙烧氧化铝蒸发浓缩分解母液赤泥燃料图6-1-1 拜耳法氧化铝冶炼工艺流程图二、烧结法石灰煅烧破碎、湿磨、配料二氧化碳气生料浆烧结熟料溶出分离脱硅铝酸钠溶液焙烧氧化

44、铝氢氧化铝碳酸化分解种分母液液晶种分解图6-1-2 烧结法氧化铝冶炼工艺流程图碳分母液蒸发碳分蒸发母液硅渣赤泥石灰石铝土矿纯 碱也称作碱石灰烧结法,其主要生产过程是将铝土矿、碳酸钠溶液和石灰按配料比例混合配制成生料浆,在回转窑内烧结成由铝酸钠(Na2OAl2O3)、铁酸钠(Na2OFe2O3)、原硅酸钙(-2CaOSiO2)和钛酸钙(CaOTiO2)组成的熟料,然后用稀碱液溶出熟料中的铝酸钠,再经过脱硅使溶液提纯,精制的铝酸钠溶液一部分通入二氧化碳气进行碳酸化分解,另一部分进行晶种分解得到氢氧化铝和分解母液,氢氧化铝焙烧后得到氧化铝。分解母液一部分用于熟料溶出,一部分经蒸发浓缩后再去配制原料。

45、基本工艺流程见下图:三、联合法也称拜耳-烧结联合法,它可以充分发挥拜耳法和烧结法的优点,取得更好的经济效果,联合法有并联、串联和混联等多种形式。根据我国铝土矿资源情况,通常采用混联法。混联法的特点是拜耳法与烧结法同时并存,拜耳法产出的赤泥与高硅铝土矿、石灰石做为烧结法的原料一起配料,其余部分与拜耳法、烧结法流程基本相同,采用混联法生产氧化铝时,氧化铝总回收率较高,碱的消耗较少,质量也好于烧结法。基本工艺流程见下图:赤泥赤泥洗涤石灰铝土矿纯碱铝土矿石灰石配煤原矿浆分离洗涤溶 出铝酸钠溶液晶种分解蒸发生料浆熟 料烧 结分离洗涤母液溶 出蒸发洗涤铝酸钠溶液蒸发洗涤图6-1-3 联合法氧化铝冶炼工艺流

46、程图种分碳分母液洗涤母液洗涤焙 烧氢氧化铝氧化铝燃料脱 硅第二节 氧化铝冶炼产量在企业管理上氧化铝产量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氧化铝产量是指氢氧化铝经过焙烧后得到的氧化铝,也称作冶金级氧化铝或焙烧氧化铝,是电解铝生产的原料;广义的氧化铝产量是指冶金级氧化铝、化学品氧化铝折合量以及其他产品折合量的合计,习惯上称作成品氧化铝总量,多用于计算生产能力,下达产量计划和检查计划完成情况。反映氧化铝产品产量的指标有成品氧化铝总量、冶金级氧化铝量、商品氢氧化铝量折合量、其他产品折氧化铝量,计算生产水平的实际产量、拜耳法产量、烧结法产量等,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一)、成品氧化铝总量成品氧化铝总量由冶金

47、级氧化铝、化学品氧化铝折合量及其他产品等折合量三部分组成。成品氧化铝总量=冶金级氧化铝+化学品氧化铝折合量+其他产品折合量1、冶金级氧化铝冶金级氧化铝是指用于生产电解铝的氧化铝。产品行业标准见表1,中国铝业内控标准见表2。表1 YS/T 274-1998 氧化铝化学成份牌号化学成份Al2O3SiO2 Fe2O3Na2O灼减%A0-198.60.020.020.501.0A0-298.40.040.030.601.0A0-398.30.060.040.651.0A0-498.20.080.050.701.0注: 1 Al2O3含量为100.0%减去SiO2、Fe2O3、Na2O、灼减四项杂质的余

48、量。 2 表中化学成分按在3005温度下烘干2h的干基计算。 3分析检验数值的判定采用修约比较法,数值修约规则按GB/T 8170 的有关规定进行。表2 Q/ChalcoA0022004 冶金级氧化铝化内控标准牌号化学成份物理性能Al2O3SiO2 Fe2O3Na2O灼减粒度安息角磨损指数-Al2O3松装密度比表面积%-20m-45m+150m度%g/cm3m2/gYA0-198.60.020.020.501.03.0125.03420100.9060YA0-298.40.040.030.601.05.018103425100.9060注: 1 Al2O3含量为100.0%减去SiO2、Fe2

49、O3、Na2O、灼减四项杂质的余量。 2 表中化学成分按在3005温度下烘干2h的干基计算。 3分析检验数值的判定采用修约比较法,数值修约规则按GB/T 8170 的有关规定进行。2、化学品氧化铝及其他产品等折合量:是指除用于生产电解铝以外的所有氧化铝产品。包括:(1)商品普通氢氧化铝折合量商品普通氢氧化铝是指作为商品出售的氢氧化铝(不包括用于焙烧成氧化铝的氢氧化铝)。当计算成品氧化铝总量时,需要将商品普通氢氧化铝折算成冶金级氧化铝,采用实际过磅数,以干量计算,折合系数是0.647。其水分应以包装地点取样分析数为准。商品普通氢氧化铝折氧化铝计算公式为:商品普通氢氧化铝折氧化铝(吨)=商品氢氧化

