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试验:M消化2小结

上传人:努力****83 文档编号:193186508 上传时间:2023-03-09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4.43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病理学试验:M消化2小结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病理学试验:M消化2小结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病理学试验:M消化2小结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资源描述:

《病理学试验:M消化2小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理学试验:M消化2小结(4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小结普通型普通型 1)急性急性:黄疸型黄疸型 非黄疸型非黄疸型 2)慢性慢性:轻、中、重轻、中、重重型重型 1)急性重型急性重型 2)亚急性重型亚急性重型肝炎临床病理类型肝炎临床病理类型最常见最常见 广 泛 的广 泛 的 肝 细肝 细胞变性胞变性,以胞浆,以胞浆疏松化和气球样疏松化和气球样变为主。坏死轻变为主。坏死轻微,肝小叶内见微,肝小叶内见散在的散在的点状坏死点状坏死与与嗜酸性小体嗜酸性小体。轻度的炎细胞浸轻度的炎细胞浸润(粒细胞)。润(粒细胞)。肝体积增大。肝体积增大。1、急性(普通型)肝炎、急性(普通型)肝炎临床与病理联系:临床与病理联系:肝大,肝区疼痛。肝大,肝区疼痛。乏力,厌油,恶

2、心,呕吐。乏力,厌油,恶心,呕吐。血清谷丙转氨酶(血清谷丙转氨酶(SGPT)升高,可有肝功能)升高,可有肝功能异常及黄疸。异常及黄疸。半年至一年内逐渐恢复,约半年至一年内逐渐恢复,约10%发展为慢性肝发展为慢性肝炎,主要为乙、丙型肝炎炎,主要为乙、丙型肝炎2慢性(普通型)肝炎慢性(普通型)肝炎轻度慢性肝炎:轻度慢性肝炎:肝细胞坏死较轻,肝细胞坏死较轻,有点状坏死有点状坏死,偶见偶见碎片状坏死碎片状坏死。汇管。汇管区有纤维组织增生,区有纤维组织增生,炎细胞浸润。炎细胞浸润。小叶小叶结构完整。结构完整。病情持续半年以上病情持续半年以上郧阳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郧阳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 碎片状坏死碎片状坏

3、死中度慢性肝炎:中度慢性肝炎:肝细胞变性坏肝细胞变性坏死明显,除灶状、死明显,除灶状、带状坏死外,有带状坏死外,有中度碎片状坏死、中度碎片状坏死、特征性的特征性的桥接坏桥接坏死死。肝小叶内有。肝小叶内有纤维间隔形成。纤维间隔形成。小叶结构大部分小叶结构大部分保存保存。重度慢性肝炎:重度慢性肝炎:肝细胞肝细胞变性变性坏死坏死重而广泛,有重而广泛,有重度重度碎片状坏死碎片状坏死及及大范大范围的桥接坏死围的桥接坏死。肝。肝细胞不规则再生。细胞不规则再生。坏死区坏死区纤维组织增纤维组织增生形成条索并分割生形成条索并分割肝小叶结构。后期肝小叶结构。后期可致可致早期肝硬化早期肝硬化。有的可转为有的可转为重

4、型肝重型肝炎。炎。肝纤维化轻者可逆肝纤维化轻者可逆3重型肝炎重型肝炎 急性重型肝炎急性重型肝炎少见,起病急,病程短,病变严重,死亡少见,起病急,病程短,病变严重,死亡率高,临床称暴发型或电击型肝炎。率高,临床称暴发型或电击型肝炎。大体:肝大体:肝脏体积迅速脏体积迅速缩小,尤以缩小,尤以左叶为甚,左叶为甚,质地柔软,质地柔软,被膜皱缩,被膜皱缩,切面呈黄色切面呈黄色或红褐色,或红褐色,称急性黄色称急性黄色肝萎缩或急肝萎缩或急性红色肝萎性红色肝萎缩。缩。郧阳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郧阳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 急性重型肝炎急性重型肝炎-黄色肝萎缩黄色肝萎缩 镜下:弥漫性的镜下:弥漫性的大片坏死大片坏死。肝窦扩

5、。肝窦扩张充血、出血。张充血、出血。Kupffer细胞增生细胞增生肥大,吞噬活跃。肥大,吞噬活跃。大量炎细胞(淋巴大量炎细胞(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浸润。残留肝细胞残留肝细胞无明显再生现象无明显再生现象。亚急性重型肝炎亚急性重型肝炎镜下:镜下:既有肝既有肝细胞大片坏死,细胞大片坏死,又有肝细胞结节又有肝细胞结节状再生状再生。纤维组。纤维组织增生,小胆管织增生,小胆管增生。明显的炎增生。明显的炎细胞(淋巴细胞、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浸润。单核细胞)浸润。郧阳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郧阳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 亚急性重型肝炎亚急性重型肝炎 亚急性重症肝炎亚急性重症肝炎大体:大体:肝脏体

