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及练习解析寡人

上传人:gao****ang 文档编号:193290000 上传时间:2023-03-0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6.4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古文及练习解析寡人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古文及练习解析寡人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古文及练习解析寡人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资源描述:

《古文及练习解析寡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文及练习解析寡人(1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古文及练习,解析(寡人之于国也)古文及练习,解析(寡人之于国也)1教师范读正音王好(hao)战弃甲曳(g)兵不可胜(she ng)食数(cu)罟馆口)不入洿(w口)池衣帛(b6)鸡豚(tUn)狗彘(zhi)之畜(xu)谨庠(xidng)序之教孝悌(ti)之义然而不王(wang)者涂有饿莩(piOo)2学生各自朗读3学生齐读4指名朗读5学生齐读四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熟读课文,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1孟子是怎样说明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与“邻国之政”并无本质区别的?2孟子认为只有实行“仁政”,才能以“王道”统一天下。他的“仁政”的具体 内容是什么?3孟子是怎样批评当时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五布置作业1在熟

2、读基础上背诵课文 2对照注释自读课文,能作口头翻译第二课时教学要点: 1疏通词句,掌握有关文言词语和句式。2理解文中的比喻,体会文章充沛的气势。 教学步骤:一检查自读情况1齐读课文2指名学生口头翻译,师生共同纠正误译之处 强调重点词语和句式: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 则:表示假设,如果就 填然鼓之 鼓:名词作动词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丧:为动用法 死:形容词作名词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树、衣:名词作动词 谨庠序之教谨:谨慎,这里指认真从事庠、序:都是学校,商代叫序,周代叫庠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宾语前置王:名词作动词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罪:名

3、词作动词,归咎,归罪 岁:年成3内容讨论: 孟子对梁惠王“民不加多”的疑问是如何分析的?(小组讨论后交流)战国时代,个诸侯国的统治者,对外争城夺池,相互攻伐;对内残酷剥削,劳役 繁重,破坏生产力,造成兵员缺乏、劳力不足,这是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争夺人 力,成为各诸侯国统治者的当务之急。孟子充分利用梁惠王想争夺人力的心理来 宣传他的“仁政”思想。他没有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用梁惠王熟悉的事例来设喻。他通过 设喻设下了圈套,诱使对方在不知不觉中说出“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 也”。孟子趁机说出:“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回答了“民不加多” 的原因。梁惠望认为自己对待百姓的政策比邻

4、国好,但孟子却指出,梁惠王的政 策虽好,但与邻国相比,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本质上都是相同的。也就是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作譬,说明梁惠王比别的国君好不了多少。问题的原因找到了,文章就很自然地过渡到“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这也就是孟子“仁政”思想的具体内容。 他的“仁政”思想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包括几个方面?一是“王道之始”,一是“王道之成”。 “王道之始”要采取哪些措施?将会产生怎样的效果? 要想“王道之成”还需采取哪些措施? 前三组排比是孟子“养民”的主张,后一组是“教民”的主张。孟自在这四组排 比里,把自己的主张层层铺叙,渲染得有声有色,为梁惠王展现出一幅美好的前 景。 有里合理的

5、措施,还需要有合理的态度。孟子是怎样批评当时统治者不顾人民 死活的?这有什么作用?二知识归纳1一词多义完成课本练习三2固定句式完成练习四3通假现象学生自行归纳三总结全文1本文写作上的特点结构严谨 善用比喻 气势充沛2学生齐读全文四布置作业1背诵全文2完成优化设计同步阅读训练课后练习 1:课后练习A.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诗书礼易史记B.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诗书礼周易春秋C. 大学中庸论语荀子诗汉书礼易春秋D.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诗书礼易左传2.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考克斯报告”污蔑中方通过所谓窃取美军事技术因而危害了美国的国家安全。 这种耸人听闻的指控是极其荒谬、别有用心的。B

6、. 李登辉的“两国论”不但没有得到国际社会的承认,反而使自己更加孤立,彻 底暴露了他分裂祖国的狼子野心。C. “九?一八事变”就是日本军国主义继发动中日甲午战争之后,以武力实施其 大陆政策,从而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变中国为其殖民地的严重步骤。D. 越来越多的北京人选择周边的国家当作自己和家人度假的地方。3.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汉朝的一尺合现在的七寸半,这里的尺跟汉朝的差不多。这些字后来都不用了。A. 大概大约绝大多数B 大约大概绝大多数C 绝大多数大概大约D 大约绝大多数大概4.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然而,在“统一”这一众望所归的情势下,“台独”分子

