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单元知能整合(2)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上传人:Sc****h 文档编号:193320080 上传时间:2023-03-09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13.26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中语文 单元知能整合(2)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高中语文 单元知能整合(2)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高中语文 单元知能整合(2)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 单元知能整合(2)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 单元知能整合(2)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2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单元知能整合考点直击跟进训练鉴赏诗歌的语言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对诗歌进行艺术分析的依据首先就是语言。诗歌语言与其他文学体裁的语言相比,更具有抒情性、含蓄性、精练性、跳跃性。鉴赏诗歌语言,可从咀嚼词句、品味意境、赏析风格三个方面入手。下面我们以本单元的诗歌为例,谈谈诗歌语言的鉴赏方法。一、咀嚼词句鉴赏诗歌语言的常考题目是对诗歌用词造句特点的鉴赏。诗歌中的动词、形容词、数词、副词等往往成为鉴赏的重点,对诗歌语句的鉴赏,往往与表达技巧和语句的结构密切相关。例如:考点直击跟进训练在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一诗的颔联“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中,“一去”和“独留”两词,具有怎样的含义?思路解析:此题

2、考查对诗歌词语的咀嚼鉴赏。当年王昭君孤独地离开汉宫,远嫁到北方大漠之地,就再没回来;最后身死异域,只留下青色的坟墓,笼罩在昏黄风沙中。这两句营造出悲凉萧瑟的意境,与前两句形成生地和死地的鲜明对照,概括了昭君一生的遭遇。“一去”二字,是怨的开始,“独留”两字,是怨的终结。作者既同情昭君,也感慨自身。沈德潜说:“咏昭君诗此为绝唱。”参考答案:这两个词语高度概括了王昭君的一生,将生前与死后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一去”表明昭君离开汉宫饱含多少委屈怨恨,离去是多么决绝;“独留”表面写昭君的寂寞,实写诗人对昭君的同情,也感慨自身的处境悲凉。考点直击跟进训练对诗歌词句的咀嚼,一般要注意以下几点。(1)看词句是

3、否传神。所谓“传神”就是要分析词语在诗歌中所表现出来的凝练形象、鲜明生动的特点。特别要注重对动词、形容词、副词的咀嚼。在鉴词赏句中要学会结合语境去揣摩词语生动形象、凝练传神的特点,进而体会词语在全句或整篇中的表达效果。(2)看词句是否表情。所谓“表情”就是要分析词语传达出来的情感意愿。诗歌语言既注重凝练生动、形象传神,也注重借助动词、副词来表情达意。要善于结合全诗来揣摩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意愿。(3)看词句是否造境。所谓“造境”就是利用词语的凝练与含蓄来营造诗歌的意境。古人写诗很讲究意境,而词的妙用就能给全诗创造美好的意境。考点直击跟进训练二、品味意境诗歌之美,美在意境。所谓意境,是指寄托了诗人

4、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意境具体体现在意象中,“意象”即意中之象,融入了诗人情思的形象,如“陶菊”“李酒”“苏月”“陆梅”等,已不单纯是自然景物,而是和诗人的特质以及我们熟悉的审美水乳交融在一起了。一首诗从字面上看是词的连缀,从构思上看是意象的组合。诗人不仅要用意象进行感受和思考,还要用意象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通过意象来感受意境是鉴赏诗歌的主要途径。例如:考点直击跟进训练在锦瑟一诗中,诗人运用了一连串典故,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思路解析:在这首诗中,首联有锦瑟这个本身就含有复杂寓意的意象,有表现弦弦柱柱所奏出的音乐境界,有由思年华而引起的联

5、想和想象;颔联上句有晓梦、蝴蝶这些具有迷离特征的意象,下句杜鹃啼血,哀怨凄迷;颈联的上句沧海、明月、明珠、珠泪感伤哀婉,下句蓝田、暖日、美玉生烟,朦胧、缥缈。这些意象在构成诗以后,形成雾里看花般的朦胧意境。参考答案:在锦瑟这首诗中,诗人因锦瑟而产生怅惘、感伤、寂寞、向往、失望等情思,用锦瑟、庄生梦蝶、杜鹃啼血、沧海珠泪、良玉生烟这五个意象营造了凄迷感伤、哀婉惆怅的意境。考点直击跟进训练对诗歌意境的品评鉴赏,一般要注意如下问题:(1)要善于展开联想与想象。联想与想象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活动,是人们进行创造活动的必要因素,也是诗歌鉴赏中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没有想象就没有诗歌。从抽象的文字符号到栩栩如生