6、积不同程度缩小,被膜皱缩,肝脏体积不同程度缩小,被膜皱缩,呈黄绿色,称亚呈黄绿色,称亚急性黄色肝萎缩。急性黄色肝萎缩。部分区域呈部分区域呈大小不一的结节状。大小不一的结节状。临床:多由临床:多由急性重型肝炎迁延而来急性重型肝炎迁延而来,少数由,少数由急性普通型肝炎恶化进展急性普通型肝炎恶化进展而来。病程可达一至而来。病程可达一至数月,久之出现坏死后性肝硬化。数月,久之出现坏死后性肝硬化。郧阳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郧阳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 亚急性重型肝炎亚急性重型肝炎病程病程66月(慢性肝炎)月(慢性肝炎)肝细胞坏死肝细胞坏死+不同程度的纤维组织增生不同程度的纤维组织增生轻度:轻度:SNSN,轻度,轻

7、度PN PN 小叶结构完整小叶结构完整中度:中度:中度中度PN PN 小叶不完整小叶不完整 BN BN 大部分结构保存大部分结构保存重度:重度:重度重度PN PN 小叶结构紊乱小叶结构紊乱 广泛广泛BN BN 早期肝硬化早期肝硬化 肝炎的基本病变及各种肝炎的病变特点肝炎的基本病变及各种肝炎的病变特点 肝炎基本病变中,肝细胞疏松化,肝炎基本病变中,肝细胞疏松化,气球样变,点状坏死及嗜酸性小体对于气球样变,点状坏死及嗜酸性小体对于诊断普通型肝炎具有相对特征性;诊断普通型肝炎具有相对特征性;肝细胞碎片坏死、桥接坏死是慢性中度肝细胞碎片坏死、桥接坏死是慢性中度及重度肝炎主要病变特征;及重度肝炎主要病变

8、特征;肝细胞大片坏死、崩解是重型肝炎主要肝细胞大片坏死、崩解是重型肝炎主要病变特征。病变特征。肝硬化类型肝硬化类型我国分为我国分为:1)门脉性肝硬化)门脉性肝硬化2)坏死后性肝硬化)坏死后性肝硬化3)胆汁性肝硬化)胆汁性肝硬化4)淤血性肝硬化)淤血性肝硬化5)寄生虫性肝硬化)寄生虫性肝硬化6)色素性肝硬化)色素性肝硬化门脉性肝硬化最常见门脉性肝硬化最常见,其次为坏死后性肝硬化其次为坏死后性肝硬化门脉性肝硬化门脉性肝硬化1 1.大体:大体:早、中期肝脏体积正常或略增大,质地稍硬。早、中期肝脏体积正常或略增大,质地稍硬。后期,肝脏体积缩小,重量减轻,质地变硬,后期,肝脏体积缩小,重量减轻,质地变硬

9、,表面布满了表面布满了大小相仿大小相仿的结节,最大者直径不的结节,最大者直径不超过超过1.0cm1.0cm。切面见结节弥漫分布于全肝,。切面见结节弥漫分布于全肝,呈黄褐色或黄绿色。结节间的纤维间隔色灰呈黄褐色或黄绿色。结节间的纤维间隔色灰白,较白,较匀细匀细。门脉性肝硬化门脉性肝硬化门脉高压症门脉高压症脾肿大脾肿大胃肠淤血胃肠淤血腹水腹水侧支循环形成侧支循环形成 最具临床意义的为食最具临床意义的为食管下段静脉曲张管下段静脉曲张肝功能不全肝功能不全 蜘蛛痣,肝掌蜘蛛痣,肝掌 出血倾向出血倾向 黄疸黄疸 肝性脑病(肝肝性脑病(肝昏迷)昏迷)坏死后性肝硬化坏死后性肝硬化1.大体大体:肝脏缩小变硬,肝

10、脏缩小变硬,变形。变形。结节较大结节较大,且大小不等。且大小不等。切面见结节呈切面见结节呈黄褐色或黄绿色。黄褐色或黄绿色。结节间增生的纤结节间增生的纤维间隔较宽阔,维间隔较宽阔,且 宽 窄 不 均。且 宽 窄 不 均。结局结局:一般病程较短一般病程较短,肝功能障碍也较明显肝功能障碍也较明显,门脉高门脉高压没前者严重,癌变率较高。压没前者严重,癌变率较高。胆汁性肝硬化胆汁性肝硬化 由于胆道系统阻塞,胆汁排泄障碍由于胆道系统阻塞,胆汁排泄障碍,肝细胞淤胆、坏变,小胆管和纤,肝细胞淤胆、坏变,小胆管和纤维组织增生而导致的肝硬化。维组织增生而导致的肝硬化。继发性:淤胆因先天性胆道闭锁、慢继发性:淤胆因

