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椎动物复习资料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93216720 上传时间:2023-03-09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679.4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脊椎动物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脊椎动物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脊椎动物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资源描述:

《脊椎动物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脊椎动物复习资料(1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山东大学(威海)脊椎动物复习参考第十五章 脊索动物门 1.名词解释:脊索:脊索动物身体背部支持体轴的一条棒状、柔软的、富有弹性的结缔组织结构,具有支持、运动杠杆作用,胚胎发育时诱导神经管形成。背神经管:脊索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位于脊索的背面,呈管状,即内部有空腔,因此称为背神经管。咽鳃裂:即消化管的前段(咽部)两侧有一系列成对的裂缝,称鳃裂。直接或间接地同外界相通。逆行变态:尾索动物(如海鞘)幼体结构复杂,成体结构简单,这种个体发育由复杂变态为简单的变态现象,称逆行变态。颌口类:具有由鳃弓发展来的颌而得名,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动物。无头类:头索动物亚门脊索伸到最前端,超过神经管

2、,故称头索,没明显头部,故又称无头类。2.脊索动物的主要特征:具有脊索。具有背神经管。具有咽鳃裂。心脏位于消化管的腹面;具有肛后尾;骨骼是内骨骼,起源于中胚层,能随机体生长而增长。3.脊索动物各个亚门及其主要特点和代表动物:原索动物 尾索动物亚门。特点:幼体具有上述三大特征,但脊索在尾部。变态后脊索消失,背神经管退化为神经节,鳃裂仍存在。成体具背囊,大多营固着生活。代表动物如尾海鞘、樽海鞘。头索动物亚门。特点:神经管和脊索纵贯全身,终生存在。脊索伸到最前端,超过神经管,故称头索,没明显头部,故又称无头类。咽鳃裂明显。代表动物如文昌鱼。脊椎动物 脊椎动物亚门。特点:以脊柱代替脊索。脊椎保护着脊髓

3、,在前端发育成头颅保护脑。出现明显的头部,具有高度发达和集中的神经系统。除圆口纲外,出现了成对的前、后肢和上、下颌。具有完善的循环系统。水生种类以鳃呼吸,陆生种类在胚胎期有咽鳃裂,成体以肺呼吸。具有一对结构复杂的肾脏。分为前肾、中肾、后肾三种类型。代表动物如青蛙,兔子。4.简图说明:见课件第六张 5.头索动物在动物进化中的意义:头索动物是原索动物中最为高等的类群,出现了很多进步特征。是最早脊索动物模式;是古代脊索动物从后口动物类群分支发展来的,是脊索动物发展过程中保存下来的活化石之一。第十六章 圆口纲 1.名词解释:无颌类:圆口纲没有真正的上下颌,口为吸盘型,故称之为无颌类。鳃囊:圆口纲动物(

4、特殊呼吸器官)的鳃位于鳃囊,囊壁为由内胚层来源的褶皱状鳃丝,上面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可进行气体交换。2.圆口动物的原始性特征:没有真正的上下颌,口为吸盘型,故称之为无颌类。没有成对的附肢。只有奇鳍,无偶鳍。终生保留脊索,没有真正的脊椎骨,只有一些软骨小弧片直立于脊索上方及神经管的两侧,是脊椎的雏形。脑的发达程度较低,内耳只有一个(盲鳗)或二个半规管(七鳃鳗)。第十七章 鱼纲 1.从形态结构上说明鱼类是适于水生生活的低等有颌脊椎动物:身体大多呈纺缍形,分为头,躯干和尾三部分,无颈部。皮肤有丰富的黏液腺,大多数种类具有鳞片。鱼类有用于过滤食物和氧气的鳃,这是鱼类适应水生生活的呼吸器官。有用于提供平衡