6、、有声有色的画面的形成,这中间的桥梁便是想象思维。(2)抓住意象,并反复揣摩意象。意象是指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或说是指经作者运思而成寓意深刻的客观物象)。意象对于意境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读者进入诗歌的意境总是从感受意象开始的。诗人对意象的选取与描绘,正是作者主观感情的流露,因此,鉴赏诗歌时,抓住意象并反复揣摩、体味意象,是体会作者思想感情从而顺利进入诗歌意境的关键。(3)把握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和性格。在诗歌鉴赏中如能充分地把握住抒情主人公的性格形象,则能有助于进入诗歌的意境。考点直击跟进训练三、鉴赏风格诗歌的风格是通过各个方面表现出来的诗人精神个体形式中独特的东西,但是,它

7、并不是各种特点简单地相加,而是一种统一的表现。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把风格这样归纳:“雄浑、冲淡、纤浓、沉著、高古、典雅、洗练、劲健、绮丽、自然、含蓄、豪放、精神、缜密、疏野、清奇、委屈、实境、悲慨、形容、造诣、飘逸、旷达、流动。”以本单元出现的四位诗人为例,李白雄奇飘逸,杜甫沉郁顿挫,白居易通俗平易,李商隐凄婉迷惘。鉴赏诗歌的风格,首先要了解诗歌语言风格的大致种类,其次要掌握常规的答题步骤。鉴赏诗歌语言风格的题目,一般步骤是:先用一两个术语点明语言特色,然后用相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还可以指出表现感情、主旨的作用。考点直击跟进训练1.(2015广州高三模拟)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秋夜

8、投止山家清严遂成山当面立路疑穷,转过弯来四望通。凉月满楼人在水,远烟着地树浮空。熊罴之状乃奇石,鹳鹤有声如老翁。清福此间殊不乏,可容招隐桂花丛。注:招隐:征召隐士出仕。简要赏析颔联中“在”“浮”两字的妙处。考点直击跟进训练思路解析:本题考查古典诗歌的炼字。方法是先回到诗句中解说这个字或词,再写出其表达效果。“凉月满楼人在水,远烟着地树浮空”两句,写月光的皎洁仿佛楼和人都处在水中,远处的夜雾和树木都好像“漂浮”着一般。“在”“浮”形象地写出月光的皎洁和环境的静美。参考答案:凉月朗照,人如在水,“在”字借人视觉感受,烘托出月光皎洁清凉的特点。夜雾弥漫,树若浮空,“浮”字,烘托出远处夜雾贴着地面弥漫

9、开来的特点。考点直击跟进训练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横波亭为青口帅赋元好问孤亭突兀插飞流,气压元龙百尺楼。万里风涛接瀛海,千年豪杰壮山丘。疏星澹月鱼龙夜,老木清霜鸿雁秋。倚剑长歌一杯酒,浮云西北是神州。注:本诗是为镇守金国青口要塞的老朋友所作,写于元灭金之前。元龙百尺楼:元龙指三国时的陈登,刘备赞他有文才武略。这里指高峻。请简要分析这首诗的语言特色。考点直击跟进训练思路解析:此题考查对风格的鉴赏。诗歌中的“插飞流”“气压元龙百尺楼”“万里风涛接瀛海”“千年豪杰”“倚剑长歌”等词句,很容易让人感悟到诗歌的语言风格为“豪迈”。分析时可紧扣这些词句在情感(豪情万丈)、遣词用字(“插”“压

10、”)、意境开阔(空间的广阔与时间的久远)等方面的作用。参考答案:豪迈。一是思想情感之豪迈,如首联和颔联作者以横波亭的孤高之势、周围山川的雄壮暗喻青口帅豪杰之豪情;尾联写倚剑高歌,慷慨豪饮,遥想浮云下的西北神州,都表现出勇往直前、收复故土的豪情壮志。二是遣词用字不同凡响,像首联中的“插”“压”等字把横波亭下临飞流的孤高之势传神地表现出来;颔联中的“万里”“千年”分别从空间的广阔和时间的久远来表现景象之壮观和人之英武,字里行间表现出一种磅礴的豪迈之情。范文赏评技法指津写作训练本单元写作训练对应的是“表达交流”部分学会宽容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下面我们选取有关这个话题的一篇议论文,来分析选择和使用论据

