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梆子当下困境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93300609 上传时间:2023-03-09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416.0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河北梆子当下困境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河北梆子当下困境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河北梆子当下困境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河北梆子当下困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梆子当下困境(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河北梆子艺术的当下困境及救赎路径 王心 焦振文(河北大学 文学院 河北,保定 071002)摘要:河北梆子是河北省重要的地方戏剧种之一(当然它的流传不仅仅局限于今天的河北省版图),它的产生不同于其他土生土长的剧种。河北梆子是在山陕梆子基础上,又融合了河北的地域文化风土人情等诸多因素,逐渐形成的一种具有浓郁的燕赵乡土气息的原生态性的戏曲艺术形式。它是至今仍然保持“梆子”这一富有原生态名称不多的剧种之一。河北梆子展现了燕赵儿女独有的生存状貌与审美情趣,然而时至今日却陷入了困境,它该如何走出困境自然成为本文所讨论的核心。关键词:河北梆子 当下困境 救赎路径 作者简介:王心(1968),女,河北大学

2、文学院副教授 焦振文(1983),河北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从清康熙末到乾隆朝,地方戏曲开始雨后春笋般纷纷出现,蓬勃发展,大有压倒称雄戏曲界数个世界之久的昆曲之势。李斗在扬州画舫录说:“雅部,即昆山腔;花部为京腔秦腔弋阳腔梆子腔罗罗腔二黄腔,统谓之乱弹。”到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秦腔表演艺术大师魏长生进北京,更使梆子腔战取上风,以致“歌闻昆曲,辄哄散去”河北梆子就是这花部梆子腔当中重要的一条支脉,它的产生不同于京剧、评剧、昆曲等剧种那样都有着各自从小到大逐步成熟的形成过程。河北梆子是在山陕梆子基础上又融合了河北的地域文化与风土人情等诸多因素,逐渐形

3、成的一种具有浓郁的燕赵乡土气息的原生态性的戏曲艺术形式。这前人已有论断,不过笔者需要补充的是,一个剧种的产生要素不是单一的,河北梆子同样如此。它在主要继承山陕梆子的基础上,还广泛受到了京剧、评剧、保定老调、石家庄丝弦以及清苑哈哈腔等兄弟剧种的影响。河北梆子艺术在经历了萌芽孕育、发展繁盛、衰退落潮、复苏中兴后终于走进了新时期。“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河北梆子的发展又有了转机。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河北梆子事业得到了全面的恢复。不仅绝大部分被遣散的河北梆子从业人员重新归队,其演出团体、教育机构以及研究单位等也得到了恢复或重建。截止 1982年,全省河北梆子演出团体已达四十五个,从业人员四千人左右

4、,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全省河北梆子演出团体和从业人数最多的时期。此时,在舞台上也涌现了新编的朱元璋斩婿反杞城哪吒等优秀剧目,显示了河北梆子剧种的新活力。然而,好景不长,进入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尤其是 21 世纪的今天,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很少有人还能想起传统的在舞台上演出的戏曲。各种文化形式的兴起对戏曲的发展形成了巨大的冲击。戏曲 的发展面临生死存亡的严峻形势。艺术学科国家重点科研项目 全国戏曲剧种剧团现状调查的统计数据日前公布于 2005年,结果显示,我国传统戏曲艺术正以每年至少消失一个的速度锐减。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刘文峰就此评价说:“中国戏曲文

5、化传统之深厚、品种之丰富,在世界戏曲文化中非常罕见。然而,随着社会物质水平不断提高,在精神文化生活日趋丰富、各类演出形式层出不穷的情况下,戏曲文化统领城乡文化娱乐的盟主地位已经不复存在。”中国戏曲的形势已如此不堪,当然河北梆子也不例外。不仅如此,河北梆子包括其它剧种还面临着更为严重的问题后继乏人。来自河北日报(2007年 5 月 11 日)的冰火两重天-艺考热难解戏曲人才之急这篇文章说:“当问及考生们为什么对戏曲不感兴趣时,一位前来报考芭蕾舞的考生说:“学戏曲太受苦,而且太过时了,现在有谁还看戏呢?”考生家长王女士称,戏曲没有市场,戏曲行业不景气,为了孩子今后的就业,市场前景相对较好的现代艺术

