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管理系统总结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93259469 上传时间:2023-03-09 格式:PDF 页数:19 大小:2.04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电池管理系统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电池管理系统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电池管理系统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资源描述:

《电池管理系统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池管理系统总结(1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关于锂电池管理系统的总结 1.电动汽车对电池性能提出了一些要求:(1)能量密度高,用来提高运行效率和续航里程。(2)输出功率密度高,用来满足驾驶性能要求。(3)工作温度范围广,用来满足夏季高温、冬季低温的运行要求。(4)循环寿命长,保证电池的使用年限。(5)能在非完全放电的情况下满足充电的需要。(6)自放电率小,能满足车辆的较长时间的搁置需求。以上只是对电池提出的比较基本的性能要求,还有其他的性能要求,比如:安全性、可靠性等等,这些要求是通过电池的管理系统来实现。所以就要求电池有一套比较好的、完善的管理系统来延长电池的寿命,来延缓电池性能的衰减。2.电池管理系统的基本功能:这就要求电池管理系统

2、必须实现以下的基本功能:(1)单体电池电压的检测(2)电池温度的检测(3)电池组工作电流的检测(4)绝缘电阻的检测(5)冷却风机的控制(6)电池组 SOC 的估测 电池管理系统 电池状态检测 电池状态分析 电池安全保护 能量控制管理 电池信息管理 电池电压检测 电池电流检测 温度检测 电池剩余电量评估 电池老化程度评估 过流保护 过充放保护 过温保护 电池充电控制管理 电池放电控制管理 电池均衡控制管理 电池信息的显示 系统内外信息交互 电池历史信息储存 (7)电池故障分析及在线报警(8)与车载控制器通讯,为整车控制提供必要的电池状态信息(9)与车载显示设备通讯,告知司驾人员相关的电池状态和故

3、障信息(10)与充电机通讯,实现电池组的安全充电 3.电池管理系统的整体框架(1)电池管理系统结构图如 1-1 所示 1-1 电池管理系统结构图 (2)电池管理系统分为主控和测控模块其主控和测控原理框图如 1-2、1-3 所示。1-2 电源管理系统主控原理框图 1-3 电源管理系统测控原理框图 从这些原理框图我们不难看出,整体结构大致分为以下五部分。【1】数据采集:数据采集是电池管理系统中最重要和最基本的功能,SOC估计,控制执行,安全管理等都是以采集到的数据为依据的。为了提高采集数据的精度,有必要对电池组的的单体电池进行数据采集,同时采样频率和数据过滤也是其中要设计的重点,采样频率可以根据电

4、池组的电压电流和温度的历史变化数据特征采用合理的采样频率。【2】数据通信 现有的电池管理通讯方式中主要还是采用CAN 总线通信方式。CAN 通讯是相对实时性,准确性稳定性比较高的,但有些系统内部模块采用 LIN 总线通信。【3】控制部分 控制部分要实现的功能是控制充电过程等,其中均衡充电又是其中的重中之重,电池组有很多的大容量的单体电池串联而成,单体电池之间存在的不一致性会导致充电的不均衡,从而影响了电池的使用率。【4】剩余电量(SOC)估计 电池管理系统的一个核心课题就是电池剩余电量的估计。现在的估计soc 的方法有安时计量法,开路电压法,电动势法,内阻法,神经网络法,卡尔曼滤波法,模糊预测

5、法等。电池的非线性使得估计难以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同时估计还要考虑电池的环境温度,使用寿命,车辆停放时间等因素。【5】安全管理 其包括热管理、绝缘检测等,单体电池压力检测等电池的最佳工作温度是 2540,温度的变化会使得电池的一系列特性发生变化,直接影响电池使用寿命和安全。现有的热管理一般针对所测温度对空调系统做出相应的动作,温度过高时要有效散热,低温时要快速加热。4.在电池管理系统中面对的问题:(1)串联使用,电动汽车用的电池是有很多的单体电池来串联,容量比较大,要求每个单体电池之间的一致性高,解决安全性问题的难度度加大,即均衡性问题。(2)能够显示剩余电量,比较准确的计算行驶的里程,即剩余