11、方面的问题。材料:反种族隔离斗士、南非首任黑人总统曼德拉曾于20世纪60年代初被捕入狱,遭囚禁27年后,71岁的曼德拉以胜利者的姿态走出监狱大门。正当外界担心一场“复仇”不可避免时,曼德拉选择了宽容与和解。他说:“当我走出囚室迈向通往自由的大门时,我已经清楚,自己若不能把痛苦与怨恨留在身后,那么其实我仍在狱中。”他告诉一些激进的黑人组织,现在不是要把白人赶入大海,而是把你们的武器扔进大海。曼德拉的言行事迹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联系你的生活体验与认识写一篇文章。范文赏评技法指津写作训练范文分析范文赏评技法指津写作训练范文赏评技法指津写作训练范文赏评技法指津写作训练范文赏评技法指津写作训练1.论据

12、的选择要准确。“准确”,就是论据与论点保持高度的一致。论据是论点的根据,是作者建立论点的理由,论据是为论点服务的,因此它必须与论点保持一致,即材料与论点有必然的、本质的联系,能完全支撑论点。如果不一致,或者偏离了论点,不但没有说服力,反而会成为文章的累赘,甚至会阻塞文章的思路。准确,是对论据的最基本的要求。2.论据的选择要典型。“典型”即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意义。论据典型,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论据不典型,就不能说明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就没有说服力。生活中偶然性的个别事例,是不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意义的,也就不能作为论据,否则就会导致论点的谬误。范文赏评技法指津写作训练3.论据的选择要真实。“真实”是论

13、据的生命,只有真实的材料,才能起到论据的作用,才能有据可依。因此事实论据要确凿,用作论据的事实必须是准确无误的,不能胡编乱造;如果是虚假的,或个别事实不真实,都会导致论点经不住推敲。论据真实可靠,论点才会令人信服;论据靠不住,论点就成了空中楼阁。4.论据的叙述要简明。一般而言,议论文论据应是针对构成论点的要素做概括的叙述,不使用描写,删去与论点关系不大的内容,不宜面面俱到,全盘照抄。议论文的语言要具有概括性,因此运用事实论据时应对材料加以概括和提炼,表述的文字务必精要凝练,而把主要的笔墨放在说理分析上。范文赏评技法指津写作训练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弟子问:“师父您有时候打人骂人,有

14、时又对人彬彬有礼,这里面有什么玄机吗?”师父说:“对待上等人直指人心,可打可骂,以真面目待他;对待中等人最多隐喻他,要讲分寸,他受不了打骂;对待下等人要面带微笑,双手合十,他很脆弱、心眼小,只配用世俗的礼节。”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写作提示:这是一道蕴含人生哲理的材料作文题。材料通过弟子与师傅的对话,解释了“玄机”的真正含义受得了委屈,决定你能成为何种人。因此,充分理解师傅的话就是立意的关键。从师傅的话中我们不难得出以下立意:受得了何种委屈,决定你能成为何种人。从三类人的角度,也可以立意为:对待不同的人和事,要采取不

15、同的对待方法对象不同,方法也不同。或做事要学会灵活变通,因人而异等。范文赏评技法指津写作训练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作文。一老僧见一只蝎子在水流中挣扎,迅速将其捞起,怎奈被蝎子刺伤。次日,这位老僧又遇一只蝎子在水流中挣扎,不假思索,又迅速将蝎子捞起,又被刺伤。路人不解,问:大师为何不吸取教训?如此毒蝎,由它去吧!老僧曰:蝎蜇人乃天性,不蜇人,失其性,非蝎也;佛救苍生于水火亦乃天性,不施救,失其性,非佛也!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写作提示:这是一道寓意型新材料作文。寓意型新材料作文的审题要善于捕捉关键句。有关陈述老僧的关键句是“老僧曰:蝎蜇人乃天性,不蜇人,失其性,非蝎也;佛救苍生于水火亦乃天性,不施救,失其性,非佛也!”由此切入,可提炼出以下观点:行善不需要理由,做人要坚守善良的本性;坚持自己的原则、立场、操守、本心等,不能因外在环境的不利而改变甚至放弃;要尊重事物的天性,不苛责于人等。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