5、或动力的鳍。大多具侧线系统,可感知水波及水流等。心脏具有一心室、一心房,血液循环为单循环,速度慢。靠躯干波浪式收缩和尾部摆动获得向前动力。有良好的调节体内渗透压的机制。以鳔或脂肪调节比重以获得水的浮力。2.比较硬骨鱼类与软骨鱼类在形态结构上的异同:按骨骼性质分为 软骨鱼类 硬骨鱼类 骨骼 都是软骨 有软骨和硬骨 鳞片 都是盾鳞 有硬鳞或骨鳞 鳃 鳃裂直接开口体壁 鳃裂不直接开口 无鳃盖 有鳃盖 有鳃间隔 鳃间隔退化 口位 口在头腹面 口在头前端 鳔 无鳔 有鳔 尾型 歪尾型 正尾型 软骨鱼类:是内骨骼全为软骨的海生鱼类,体被盾鳞,鼻孔腹位,鳃孔 5-7孔。鳍的末端附生皮质鳍条,歪尾形,无鳔和“

6、肺”,肠内具螺旋瓣,输卵管与卵巢不直接相连,雄鱼有鳍脚,营体内受精。硬骨鱼类:骨骼大多由硬骨组成,体被骨鳞或硬鳞,一部分鱼类的鳞片有次生退化现象;鼻孔位于吻的背面;鳃间隔退化,鳃腔外有骨质鳃盖骨,头的后缘每侧有一外鳃孔。鳍膜内有鳍条支持,大多为正型尾。通常有鳔,肠内大多无螺旋瓣;生殖腺外膜延伸成生殖导管,二者直接相连。无泄殖腔和鳍脚,营体外受精。3.比较淡水鱼与海水鱼渗透压调节机制的不同:海生硬骨鱼类通过位于鳃上皮的泌氯腺排出多余盐分。海生软骨鱼通过直肠背面的直肠腺排出。淡水硬骨鱼类通过肾脏排出,鳃上皮细胞吸收盐分。4.鱼类骨骼系统的特点:5.鱼类的鳞分为:盾鳞(软骨鱼特有)硬鳞(硬骨鱼原始鳞

7、片)骨鳞(硬骨鱼),分为鲤科鱼的圆鳞和鲈科鱼的栉鳞。鱼类形状:纺锤形,平扁形,侧扁,棍棒形。鱼类的鳍分为:偶鳍包括胸鳍和腹鳍各一对;奇鳍包括背鳍、臀鳍、尾鳍。脂鳍。鳍条包括棘和软鳍条两类,棘刚硬不分节。软鳍条柔软分节,分末端分支不分支两种。鱼类的尾分为:原尾型(幼鱼)歪尾型(软骨鱼)正尾型(硬骨鱼)6.描述硬骨鱼类鳔的结构和功能。结构:鱼鳔是位于肠管背面的囊状器官,内壁为粘膜层,中间为平滑肌层,外壁为纤维膜层,根据鳔与食管之间是否存在相通的鳔管,可将鱼类分为两大类:一为有鳔管的管鳔类,如鲤形目,鲱形目等,一为鳔管退化消失的闭鳔类,如鲈形目等。功能:通过调节鳔内气体调节鱼体的比重,使鱼体悬浮在限

8、定的水层中,以减少鳍的运动而降低能量消耗,它的功能是通过特有的气腺分泌气体以及卵圆区或鳔管排放气体而实现的。7.矛尾鱼的具有的进化意义发现:8.鱼卵的受精和发育的类型:一般是体外受精;体内受精的鱼类,雄性有特殊的交配器。生殖方式有卵生、胎生、卵胎生。卵生:体外受精,体外发育。有些体内受精,但是受精卵在体外孵化,所以仍属于卵生,如青鳉等。卵胎生:体内受精,体内孵化,由母体排出体外时为活泼的幼鱼,但不使用母体营养,所以称作卵胎生,如孔雀鱼等。假胎生:一些软骨鱼类的输卵管发展得类似哺乳动物的子宫,并借一种“卵黄胎盘”的结构与胚胎发生血液循环联系,供应胚胎发育的营养。鱼类的发育阶段:胚胎期-仔鱼期-稚