6、电量问题(S0C)。(3)运行环境比较恶略,当车辆在雨天运行或运行颠簸,电池要有好的绝缘,抗震动、抗冲击的功能,即绝缘性问题。(4)电池运行时的温度及其周围环境温度的变化,要求电池有一套比较完善的散热系统,即温度问题。等等,这些都是电池管理系统要解决和完善的问题。这就要求对每一个单体电池进行比较精确的、实时的监控和检测,然后通过内网络及时的、传送给外网络,然后外网络再将汽车的整体状态反馈给内网络,实现内外网络的很好的交互。所以,一辆电动汽车或其他的电动力工具的核心之一就是电池,评价电动力工具的的好坏的标准之一就是电池,而电池的核心技术是电池的管理系统。电池的管理系统正是人们难以突破的难点。电池

7、管理系统技术的突破之日就是电动力工具普及之时。5.目前电池管理系统中主要的技术难点 目前的电池管理系统的技术:在系统的检测精度、可靠性和耐久性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对电池的状态估算,电池性能的影响因素和有效利用、成组电池的充电方法、电池的热管理等方面还缺少研究。而且上述所说的均衡性、剩余电量等这些问题正是主要解决的技术难点。(1)均衡性问题 电动汽车上使用的电池是很多块单体电池串联而成,因为单体电池的电压较高的也只有 3.75V,所以单体电池并不能满足要求,这就需要很多的单体电池串联成电池组,均衡性问题也就伴随而来,每一块单体电池的容量和内阻都会有差别,即使是同一批次出厂的同一型号的电池

8、也会有这个问题。下面一个图片是蓄电池组工作四年后的容量测试结果图。此图就很好的说明了电池均衡性管理的不好会严重缩短电池的寿命。现在使用的电池均衡性管理的方法主要有涓流充电均衡法,电阻并联均衡法,放电均衡法,电容均衡法。【1】涓流充电法 在电池快要结束充电的时候,已经有部分电池充满,这时改用小电流继续充电,已经充满的电池将部分化学能转换成热能,影响不大,而没有充满的电池可以继续接受电能,直到充满。经过较长时间的涓流充电之后,所有的电池都会满充,从而实现均衡。但是这种方法需要很长的时间,而且在充电过程损失了较多的能量并且不能实现放电管理。【2】电阻并联均衡法 串联电路中每一个单体都并联上一个大电阻

9、,电压较高的会在电阻上消耗多余的能量,在充电检测单体电压时,如果某节电池到达电压上限时,导致与其并联的电阻均衡装置的开关闭和形成回路,降低其电压达到均衡值。这种方法电路简单,但是也会带来较多的能量消耗。【3】放电均衡法 充电之前通过同一个负载对每一个单体循环放电直到同一个值,然后再用恒流充电,虽然可以在再放电后达到一致性,但是在充电过程中又会出现新的单体不均衡现象。这几种方法是比较常用的,但是其电路都存在较大的能量损耗和不足。(2)剩余电量问题(SOC)SOC 即电池在一定放电倍率下,剩余电量与相同条件下额定容量的比值。如果能够比较精确的计算 SOC 的值则可以有以下几大优点:【1】能够防止电

10、池过充或过放,保护电池及延长电池寿命【2】能够充分发挥电池的潜能,增加电动力车的行驶里程,避免电池使用保守策略产生的电池能源浪费而降低整车性能。【3】在充分发挥电池潜能的前提下,就不需要过多的考虑电池余量问题,可大幅度电动力车的经济价值。【4】在电动力车行驶过程中,可以帮助驾驶员更准确的判断车况以及继续行驶时间,方便充电和维护。SOC 估算的影响因素比较多,所以不容易准确实现。目前的方法有安时计量法法、开路电压法、内阻法、卡尔曼滤波法、神经网络法。其中安时计量法是最常用的方法。所谓的安时计量法就是将电池看做一个整体(不考虑电池内部结构,状态等方面的变化),以安培小时为单位,对进入和输出电池的电