7、吕秀莲数典忘祖,猖獗鼓吹“台独” 遭到全中国人民的坚决唾弃。B. 改革开放以来,以京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金副一条街”上一座座现代化的高 楼大厦摩肩接踵矗立起来。C. 自己的本职工作还没有完成好,还总是揽一些份外的事,而且对踏踏实实干活 的人指手画脚,真让人匪夷所思。D. 北京几家家电厂商在进入电脑领域时都颇为谨慎,并没有想象中的挥金如土的 派差别。5. 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弘扬优秀民族的文化传统,是我们的神圣使命。B. “网上之星”拥有简洁流畅的外壳,造型端庄典雅。C. 北京讯怡4月7日、8日在素有“电脑天堂”之称的中关村硅谷电脑城以当价 格进行热力促销。D. 因特网作为传媒,

8、可以在世界范围内使各地的人们凭网络共享同样的信息。6.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有人说战争没有什么好写的,因为战争是丑的、破坏的。假如社会上的一切都可 以作为文艺作品的材料,不知为何单把战争除外。假若文艺含有奖善惩恶的目的, 那么为什么不可以写呢?A. 战争正是善与恶交锋的材料B.写战争就是写善与恶的交锋C.写战争用的是善与恶交锋的材料D.战争正是善与恶的交锋7.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红岩罗广斌、杨益言著)、红日(吴强著)、红旗谱(梁斌著)是解放后 很有影响的三部长篇小说。这三部小说都塑造了地下共产党员机智勇敢、坚强不 屈的光辉形象。B

9、. 葛朗台、夏洛克、阿巴公、泼留希金是爱财如命、贪婪成癖的丑恶典型形象。C. 凉州词是唐朝诗人王之涣作的一首词。D. 被鲁迅称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的是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装、 儒林外史、老残游记。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89题。山中问答李白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注:此诗题一作山中答俗人。“窅(yOo)然”,远去貌。8. 对这首诗的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A. 首句以“问”起,问者当是所谓“俗人”二句应答而“笑而不答”,表现出一 种矜持与几分神秘,也使诗增添了一分曲折美。B. 后两句写“碧山”之景,实是对“何意栖”的回答。这种“不答”,而答、似

10、断实连的结构,加深了诗的曲折、含蓄的韵味。C. “心自闲”是诗人山居心境的一种写照,这种“闲”情皆因所栖“非人间”,表现了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孤傲、高洁。D.这首诗虽然只有四句,但其有问有答,用笔有虚有实,语言质朴,转接轻灵, 情绪舒缓,诗意淡远而蕴意幽邃。9. 下列诗句与“桃花流水窅然去”的情调相近的一项是()A. 风檣水槛尽飞花,一曲春波潋滟斜。B.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C. 桃叶传情竹枝怨,水流无限月明多。D.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一句话闻一多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有一句话能点得着火,别看五千年没有说破,你猜得透火山的缄默?说不定是突然着了魔,突然青天里一个霹雳爆

11、一声“咱们的中国!”这话教我今天怎样说?你不信铁树开花也可,那么有一句话你听着:等火山忍不住了缄默,不要发抖,伸舌头,顿脚,等到青天里一个霹雳爆一声“咱们的中国!”1925 年夏A. “说出就是祸” “能点着火”既说明了缄默的原因,也说明了“一句话”的力 量。B. “五千年”不仅表示时间,更代表了 “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华民族”这一概 念。C. 诗中第二人称“你”指的是帝国主义列强,全诗表现了中国人民的反帝受国激 情。D. “青天里一个霹雳”比喻诗人发出的呐喊,说明这首诗具有震撼人心的巨大力 量。阅读下文,完成第1116题。狄仁杰字怀英,并州太原人也。仁杰孝友绝人。在并州,有同府法曹郑崇质,母

12、 老且病,当充使绝域。仁杰谓曰:“太夫人有危疾,而公远使,岂可贻亲万里之 忧!”乃诣长史蔺仁基,请代崇质而行。时仁基与司马李孝廉不协,因谓曰:“吾 等岂独无愧耶?”由是相待如初。左司郎中王本立恃宠用事,朝廷慑惧,仁杰奏之,请付法寺,高宗特原之。仁杰 奏曰:“国家虽乏英才,岂少本立之类?何惜罪人而亏王法?必欲曲赦本立,请弃 臣于无人之境,为忠贞将来之诫。”本立竟得罪,由是朝廷肃然。俄转宁州刺史,抚和戎夏,人得欢心,郡人勒碑颂德。又出为豫州刺史。时越王 贞称兵汝南事败,缘坐者六七百人,籍没者五千口,司刑使逼促行刑。仁杰哀其 诖误,缓其狱,密表奏曰:“臣欲显奏,似为逆人申理;知而不言,恐乖陛下存 恤

