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必修四第二专题《雷雨》周朴园形象教学设计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93214543 上传时间:2023-03-09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451.5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苏教版必修四第二专题《雷雨》周朴园形象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苏教版必修四第二专题《雷雨》周朴园形象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苏教版必修四第二专题《雷雨》周朴园形象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苏教版必修四第二专题《雷雨》周朴园形象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必修四第二专题《雷雨》周朴园形象教学设计(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雷雨(苏教版)周朴园形象教学设计 【准备与预习】1.学生通过工具书或网络,了解作者曹禺的生平与创作;2.学生阅读课文,掌握节选部分的内容,并通过阅读注释了解全剧的大概情节;3.把课文分成两个层次。【整合与构建】一、如果把课文分成两个层次,怎么分比较合理?学生发言,教师整合:两个层次分至“(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前。依据:至此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感情发生了变化,由怀念而翻脸。二、学生仔细阅读课文,画出表现周朴园怀念侍萍的句子 学生读所画的句子,教师依句子在课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整合为:1.喜欢用“旧雨衣”;2.保留着侍萍“喜欢”的家具的房间不准底下人“随便”进来;3.保留侍萍“关窗”的习惯;4.问

2、过许多人,派人到无锡“打听”侍萍的下落;5.想把侍萍的坟墓修一修;6.喜欢穿“旧衬衣”;7.保留侍萍喜欢的“旧家具”;8.记得侍萍的“生日”。三、学生进一步思考:周朴园的“怀念”是真的还是假的?学生讨论,教师从历史的、现实的、逻辑的等角度提示学生,然后整合:这种怀念是真的。理由 1.周朴园没有必要假装 30 年;2.30 年前的侍萍“年轻”、“贤惠”、“规矩”;3.弥补感情空白。对第三个理由教师需作解释:侍萍离开后周朴园又结过两次婚,由于周朴园的专制,两个女人都不爱他,因而周朴园的感情生活是不如意的,他需要用怀念来弥补感情的空白。在此应着重分析一下“规矩”,因为对此侍萍有不同解释。侍萍反复说梅

3、姑娘是“不大规矩的”,那么梅姑娘(侍萍)到底规不规矩?学生讨论,教师整合:其实侍萍说的“不规矩”是有潜台词的,它既是自责,更是对周朴园的控诉。明白一点讲,侍萍的“不很守本分”、“不清白”是由于周朴园“不规矩”。话又说回来,30 年前的侍萍爱不爱周朴园呢?学生讨论、发言,关键是找到有力的依据。教师从细节角度提示学生,然后整合:30 年前的侍萍非常爱周朴园。两个细节是有力的证据:侍萍在周朴园被烧的纺绸衬衣的窟窿处,化腐朽为神奇,绣了一朵象征自己姓氏的梅花;在另一件绸衬衣上也绣了一朵梅花,还绣了一个“萍”字。试想,把象征自己姓氏的花儿和名字绣在一个男人的衬衣上,让男人随身“携带”,这样的女人能不爱这

4、个男人吗?这样的爱周朴园后来一直没有得到过,所以才有了 30 年后“无锡是个好地方”的感叹。四、30 年后当侍萍真的出现在周朴园面前时他又有怎样的心理反应?要求学生找出周朴园说的两句话。这两句话是:1.你来干什么?2.谁指使你来的?教师设问:鉴于戏剧语言内涵的丰富性,两句话的潜台词是什么?学生讨论,教师提示学生,揭示潜台词应注意课文内容的前后联系,不能无谓地猜想。这两句话的潜台词是:1.你是不是来敲诈的?(后文侍萍有“你还以为我是故意来敲诈你,才来的么”的话。)2.是鲁贵指使你来的吧?(后文周朴园有“鲁贵像是个很不老实的人”的话。)教师:从这两句话我们可以看出当侍萍真的出现在周朴园面前时他恼怒