9、鱼期-幼鱼期-成鱼期-衰老期。发育包括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9.鱼类的洄游、洄游类型和意义。洄游:某些鱼类在生命周期的一定时期会有规律地集群,并沿一定路线作距离不等的迁移活动,以满足生命活动中生殖、索饵、越冬等需要的特殊的适宜条件,并在经过一段时间后又重返原地的现象叫做洄游。分为生殖洄游、索饵洄游、越冬洄游三种。意义:洄游是鱼类生活周期不可缺少的环节,它为鱼类创造最有利于繁殖、营养和越冬的条件,是保证鱼类维持生存和种群繁衍的适应行为。10.鱼类消化道的构造与其食性的关系:口的位置与食性的关系:以浮游生物为食的鱼类,口为上位;以底栖生物或附生在石头上的藻类为食的鱼,口为下位;以中上层食物为主的类,

10、口为端位。牙齿与食性的关系:肉食性鱼类牙齿比较尖锐;杂食性鱼类牙齿多呈切刀形,缺刻形,磨形或刷形;以浮游生物为食的鱼类牙齿较细弱或作绒毛状。鳃耙与食性:草食或杂食性鱼类,鳃耙短而疏;以浮游生物为食的鱼类,鳃耙长而密。鳃耙:是附生于鳃弓内侧两排并列的突起,可阻挡食物随水流流出鳃裂的滤食结构。胃肠与食性:草食、杂食鱼类,胃肠分化不明显,肠管长;肉食性鱼类,胃肠分明可辨,肠管较短。消化酶与食性:肉食性鱼类胃液中胃蛋自酶活性较高;非肉食性鱼类胃蛋白酶少,而淀粉酶、糖原分解酶,麦芽糖酶含量多;捕食甲壳和浮游生物的鱼类,胃内几丁质分解酶活性高。第十八章 两栖纲 1.两栖类对陆地生活的适应的完善和不完善之处

11、:初步适应:出现了五趾型附肢,肩带借肌肉间接地与头骨和脊柱联结,腰带直接与脊柱联结,初步解决了在陆上运动的矛盾。成体用肺呼吸,初步解决了从空气中获得氧的矛盾。循环系统由单循环改变为不完全的双循环。大脑半球分化较鱼类明显,大脑顶壁出现了神经细胞。出现了中耳,能将通过空气传导的声波扩大并传导到内耳;出现了眼睑和泪腺,能防止干燥,保护眼球;皮肤也出现了轻微角质化。不完善之处:肺呼吸还不完善,需要以皮肤,鳃和咽式呼吸加以辅助。胚胎无羊膜,繁殖和幼体发育要在水中进行。角质化程度不够,皮肤呼吸和防止水分蒸发相矛盾。代谢水平不高,为变温动物。四肢仍不够强健;无法生活在高盐地区。2.蛙的皮肤对水陆两栖生活的适

12、应:两栖类皮肤裸露,由表皮组织和真皮组成,富于腺体和血管,具有辅助呼吸的功能。表皮具有轻微角质化现象,有利于防止水分蒸发。皮肤内具有色素细胞,能形成保护色。具有大量黏液腺,可保持皮肤湿润。3.蛙的心脏和血液循环路线的特点:4.两栖类主要类群、代表动物和主要特点:无足目(蚓螈目):为最低等和极端特化的一类。外形似蚯蚓,尾短或无尾,无四肢和带骨。代表动物如版纳鱼螈。有尾目(蝾螈目):体长,多数具四肢。尾很发达,体表裸露。代表动物如大鲵、蝾螈。无尾目:两栖类中结构最高级、种类最多且分布最广的一类。体型宽短,具发达四肢,善于跳跃,成体无尾。代表动物如大蟾蜍、雨蛙。第十九章 爬行纲 1.爬行动物对陆地生