11、流求积分来记录电池能量,此法比较简单,操作方便。其数学模型就是,如果电池充放电起始状态为 SOC0,则电池当前 SOC 计算公式为 SOC=S0C01 dt0 其中,C 为额定容量,I 为电池电流,为充放电效率不是常数。其缺点是若电流测量精度不高,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SOC 累计误差将会不断加大,并影响最终结果。如果电池处于高温或电池电流波动大的状态下,计量结果将存在较大的误差。而绝缘性检测问题,温度问题等这些问题现在都有比较好的解决方案,比如绝缘监测方面有辅助电源法,电流传感法,解决温度方面有强制风冷法。这些方法都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6.看过这些研究论文之后,我对电池管理系统有了一个比较直观

12、的、一定程度的认识,对电池的整体结构及各个分支结构有了一定的了解,对现在的技术所不能解决的难点也有了清晰的掌握,而这些难点也正是我们研究的对象,今后我们要对这些难点进行思考和研究,对那些已经实现的技术进行改进使之更好,功能更强。但是解决这些的前提是我们要有很好的专业基础,所以在此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搞清楚先后关系,要有好的专业理论知识为前提再去搞研究,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别人对这些电池管理系统的研究,我们可以知道电池管理系统是电池的灵魂,就像是一个庞大的、工作很有秩序的中枢系统,而它的强弱好坏直接决定着电池的寿命,

13、电池的寿命短,性能差既浪费资源,又会造成较多方面的负面影响,所以我们要专注与对电池管理系统的研究,争取早日突破这些技术难点。当然问题是随着研究的进行而不断出现的,所以研究的过程会不断地的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正是研究人员存在的价值,越是认为不可能的东西,就越具有研究的价值。附录资料:不需要的可以自行删除 超宽超深地下连续墙施工工艺 一、概述 武林广场站位于杭州市中心广场武林广场东北角,是地铁 1 号线与 3 号线的换乘车站,车站长 161.75m,标准段宽 36.6 m,底板埋深约 26.4m,车站为地下三层四柱五跨三层结构,采用盖挖逆作法施工。车站围护结构采用 1200mm

14、 厚地下连续墙,墙幅宽度为 6.0m,深度为 48m 左右,十字钢板接头形式,单幅钢筋笼重约 70t,设计要求进入中风化岩0.5m。二、工法特点 地下连续墙工法问世以来,迅速的占有了广阔的市场,地下连续墙工法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优点。1、施工时振动小,噪声低,非常适于在城市施工;2、墙体刚度大,用于基坑开挖时,极少发生地基沉降或塌方事故;3、防渗性能好;4、可以贴近施工,由于上述几项优点,我们可以紧贴原有建筑物施工;5、可用于逆作法施工;6、适用于多种地基条件;7、可用作刚性基础;8、占地少,可以充分利用建筑红线以内有限的地面和空间,充分发挥投资效益;9、功效高、工期短,质量可靠。当然,所有的事

15、物都有两面性,地连墙工法也存在以下缺点:1、在一些特殊的地质条件下(如很软的淤泥质土,含漂石的冲积层和超硬岩石等),施工难度很大;2、如果施工方法不当或地质条件特殊,可能出现相邻槽段不能对齐和漏水的问题。3、地下连续墙如果用作临时的挡土结构,比其他方法的费用高;4、在城市施工时,废弃泥浆的处理比较麻烦。三、施工方法及操作控制要点 1、施工优化控制的要点 1.1 地下连续墙一般宽为 6m,墙厚 1.2m 属于超宽地连墙,在施工技术方面还不是很成熟,机械方面相应的成槽机、反力箱、大型起重设备等的应用都是经过反复计算在经济安全的前提下确定的。1.2 在成槽过程中机械自身的垂直控制系统 1.3 由于采

