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性与启蒙性、儿童性相统一的原则539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93222417 上传时间:2023-03-09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32.5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科学性与启蒙性、儿童性相统一的原则539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科学性与启蒙性、儿童性相统一的原则539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科学性与启蒙性、儿童性相统一的原则539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科学性与启蒙性、儿童性相统一的原则539》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性与启蒙性、儿童性相统一的原则539(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论科学教学的统一性原则 一、概念界定 科学教学的统一性原则是指科学教学必须具有科学性,同时还要具有启蒙性和儿童性,并且要做到这三个方面的相互统一。所谓科学性即指科学教学内容是属于科学范畴的科学学科的教学内容主要是自然科学方面的;教学内容是符合科学的符合客观实际,符合科学的结论,符合科学探究的规律;通过教学能使学生受到比较全面的科学教育不仅学到科学知识,而且能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学到科学探究的方法,建立科学观点,养成科学态度。所谓启蒙性即指教授的科学知识是基础的、浅显的,科学观点、科学态度、科学方法是基本的。所谓儿童性即指教学内容是贴近儿童生活的,教学方式方法是符合儿童心理特征,能够激发儿童的学习

2、兴趣并能为儿童所掌握的。所谓相互统一,就是要把科学性、启蒙性、儿童性融合为一体,使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不是彼此割裂。二、理论依据 1.科学课程标准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课程性质本身就含盖了科学性、启蒙性和儿童性这三个特点。2.教育学理论 科学教学必须具有科学性,这是科学教学的本质特征,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科学性就不是科学课。同时,科学教学又必须具有启蒙性和儿童性,这是由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能力水平、兴趣爱好等)决定的。3.哲学理论 科学性与启蒙性、儿童性是有一定矛盾的。例如:要指导学生建立某个科学概念,从科学性的要求应该是严密的,从启蒙性的要求应该

3、是浅显的,严密与浅显常有矛盾,要指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活动,从科学性的要求应该是规范的,从儿童性的要求应该是活泼、有趣的,规范与活泼、有趣常有矛盾。根据“矛盾统一”的原理,解决这些矛盾的方法,就是要创设一定条件,使矛盾双方分别向对方转化,从而达到矛盾的统一。这“一定条件”就是精心选择的教学内容,精心设计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三、贯彻实施 1.要对科学教学的科学性有全面的理解 要使科学教学的科学性、启蒙性、儿童性相统一,首先要对科学教学的科学性有全面的理解。(1)科学教学的科学性主要表现在:教学媒体教科书、教具、学具、教师的语言等,能正确地反映自然事物;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指导学生按照科学的方法、

4、观点、态度认识自然事物。只要符合上述标准的,即是科学的。(2)科学性有程度之分。例如“蒸发”的概念,可以概括为“水在平常温度下慢慢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中的现象”,也可以概括为“在常温下液体表面发生的气化现象,前一种概括比较浅显,后一种概括比较深,但都是科学的,它们反映了人对蒸发现象由浅到深、由个别到一般的认识,是两个不同层次的知识。(3)有些问题没有绝对的对与错、科学与不科学。例如:某种物体的形态,可以有多种描述方法;对某种现象的分析与概括,可以有不同的形式;对某个问题的探究,可以有不同的途径和方法。如果片面强调只有某一种是对的,其他全是错的,反而是不科学的。2.根据儿童的接受能力确定教学内容的

5、深度 为了使科学教学的科学性、启蒙性、儿童性相统一,必须根据儿童的接受能力确定教学内容的深度。例如“昆虫”的概念,如果要严密的话,既要包括身体外部的特征又要包括身体内部的特征和生殖特点,同时还要涵盖一些特殊情况。但从儿童的接受能力来看,只需从腿的数目来概括:“凡是有 6 条腿的动物都是昆虫。”这个概括虽然浅显,但是科学的,儿童掌握了这个概念,就可以鉴别哪些动物是昆虫。再如水蒸气凝结的条件,如果要严密的话,涉及到水汽压的大小(单位容积内水蒸气的数量)、露点以下的温度和凝结核。但从儿童的接受能力来看,只需要使他们认识到“水蒸气受冷凝结成水”,就是获得基本的科学认识了;如果要讲水汽压、露点、凝结核,

6、学生是接受不了的,反而达不到向学生进行科学教育的目的。3.引导学生简约地重复前人的科学探究过程 要使科学教学的科学性、启蒙性、儿童性相统一,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简约地重复前人的科学探究过程。简约的含义是:从总体上看符合前人的科学探究过程,而细节上是简略的、压缩的,有的地方削枝强干,有的地方裁弯取直。例如“哺乳动物”的概念,前人是通过对众多的动物观察、比较的基础上抽象、概括出来的,在科学教学中也应该这样做。选择猫、兔、猴、牛等儿童熟悉的、典型的哺乳动物,首先让学生观察、比较它们的外形、生活、生殖方式有什么相同,然后引导学生比较它们与昆虫、鱼、鸟等类动物有什么不同,进而抽象出猫、兔、猴、牛这类

7、动物全有而其他类动物没有的特征,最后概括出“凡是身体外部长毛、胎生、哺乳的动物都是哺乳动物。”这个教学过程便简约地重复了前人对哺乳动物的研究过程,既使学生获得了科学知识,又使学生体验了生物学家在动物分类方面的研究过程。再如“日食”的成因,是天文学家对日食现象进行了多次的观测,在大量事实的基础上推想出来的,并得到了实验的证明。在科学教学中也应该这样做:首先为学生提供日食时的基本情况日期、日食过程、日食时的现象等;然后启发学生根据上述事实推想日食是怎么回事,是哪个天体挡住了太阳的光;最后再通过实验进行验证。这样,就简约地重复了前人对日食的探究过程。采用这样的方法,可以带领学生在短短的几十分钟内,简