13、活的适应:爬行动物胚胎发育过程中出现羊膜,具有了陆上繁殖的能力。皮肤角质化程度加深,外被角质鳞片,皮肤干燥缺乏腺体,有效地防止了体内水分的蒸发。肺的结构比两栖类复杂,胸廓的出现,使肺呼吸机能加强。四肢较两栖类强健,指(趾)端具爪,适于陆上爬行,后肢通过腰带与 2 枚荐椎相 骨骼构造更有利于陆上爬行和支持体重。连,构成牢固支架,有利于承受体重。具有后肾,水分重吸收功能加强;排泄物为尿酸,是高度节水的表现。心脏为二心房两心室,心室出现不完全分隔。出现新脑皮,大脑体积增加,脑神经 12 对。2.颞孔的定义、类型及意义:名词解释:爬行类等具有的由于原来附生咬肌的颞部向内低陷所形成的孔洞,用来容纳强大的

14、颌肌,决定动物的噬咬方式。类型:根据颅骨颞孔的有无及位置,将爬行动物分为无、双、合、上颞孔类四个类型。意义:颞孔的出现与咬肌的发达有密切联系,提高了咬合能力。颞窝即颞孔,颞窝的出现有以下几种类型:无颞窝类。现代龟鳖类头骨属于无颞窝类。双颞窝类。大多数古代爬行类、大多数现代爬行类(蜥蜴、蛇、鳄)和鸟类属于此类。合(下)颞窝类。古代兽齿类和由此演化出的哺乳类属于此类。上颞窝类。现已灭绝。3.羊膜卵的结构、进化意义,羊膜卵动物和无羊膜卵动物在泄殖系统的重要不同:结构:卵外包有一层石灰质的硬壳或不透水的纤维质卵膜,防止蒸发、机械损伤和细菌感染。卵壳仍能透气,保证胚胎发育正常的呼吸。卵内有一大的卵黄囊,

15、储存大量养分,保证胚胎不经变态直接发育的可能性。胚胎本身产生三种胚膜:羊膜、尿囊膜和绒毛膜。保证能在陆地上完成发育。羊膜与胚胎之间为羊膜腔,其内充满羊水。原肠的后部突出形成尿囊。进化意义:完全解除了脊椎动物在个体发育中对水环境的依赖,使动物能够在陆地上孵化。是脊椎动物进化史上的一个飞跃,为动物登陆征服陆地向各种不同的栖居地纵深分布创造了条件。4.首次出现在爬行动物中的结构,及其进化和适应上的意义:羊膜卵。使动物能够在地面繁殖。胸廓。由胸椎的肋骨和胸骨组成。有保护内脏和加强呼吸的作用,为前肢肌肉提供附着点。骨盆。容纳生殖器官,对其起保护作用。次生性腭。使口腔和鼻腔分隔,内鼻孔后移,在吞食大型动物

16、时可正常呼吸。寰椎。增加头部灵活性。新脑皮。(开始具有 12 对脑神经)大脑皮层开始成为高级中枢。盲肠。能够消化植物纤维。后肾。水分重吸收的效率提高。耳蜗、外耳道。提高听觉。5.毒蛇和无毒蛇的区别:毒蛇头部呈菱形、三角形,无毒蛇呈椭圆形。部分毒蛇头部有颞窝,而无毒蛇没有。毒蛇有沟牙、板牙等毒牙,无毒蛇没有毒牙。毒蛇身上斑纹纹理较大且清晰,无毒蛇纹理细碎,类似小斑点。毒蛇尾部骤细,无毒蛇尾部逐渐变细。毒蛇有颊窝,无毒蛇无。毒蛇前半身能竖起攻击人,无毒蛇不能。毒蛇防治原则:平时提高警惕,切忌用手去捉弄它们。万一被蛇蛟伤,首先应判断是否被毒蛇所咬,最好将蛇打死,后识别,若办不到,可根据牙痕判断。当确