16、用十字钢板对刷壁造成一定难度,在经过研究后采用在成槽机抓斗上安装侧铲进行刷壁然后再用钢刷刷壁器进行刷壁。1.4 在地连墙施作过程中要穿越承压水层,为防止开挖过程中承压水绕流,在地连墙内预埋注浆管,在地连墙全部达到强度后进行墙趾注浆 1.5 本工程反力箱放置深度达到 4352m,混凝土浇筑时间也长达 8 小时左右,反力箱自重、混凝土的握裹力和土体的摩擦力极大,为顺利拔出反力箱在混凝土浇筑完 34 小时后,先用液压油顶对其进行松动,在混凝土初凝后在进行起拔。2、关键工序施工方法及控制要点 2.1 道路硬化 因地下连续墙施工过程中,成槽机械及吊运钢筋笼的大型履带式起重机需要在场地内来回行走,我单位根

17、据以往的经验并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对结构内侧及导墙外侧 1m的范围内浇筑 30cm 厚 C20 钢筋混凝土路面,配筋采用 16的螺纹钢横向间距 200 mm、纵向 200mm,双层双向布置,并与导墙筑成一体。2.2 导墙的施工 导墙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壁厚 20cm,配筋为单层双向14200mm,导墙净宽 1250mm,导墙应和附近路面一体浇捣.导墙沟(放坡比为 1:0.5)采用挖掘机开挖,人工配合修整清底,导墙开挖好一段后,在沟槽底按地连墙尺寸制作木模,架立模板,经测量检查位置符合规范偏差要求后,进行C20 混凝土灌筑,泵送入仓。如果导墙施作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软弱地层或其它废弃管线导致开挖

18、深度过大,则可把导墙加深以满足施工要求。导墙施工工艺流程图见下图。平整场地 测量定位 挖 槽 绑扎钢筋 浇 灌 砼 支立模板 拆 模 设横支撑 导墙施工工艺流程图 导墙施工注意要点 A.在导墙施工全过程中,保持导墙沟内不积水。B.横贯或靠近导墙沟的废弃管道需封堵密实,以免成为漏浆通道。C.导墙沟侧壁土体是导墙浇捣混凝土时的外侧土模,防止导墙沟宽度超挖或土壁坍塌。D.现浇导墙分段施工,水平钢筋应预留连接钢筋与邻接段导墙的水平钢筋相连接。E.必须保证导墙的内净宽度尺寸与内壁面的垂直精度达。F.导墙立模结束之后,应对导墙放样成果进行最终复核。G.导墙混凝土强度达到 50时,方可进行成槽作业,在此之前

19、禁止车辆和起重机等重型机械靠近导墙。2.3 泥浆制备与管理 泥浆在地下连续墙成槽过程中起到护壁作用,泥浆护壁是地下连续墙施工的基础,其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地下连续墙的质量与施工安全,泥浆系统工艺流程见下图。新鲜泥浆配制 新鲜泥浆贮存 施 工 槽 段 加料拌制再生泥浆 泥浆系统工艺流程图 A.泥浆配合比 根据地质条件,泥浆采用膨润土制备,泥浆配合比如下:(每立方米泥浆材料用量 Kg)膨润土:80 纯碱:4 水:950 CMC:5 上述配合比在施工中根据试验槽段及实际情况可进行适当调整。泥浆制备的性能指标如下 泥浆性能 新配制 循环泥浆 废弃泥浆 检验方法 比重(g/cm3)1.06-1.08 1.

20、15 1.35 比重法 粘度(s)25-30 35 60 漏斗法 含砂率(%)4 7 11 洗砂瓶 PH 值 8-9 8 14 PH 试纸 泥浆配制的方法见下图“泥浆配制流程图”。原 料 试 验 称 量 投 料 膨润土加水冲拌 5 分钟 CMC 和纯碱加水搅拌 5 分钟 混合搅拌 3 分钟 净化泥浆 劣化泥浆 振动筛分离泥浆 沉淀池分离泥浆 旋流器分离泥浆 粗筛分离泥浆 劣化泥浆废弃处理 净化泥浆性能测试 泥浆配制流程图 B.泥浆储存 泥浆储存采用半埋式砖砌泥浆池储存。C.泥浆循环 泥浆循环采用 3LM 型泥浆泵输送,4PL 型泥浆泵回收,由泥浆泵和软管组成泥浆循环管路。D.泥浆的分离净化 在