5、、惊恐的心理。五、周朴园对侍萍的感情为什么由“怀念”突然转变为“恼怒”、“惊恐”呢?教师提示学生: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合理的推断和想象。学生讨论,教师提示:侍萍在讲到“现在”“社会上”的周朴园时用了一个评价性的词语“好人物”。学生讨论后教师整合:作为社会上的“好人物”,当活着的侍萍一旦站在他面前时,他首先考虑的是这将破坏他现在家庭的“圆满”和“平静”,将使自己的名誉、地位受到威胁。因为他怀念的毕竟不是眼前的“鲁妈”,而是他年轻时的情人,是那个“年轻”、“贤惠”、“规矩”,并且已经投河自尽而不会对他构成任何威胁的“梅小姐”。六、归纳周朴园的性格特点 至此我们可以归纳出周朴园性格的主要特点。学生讨论,

6、教师整合:周朴园性格的主要特点是自私、虚伪、残忍。30 年来周朴园对侍萍的怀念是真的,但主要是为了弥补感情空白,因此这种怀念可以说是自私的;而 30 年后,当活着的侍萍站在周朴园面前,将威胁他的名誉、地位时,周朴园即刻翻脸,并且企图用钱打发侍萍赶紧离开,这又说明周朴园先前的怀念是多么的虚伪,性格又是多么的残忍。课文快结束时,周朴园对鲁侍萍说“以后鲁家的人永远不许再到周家来”,可接着又签了一张五千块钱的支票给侍萍。我们如何理解周朴园的这一悖论?首先要搞清:五千块钱在当时是一个什么概念?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先应弄清楚“当时”是什么时候。根据鲁侍萍推算,30 年前是“光绪二十年”,即 1895 年;那

7、么 30 年后当是 1925 年。而在上世纪 20 年代中期,据有关记载介绍,一个低等佣人的月工资只有 3 块钱,侍萍到离家 800 里外的学校里当老妈子月工资也只有 8 块钱。可见五千块钱在当时是一笔数目不小的钱。这一笔钱足可以让鲁侍萍“养老”。照理说资本家是惟利是图的,可周朴园这一“大手笔”五千块钱,仅仅是想让鲁侍萍赶紧离开周家?问题恐怕没这么简单。周朴园曾经对鲁侍萍说过这样一些话:“你不要以为我的心是死的,你以为一个人做了一件于心不忍的事就会忘了么?”“一切路费,用费,全归我担负”,“这于我心也安一点。”“五千块钱的支票,你可以先拿去用。算是弥补我的一点罪过。”从周朴园的这些话里,我们应

8、该可以感受到言语者隐隐约约忏悔的心理。还需要探究的是:周朴园为什么说自己“做了一件于心不忍的事”?于心不忍,为什么还要做?学生从鲁侍萍对周朴园的“控诉”中可以找到答案。鲁侍萍说:“三十年前你们逼着我离开你们周家。”鲁侍萍这里用了“你们”一词,可见,三十年前,鲁侍萍主要是被周朴园的家人逼走的;或者说,周朴园是在父母强大的压力下,才把侍萍赶走的。这些都不是周朴园所希望的。这也是周朴园常常痛苦、怀旧的一个历史原因。所以周朴园所说的“于心不忍”是完全符合实际情况的,没有欺骗的成分。因此,周朴园性格的主要特点除了自私、虚伪、残忍之外,内疚也是不能忽视的。这或许正是周朴园这一人物形象打动人心的重要原因。七、小结 列夫托尔斯泰说:“艺术作品要写得美,就要明确地把人的多样变化写出来。同一个人,有时是恶棍,有时是天使;有时聪明,有时愚蠢;有时坚强有力,有时十分脆弱。”周朴园就是写得很美的一个艺术人物,他痛苦、怀旧时我们觉得他可爱,而自私、虚伪、残忍时我们又觉得他可鄙。这就是周朴园这个人物形象的艺术魅力之所在。【应用与拓展】30 年后,侍萍见到给自己一生造成不幸的“冤家”周朴园时有一种欲罢不能、欲说还休的“忸怩”。如果她一见周朴园就怒目斥责或者拂袖离去,这样写是不是更能表现侍萍这一艺术形象的感人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