6、成为她们的首选。”“河北艺术职业学院戏剧系老师、第十三届梅花奖得主、河北梆子演员彭蕙蘅告诉笔者,现在河北艺术职业学院戏剧系虽然设有河北梆子、京剧和戏曲伴奏等四个专业,虽有 200多名学生,但是相对于动辄每年上千名报考者的舞蹈、音乐和美术专业来说,学生生源还是极度匮乏。“如果按戏曲所需的专项演员来计算,目前每个小专业也就只有五六个后继人才。”她还说:“现在戏曲招生情况很是惨淡,生源很少,质量差。我们只能亲自去基层招考,有时招考人家还得做工作。以前我们考戏校是百里挑一,可是现在报考的学生戏曲修养并不高,也没有什么基础,看着差不多就招进来,只有录取之后再进行严格的培训了。”另外,文章还引到河北梆子剧

7、院办公室主任周长存的话:“传统戏曲原本是祖辈传承和师徒传承链条生存模式,由于目前戏曲市场的不景气,从业者收入偏低,其传人的后代对戏曲的学习热情锐减,人才流失严重,造成表演队伍青黄不接,形成了一个人才断层。为了生存发展,省梆子剧院也经常到基层演出,可由于演出条件艰苦,演出设备陈旧,加上观众的不认同,也挫伤了演员的自尊心。再者,现在戏曲面临影视剧、网络、音像等多种艺术形式的冲击,一些年轻人不喜欢戏曲的程式化表演,导致了观众的分散和老龄化现象。此外,社会关注度少,保护力度弱,媒体宣传乏力等因素,使得戏曲越来越被边缘化。”那么,面对新的困惑与问题,我们的河北梆子艺术该何去何从呢?这是一个不仅仅关系河北

8、梆子这门艺术生死存亡的问题,更是关系到传承燕赵文化精髓,加强河北文化向心力的重大问题。对此笔者以为以下几点措施可能成为河北梆子艺术的救赎路径。一、保持传统的同时适度创新 要实现河北梆子艺术自身的救赎的一个首要前提是保持其自身传统不变,即它仍然是河北梆子。为了扭转当下困境,有人主张创新,有人主张改革,但笔者认为无论创新也好,改革也好,关键要保持好一个度。过分的改革和创新都可能会损害到河北梆子艺术本身的特质。当一个东西被过分改变后,就已经失去了其作为这个事物本身所属的特性,从而也就不再是这个事物的本原了。河北梆子亦然,我们首先应该做的是更好传承前人艺术,继承发扬河北梆子艺术优良的传统部分,保持其地

9、方特色不能变,保持其戏曲特点不能变。在此基础上进 行必要的改革,使其有所发展,有所创新。从而为广大戏迷所接受,为广大河北梆子爱好者所喜欢。而绝不是为迎合市场与票房收入。戏曲艺术中的唱、念、做、打、翻和手、眼、身、法、步有着严格的程式规范,戏曲行中讲究的是“宁穿破,不穿错”,而绝不是通俗化、流行化、歌舞剧化、影视剧化。河北梆子唱腔讲究的是这种戏曲所特有的韵味,而不是流行歌曲那样的味道以及所谓的“快节奏”。如果那样做可就真的是饮鸩止渴了。那怎样才是做到适度创新呢?我认为是在充分尊重河北梆子独特艺术个性的前提下,将传统老戏中的迷信愚昧淫秽等糟粕的思想剔除,改革不和谐的唱腔板式,适当运用现代化的声乐伴

10、奏,积极吸收姊妹艺术中的精华部分来提升自身。另外可在积极编排新的剧目上下功夫,这其中包含两层含义:其一是改编传统剧目,或创编新的历史剧目以体现新的时代精神;其二是创编反映当下人类生存状态的优秀剧目。尤其是后者,做起来有难度,有挑战性,但更有现实意义,更具反响力。二、大力加强河北梆子人才队伍建设 河北梆子当下困境除去受到电视电影等新生媒体冲击影响外,后继乏人更是制约其发展的致命因素。一个剧种的繁荣昌盛,必须要有一支阵容强大、力量雄厚的演员队伍,这是一个剧种赖以发展的基础。2002年以来,仅省河北梆子剧院一级演员和梅花奖获得者等知名演员就流失了 9位;艺校新毕业生难以被录用,省河北梆子剧院演员现在