21、地下墙施工过程中,因为泥浆要与地下水、泥土、砂石、混凝土接触,其中难免会混入细微的泥沙颗粒、水泥成分与有害离子,必然会使泥浆受到污染而变质。因此,泥浆使用一个循环之后,要对泥浆进行分离净化,提高泥浆的重复使用率。槽内回收泥浆的分离净化过程是:先经过土碴分离筛,把粒径大于 10mm 的泥土颗粒分出来,防止其堵塞旋流除碴器下泄口,然后依次经过沉淀池、旋流除碴器、双层振动筛多级分离净化,使泥浆的比重与含砂量减小,如经第一循环分离后的泥浆比重仍大于 1.15,含砂量仍大于 4%,则用旋流除碴器和双层振动筛作第二、第三循规蹈矩环分离,直至泥浆比重小于 1.15,含砂量小于 4%为止。E.泥浆池设计 泥浆

22、池容量设计(以成槽开挖宽度 6m 计)地下墙的标准槽段挖土量:V1=长 6m深 47m厚1.2m=339m3 新浆储备量:V2=V180%=271m3 溶胀 24 小时后备用 泥浆性能指标测定 泥浆循环再生处理池容量:V3=V11.5=509m3 砼灌筑产生废浆量:V4=6m4m1.2m=29m3 泥浆池总容量:VV3+V4=538m3 2.3 连续墙成槽施工 成槽是地连续墙施工的关键工序,成槽约占地下连续墙工期的一半,因此提高成槽的效率是缩短工期的关键。同时,槽壁形状决定墙体的外形,所以成槽的精度和质量是保证地下连续墙质量的关键,单元槽段之间的接头尽量避免设在转角处。A.成槽施工 连续墙施工

23、采用跳槽法,施工根据槽段长度与成槽机的开口宽度,确定出首开幅和闭合幅,保证成槽机挖土时两侧邻界条件的均衡性,以确保槽壁垂直,部分槽段采取两钻一抓。成槽后用超声波检测仪检查成槽质量。在成槽过程中,严格控制抓斗的垂直度和平面位置,在开挖槽段时,操作手要仔细观察成槽机的监测系统,当 X,Y轴任一方向偏差超过允许值时,立即进行纠偏,抓斗贴基坑侧导墙入槽,机械操作要平稳,抓斗出入导墙口时要轻放慢提,防止泥浆掀起波浪,影响导墙下面和后面的土层稳定,并及时补入泥浆,维持槽段中泥浆液面稳定。成槽施工见下图“成槽施工图”。成槽施工图:B.成槽注意事项及操作要领 a 根据设计图纸确定的地连墙位置,在导墙顶面上测量

24、放线并按编号分段。b 将抓斗就位,就位前要求场地平整坚实,以满足施工垂直度要求,吊车履带与导墙垂直,抓斗要对准导墙中心线,为减少抓斗施工的循环时间,提高功效,每台成槽机配置 2台短驳车,将泥渣运至堆料场暂存。c 成槽垂直度控制是关键,成槽施工中注意观察车载测斜仪器图形,发现偏斜随时采用纠偏导板来纠偏,遇到严重不均匀的地层,或纠偏困难的地层时,回填槽孔,重新挖掘。d 边开挖边向导墙内泵送泥浆,保持液面在导墙顶面下30cm-50cm,挖槽过程中随着孔深的向下延伸,要随时向槽内补浆,使泥浆面始终位于泥浆面标高,直至成槽完成。e 灌筑砼前,要测定泥浆面下 1m 及槽底以上 1m 处泥浆比重和含砂量,若

25、比重大于 1.20,则采取置换泥浆清孔,成槽后沉淀 30 分钟,然后用抓斗直接捞渣清淤。f 为避免对新浇槽段的混凝土产生扰动,开挖采取跳槽施工。g 成槽过程中,导杆应垂直槽段,抓斗张开,照准标志徐徐入槽抓土,严禁迅速下斗,快速提升,以防破坏槽壁和坍塌,垂直度应控制在设计要求之内,抓斗挖出土直接卸到自卸车上,转运到堆土场。随着开挖深度增加,连续不断向槽内供给新鲜泥浆,保证泥浆高度,各项泥浆指标要符合技术要求,使泥浆起到良好的护壁作用,防止槽壁坍塌,在遇到含砂量较大的土层,槽壁易塌时,注意加大泥浆比重,适当加入加重剂,当接近槽底时,放慢开挖速度,仔细测量槽深,防止超挖和欠挖。h 挖槽机操作要领 抓

