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避险六大系统

上传人:lis****210 文档编号:193144377 上传时间:2023-03-08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1.7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安全避险六大系统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安全避险六大系统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安全避险六大系统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避险六大系统(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10年7月19日,国务院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 123号)。通知进一步明确了现阶段安全生产工作的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提出了新形势 下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其中包括首次要求企业主要负责人和领导班子成员 要轮流现场带班。煤矿、非煤矿山要有矿领导带班并与工人同时下井、同时升井。煤矿、非 煤矿山要制定和实施生产技术装备标准,安装监测监控系统、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紧急避 险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和通信联络系统等六大系统技术装备,并于2013年 之前完成。2013年6月底前,所有煤与非煤矿山都要完成“六大系统”的建设完善工作。逾 期完不成的矿井,将

2、予以关闭。而救生舱是紧急避险系统中的重要装备。2010年8月24日,国家安监总局煤监局关于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通 知,规定必须在距离工作面500米范围内建设避难硐室或设置救生舱。煤与瓦斯突出矿井 以外的其他矿井,从采掘工作面步行,凡在自救器所能提供的额定防护时间内不能安全撤到 地面的,必须在距离采掘工作面1000米范围内建设避难硐室或救生舱。2012年6月底前, 所有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矿井,中央企业和国有重点煤矿中的高瓦斯、开采容 易自燃煤层的矿井,要完成紧急避险系统的建设完善工作;2013年6月底前,其他所有煤 矿要完成紧急避险系统的建设完善工作。另外还规定,2

3、010年底前,全国所有煤矿要完成 监测监控系统、通信联络系统和压风自救系统的建设完善工作;央企和国有重点煤矿企业的 所有煤矿要完成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的建设完善工作。2011年底前,全国所有煤矿要完成井 下人员定位系统和压风自救系统的建设完善工作。2010年8月30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 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煤矿领导带班下井及 安全监督检查规定(国安监总局第33号令)并于2010年9月7日公布,自2010年10月7 日起施行。2011年2月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会议明确了”十二 五”

4、时期安全生产的六项主要任务,提出将煤矿和非煤矿山、交通、危险化学品、建筑施工、 职业健康等作为安全生产的重点行业领域,完善安全科技支撑体系,推广应用先进适用技术 与装备,提高安全保障能力。近年来国内外发生的矿难事故成了救生舱加速发展的催化剂。2010年10月13日,智利矿 井事故的33名矿工借助救生舱得以生还,持续了 69天的抢险完美收官。当日,国家安监总 局副局长赵铁锤表示,智利矿难救援成功有重大借鉴意义,“救生舱的建设工作将是整个矿 山企业的重中之重。”2010年10月16日,河南平禹煤电公司发生瓦斯事故。在抢险现场, 国家安监总局局长骆琳强调“避险硐室马上也要上。”10月19日,平禹矿难

5、抢险结束,37人 遇难。骆琳再次提出,“要加快强制推行井下救生舱、避险硐室等先进装备,并限期完成。 煤矿的井下安全避险系统主要包括井下人员定位系统(一般由识别卡、无线编码射频发射器、 数据采集控制设备、电源箱、数据传输网络、主机、显示器、系统软件、服务器、打印机、 大屏幕、UPS电源、远程终端、网络接口、电缆和接线盒等组成,能准确掌握各个区域作 业人员的情况);紧急避险系统(永久避难硐室、临时避难硐室和移动式救生舱,实现井下 灾害突发时的安全避险);监测监控系统(对煤矿井下瓦斯、一氧化碳浓度、温度、风速的 动态监控,完善紧急情况下及时断电撤人制度,由井下上隅角甲烷传感器智能单元、断电控 制器和

6、相应的馈电设备及通信网络构成);压风自救系统(确保灾变时现场作业人员有充分 的氧气供应,由空气压缩机、井下压风管路及固定式永久性自救装备组成);供水施救系统 (在灾变后为井下作业人员提供清洁水源或必要的营养液,由储水池、管道系统及各类阀门 组成);通信联络系统调度机房内设备(包括数字程控调度交换机、电话录音盒、矿用安全 耦合器、防雷配线架、后备电源等在内),调度室操作设备(由PC电脑主机、调度台构成), 布线系统(地面布线及矿井下布线、矿用通信电缆、矿用接线盒和矿用电话线等)及终端设 备(包括地面普通电话机、井下防爆电话机)等四个部分组成。以上六大系统中最主要的 为井下避险系统。煤矿的井下避险