11、平均年龄已达 44岁“人才是第一位的,没有人就没有一切”。回首建国后河北梆子的繁荣发展确实离不开老一辈艺术家辛勤教育出来的芬芳桃李。像张慧云、田春鸟、齐花坦、裴艳玲、王玉磬以及中青年演员许何英、王其超、秋瑞德、雷保春、陈春等等都是支撑在河北梆子艺术的中流砥柱。我们在此所说的人才既包括一流的梆子演员,还包括一流的编剧、导演、作曲家、伴奏乐队、舞美设计、灯光师、音响师等各方面人员。如何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呢?这自然需要政府扶植,提升梆子演员的工资待遇和剧场演出环境。近年来我省河北梆子艺术尖子和名演员待遇普遍偏低,就更不用说普通演员了。工资待遇偏低,是造成我省艺术人才严重流失的重要原因之一。2005年,

12、省河北梆子剧院职工的工资收入只能拿到工资标准的 70%,国家一级演员至五级演员的工资收入分别为 1252.6元、952.7元、711.2元、549.5元和 410.9元;而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在 2005年工资大幅度普调前,就已分别达到 3800元、2600元、2200元、1400元和 1200元。所以为了切实解决河北梆子为稳定我省艺术尖子和贡献比较大的演员,应参照目前我省教育系统、科技系统奖励拔尖人才的作法,设立专项资金,对文化系统的艺术拔尖人才进行奖励。比如,全国梅花奖获得者,每年补贴一万元;国家一级演员,每年补贴 8000元或 6000元。除去提高演员待遇外,还应发挥老艺术家的余热,加大培

13、育梆子新人力度,以解决当前河北梆子艺术后继乏人,青黄不接的局面。比如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的做法就很值得效法。该院决定成立 2006、2007届少儿河北梆子基地班,并举办 06、07 届毕业生培训班,特邀张惠云、齐花坦等 20 多名我省著名的河北梆子、京剧表演艺术家,精选了杜十娘陈三两扈家庄等 22 个剧目,对学生进行剧目培训,以最快的速度打造河北梆子的领军人 物。此外,制定政策,搞活机制,调动演职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是人才建设的关键。比如鼓励多演出,实行演出场次与工资补贴相挂钩的政策。每年对剧院提出具体演出场次额度,完成规定的额度,就把工资差额补齐,超过规定的额度就给予奖励,多超多奖,经费从政

14、府文化宣传经费中列支。再比如是鼓励创新,剧团凡推出一个能吸引观众的创新剧目,可考虑给予一定的奖励。凡获得全国优秀剧目奖的新剧目,还可以提高奖励档次。从而引导剧团去创新剧目,以改变目前存在的“老戏老演、老演老戏”,观众不愿看的被动局面。三、河北梆子要深入民间 河北梆子源于民间,其精粹可能高雅化、经典化,但总的来说,戏曲是老百姓的艺术,其土壤是社会历史生活;戏曲不仅是一种艺术,而且曾经是群众的生活形态之一,如今更要通过创新,努力重新成为群众的生活部分。当今社会,现代文娱、体育的多元发展导致了受众群的分化。观众的分流使戏曲的生存和发展受到较大的影响。所以河北梆子创作主体应该更新观念,积极体验、感悟社

15、会生活,面向大众和市场,强化观众意识,使创作演出富于大众审美情趣,努力创作与社会历史生活息息相关、雅俗共赏的作品。以观众为核心的艺术质量,不仅在于创作和表演水准,还在于制作水平、艺术氛围,在于观众即时的“艺术生活”的质量。这种将观众切实地纳入艺术生产和服务全过程的艺术思维,以及将艺术质量与观众审美生活质量有机结合的服务意识,成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之源。我们说只有亲近观众,才能使观众亲近。从总体上来说,梆子戏要力求体现燕赵文化特色,积极反映燕赵大地的时代潮流和人民群众的社会历史生活,弘扬优秀文化传统,富于吸引力和感染力;在风格上雅俗共赏,观众可各取所需。戏曲与观众之间,存在古今时空的距离,但朴实