17、认被毒蛇咬伤,应采取以下急救措施:保持镇定,不要乱跑,以免循环加快而加速毒的吸收和扩散,结扎。在伤口的上方用带子结扎,每隔 15-20 分钟放松 1-2 分钟,以防组织坏死;冲洗。用双氧水或高锰酸钾冲洗伤口,无条件时,用盐水或清水冲洗。6.现代爬行动物分类特征及代表动物:喙头目。原始陆栖种类。体表背覆细鳞。头骨具原始形态的双颞窝。嘴型似鸟喙,因而得名。代表动物如喙头蜥。龟鳖目。陆栖,水栖或海洋生活。体背及腹面具有坚固的甲板,甲板外面被角质鳞片或厚皮。头部不具颞窝,具眼睑。代表动物如乌龟、海龟。有鳞目。双颞孔类,体被角质鳞片,分布广泛,适应干旱贫瘠的生活环境。代表动物如蛇、蜥蜴、壁虎。鳄目。爬行

18、类中结构最高等的。血液循环近似于完全的双循环,槽生齿。代表动物如扬子鳄。第二十章 鸟纲 1.鸟类适应飞翔的生活方式及其在各个器官系统上的结构特点:形态结构方面:体表被羽毛,具有流线型外形,以减少空气阻力。皮肤薄、松、软,皮肤腺稀少。具有多种表皮衍生物。骨骼中空,以减轻体重,愈合程度高,以增加牢度。胸骨特化为龙骨突,前肢特化为翼。无牙齿,以减轻体重。背部肌肉退化,而胸部、颈部、后肢、皮下肌肉十分发达。器官系统方面:呼吸系统:肺部各级支气管密集成网,微支气管外分布毛细血管;有气囊,高效的双重呼吸。消化系统:直肠短,不能大量储存粪便;水分重吸收功能好;消化能力强且迅速,有利于快速供能。循环系统:完善

19、的双循环,两心室两心房;静脉窦消失,只具有右体动脉弓;心脏大,心跳速率快,保证了其高水平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泄殖系统:具后肾,体积大;排泄物为尿酸,不具膀胱(减轻体重),不储存尿液,右侧卵巢及输卵管退化;生殖腺活动有明显季节性变化。神经系统:小脑发达,与飞行时运动的协调和平衡有关。纹状体和中脑视叶发达。感觉器官:视觉最发达,眼的相对大小比所有脊椎动物都大,具瞬膜、巩膜骨、栉膜,具有特殊双调节机制,都能适应快速飞行时的定向要求。2.鸟类生态类群的主要特征:按鸟的生活环境和习性等特点,突胸总目分成六个生态类群:游禽:适应游泳生活的鸟类生态类群,多后肢后移;趾间具蹼;尾脂腺发达。如雁形目、鸥形目 涉

20、禽:适于涉水生活的类群。具有三长特征:喙长、颈长、后肢长。尾脂腺发达。如鹤形目,鹳形目。猛禽:适于捕猎生活的生态类群,嘴、爪锋利带钩,飞翔能力强,羽色多不鲜艳。如隼形目。攀禽:适于攀缘生活的生态类群,足趾往往发生特化。如夜莺目,雨燕目。陆禽:适于陆地生活、取食的鸟类生态类群,后肢强壮,适于行走;喙较短、钝;翅退化,飞翔能力差。包括鸡形目,鸽形目。鸣禽:善于鸣叫的鸟类生态类群,鸣叫器官发达,鸣声多变;多巧于营巢,晚成鸟。如雀形目 3.迁徙的定义,候鸟与留鸟举例:鸟类的迁徙是对改变着的环境的一种积极的适应本能,是每年在繁殖区和越冬区间的周期性的迁居;这种迁飞的特点是定期、定向且成群,大多发生在南北