8、单地重复前人科学探究的过程,不仅使学生获得了科学知识,而且能使学生初步体会科学探究是怎么回事,了解和体验科学知识的产生过程,从而把科学教学的科学性、启蒙性和儿童性统一起来。4.采用深入浅出的教学方法 要使科学教学的科学性与启蒙性相统一,应该采用深入浅出的教学方法。深人浅出的含义是:把很深刻的、科学性很强的内容,用浅显的语言或简单的方式教给学生。这是一种教学艺术,也是教师应该掌握的基本功。例如:“反冲”是物理学中一个比较深的概念,很难用定义的方式教给儿童,如果通过气球喷气向相反方向运动和水瓶喷水向相反方向运动的实验,引导学生归纳出“当瓶内的水、气球内的空气向某个方向喷出时,瓶、气球会向相反方向运

9、动”,并将这结论推广到一般,就可以深入浅出地使学生理解“反冲”的含义。再如“自然界是永恒变化的”是一个很深奥的科学观点,儿童很难理解,如果以自然界里水的循环为题 材,引导学生根据水的三态变化和雨、雪成因的知识讨论:天上的雨为什么下不完?大海的水为什么不会干?使学生明白“水像一个不知疲倦的旅行家,昼夜不停地在海洋、天空、陆地之间循环运动着,永不停息;水又像一个天才的魔术师,在旅行过程中不停地改变着自己的形态。”这样,就可以深入浅出地使学生理解“自然界中的水是永恒变化的”。5.根据儿童的认知特点开展科学探究活动 要使科学教学的科学性与儿童性相统一,必须根据儿童的认知特点开展科学探究活动。这主要表现

10、在两方面:(1)要从儿童的兴趣出发,使科学探究活动成为儿童所感兴趣的活动。例如:儿童喜欢新奇的事物,为此科学教学要特别在教学材料方面下功夫,使其在颜色、外形、结构等方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爱看、爱摆弄、爱探究;儿童喜欢观察、动手,针对这个特点,科学教学应该尽可能使用观察、实验的方法指导学生认识各种自然事物;低年级儿童喜欢玩、模仿,针对这个特点,在低年级科学教学中可以多采用游戏式的教学方法。(2)要从儿童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规律出发,设计、组织科学探究活动。例如:当面对某种事实启发学生提出要探究的问题时,学生会从自己的知识水平和兴趣出发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问题与教学有关,有些问题与教学无关,

11、有些问题很幼稚,有些问题很奇怪,有些问题不可思议此时,教师就应该有“教学儿童性”的意识,首先尊重学生提出的问题,然后再引导他们(而不是强令他们)逐步集中到本课要研究的问题。当要求学生汇报观察、实验结果时,学生只能从已有的知识水平出发,运用儿童式的语言进行描述。如观察物体发声的特征时,有的说“在颤动”,有的说“在晃动”,有的说“在抖动”,有的说“一发声就双(像电视中的重影一样变虚)”大多不会直接用“振动”来形容。此时,教师不能认为学生的描述“不科学”而不顾,须知这些儿童式的描述是非常可贵的,它们是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自己想出来的,既有儿童性又有创造性。当启发学生在已有事实的基础上进行概括时,学生只

12、能根据儿童式的思维进行概括。如“物体的热胀冷缩”一课,当学生知道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固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气体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以后,教师要求他们用一句简单的话来概括以上问题,第一个发言的大多是“液体、气体、固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而不是“物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此时教师不能对学生的发言嗤之以鼻,因为用简单综合的方法概括比用一个“高位”词概括要容易,更符合儿童的认知水平。6.紧密联系儿童生活、思想实际进行教学 要使科学教学的科学性与儿童性相统一,应该紧密联系儿童生活实际进行教学 创设问题情境时,要尽可能选择儿童生活中常见的事例。例如研究水蒸气的凝结,可以从热水杯盖内的水珠或自来水管外壁的水

13、珠谈起;研究摩擦力,可以从鞋底花纹的作用或给自行车车轴加油谈起。指导学生观察实验时,要尽可能使用儿童生活中常见的材料。例如认识果实,要多选择一些蔬菜、瓜果类的果实;做振动发声实验,尽可能选择鼓、锣、口琴等儿童生活中常见的乐器。指导学生认识一些比较深奥的问题时,可以启发学生联想生活中熟悉的事物,然后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进行认识。例如要指导学生认识热空气上升的道理,可以启发学生联想水中的物体为什么会上升,氢气球为什么会上升;要指导学生认识物体的颜色不同、吸收辐射热不同,可以启发学生联想夏季穿黑色、白色衣服 的感觉来认识。指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时,要多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例如在学习“杠杆”之后,应该引导学生广泛认识儿童生活中常见的杠杆类工具剪子、钳子、起子、镊子、筷子等;在学习“电热”之后,应该引导学生广泛认识儿童生活中常见的电热器电暖器、电热水瓶、电热水器、电熨斗、电炉、电热吹风机等。向学生进行态度价值观教育时,更要注意联系儿童的生活、思想实际。例如节约水的教育,要密切联系儿童生活中浪费水的现象;健康教育,要紧密联系儿童生活中的一些不良习惯;环境教育,要紧密联系儿童在生活中对环境污染的感觉,并教育他们在生活中自觉保护环境。继续阅读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