26、斗出入导墙口时要轻放慢提,防止泥浆掀起波浪,影响导墙下面、后面的土层稳定。不论使用何种机具挖槽,在挖槽机具挖土时,悬吊机具的钢索不能松驰,定要使钢索呈垂直张紧状态,这是保证挖槽垂直精度必需做好的关键动作。挖槽作业中,要时刻关注测斜仪器的动向,及时纠正垂直偏差。单元槽段成槽完毕或暂停作业时,即令挖槽机离开作业槽段。C.成槽开挖精度 槽段开挖精度表 项目 允许偏差 检验方法 槽段厚度 10mm 5m 精密钢尺 墙体垂直度 L/300 超声波测斜仪 槽段长度 50mm 超声波测斜仪 墙顶中心线允许偏差 30mm 全站仪 2.5 刷壁施工 成槽完成后在相邻一幅已经完成地下墙的接头上必然有黏附的淤泥,如

27、不及时清除会产生夹泥现象,造成基坑开挖过程中地下墙渗水,为此必须采取刷壁措施,首先采用成槽机上的侧铲进行清除,然后采用刷壁器,用吊车吊入槽内紧贴接头混凝土面上下刷 2-3 遍,认真仔细地清刷干净,清刷应在清槽换浆前进行,使新老混凝土接合处干净,确保砼密实。成槽完成后利用履带吊,起吊专用的刷壁器,在接头上上下反复清刷,确保接头干净,防止渗漏水现象的发生。十字钢板接头刷壁器及施工 2.4 清底换浆 清槽先采用泵吸反循环法清底,而后采用导管吸泥浆,循环清底,确保清槽质量,清底后槽底泥浆比重小应于1.20,沉渣厚度不大于 100mm。清槽结束后 1h,测定槽底沉淀物淤积厚度不大于 10cm,槽底 0.

28、5-1.0cm 处泥浆密度不大于 1.2为合格。在清底换浆全过程中,控制好吸浆量和补浆量的平衡,不能让泥浆溢出槽外或让浆面落低到导墙顶面以下 30厘米,清槽结束后,需请监理工程师检验槽深和泥浆比重,合格后方可下钢筋笼。2.5 钢筋笼施工 钢筋笼根据地下连续墙墙体设计配筋和单元槽段的划分来制作。钢筋笼制作在专门搭设的加工平台上进行,拟搭设50m7.5m 的一个加工平台,且保证平台面水平,四个角成直角,并在四个角点作好标志,以保证钢筋笼加工时钢筋能准确定位,钢筋间距符合规范和设计的要求。钢筋笼施工要点 A.纵向钢筋的底端50cm范围内稍向内侧弯折以避免吊放钢筋笼时擦伤槽壁,但向内侧弯折的程度不影响

29、浇灌混凝土的导管插入。B.在密集的钢筋中预留出导管仓位置,以便于灌筑水下混凝土时插入导管,同时周围增设箍筋和连接筋进行加固。为防止横向钢筋有时会阻碍导管插入,钢筋笼制作时把主筋放在内侧,横向钢筋放在外侧,槽段的每幅预留两个砼浇注的导管通道口,两根导管相距 23m,导管距两边 11.5m,每个导管口设 4 根通长的16mm 导向筋,以利于砼灌筑时导管上下顺利。A.预埋件控制 a 钢板预埋件 支撑在基坑开挖时架设在预埋钢板焊接后的钢牛腿上。支撑预埋钢板尺寸为 1300mm1300mm 和 1000mm1000mm 两种,壁厚 20mm,b 接驳器预埋件 地下连续墙施工在连续墙钢筋笼加工时预埋连续墙