50、铝量(干基)0.647(2)其它产品折氧化铝产量是指除商品普通氢氧化铝以外的化学品氧化铝以及商品精液等产品折冶金级氧化铝量。其他化学品氧化铝折氧化铝计算公式为:其它化学品折氧化铝(吨)=其它化学品产量折合系数说明:主要化学品氧化铝折合系数参照化学品氧化铝部分,新产品折合系数按该产品中Al2O3含量确定。商品精液折氧化铝商品精液是指从氧化铝生产流程的精液中取出部分作为商品出售的精液量,其折算为冶金级氧化铝的计算公式为:精液折氧化铝(吨)=如果有母液返回氧化铝厂,则计算公式为:精液折氧化铝(吨)=-0.9说明:0.9为精液折氧化铝回收率。(二)、计算氧化铝生产水平的实际产量由于氧化铝生产周期长,期

51、末、期初在产品、半成品量波动大,为了准确反映实际生产水平,生产上通常采用实际产量这一概念,核算实际生产消耗等指标。实产氧化铝量(吨)= 成品氧化铝总量(吨)分解槽氢氧化铝固、液相氧化铝含量增减折冶金级氧化铝量(吨)氢氧化铝仓增减量折冶金级氧化铝量(吨)式中: 增加为“+”,减少为“-”;(三)、拜耳法产量与烧结法产量采用联合法工艺的生产企业,为了研究和分析生产水平,计算比例关系,通常将氧化铝实际产量分解为拜耳法产量和烧结法产量两个概念,它们在实物量上是不易界定的,而是按照下料量和实际回收程度计算出来的理论产量。(四)、化学品氧化铝商品实物总量化学品氧化铝是指除冶金级氧化铝以外的氧化铝、氢氧化铝

52、和含铝化合物的总称。化学品氧化铝商品实物总量是指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符合质量要求并检验入库的商品实物量。按化学成份分为氢氧化铝系列(普通氢氧化铝、特种氢氧化铝)、特种氧化铝类系列、拟薄水铝石系列、沸石系列、铝酸钙水泥系列等。1、氢氧化铝系列商品实物总量本系列产品指用于生产氟化盐、硫酸铝、铝酸钠、氯化铝等铝盐的普通氢氧化铝和用于复合材料、特殊塑料、纸张、人造石等填充材料以及用于生产高级光学玻璃的特种氢氧化铝。包括普通氢氧化铝、工业细氢氧化铝、白色氢氧化铝、高白填料氢氧化铝、高纯氢氧化铝等产品。2、特种氧化铝系列商品实物总量本系列产品指用于硫磺回收催化剂、脱氟剂、吸附剂和干燥剂等活性氧化铝,

53、用于耐火材料、陶瓷和磨料行业的煅烧氧化铝,用于生产单晶陶瓷、荧光材料等的高纯氧化铝以及用于生产高压电器开关等绝缘件的电工填料氧化铝。包括:活性氧化铝、煅烧氧化铝、高纯氧化铝、电工氧化铝等产品。3、拟薄水铝石系列本系列产品指用于催化剂载体活性氧化铝的原料及用作分子筛、硅酸盐耐火纤维制品成型粘结剂的假一水软铝石等产品。4、沸石系列本系列产品指用于生产洗涤剂用的4A沸石、催化剂载体的NaY沸石和石油化工行业的脱芳烃、脱氮、脱有机硫的10X型等沸石。5、铝酸钙水泥系列本系列产品指用于生产不定型耐火材料的纯铝酸钙水泥。(五)、化学品氧化铝商品量折冶金级氧化铝总量化学品氧化铝商品折合总量是指每种化学品氧化

54、铝实物量按一定的系数折合成冶金级氧化铝的量。其折合系数:1、氢氧化铝系列 普通氢氧化铝 0.647低钠氢氧化铝 0.647 玛瑙氢氧化铝 0.647其他氢氧化铝类 0.6472、特种氧化铝系列煅烧氧化铝 1.013煅烧氧化铝微粉 1.013活性氧化铝系列 0.96助燃剂用低温氧化铝 1.0电工填料氧化铝 1.0其他氧化铝类 1.03、拟薄水铝石系列 0.775(1-实际附着水份)4、沸石系列4A沸石 0.285、铝酸钙水泥系列 0.74各企业也可以根据实测值计算。(六)、氢氧化铝产量氢氧化铝产量由碳分氢氧化铝产量和种分氢氧化铝产量组成,它是反映报告期氧化铝生产实际水平的一项重要产量指标。氢氧化