16、动人、真实自然、富于意味则是二者之间的桥梁。因此,特别要在内容、风格、形式上展示出观众“亲和力”,积极涉及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价值观、财富观、爱情观、事业观等,如“功名利禄”等方面的现代追求,“嫌贫爱富”的当下解读,女性问题的种种思考,事业家庭的错综矛盾,公理私情的内心冲突,世间人心的真情冷暖,世事沧桑的变迁际遇均是普通百姓社会生活的问题、话题或主题,通过积极捕捉和表现,让观众感到亲切,调动他们的思考,拨动他们的心弦,使他们产生共鸣。尤其是要拉近观众与演员的情感距离,加强戏曲之心与观众之心的交流,引起更多青少年观众的兴趣。四、河北梆子艺术要进入校园,吸引青年学生 河北梆子艺术要实现繁荣发展离不开青

17、少年的支持。2005年青春版昆曲牡丹亭在全国多所知名高校巡演并引起轰动之后,越来越多的传统戏曲演出走进高校。10 月 14 日-10月 17 日,绍兴地方戏曲走进了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 3 所首都高校,成功举办了“越乡戏韵校园行”的巡演活动,向近万名首都大学生展现了越剧和绍剧的经典与魅力。近几年来,戏曲进校园的活动越来越多,很少接触传统戏曲的大学生们有机会亲临现场体会传统戏曲的魅力。可见主动将戏曲这一古老的民族艺术形式传入校园,让广大青少年学生了解戏曲艺术对于推动戏曲艺术的健康发展是大有裨益的。因为青少年学生是知识阶层,他们一旦深入进去就会加入自己的理解和分析,会对戏曲艺术的规范和

18、创新提出富有建 设性的意见。目前有一些学校组建了戏曲协会或开设戏曲鉴赏课程,但大多以京剧为主,地方戏很少。我们不妨可以在河北大学、河北师范大学等河北高校开设河北梆子、老调等家乡戏的课程或组建相关社团,时长日久定会吸引大批戏曲爱好者的,这样一来必将有助于河北梆子艺术走出困境。当然了,一个剧种的复兴绝非几条建议就可以实现的,它需要多方面因素的努力和协调,尤其需要人们从思想意识里加深对于河北梆子艺术复兴重大意义的认识。我们说一个民族不能缺失了他自己独特的文化艺术,同样一个省、一个地区也不能缺失了其独特的文化艺术,因为这种独特的文化艺术体现着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独特的生活习惯、独特的审美情趣、独特的文化

19、认同。这种独特的文化艺术是维系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所有成员巨大凝聚力的强劲纽带!他有时比直接物质生产力会发挥出更为强大的作用!河北梆子亦然,因此我们有必要关注代表我们河北省、我们燕赵大地这一独特艺术河北梆子的生存与发展。参 考 文 献 李斗.扬州画舫录M,上海,中华书局,2007,转引自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四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8 月,第一版,第 409页。2 徐孝常.梦中缘传奇序J 梦中缘传奇,转引自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四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8 月,第一版,第 410页。马龙文,毛达志.河北梆子简史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2年,第 181

20、页 马振平,刘萍.冰火两重天-艺考热难解戏曲人才之急N,河北日报,2007年 5 月 11 日 霍晓丽.稳定和培养河北梆子艺术人才刻不容缓N,河北日报,2006-3-31 老杨,河北梆子困境之我见,J,大舞台,2005-2 霍晓丽.稳定和培养河北梆子艺术人才刻不容缓N,河北日报,2006-3-31 王庆芳.河北梆子培养后继人才N,石家庄日报,2007年 6 月 20 日 On the Current Predicament and Salvation of Hebei Bangzi WANG Xin JIAO Zhenwen(College of Humanity,Hebei Universi

21、ty,Baoding City,071002,Hebei Province)Abstract:In Hebei Province,Hebei Bangzi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form of local opera(certainly its popularity is not limited to the territory of todays Hebei Province)while its formation is different from other local artistic forms.Based on Shanxi and Shaanxi ope

22、ras,Hebei Bangzi compromises the local culture,customes and practices and other factors of Hebei,and gradually forms an original opera style with a strong local flavor.Hebei Bangzi is one of the few opera forms that still keeps the original name.It demonstrates the unique living manner and aesthetic judgment of sons and daughters of Heibei.However,at the present time,Hebei Bangzi now is in a predicament,the core of this thesis would be how to get Hebei Bangzi out of the difficult situation.Keywords:Hebei Bangzi Current Predicament Way of Salvation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