30、与内衬墙连接钢筋,连续墙与混凝土围檩钢筋,钢筋接头均采用接驳器连接方式连接。由于接驳器及预埋筋位置要求精度高,在钢筋笼制作过程中,根据吊筋位置,测出吊筋处导墙高程,确定出吊筋长度,以此作为基点,控制预埋件位置。在接驳筋后焊一道水平筋,以便固定接驳筋,水平筋与主筋间通过短筋连接。接驳器或预埋筋处钢筋笼的水平筋及中间加设的固定水平筋按 3%坡度设置,以确保接驳器及预埋筋的预埋精度。c 钢筋笼与十字钢板的连接 地下连续墙墙幅间采用十字钢板接头止水,十字钢板厚10mm,与钢筋笼采用焊接连接,地下连续墙钢筋笼与十字钢钢筋笼起吊示意图板连接见下图。地下连续墙钢筋笼与十字钢板连接图 2.6 钢筋笼吊装 钢筋

31、笼起吊采用 280T 履带吊作为主吊,150T 履带吊做副吊(吊车距槽口边不小于 2.5m),直立后由 280T 履带吊车吊入槽内,在入槽过程中,缓缓放入,不得高起猛落,强行放入,并在导墙上提前标出钢筋笼顶标高及槽段位置线,确保预埋件位置准确,钢筋笼起吊见下图“钢筋笼起吊示意图”。钢筋笼起吊示意图 钢筋笼入槽定位后,用槽钢卡住吊筋,横担于导墙上。A.平抬起吊 将 280T 和 150T 履带吊吊具与钢筋笼的各吊点连接。将钢丝绳拉紧,检查 280T 及 150T 履带吊的钢丝绳是否垂直于钢筋笼的中心线,如果不垂直则移动吊车,直到吊车的钢丝绳垂直为止。将钢筋笼提离地面 1m 左右,检查吊点附近焊点

32、情况和钢筋有无弯曲。B.倾斜提升 280T 与 150T 履带吊同时提升钢筋笼,150T 履带吊小幅度提升到 10m,然后 280T 履带吊提高到 12m25m,使钢筋笼倾斜直至将钢筋笼垂直立起,最后 150T 履带吊车放绳,在地面摘掉大钩。C.在钢筋笼上设置对位钢筋,在导墙上设置对位点,以保证预埋的接驳器对位准确。D.吊放钢筋笼必须垂直对准槽中心,吊放速度要慢,不得强行压入槽内,发现受阻及时吊起经处理后重新吊放,将钢筋笼固定后,下导管,进行砼灌筑。2.7 反力箱吊放 槽段清底合格后,立刻吊放墙端反力箱,由履带吊吊装垂直插入槽内。施工采用两块 500mm 宽反力箱夹住已经焊接在钢筋笼上的十字止

33、水钢板,并保证反力箱的中心与设计中心线相吻合,底部插入槽底以下 3050cm,以保证密贴,防止混凝土倒灌,上端口与导墙连接处用木榫楔尖,反力箱后侧填砂,防止倾斜。下放反力箱 2.8 砼灌筑 地下连续墙砼采用商品砼,导管下放前在地面作密封性实验,压力控制在 0.6-0.7MPa。在“”型槽段设置 2 套导管,在“Z”型和“T”型槽段拟设置 3 套导管,两套导管间距不宜大于 3m,导管距槽端头不宜大于 1.5m,导管提离槽底控制在 25cm-30cm 之间,导管在钢筋笼内要上下活动顺畅,灌筑前利用导管进行泵吸反循环二次清底换浆,并在槽口上设置挡板,以免砼落入槽内而污染泥浆。灌筑砼时,以充气球胆作为隔水栓,砼罐车直接把砼送到导管上的漏斗内,,灌筑时各导管要同步灌筑,保持砼面水平上升,灌筑过程中,灌筑中技术人员应及时量测砼面高度,其砼面高差不得大于 300mm。控制导管埋深控制在 26 m内,灌筑过程要连续进行,中断时间不得超过 30 分钟,墙顶位置要超灌 0.30.5m。钢筋笼入槽后至灌筑砼时总停置时间不应超过 4 小时,砼要连续灌筑,不能长时间中断。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