21、之间,少数发生在东西之间。留鸟:终年栖居在一地而不迁徙的鸟类。如麻雀,喜鹊。候鸟:随季节不同,气候冷暖而改变栖息地的鸟类。如大雁、野鸭(冬候鸟),家燕、杜鹃(夏候鸟)旅鸟,迷鸟。4.鸟类的繁殖行为及生物学意义:鸟类繁殖具有季节性,其表现出一系列复杂的繁殖行为:占区、筑巢、孵卵、育雏等。这些行为能减少不良环境对胚胎和雏鸟的影响,提高子代成活率,有利于种群的繁衍。第二十一章 哺乳纲 1.哺乳类生殖方式的优越之处,原兽类、后兽类和真兽类生殖方式的不同:哺乳类发展了完善的陆地繁殖器官,并通过胎生和哺乳的方式使后代成活率大为提高。胎生为发育的胚胎提供了保护、营养和恒温条件,使外部环境对胚胎的影响大大减小

22、,哺乳则使幼仔在优越条件下快速成长,两者都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为哺乳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广阔前景。生殖方式:原兽类是卵生,雌兽有孵卵行为,乳腺不具乳头。后兽类是胎生,但不具有真正的胎盘,胚胎发育不充分,需在母体育儿袋中完成胚后发育。真兽类是胎生,具有真正胎盘,胎儿发育完善后再产出。2.哺乳类的骨骼支持结构有什么特点?对它的生活有什么进化意义?骨骼高度简化灵活,支持、保护和运动的功能进一步完善化。3.哺乳类牙齿有何特点?以食草类和食肉类在消化系统上的区别说明消化器官与食性的密切关系。最大特点便是分化,出现了不同类型的牙齿(即异性齿)。且除了乳牙外牙齿不再更换。食肉类:胃为单室胃,消化道短,盲肠退

23、化。食草类:多室胃,消化道长,盲肠发达。4.哺乳类的皮肤有何特点?表皮和真皮各有哪些衍生物?表皮和真皮均加厚,表皮的角质层发达,真皮的韧性极强。表皮衍生物:毛、皮肤腺、鳞片、爪、指甲、蹄。真皮衍生物:角。5.区别皮脂腺、汗腺、乳腺和气味腺的位置和功能,区别洞角和实角的结构。皮肤腺分为皮脂腺(保持润泽),汗腺(调节体温、排泄),乳腺(变化的汗腺),味腺(变化的汗腺,种间识别、吸引异性、防御)6.试述哺乳动物各亚纲和各目的分类特征及代表动物。原兽亚纲。卵生,雌兽具孵卵行为。乳腺为一种特化的汗腺,不具乳头。肩带类似爬行类。具泄殖腔。大脑皮层不发达。无胼胝体(连接左右两侧大脑半球的横行神经纤维束,见于

24、人和多数哺乳动物大脑纵裂的底部)成体无齿,代以角质鞘。缺乏完善地调节体温的能力。代表动物如针鼹,鸭嘴兽。后兽亚纲。胎生,但尚不具有真正的胎盘。胚胎发育不充分,需在母体育儿袋中完成胚后发育。肩带表现为高等哺乳类的特征。具有乳腺。大脑皮层不发达,无胼胝体。异性齿。体温接近于高等哺乳类。代表动物如树袋鼠,灰袋鼠。真兽亚纲。具有真正的胎盘,胎儿发育完善后再产出,因此又称为有胎盘类。不具泄殖腔。肩带为单一的肩胛骨构成。乳腺发达,具乳头。大脑皮层发达,有胼胝体。异性齿。有良好的调节体温的体制。分目情况:食虫目。如刺猬。翼手目。(第二大类群)如蝙蝠。灵长目。懒猴科,卷尾猴科,猴科,长臂猿科,猩猩科,人科。贫

