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化学教学中的习题教学

上传人:冷*** 文档编号:19331406 上传时间:2021-01-09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3.2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浅议化学教学中的习题教学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浅议化学教学中的习题教学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资源描述:

《浅议化学教学中的习题教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议化学教学中的习题教学(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浅议化学教学中的习题教学 浅议化学教学中的习题教学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同时也是一门与生活最接近的科学。怎样才能更好地把化学知识应用于实践,应用于生活,这就需要不断搞好化学教学工作,然而在化学教学活动中的习题教学更是一个难点,同时也是重点。如何让学生在理解基础知识的同时也对化学计算有一个全面的掌握,更是每位化学教师比较头痛的问题,对此,我谈一点在习题教学中的体会:一、扩散思维,一题多解一题多解的训练可使学生学会从不同方向、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找出多种解决问题的途径,使学生封闭的思维开阔起来,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灵活性和广阔性。同时,当多种解题方法在头

2、脑中凸现时,学生自然会对它们进行分析、比较,筛选出最佳方法,达到多中求快、多中求巧、多中求优的目的,培养了学生创新思维的敏捷性和深刻性。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来选择解题方法。如果认为哪一种方法自己更利于掌握,便可以应用这种方法进行解题。比较有针对性,充分结合了新课程的理念。例如,向100g25.2%的稀硝酸中加入氧化钠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20.4g恰好完全反应,求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题中涉及两个化学反应方程式,常规解法:写出方程式,由消耗的硝酸总量为(10025.2%)g进行求解。另一种方法利用最终溶质为NaNO3,其中NO3-全都来自HNO3,利用守恒法,一步求出答案。如果没有一题多

3、解的讲解,学生在解答此题时将浪费很多时间。二、开动脑筋,一题多变化学习题更能体现出化学这门学科千变万化的特征,只要我们将一个题目的已知条件、设问角度或求解目标稍作改变,便可得到一个题簇。题目变了,审题视角要变,思维方式也要变。但题簇里的各个题目牵涉到的知识点是相同的或相似的,其解题方法有相似的一面,正所谓万变不离其宗。中考常出现这样的情形,学生反映某个(些)题目被老师猜中了,高兴之情溢于言表,老师讲过嘛,可成绩揭晓,傻眼了,怎么这个分数!显然,考中的题实则是一个变题,但学生不加思考,照搬老师所讲解法,结果出错。所以,教师在讲题时不能把思路局限于一个题目之内,要多行一题多变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创新

4、能力和应变能力,做到处变不惊,应付自如。同时也能够由此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得以加强。例如,相同质量的CO2和CO中碳原子的个数比为多少?含相同质量氧元素的CO2和CO中碳原子的个数比是多少?粗看起来,这两个问题是一回事,但实则有差异,一个告诉的是物质的质量相等,另一个则是告诉物质中的某一元素质量相等。当然已知条件不同,故解法也就有差异了。所以,我们在教学时应多多加强一题多变的练习,多多拓展学生的思维,让其在更广阔的空间里发挥。三、更新观点,特题特解有些题跟常规题迥然不同,它立意新颖独特,乍一看缺少条件,无从下手,似乎山重水复疑无路了,但只要换一下脑筋,打破思维定势,用第三只眼

5、以崭新的视角来审视它,就会找到特别的解题办法,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局面。例如,现有C2H5OH蒸气和C2H6组成的混合例如,现有C25OH蒸气和C2H6组成的混合气体,已知其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求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粗看无从下手,但仔细一分析,可知混合气体中碳、氢的原子个数比是个定值,而并不缺少条件,当然这道题就迎刃而解了。四、灵活应变,新题新解随着素质教育的落实和新一轮教育改革的开展,新题层出不穷,信息迁移题应运而生,现已成为考查学生能力的一种主要题型。这类题突破了大纲的限制,教师应引导学生先通过阅读题目给予的信息,理解、消化没有在课堂上学过的新知识,再运用它在新环境中解决题目

6、中的问题。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在于充分理解信息,然后通过分析,利用信息来解决所提出的问题。只要善于分析,能读懂信息,这类题的难度不大。五、自编习题,巩固提高对于重要的、常作考点的知识点,应引导学生自编习题,然后作答。学生自己动手编题,能激发出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同时也能发展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在习题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对话教学的模式,让学生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得以提高。例如,向澄清的石灰水中通入CO2的反应:CO2+Ca(OH)2=CaCO3+H2O 这是初中化学中一个重要的知识点,总复习时可要求学生自己编题,让他们或思考或议论或奋笔疾书,从而达到了巩固知识点的目的。总之,化学教学能否取得好的成绩,习题教学非常关键,只有充分利用上述各题型的讲解,充分运用新课程的理念,结合学生的实际,让学生融会贯通以后,才会达到5115的效果,才会取得更好的成绩,才会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题水平,才能够真正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