13、之旨。表成复毁,意不能定。此辈咸非本心,伏望哀其诖误。”特敕原之,配 流丰州。豫囚次于宁州,父老迎而劳之曰:“我狄使君活汝辈耶!”相携哭于碑下, 斋三日而后行。豫囚至流所,复相与立碑颂狄君之德。初,越王之乱,宰相张光辅率师讨平之。将士恃功,多所求取,仁杰不之应。光辅怒曰:“州将轻元帅耶?”仁杰曰: “乱河南者,一越王责耳。今一贞死而万贞生。”光辅质其辞,仁杰曰:“明公董 戎三十万,平一乱臣,不戢兵锋,纵其暴横,无罪之人,肝脑涂地,此非万贞何 耶?”光辅不能诘,心甚衔之。还都,奏仁杰不逊,左授复州刺史。11.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A. 吾等岂独无愧耶?B.为忠贞将来

14、之诫。C.本立竟得罪。D.还都,奏仁杰不逊。12. 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 诣乃诣长史蔺仁基遂与鲁肃俱诣孙权B. 贻岂可贻亲万里之忧作师说以贻之C. 竟本立竟得罪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D. 相由是相待如初巫医乐师百二之人,不耻相师13. 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 (陛下)必欲曲赦本立,请弃臣于无人之境。B. (狄仁杰)特敕原之,配流丰州。C. (狄仁杰)左授复州刺史。D. 由是(蔺仁基、李孝廉)相待如初。14. 下列各句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A. 何惜罪人而亏王法一一为什么爱惜罪人而让王法受损B. 缘坐者六七百人受牵连获

15、罪的有六七百人C. 仁杰哀其诖误,缓其狱仁杰哀怜这些人被连累,延缓办理他们的案子D. 恐乖陛下存恤之旨一一,怕误解了陛下安抚的圣旨15. 下面句子分别编为四组,能够表现狄仁杰刚直不阿的一组是() 岂可贻亲万里之忧请弃臣于无人之境此辈咸非本心,伏望哀其诖误仁杰不之应表成复毁,意不能定此非万贞何耶A.B.C.D.16. 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在并州时,狄仁杰见郑崇质母亲年老多病,而郑却被派去极远的地方充任使者, 便要求替代郑崇质执行任务。这一举动感动了彼此不和的蔺仁基、李孝廉,二人 共弃前嫌,和好如初。B 左司郎中王本立倚仗天子的宠幸专权,朝廷官员十分恐惧。仁杰向高宗报告, 要求

16、将其送与司法部门治罪,高宗却特别赦免了王本立。后仁杰又据理上奏,使 王本立最终产获罪。C. 越王李贞起兵造反失败,受牵连的普通百姓有六百多人,财产被没收入官的有 五千人。狄仁杰哀怜他们,秘密上表天子为他们求请。这些人获得特赦后到达流 放地,一起立碑颂扬仁杰恩德。D. 宰相张光辅率军平定越王李贞的叛乱之后,不收敛兵锋约束士卒,却听任手下荼毒百姓,遭到狄仁杰痛斥。张光铺 怀恨在心,回都城后向天子诬告狄仁杰,致使狄仁杰被降职为复州刺史。答案:1. B2.B3.B4.C5.D6.D7.B8.C9.A10.C11.C12.B( “贻”是“留给”之意)13.B(应为“天子”)14.D( “乖”是“违背”之

17、意;旨”即“旨意”) 15.C 16.C(不是“普通百姓”,应为“参与叛乱的人”,下文的“逆人”、“豫囚” 可以印证)课后练习 1:课后练习一、基础知识检测1. 下列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养生丧死无憾B. 弃甲曳兵而走C.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D.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2. 选出下列各句加点词释义有误的一项(1)( );(2)( )(1) A.王好战,请以战喻(喜欢)B. 谨庠序之教(谨慎,这里指认真从事)C. 或百步而后止(或者)D. 王道之始也(开端)(2)A.斧斤以时入山林(斧子一类的工具)B. 数罟不入氵夸 池(洼地积水)C. 申之以孝悌之义(敬爱兄长)D. 尽心焉耳矣(