25、齿目。如树懒,食蚁兽。鳞甲目。如穿山甲。兔形目。如家兔。啮齿目。(最大类群)如松鼠。奇蹄目。(仅第三趾发达,其余退化)马科,犀牛科。偶蹄目。(三四趾同时发育负重)猪科,河马科,驼科,鹿科,长颈鹿科,牛科。长鼻目(大象);鳍足目(海豹);鲸目(蓝鲸);食肉目:犬科,熊科,猫科,鼬科,大熊猫科。7.哺乳动物脑的进化体现在哪些方面?大脑和小脑体积增大,大脑表面出现沟和回。神经元数量大增,出现了胼胝体。古脑皮在哺乳动物称梨状体,原脑皮萎缩、称海马;纹状体显著退化。8.为什么说哺乳动物是最高等的脊椎动物?总结主要进步特征。具有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官,能协调复杂的机能活动和适应多变的环境条件。出现口腔咀

26、嚼和消化,大大提高了对能量的摄取。具有高而恒定的体温,减少了对环境的依赖性。具有快速运动的能力。胎生、哺乳,保证了后代有较高的成活率。9.简述肾的结构,功能和泌尿过程。左右各一,呈卵圆形。肾单位是泌尿基本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功能:排出代谢废物,调节水盐平衡和酸碱平衡,以保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泌尿过程:尿的生成包括肾小体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和分泌两个阶段即血液经过肾小体时,由于过滤作用生成原尿,原尿经过肾小管时,经过重吸收和分泌作用而形成终尿。另附:1.脊椎动物进化史五大标志性事件及其意义,首次出现的类群:上下颌的出现。意义:上下颌构成了口,增加了主动获取食物的机会,开拓了食物范围;是

27、用来攻击、防御等的工具;促进相关器官的发展。首次出现于鱼纲。五趾型附肢。使脊椎动物登陆成为可能,可以在陆地上有效地支持身体完成运动。首次出现于两栖纲。羊膜卵。完全解除了脊椎动物在个体发育中对水环境的依赖,使动物能够在陆地上孵化,确保了脊椎动物在陆地繁殖的可能。首次出现于爬行纲。恒温。恒温动物具有较高而稳定的新陈代谢水平和调节体温的能力。这减少了其对环境的依赖;扩大了其分布区域范围。首次出现于鸟纲。胎生哺乳。胎生使外界环境条件对胚胎发育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哺乳使后代在较优越的条件下迅速成长,两者都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为哺乳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广阔前景。首次出现于哺乳纲。2.十二对脑神经:一嗅二视

28、三动眼,四滑车,五三叉。六外展,七面八听九舌咽,十迷走。十一脊副,十二舌下。3.脊椎动物之最:翻车鱼:产卵冠军,一次 3 亿粒。4.爬行类的牙齿依着生位置的不同分为 3 种类型:端生齿:牙齿着生在颌骨上面,更为原始。侧生齿:牙齿着生在颌骨边缘内侧,如蛇和蜥蜴。槽生齿:高等脊椎动物的牙齿,着生在颌骨的牙槽里,比较牢固,如鳄,哺乳类。5.脑皮的进化:古脑皮;原脑皮(出现于肺鱼和两栖类);原脑皮:低等脊椎动物大脑表皮仅有零星的神经细胞分布,并不形成细胞层。新脑皮(出现于爬行类,哺乳类高度发达)新脑皮:大脑表层的锥体细胞聚集成神经细胞层。6.鸟类羽毛分类:正羽。分飞羽(翅膀上的正羽)和尾羽(尾部)。绒

