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量守恒实验专题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93246821 上传时间:2023-03-09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539.9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动量守恒实验专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动量守恒实验专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动量守恒实验专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动量守恒实验专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量守恒实验专题(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动量守恒实验专题 1图为“碰撞中的动量守恒实验装置示意图。(1)入射小球 1 与被碰小球 2 直径相同,均为 d,它们的质量相比较,应是 m1_m2.(2)为了保证小球做平抛运动,必须调整斜槽使_.(3)继续实验步骤为:A在地面上依次铺白纸和复写纸。B确定重锤对应点 O。C不放球 2,让球 1 从斜槽滑下,确定它落地点位置 P。D把球 2 放在立柱上,让球 1 从斜槽滑上,与球 2 正碰后,确定球 1 和球 2 落地点位置 M 和 N。E用刻度尺量 OM、OP、ON 的长度。F看是否相等,以验证动量守恒。上述步骤有几步不完善或有错误,请指出并写出相应的正确步骤._ 2(4 分)如图 110,用

2、“碰撞实验器”可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即研究两个小球在轨道水平部分碰撞前后的动量关系 (1)实验中,直接测定小球碰撞前后的速度是不容易的,但是,可以通过仅测量_(填选项前的符号),间接地解决这个问题 A 小球开始释放高度 h B 小球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 H C 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射程(2)(6 分)图中 O 点是小球抛出点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实验时,先让入射球 m1多次从斜轨上 S 位置静止释放,找到其平均落地点的位置 P,测量平抛射程 OP。然后,把被碰小球 m2静置于轨道的水平部分,再将入射球 m1从斜轨上 S 位置静止释放,与小球 m2相碰,并多次重复接下来要完成的必要步骤是_(填选项前的符号

3、)A用天平测量两个小球的质量 m1、m2 B测量小球 m1开始释放高度 h C测量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 H D分别找到 m1、m2相碰后平均落地点的位置 M、N E测量平抛射程 OM,ON(3)(8 分)若两球相碰前后的动量守恒,其表达式可表示为_ _(用第(2)小题中测量的量表示);若碰撞是弹性碰撞,那么还应满足的表达式为_ _(用第(2)小题中测量的量表示)3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装置,通过半径相同的 A、B 两球的碰撞来探究碰撞过程中的不变量,图中 PQ 是斜槽,QR 为水平槽,实验时先使 A 球从斜槽上某一固定位置 G 由静止开始滚下,落到位于水平地面的记录纸上,留下痕迹重复上述操作 10

4、次,得到 10个落点痕迹,再把 B 球放在水平槽上靠近槽末端的地方,让 A 球仍从位置 G 由静止开始滚下,和 B 球碰撞后,A、B 球分别在记录纸上留下各自的落点痕迹,重复这种操作 10次图中 O 点是水平槽末端 R 在记录纸上的竖直投影点,B 球落点痕迹如图乙所示,其中米尺水平放置,且在 G、R、O 所在的平面内,米尺的零点与 O 点对齐 (1)碰撞后 B 球的水平射程应取为_cm.(2)在以下选项中,本次实验必须进行的测量是_ A水平槽上未放 B 球时,测量 A 球落点位置到 O 点的距离 B测量 A 球与 B 球碰撞后,A 球落点位置到 O 点的距离 C测量 A 球与 B 球的质量 D

5、测量 G 点相对于水平槽面的高度(3)某同学用一把有 50 个小等分刻度的游标卡尺测量小球的直径,由于遮挡,只能看见游标尺的后半部分,如图所示,小球的直径 D_mm。(4)常用的测量仪器还有螺旋测微器,若某次测量示数如图,则待测长度为_mm.4用“碰撞试验器”可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即研究两个小球在轨道水平部分碰撞前后的动量关系。(1)试验中,直接测定小球碰撞前后的速度是不容易的。但是,可以通过仅测量 (填选项前的序号),间接地解决这个问题。A小球开始释放高度h B小球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H C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射程(2)图中 O 点是小球抛出点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实验时,先让入射球1m多次从斜轨上

6、同一位置静止释放,找到其平均落地点的位置 B,测量平抛射程OB。然后把被碰小球2m静止于轨道的水平部分,再将入射小球1m从斜轨上相同位置静止释放,与小球2m相撞,并多次重复。接下来要完成的必要步骤是 (填选项的符号)A用天平测量两个小球的质量1m、2m B测量小球1m开始释放高度 h C测量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 H D分别找到12mm,相碰后平均落地点的位置 A、C E测量平抛射程OA,OC(3)若两球相碰前后的动量守恒,其表达式可表示为 (用(2)中测量的量表示);若碰撞是弹性碰撞,那么还应满足的表达式为 (用(2)中测量的量表示).OCBA55.68cm44.80cm35.20cm(4)经测