7、系统又称为矿用救生舱、矿用安全舱、井下救生舱、煤矿救生舱、矿用避难 舱等,包括永久避难硐室、临时避难硐室和移动式救生舱三种。其中,永久避难酮室是指 设置在井底车场、水平大巷、采区(盘区)避灾路线上,具有紧急避险功能的井下专用巷道 酮室,服务于整个矿井、水平或采区,服务年限一般不低于5年。永久避难酮室设施对外能 够抵御高温烟气,隔离有毒有害气体;对内提供氧气、食物和水,能去除有毒有害气体,创 造生存基本条件,对于挽救井下幸存人员的生命具有积极而重大的意义。临时避难酮室是指 设置在采掘区域或采区避灾路线上,主要服务于采掘工作面及其附近区域,服务年限一般不 大于5年的避难所。一般由过渡室和生存室等构

8、成,采用向外开启的两道隔离门结构,酮室 内提供生存必需的氧气、水、食物、急救药品、废气处理等设施。当灾变发生时,遇险人员 可迅速躲进避难所等待外部救援,是降低遇险人员伤亡率的最有效途径。移动式救生舱是一 个密封装置设备,在井下发生灾变事故时,可为遇险矿工提供应急避险空间和生存条件,并 可通过牵引、吊装等方式实现移动,适应井下采掘作业要求的避险设施。救生舱应具备安全 防护、氧气供给保障、空气净化与温湿度调节、环境监测、通讯、照明、动力供应、人员生 存保障等基本功能,额定防护时间不低于96小时。与避难酮室相比,避难酮室是固定装置, 能解决通风、补水和传递食物等问题。只有移动式救生舱,因为体积小,在

9、发生矿难后容易 移位。移动救生舱的整个系统包括应急救援密闭舱、舱内环控生保系统和实时环境监控系统 三大部分。舱体根据材质可分为硬体式救生舱和软体式救生舱。硬体式救生舱采用钢铁等硬 质材料制成;软体式救生舱采用阻燃、耐高温帆布等软质材料制造,依靠快速自动充气膨胀 架设。舱体采用双层结构,内衬高效保温材料,双层气密门,并设有观察窗,整体达到气密。 舱内提供了矿难发生时所需要的生命保障系统,包括供氧、空气净化(二氧化碳的去除), 温湿度调节,环境监控几部分。救生舱的双层门结构设计,在两道门之间安置正压排气系统, 保证舱内的正压,开启门后,防止外部有毒有害气体随遇险人员进入。供氧是通过舱壁上进 气孔实

10、现的,内部还设有氧气瓶或其它的供氧装置。舱内的空气净化装置可以去除人体产生 的二氧化碳气体,以及吸附其它杂质。舱内温湿度调节系统采用空调原理,可根据舱内人员 生存需要进行温度调节和空气除湿。环境监测仪表主要采用带有煤矿安标志的本安防爆型气 体传感器,一方面监测舱内数据,提醒舱内人员根据不同情况作出相应决策,保障生命安全。 同时,在舱外一定区域设置监测仪表,以便舱内人员了解外部环境。在外部安全的环境下, 通过通讯系统与井上联系,实施自救配合他救。救生舱监控系统操作台对舱内的传感器数据 经过转换后通过PLC以及组态操作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到舱内所有传感仪表的环境参数数 据,并进行记录。尽管国务院要求所

11、有煤矿要在2013年6月底完成紧急避险系统的建设,但由于移动救生舱 在中国是新生事物,必须有了产品才能出标准,还有,移动救生舱属于生命工程,其产品标 准里面涉及到的每一个指标都必须经过缜密的研究,所以至今国家标准仍未出台。但为了打 破这种尴尬的局面,2011年1月25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印发了煤矿 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生产厂家可根据这一标准进行研发生产,申办安标 国家矿用产品安全标志中心的产品认证。据了解,目前已有近20家企业的移动式救生舱取 得了安标认证。一般来讲,煤机产品的生产销售只有在取得安标国家矿用产品安全标志中心 认证的前提下进行,但国家认证要有明确的产品标准,生产厂家根据这一标准进行生产,然 后有关部门组织评审、认证。目前由于由于国家标准缺失,尽管这近二十家企业的移动式救 生舱取得了安标认证,但其认证只能用于工业试验,不能销售。目前矿用移动救生舱产品仍 停留在研发阶段。但由于时间所迫,移动救生舱设备产能在2012年将释放,市场规模至少 百亿以上,乐观地估计甚至近千亿,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介入。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进入移 动救生舱产品领域的企业有七八十家。移动救生舱已成为煤机行业的一个热门领域。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