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及间距检测

上传人:su****e 文档编号:193206433 上传时间:2023-03-0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2.9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及间距检测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及间距检测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及间距检测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及间距检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及间距检测(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及间距检测1.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渤海500kV变电站新建工程混凝土结构及构件中钢筋间距和钢筋保护层厚度的现场检测。2. 执行标准GB 50204-200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T 50344-2004 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JGJ/T 152-2008 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规程3.仪器设备钢筋位置测定仪。4.检测目的检测混凝土结构及构件中钢筋的间距和混凝土保护层厚度。5.资料收集在检测前,应该收集以下资料:(1)工程名称、结构及构件名称以及相应的钢筋设计图纸;(2)建设、设计施工及监理单位名称;(3)混凝土中含有的铁磁性物质;(4)检测部位钢筋品种、牌号、

2、设计规格、设计保护层厚度和间距,结构构件中预留管道、金属预埋件等;(5)施工记录等相关资料;(6)检测原因。6.现场检测6.1抽样原则6.1.1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结构部位,应由监理(建设)、施工等各方根据结构构件的重要性共同选定。6.1.2 对梁、板类构件,应各抽取构件数量的2%且不少于5个构件进行检验;当有悬挑构件时,抽取的构件中悬挑梁类、板类所占比例均不宜小于50%。 6.2测区、测点的布置6.2.1对选定的梁类构件,应对全部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进行检验;6.2.2 对选定的板类构件,应抽取不少于6根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进行检验;6.2.3 对每根钢筋,应在有代表性的部位测量1

3、点;6.2.4 在测定钢筋保护层厚度时须标记检测范围内设计间距相同的连续钢筋轴线位置,连续量测构件钢筋的间距。6.2.5 当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选取不少于30%的已测钢筋且不应少于6处(当试剂检测数量不到6处时全部选取),采用钻孔、剃凿等方法验证,并填写相应的记录表: 认为相邻钢筋对检测结果有影响时; 钢筋工程直径未知或有异议; 钢筋实际根数、位置与设计有较大偏差; 钢筋以及混凝土材质与校准试件有显著差异。 6.3技术指标依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对于纵向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的允许偏差,梁类构件为+10mm,-7mm;板类构件允许偏差为+8mm,-5mm。受

4、力钢筋的间距允许偏差为+10mm,-10mm。 6.4仪器操作 6.4.1仪器连接用信号电缆连接主机和探头,将插头固定螺丝旋紧。每次更换探头应在开机前连接好,以便仪器判定探头。 6.4.2开机和预设按【开/关】键,仪器开机,自动进入选项菜单。然后预设钢筋直径。 6.4.3清零拿起探头放在空气中,离开砼构件表面和金属物至少30cm,按【测试】键,仪器检测界面所指的位置显示“?”或“=”号时,清零完成。 6.4.4钢筋位置及保护层厚度测定将探头平行于钢筋,放在测区起始位置砼表面,沿砼表面垂直钢筋方向移动探头,移动过程中,指示条增长,保护层厚度数值减小,说明探头正在向钢筋位置移动,当钢筋轴线和探头中

5、心线重合时,指示条最长,保护层厚度最小,这个最小值就是该根钢筋的保护层厚度,然后按【确定】键,保存一个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同时,将钢筋的轴线位置标记出来。在测试完该测区钢筋保护层厚度后,依次量测出已经标记的相邻钢筋的间距。 6.5检测过程中注意事项 6.5.1操作过程中仪器要轻拿轻放,严格按照仪器操作规程检测。 6.5.2检测人员在检测过程中要注意安全,戴好安全帽。尤其在顶板检测等较高位置检测时,必须保证爬梯等辅助工具的稳固安全。 6.5.3检测过程要做到文明施测。 7.评定 应分别对梁类、板类构件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以及对梁类、板类构件纵向受力钢筋的钢筋间距进行评定。7.1 当全部钢筋保护

6、层厚度检验的合格率为90%及以上时,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验结果应判为合格。7.2 当全部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合格率小于90%但不小于80%,可再抽取相同数量的合格点率为90%及以上时,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验结果仍应判为合格;7.3 每次抽样检验结果中不合格的最大偏差均不应大于6.3技术指标规定允许偏差的1.5倍。7.4 检测钢筋间距时,可根据实际需要采用绘图方式给出结果。当同一构件检测钢筋不少于7根钢筋(6个间隔)时,也可给出被测钢筋的最大间距、最小间距,并按下式计算钢筋平均间距:式中:-钢筋平均间距,精确至1mm; -第i个钢筋间距,精确至1mm。 8检测报告报告内容包括:1 委托单位 2 建筑

7、工程概况 3 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及监理单位名称 4 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及依据标准 5 抽样方案及数量 6 检测日期,报告日期 7 检测项目的主要分类;检测数据和汇总结果;检测结果、检测结论; 8 主检、审核和批准人员的签名。结构实体钢筋间距检验记录第 页 共 页工程名称构件名称检测依据检测仪器序号设计配筋间距(mm)检测部位钢筋间距Si(mm)备注123456验证值(mm)检测部位 示意图备注审核: 检测: 日期: 年 月 日 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检测记录表第 页 共 页工程名称构件名称检测依据检测仪器垫块厚度C0(mm)序号钢筋保护层厚度设计值 (mm)检测部位钢筋公称直径(mm)保护层检测值(mm)备注第一次检测值C1t第二次检测值C2t平均值验证值检测部位示意图备注审核: 检测: 日期: 年 月 日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