29、羽。纤羽。7.鸟类的趾型:常态足;离趾足;对趾足;异趾足;并趾足;前趾足。8.鸟类的翅型:圆形翅,尖形翅,方形翅。9.鸟类的蹼型:蹼足,全蹼足,凹蹼足,半蹼足,瓣蹼足。10.哺乳动物的角的分类:洞角(牛羊角,不脱换)实角(鹿角,雄性,每年一脱换)表皮角(犀牛角)脚着地方式:拓行性,趾行性,蹄行性。异性槽生齿,分为门齿,犬齿,前臼齿,臼齿。11.软骨鱼类双枕髁,硬骨鱼类单枕髁,两栖类双枕髁,鸟类单枕髁,爬行类单枕髁,哺乳动物双枕髁。12.呼吸方式比较:鱼纲:以鳃呼吸。两栖纲:幼体以鳃进行呼吸;成体以皮肤、咽式呼吸和肺呼吸。吞咽式呼吸:两栖、爬行类进行呼吸时靠口腔底部的升降来完成呼吸动作,并由口腔

30、黏膜进行气体交换,状如吞咽。爬行纲:咽式呼吸。发展了羊膜动物共有的胸腹式呼吸。胸腹式呼吸:羊膜动物等借助于胸廓的扩张与缩小及腹壁肌肉运动完成呼吸的呼吸方式。龟鳖类借助肛囊作为辅助呼吸器官。鸟纲:进行双重呼吸,气囊为辅助呼吸系统。双重呼吸:鸟类飞翔时的呼吸方式。因其肺与气囊相通,故鸟类一呼一吸共进行两次气体交换。哺乳纲:肺高度特化,呈海绵状,由许多微气管和肺泡构成。腹式呼吸,胸式呼吸。特有隔肌,成为分隔胸腔和腹腔的横隔。加强呼吸功能。13.循环系统演化:鱼类:单循环。一心房一心室。两栖类:不完全双循环:二心房一心室。(静脉窦和动脉圆锥仍存在)爬行类:不完全双循环:两心房两心室。(静脉窦不发达,动

31、脉圆锥消失)鸟类:完全双循环:二心房二心室。(静脉窦完全消失,左体动脉弓消失)哺乳类:完全双循环。(红细胞无核,右体动脉弓消失)完全双循环:鸟类、哺乳类左、右心室完全分隔,体循环和肺循环完全分开,称为完全双循环。14.排泄系统演化:鱼类:以中肾为排泄器官。代谢终产物为氨。头肾:位于有些鱼类肾的前端,不具有泌尿机能。是一类淋巴器官。两栖类:中肾。代谢终产物是尿素。爬行类:羊膜卵动物都是后肾。代谢尿酸。鸟类:后肾。代谢尿酸,减少水分丧失。哺乳类:后肾,皮肤排泄。代谢尿素。15.名词解释:胎生:指动物的受精卵在母体的子宫内发育,胚胎以胚盘和母体联系获得养料和保护,直到分娩离开母体为幼体的生殖方式。哺

32、乳:幼仔在产出后依靠母体乳腺所分泌的含有丰富营养成分的乳汁获得营养的现象。双重调节:鸟类视物调焦时,不仅可以靠睫状肌调节水晶体的形状和距离,还可以调节角膜的屈度,称为双重调节。颞窝:由于原来着生咬肌的颞部向内低陷形成的孔洞。次生性腭:爬行纲动物由前颌骨、上颌骨、腭骨、翼骨联合形成后延的腭,它使口腔和鼻腔分隔,内鼻口后移,使呼吸通畅,效率提高,保证在吞食大型食物时呼吸畅通。鳍式:书面表达鳍的数目和结构的方式。鳞式:鱼类鳞片数目和排列方式的表达方式。膈肌:哺乳动物特有,起于胸廓后端的肋骨边缘,止于中央腱,分隔胸腔和腹腔。可改变胸腔容积,参与呼吸,也对增加腹腔压力,排便有利。侧线:鱼类体表的特殊皮肤感受器,能感知水流、压力、低频震动等。犁鼻器:位于鼻腔腹内侧壁的一对盲囊,是一对空气的味觉感受器。韦伯氏器:鲤形目鱼类由三块小骨构成的听觉器官。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