18、在那里)3. 下列加点的词释义正确的一项是(1)( );(2)( )( 1 )非我也,岁也A.年岁B.时光C.年成D.星宿名称(2)百亩之田,勿夺其时A.强取;季节B.丧失;时机C争夺;时代D.削除;时间4. 下列句子中不含实词活用的三项是( )谨庠序之教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五十者可以 衣帛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斯天下之民至焉 移其粟于河内A.B.C.D.5. 下面“之”字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察邻国之政 填然鼓之 王道之始也 树之以桑 未之有也 是仅异于 刺人而杀之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矣 申之以孝悌之义A./B./C./D./6. 解释下列各句中

19、“以”的意义和用法移其粟以河内 请以战喻 以五十步笑百步 斧斤以时入山林二、课文阅读训练“不违农时,未之有也”。1. 这部分阐述了孟子实行“王道”的种措施,是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另外 请用在文中划出孟子主张“教民”的具体内容。2. 这部分第一段共五句,可分几层?请回答,并概括每层的大意。答:3. 与“谷不可胜食也”一句中“胜”字意思,用法相同的一句是( )A.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B.驴不胜怒,蹄之C.日出江花红胜火D.不胜枚举4. “之”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孝悌之义B.树之以桑C.百亩之田D.邻国之政5.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数罟不入氵夸池

20、(数署:密网)B.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丧死:丧失生命)C. 谨庠序之教(庠序:学校)D. 鸡豚狗彘之畜(豚:小猪彘:猪)6. 与“未之有也”句式相同的一句是( )A.树之以桑B.申之以孝悌之义C.弃甲曳兵而走D.无乃尔是过与7. 孟子的谈话具有雄辩的气势,这一部分在语言上的主要特点是( )A.使用比喻句式B.使用对偶句式C.使用排偶句式D.使用排比句式课后练习 1:课后练习答案一、1.C 2.(1)C (2)D 3.(1)C (2)B 4.A 5.B6.介,表对象介,表方式介,表凭借介,表条件二、1.七;谨庠序之教,不负戴于道路矣。2. 分三层:一层(13 句),提出发展生产的三种措施。二

21、层(4 句)小结采取 这些措施后所产生的效果。三层(5 句)推出新的结论:王道之始也。3. D 4.B 5.B 6.D 7.C寡人之于国也原文译文对照梁惠王说:“我治理梁国,真是费尽心力了。河内地方遭了饥荒,我便把那里的 百姓迁移到河东,同时把河东的粮食运到河内。河东遭了饥荒,也这样办。我曾 经考察过邻国的政事,没有谁能像我这样尽心的。可是,邻国的百姓并不因此减 少,我的百姓并不因此加多,这是什么缘故呢?”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 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 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战

22、争,那就请让我用战争打个比喻吧。战鼓冬冬敲响, 枪尖刀锋刚一接触,有些士兵就抛下盔甲,拖着兵器向后逃跑。有的人跑了一百 步停住脚,有的人跑了五十步停住脚。那些跑了五十步的士兵,竟耻笑跑了一百 步的士兵,可以吗?”惠王说:“不可以。只不过他们没有跑到一百步罢了,但 这也是逃跑呀。”孟子说:“大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那就不要希望百姓比邻国多 了。如果兵役徭役不妨害农业生产的季节,粮食便会吃不完;如果细密的鱼网不 到深的池沼里去捕鱼,鱼鳖就会吃不光;如果按季节拿着斧头入山砍伐树木,木 材就会用不尽。粮食和鱼鳖吃不完,木材用不尽,那么百姓便对生养死葬没有什 么遗憾。百姓对生养死葬都没有遗憾,就是王道的开

23、端了。分给百姓五亩大的宅 园,种植桑树,那么,五十岁以上的人都可以穿丝绸了。鸡狗和猪等家畜,百姓 能够适时饲养,那么,七十岁以上的老人都可以吃肉了。每家人有百亩的耕地, 官府不去妨碍他们的生产季节,那么,几口人 的家庭可以不挨饿了。认真地办好学校,反复地用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大道理 教导老百姓,那么,须发花白的老人也就不会自己背负或顶着重物在路上行走了。 七十岁以上的人有丝绸穿,有肉吃,普通百姓饿不着、冻不着,这样还不能实行 王道,是从来不曾有过的事。现在的梁国呢,富贵人家的猪狗吃掉了百姓的粮食, 却不约束制止;道路上有饿死的人,却不打开粮仓赈救。老百姓死了,竟然说: 这不是我的罪过,而是由于

24、年成不好。这种说法和拿着刀子杀死了人,却说 这不是我杀的而是兵器杀的,又有什么不同呢?大王如果不归罪到年成,那 么天下的老百姓就会投奔到梁国来了。”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 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 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 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 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 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 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途有饿殍而不知发。人死,则曰: 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 天下之民至焉。”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