11、先天性胆道闭锁、慢性胆道感染、胆石等引起。性胆道感染、胆石等引起。原发性:淤胆因肝内胆管上皮的自身原发性:淤胆因肝内胆管上皮的自身免疫性损害引起。免疫性损害引起。形态特征形态特征颜色:深绿色或黄绿色颜色:深绿色或黄绿色结节:肉眼观细小而不明显,因而结节:肉眼观细小而不明显,因而 肝包膜起伏不明显。肝包膜起伏不明显。临床特征临床特征黄疸明显黄疸明显肝功能障碍和门脉高压程度较轻肝功能障碍和门脉高压程度较轻门脉性门脉性肝硬化肝硬化坏死后性坏死后性肝硬化肝硬化胆汁性胆汁性肝硬化肝硬化肝脏外形肝脏外形改变改变缩小缩小明显萎缩明显萎缩缩小不明显缩小不明显结节大小结节大小相对一致相对一致大小悬殊大小悬殊结节

12、不明显结节不明显呈细颗粒状呈细颗粒状纤维间隔纤维间隔窄,一致窄,一致宽,厚薄不一宽,厚薄不一细细肝脏颜色肝脏颜色黄褐黄褐黄绿黄绿深绿深绿临床症状临床症状门脉高压门脉高压肝功能不全肝功能不全易癌变易癌变黄疸黄疸肝硬化的类型及其比较肝硬化的类型及其比较三种肝硬化的比较原发性肝癌原发性肝癌发生:肝细胞或肝内胆管上皮发生:肝细胞或肝内胆管上皮病因: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真菌及其毒病因: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真菌及其毒 素、亚硝胺类化合物有关。素、亚硝胺类化合物有关。病理变化:病理变化:肉眼类型肉眼类型1、早期肝癌(小肝癌)、早期肝癌(小肝癌)-3cm或结节数或结节数目目2个,其直径总和个,其直径总和3

13、cm。瘤结节呈球形,界限清,切面无出血坏死,瘤结节呈球形,界限清,切面无出血坏死,灰白,质较软。无临床症状,而血清灰白,质较软。无临床症状,而血清AFP(+)。)。2、晚期肝癌、晚期肝癌巨块型巨块型:瘤体巨大,圆形,直径:瘤体巨大,圆形,直径15cm,右叶,右叶多见。切面常有出血、坏死,瘤体周边常有散多见。切面常有出血、坏死,瘤体周边常有散在的卫星状癌结节。在的卫星状癌结节。多结节型多结节型:最常见,常合并肝硬化。癌结节散:最常见,常合并肝硬化。癌结节散在,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不等,可融合成较大在,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不等,可融合成较大结节。结节。弥漫型弥漫型:较少见。癌组织弥散分布,无明显结:较

14、少见。癌组织弥散分布,无明显结节形成,常发生在肝硬化基础上。节形成,常发生在肝硬化基础上。肝癌的卫星结肝癌的卫星结节表明癌可能来节表明癌可能来源于肝内肿瘤的源于肝内肿瘤的播散或是由于肿播散或是由于肿瘤为多发性。瘤为多发性。多发性肝细胞癌多发性肝细胞癌乙状结肠腺癌转移至肝脏的病例,腺癌乙状结肠腺癌转移至肝脏的病例,腺癌最常见的转移部位是肝脏。最常见的转移部位是肝脏。肝转移癌肝转移癌组织学类型组织学类型1、肝细胞癌、肝细胞癌(最多见):发生于肝细胞。分化(最多见):发生于肝细胞。分化好者癌细胞类似肝细胞,巢状排列,血管多,好者癌细胞类似肝细胞,巢状排列,血管多,分化差者异型性明显。分化差者异型性明

15、显。2、胆管细胞癌、胆管细胞癌(较少见):发生于肝内胆管(较少见):发生于肝内胆管上皮,瘤细胞成腺管状排列。上皮,瘤细胞成腺管状排列。3、混合细胞型肝癌(最少见):有肝细胞癌、混合细胞型肝癌(最少见):有肝细胞癌 和和 胆管细胞癌两种成分。胆管细胞癌两种成分。蔓延和转移:蔓延和转移:首先在肝内直接蔓延首先在肝内直接蔓延 淋巴道:至肝门、上腹部和腹膜后淋巴结淋巴道:至肝门、上腹部和腹膜后淋巴结 血道:血道:至肺、肾上腺、脑、肾至肺、肾上腺、脑、肾 种植性转移:种植性转移:临床:多有肝硬化史,进行性消瘦,肝区疼,临床:多有肝硬化史,进行性消瘦,肝区疼,肝迅速增大,黄疸、腹水。肝迅速增大,黄疸、腹水。病例讨论(六)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