55、铝产量(吨)=氢氧化铝月度产量=冶金级氧化铝产量/0.647+商品氢氧化铝包装量+其他产品折氧化铝/0.647氢氧化铝仓存差额数量说明:0.647是氢氧化铝折算为氧化铝的常数;所有产品均以干基计算;分解槽内固体含量增减量在此不应计算为氢氧化铝产量;其它产品指化学品氧化铝系列,不应含商品精液量折合量。第一个公式通常用于计算日、周、旬产量,第二个公式用于月产量计算。(七)、熟料产量熟料产量(吨)=耗用料浆(m3)料浆对熟料折合系数(吨/m3)说明:生料浆与熟料折合系数由各企业实测“生料浆水份与熟料折合比对照表”查表求得;外购熟料不应计算为熟料产量,只是从熟料入磨开始的其它相关工序的计算时才能考虑。

56、第三节 氧化铝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氧化铝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氧化铝总回收率:是指产出氧化铝中含氧化铝量占消耗物料(铝矿石、石灰石、煤等)中含氧化铝量的百分比,其计算公式如下: 氧化铝总回收率(%)=说明:报告期氧化铝产出量=焙烧氧化铝量(吨)(1-杂质含量)外销氢氧化铝(吨)0.647商品精液中氧化铝量(吨)0.98分解槽AH固、液相氧化铝含量增减(吨)0.647氢氧化铝仓存增减量(吨)(1水份%)0.647报告期投入氧化铝=耗用铝矿石量(吨)矿石中氧化铝百分含量(1水份%)耗石灰石量(吨)石灰石中氧化铝百分含量耗用煤量(吨)煤中氧化铝百分含量外购熟料量(吨)熟料中氧化铝百分含量流程中氧化铝

57、增减量(吨) 式中: 各折合系数见“(五)化学品氧化铝折合系数”。增加为“-”,减少为“+”投入与产出物料均以干基计算。2、氧化铝碱耗:是指生产一吨氧化铝所消耗的纯碱量。其计算公式如下:氧化铝碱耗(千克/吨)=说明:报告期消耗纯碱量(千克)=报告期加入新碱折纯碱量(千克)流程中氧化钠增减量(千克)1.739+外购熟料中碱折纯碱量(千克)-外送碱液折纯碱量(千克)-净外送精液折纯碱量(千克)新碱全部折为纯碱计算。氧化钠折纯碱系数为1.739; 外送碱液折碱(千克)=外送碱液量(m3)外送碱液含NT(g/l) 1.739流程中Na2CO3期末期初之差为增加,计算时为“”; 流程中Na2CO3期末期

58、初之差为减少,计算时为“”。净外送精液折碱量(千克)=外送精液量折碱量(千克)-返回母液折碱量(公斤)碱耗由化损、附损、AH损、其它损等几部份组成:化损=(报告期外排赤泥量外排赤泥含Na2O10001.739)/报告期实产氧化铝量附损=(报告期外排赤泥量外排赤泥液固比L/S附液全碱NT10001.739)-回水含纯碱量/ 报告期实产氧化铝量AH损=报告期氢氧化铝产量氢氧化铝含Na2O1.7391000/报告期实产氧化铝量其它损=总碱耗-化损-附损-AH损3、氧化铝工艺能耗:是指生产一吨氧化铝所直接消耗的各项能源指标。以各项能源单耗乘以折算标准煤的系数计算,详见附录。消耗的项目有:电、烧成煤(洗

59、精煤)、生料煤(无烟煤)、蒸汽、焦炭(中炭)、燃料油、煤气、新水、循环水和扣除各工序合格凝结水带走的热量(管道化溶出油耗包含在内)。其计算公式如下:氧化铝工艺能耗(千克标煤/吨)=报告期S(煤、油、焦、汽、电、煤气、新水、循环水等工艺消耗单位发热值折标煤)氧化铝回收凝结水所带热量折标煤/报告期实产氧化铝量。其中,某种能源的工艺消耗=(基本生产用量+应摊管、线损失量)/实产氧化铝产量注:发热值除外购电采用0.404,其余应以测定数据为准。说明:计算消耗时,所有转供量和其它产品生产消耗均不计算在内; 能源消耗中的压缩空气、循环水,如果是氧化铝厂自产自用,则不能计算在能源消耗内。4、氧化铝综合能耗:

60、氧化铝综合能耗是指生产一吨氧化铝所综合消耗的热能,包括煤、油、焦、汽、电、煤气、汽油、柴油、新水、循环水等消耗,计算方法详见附录。氧化铝综合能耗也可解释为氧化铝工艺能耗加上产品应分摊的间接能源消耗。间接能源消耗是指企业辅助、附属部门能耗分摊量;能源转换损耗分摊量;企业内部能源正常损耗量。其计算公式如下:氧化铝综合能耗(千克标煤/吨)氧化铝工艺能耗间接能源消耗其中,某种能源的综合消耗=(基本生产用量+应摊管、线损失量+辅助生产用量)/实产氧化铝产量5、氧化铝油耗:是指生产一吨氧化铝所消耗的燃料油量,其计算公式如下:氧化铝综合油耗(kg/t)= 氧化铝焙烧油耗(kg/t)= 氧化铝管道化溶出油耗=说明:各单位用煤气焙烧的氧化铝量,应按设计台时产能(或台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