7、定,1245.07.5g,gmm,小球落地点的平均位置到点的距离如图所示.碰撞前、后1m的动量分别为1p与1p,则11:pp :11;若碰撞结束时2m的动量为2p,则12:pp=11:;所以,碰撞前、后总动量的比值112ppp=;实验结果说明 。5“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的实验中:(1)入射小球 m115g,原静止的被碰小球 m210g,由实验测得它们在碰撞前后的 xt图象如图,可知入射小球碰撞后的 m1v1是_ kgm/s,入射小球碰撞前的 m1v1是_ kgm/s,被 碰 撞 后 的m2v2是 kgm/s。由 此 得 出 结论 。(2)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本实验中,实验必须要求的条件是 A.斜

8、槽轨道必须是光滑的 B。斜槽轨道末端点的切线是水平的 C.入射小球每次都从斜槽上的同一位置无初速释放 D。入射球与被碰球满足 mamb,rarb(3)图中 M、P、N 分别为入射球与被碰球对应的落点的平均位置,则实验中要验证的关系是 AmaONmaOPmbOM BmaOPmaONmbOM CmaOPmaOMmbON DmaOMmaOPmbON 6气垫导轨是常用的一种实验仪器。它是利用气泵使带孔的导轨与滑块之间形成气垫,使滑块悬浮在导轨上,滑块在导轨上的运动可视为没有摩擦。现用带竖直挡板 C 和 D 的气垫导轨以及滑块 A 和 B 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装置如图 (弹簧的长度忽略不计),采用的

9、实验步骤如下:a用天平分别测出滑块 A、B 的质量 mA、mB。b调整气垫导轨,使导轨处于水平。c在 A 和 B 间放入一个被压缩的轻弹簧,用电动卡销锁定,静止放置在气垫导轨上。d用刻度尺测出 A 的左端至 C 板的距离 L1。e按下电钮放开卡销,同时使分别记录滑块 A、B 运动时间的计时器开始工作.当 A、B滑块 分别碰撞 C、D 挡板时停止计时,记下 A、B 分别到达 C、D 的运动时间 t1和 t2。实验中还应测量的物理量是_ _。利 用 上 述 测 量 的 实 验 数 据,验 证 动 量 守 恒 定 律 的 表 达 式 是 _ _。被压缩弹簧的弹性势能的表达式为 。7光滑的水平面上,用

10、弹簧相连的质量均为 2kg 的 A、B 两物块都以 V0=6m/s 的速度向右运动,弹簧处于原长,质量为 4kg 的物块 C 静止在前方,如图所示。B 与 C 碰撞后二者粘在一起运动,在以后的运动中,当弹簧的弹性势能达到最大为_J 时,物块 A 的速度是_m/s.8(6 分)如图为用打点计时器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的实验:在小车 A 的前端粘有橡皮泥,推动小车 A 使之做匀速直线运动,小车 A 与原来静止在前方的小车 B 相碰并粘在一起继续做匀速直线运动,在小车 A 后连着纸带,电磁打电计时器电源频率为 50Hz。(1)用小木片将长木板一端垫起的目的是_.(2)已测得小车 A 的质量 m1=0.4

11、kg,小车 B 质量 m2=0。4kg,由以上测量结果可得碰前总动量:kg。m/s;碰后总动量:kg。m/s。9气垫导轨工作时能够通过喷出的气体使滑块悬浮从而基本消除掉摩擦力的影响,因此成为重要的实验器材,气垫导轨和光电门、数字毫秒计配合使用能完成许多实验 现提供以下实验器材:(名称、图象、编号如图所示)利用以上实验器材还可以完成“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为完成此实验,某同学将实验原理设定为:m1v0(m1m2)v 针对此原理,我们应选择的器材编号为:_;在我们所选的器材中:_器材对应原理中的 m1(填写器材编号)10(2014江苏二模)如图为实验室常用的气垫导轨验证动量守恒的装置两带有等宽

12、遮光条的滑块 A 和 B,质量分别为 mA、mB,在 A、B 间用细线水平压住一轻弹簧,将其置于气垫导轨上,调节导轨使其能实现自由静止,这是表明 ,烧断细线,滑块 A、B 被弹簧弹开,光电门 C、D 记录下两遮光条通过的时间分别为 tA和 tB,若有关 系式 ,则说明该实验动量守恒 11如图所示为弹簧弹射装置,在内壁光滑、水平固定的金属管中放有轻弹簧,在其两端各放置一个金属小球 1 和 2(两球直径略小于管径且与弹簧不固连),压缩弹簧并锁定。A B C 现解除锁定,则两个小球同时沿同一直线向相反方向弹射。按下述步骤进行实验:用天平测出两球质量分别 m1、m2;用刻度尺测出两管口离地面的高度均为 h;解除弹簧锁定弹出两球,记录两球在水平地面上的落点 P、Q。回答下列问题:(1)要测定弹射装置在弹射时所具有的弹性势能,还需测量的物理量有_。(已知重力加速度 g)A弹簧的压缩量x;B两球落点 P、Q 到对应管口 M、N 的水平距离 x1、x2;C小球直径;D两球从管口弹出到落地的时间 t1、t2.(2)根据测量结果,可得弹性势能的表达式为 EP_。(3)由上述测得的物理量来表示,如果满足关系式_,那么说明弹射过程中两小球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